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张家口盛大举行,我国冰雪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不畏强手,敢于突破,实现梦想,一次次站在了领奖台上,一次次升旗了五星红旗,一次次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北京冬奥会点燃了全国人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然而,我国的冰雪运动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展的,取得过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冰雪运动包括哪些项目,运动规则是怎样的,那些熠熠闪光的奖牌背后,运动员、教练员们付出了怎样的辛苦与汗水------带着这些疑问和思索,我打开了手头这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冰雪中国》。认真读过,细细品味,有一些激情掠过,有一丝顿悟袭来。
这是一部全景描绘新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的纪实性文学作品,这是一部系统展现我国冰雪运动健儿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恢弘画卷,也是迄今为止能够看到的在北京冬奥会这一时间节点对我国冰雪运动的昨天今天明天进行细节描绘和深情梳理的总结式作品。作者在对历史实事和人物故事的回顾与还原中娓娓道来,为读者展现我国冰雪运动艰难的起步与昨天的困顿;作者于对全球冰雪运动发展概况和前景方向的条分缕析中,为我们明晰我国冰雪运动的优长短板,突破方向;作者于对我国冰雪项目发展过程和关键节点的概要叙述中,让我们了解情况,熟悉背景,感知大概,掌握要点;作者于对我国冰雪健儿关键项目重大比赛现场气氛和场面氛围的细致描绘中,让大众体验紧张激烈的赛场氛围,体验现场感动和细节的力量。
然而,扑面而来的首先还是真实的震撼。遵循生活原貌的真实,挖掘事物本质的真实,货真价实、彻头彻尾、完完全全的真实,是我对《冰雪中国》的第一个印象。20世纪俄国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此也曾经有言:“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本书作者站在北京冬奥会的时光交叉点上,全面审视新中国七十多年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系统展示我国冬季项目几十年来所取得的不俗成绩,挖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冰雪运动曲折发展的前后经过与重要节点。作者根据我国冰雪运动开展的情况,分别选取了冰球、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壶、自由式滑雪等优势项目及其他雪上项目等开展的过程由来、进展情况、重要人物、重点事件、取得成绩等,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了叙述,建构起全书八章多节的间架结构,从而使得全书线索清楚,重点突出,事件周全,人物立体。用专业新闻报道的要求审核检视,其中涉及的时间(when)、地点( where)、人物(who)、 事情( what)、原因( why)和经过( how)都经得起核对和推敲,体现了作者专业严谨的写作风格,以及对历史真实、生活真实的把握达到了一个相当自觉的高度,从而使得作品的真实感大大增强,也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感染力和传播效果。古罗马时期著名政治家西塞罗在世时文学天赋极高,他的演说风格雄伟、论文机智、散文流畅,可以说正是他创造了古典拉丁语的文学风格。但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仆人的报告是最真实的”,以此说明艺术表现的作用有限,而生活真实才具有巨大作用。 我们说,《冰雪中国》的作者是深谙此道的,艾田选择了下笨功夫,用真实作为结构作品的最主要的材料,从而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以一当十、一句顶一万句的效果。
其次是作品描述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事所体现出的典型性和精当性给人印象深刻。仅有生活的真实仍然不足以完美表达生活的美好,也无法打动一般读者的心。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共性与个性、兼具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且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真实,才能够使作品更形象,更生动,更感人,也更具撼人心魄的力量。作者在结构作品选择人物事件时非常巧妙,如写中国冰球运动的发展历程,选择了王应辅。这个人物的选择成功,绝对有纲举目张、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他是新中国冰球运动发展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标志性人物。由对这一特殊人物特殊经历的描述,客观再现了中国冰球运动从1950年代的初创起步、到六七十年代的曲折徘徊、再到八九十年代的奋起直追展露锋芒,直到新世纪以来的长足进步等。由于人物选择的典型和精当,使文章显示出独一无二、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再如对花样滑冰的介绍,作者选择了姚滨,他同样是见证中国花滑历史发展的灵魂人物,被称为中国“花滑之父”,他的成长历程就是中国花滑成长的历程。由他的成长经历写起,对广大普通读者来说,自然就有了权威和信任感。作品中选择其他人物和事件也大多如此,要么是该项运动的标志性、代表性人物,要么是取得过骄人战绩的著名运动员,如花滑运动员申雪、赵宏博,速度滑冰运动员李琰和王曼丽,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王濛、武大靖等,由于作者选取人物与事件的典型、权威和精当,使人物与事件具有了特殊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起到了突兀而起、恰到好处和鲜明深刻的创作效果。
应该肯定的还有作品的文学性表达。总体说来,本书的文学性不是很强,但我还是要指出,书中情绪化、议论性的表达虽然不多,但是在关键的地方还是到位的,这样的文学性描述仍为本书增色不少。如对花滑名将申雪、赵宏博的叙述描写,从《“老大”带来曙光》《坦然面对“傲慢与偏见”》《跑赢新规则》到最后《摘取最顶端的宝石》诸节文字安排,从训练的刻苦、选择的矛盾、冲金受挫、伤病影响、志在夺冠等情节写起,着墨不可谓不多,叙述详细,笔端带情,事由景出,理由事出,情由理出,是作者所选择的语象、形象和意象的自然结合与升华,是作者笔下景、物、人、事、理、情多种因素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车到山前、水到渠成所致。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写也是如此,重点交代事情的经过与原委,讲到该说理处则理出,讲到该抒情处则情发,如果还有小情调,则可顺带写写景,想象虚构几句也是可能的。应该指出的是,由于作者的记者身份,长期坚持在一线采访,经历过许多难忘的情景和精彩的瞬间,体验过现场的气氛和感人的力量,所以在多处场合描写中,尤其是对几位著名冰雪运动员揽金夺银关键时刻的形象化描述上,具有引人入胜、夺人心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