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地貌课件

认证主体:沃**(实名认证)

IP属地:上海

下载本文档

1、第一节 冰川和冰川作用第1页/共108页第2页/共108页第3页/共108页二 冰川的分类 地 理 分 类山岳冰川大陆冰川第4页/共108页 第5页/共108页第6页/共108页悬冰川第7页/共108页第8页/共108页山谷冰川第9页/共108页山麓冰川第10页/共108页冰帽第11页/共108页第12页/共108页1.冰蚀作用冰蚀作用 冰川对地表具有很大的侵蚀破坏能力。冰蚀作用包括挖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冰川的挖蚀作用,主要因冰川自身的重量和冰体的运动,致使底床基岩破碎,冰雪融水渗入节理裂隙,时冻时融,从而使裂隙扩大,岩体不断破碎,冰川就像铁犁铲土一样,把松动的石块挖起带走。第13页/共108

2、页 冰川的磨蚀作用,是冰川运动时, ,冻结在冰川底部的碎石突出冰外, ,象锉刀一样, ,不断地对冰川底床进行消磨和刻蚀. .第14页/共108页第15页/共108页第16页/共108页第17页/共108页第18页/共108页第19页/共108页第20页/共108页第21页/共108页第22页/共108页第23页/共108页第24页/共108页第25页/共108页 第26页/共108页第27页/共108页3 3冰水堆积冰水堆积蛇形丘蛇形丘冰砾阜、冰砾阜阶地和锅穴冰冰砾阜、冰砾阜阶地和锅穴冰水扇及冰水平原水扇及冰水平原第28页/共108页冰蚀地貌 1. 1.冰斗、刃脊和角峰。冰斗、刃脊和角峰。 冰

3、斗冰斗是是分布最普遍分布最普遍的一种冰蚀地貌。冰斗的一种冰蚀地貌。冰斗三面为陡壁所围,朝向坡下的一面有个三面为陡壁所围,朝向坡下的一面有个开口开口,外形呈围椅状。即冰斗是由冰斗壁、盆底和冰斗出口处的冰坎(冰斗槛),外形呈围椅状。即冰斗是由冰斗壁、盆底和冰斗出口处的冰坎(冰斗槛)所组成。所组成。 冰斗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形成于雪线附近 ,具有,具有指示雪线指示雪线的意义,可以根据古冰斗底部的高度来推断的意义,可以根据古冰斗底部的高度来推断当时雪线的位置。当时雪线的位置。第29页/共108页第30页/共108页第31页/共108页第32页/共108页第33页/共108页如珠穆朗玛峰,外形呈巨大的金字

4、塔形。 第34页/共108页第35页/共108页第36页/共108页第37页/共108页第38页/共108页第39页/共108页刃脊第40页/共108页第41页/共108页阿尔卑斯山角峰第42页/共108页第43页/共108页2.冰川谷和峡湾冰川谷和峡湾 冰川谷又称U U 形谷或槽谷,它的前身大部分是山地上升前的河谷,以后由冰川切割V V 形河谷而成。 峡湾分布在高纬度沿海地区,这里沿冰期前河谷发育的山谷冰川,其下游入海后仍有较强的侵蚀能力,继续刷深、拓宽冰床;冰期后,受海浸影响,形成两侧平直、崖壁峭拔、谷底宽阔、深度很大的海湾,称为峡湾或峡江。挪威海岸有一个峡湾长达220 220 千米,南美

5、巴塔哥尼亚海岸的峡湾深度达12881288米。 挪威盖朗厄尔峡湾吉兰格峡湾第44页/共108页3.3.羊背石与鲸背石。羊背石与鲸背石。 羊背石是冰床上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常羊背石是冰床上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常成群分布,远望犹如匍匐的羊群,故称羊背石。成群分布,远望犹如匍匐的羊群,故称羊背石。羊背石平面上呈椭圆形,剖面形态两坡不对称;羊背石平面上呈椭圆形,剖面形态两坡不对称;迎冰流面以磨蚀作用为主,坡度平缓作流线形,迎冰流面以磨蚀作用为主,坡度平缓作流线形,表面留下许多擦痕刻槽、磨光面等痕迹;背流面表面留下许多擦痕刻槽、磨光面等痕迹;背流面则在冻融风化和冰川挖蚀作用下,形成表面坎坷则

6、在冻融风化和冰川挖蚀作用下,形成表面坎坷不平作锯齿状的陡坡不平作锯齿状的陡坡第45页/共108页 鲸背石是迎冰面与背冰面均作流线型,挖蚀作用基本不存在,说明冰底滑动应以水层滑动为主,是更暖而鲸背石是迎冰面与背冰面均作流线型,挖蚀作用基本不存在,说明冰底滑动应以水层滑动为主,是更暖而冰下多水的条件下形成的冰蚀丘陵。冰下多水的条件下形成的冰蚀丘陵。 羊背石和鲸背石的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因而可以指示冰川运动的方向。羊背石和鲸背石的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因而可以指示冰川运动的方向。第46页/共108页羊背石第47页/共108页羊背石第48页/共108页第49页/共108页冰碛地貌冰碛

7、地貌 在冰川消融后,原来随冰川运行的表碛、中碛和内碛等都坠落在底碛之上,形成低矮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冰碛丘陵。 当冰川末端补给与消融处于平衡时,冰碛物就会在冰舌前端堆积成弧形长堤,称为终碛垄(堤)终碛垄(堤) 在冰川谷坡上往往可以发现高度不同的多列侧碛,一般高度为数十米左右称侧碛垄侧碛垄(堤)(堤) 。上游源头开始于雪线附近,下游末端常与终碛垄相连。 第50页/共108页第51页/共108页第52页/共108页冰水堆积地貌冰水堆积地貌(一)蛇形丘 它是一种狭长、弯曲如蛇行的高地。两坡对称,丘脊狭窄;一般高度1530 米,高者达70 米;长度由几十米到几十千米,北美有长达400 千米的。 蛇形丘

8、的组成物质主要是略具分选的沙砾堆积,夹有冰碛透镜体,具有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结构 蛇形丘分布于冰川作用区内,它具有多种成因,常见的是冰下隧道堆积。 第53页/共108页(二)冰砾阜、冰砾阜阶地和锅穴(二)冰砾阜、冰砾阜阶地和锅穴 冰砾阜是一种圆形的或不规则的小丘,由一些初经分选、略具层理的粉沙、沙和细砾组成;其上常覆有薄层冰碛物。是冰面或冰川边缘湖泊、河流中的冰水沉积物,冰川消融后沉落到底床上堆积而成。 冰砾阜阶地只发育在山岳冰川谷中,由冰水沙砾层组成,呈长条状分布于冰川谷地的两侧,形如河流阶地。是冰缘河流的沉积,在其与原冰川接触一侧,因冰体融化失去支撑而坍塌,从而形成了阶梯状陡坎。 锅穴指分布

9、于冰水平原上的一种圆形洼地,深数米,直径十余米至数十米。锅穴是埋藏在沙砾中的死冰块融化引起塌陷而成。 第54页/共108页(三)冰水扇及冰水平原(三)冰水扇及冰水平原 冰川融水从冰川的两侧(冰上河)和冰川底部流出冰川前端或切过终碛堤后,地势展宽、变缓,形成冰前的辫状水流,冰水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就沉积下来,形成了顶端厚、向外变薄的扇形冰水堆积体,叫做冰水扇。 几个冰水扇相互连接就成为冰水平原,又名外冲平原。 冰水扇堆积物由分选中等的沙砾组成,含少量漂砾,向下游粒径明显变小,磨圆度显著变好,常有层理出现但极不规则。 第55页/共108页第56页/共108页第57页/共108页第58页/共108页第

10、59页/共108页第60页/共108页第61页/共108页第62页/共108页第63页/共108页第64页/共108页第65页/共108页第66页/共108页第67页/共108页第68页/共108页第69页/共108页第70页/共108页第71页/共108页第72页/共108页第73页/共108页第74页/共108页第75页/共108页第76页/共108页第77页/共108页南极冰盖边缘融化崩塌第78页/共108页冰山的形成第79页/共108页第80页/共108页第81页/共108页第82页/共108页第83页/共108页第84页/共108页第85页/共108页第86页/共108页第87页/共108页第88页/共108页第89页/共108页第90页/共108页第91页/共108页第92页/共108页第93页/共108页第94页/共108页第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冰川地貌课件严(67页)冰蚀作用有人估计可超过河流侵蚀作用的10~20倍。估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大冰期中平均被挖蚀去25米厚的岩层,岩屑总量可以填平现在的波罗的海和它周围的一切湖泊。号称“千湖之国”的芬兰境内的湖泊,就是由大陆冰川挖掘地面形成的。北美的五大湖也是如此。 二、冰蚀地貌 1.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3;1713>4:34815<6242632>:0ujzn
1.《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地球表面形态PPT教学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地球表面形态PPT教学课件,共28页。 喀斯特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的概况 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包括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 jvzquC41yy}/3yuv0eun1tjlkct03:75224ivvq
2.湘教2.3.3冰川地貌,图文并茂必修精品湘教2.3.3冰川地貌,图文并茂 2025-10-16 21:59 发布于:河北省 课件图片: 获取课件可扫码 2026新湘教必修一课件: 老丁出品精品课件,打开链接看详情: 高一课件: 高二课件: 高三课件: 需要以上课件加微信:xiaodidali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jvzquC41pg}t0|tjw0ipo8f1;6:79=::8a<26;<9
3.4.5冰川地貌(课件)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老胡,今天给大家介绍冰川地貌,课件来自百度文库贡献者“太仓沙溪沈赵麒”,大家输入关键词“冰川地貌”就可以搜到。 降水量(迎风坡低,背风坡高)和消融量(阳坡高,阴坡低) 我国冰川主要在青藏高原上和天山上。 冰川作用的岩石有棱角,不圆滑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59273a>593:874B3jvor
4.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件(36张PPT)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喀斯特地貌一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喀斯特原为斯洛文尼亚西部与意大利交界处石灰岩高原的名称。19 世纪末,塞尔维亚地理学家茨维伊奇对该高原的石灰岩地貌进行研究,并jvzquC41yy}/|}m0eun1|thv1867=8;:34ivvq
5.冰川地貌课件.ppt冰川地貌课件.ppt 27页内容提供方:huaz15718 大小:4.49 MB 字数:约1.83千字 发布时间:2017-01-24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67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冰川地貌课件.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LOGO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24=4:87?22A=0ujzn
6.地貌学课件8冰川地貌.pptx地貌学课件-8冰川地貌.pptx 110页内容提供方:178***8896 大小:151.57 MB 字数:约2.16万字 发布时间:2025-02-19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地貌学课件-8冰川地貌.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71633A4746644<5432733970ujzn
7.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2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教学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3.2 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 教学课件.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波浪攻击带;;;澳大利亚南部的大洋路上可以看到典型的海蚀拱门——伦敦桥。;澳大利亚十二门徒岩石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97:1?5653732=62268257x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