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落基山脉(anadianocky)影像

1个半小时后我们进入了班夫镇地界,雨还是有点淅沥沥的,下车到旅游资讯中心取免费地图的时候,感到凉飕飕的。可当我们找到住宿的旅店(Bow View Lodge)放好行李后走出来一看,天哪,怎样一副美丽的深秋的晴朗午后。雨就这么悄无声息地骤然停了,而且直到我们离开的那天(10月4日)都没在影响过我们,How lucky we are!

Banff National Park 地图(点击放大,可以跟着地图看游记)Banff National Park 官方网站@***Distances from the Town of Banff and:Calgary 128 kmJasper 287 kmLake Louise 58 kmToronto 3563 kmVancouver 850 km(三)@班夫    国家公园(Banff National Park)(2)悠游班夫镇(Banff)班夫镇的游览其实是分两段,前半部分是进公园的第一天,后半部分是即将离开落基山的最后一天,游记里就一起介绍了。1、Bow River(弓河)

我们住的旅馆(Bow View Lodge)就在 Bow River(弓河)沿岸,走出旅馆就是有名的Bow River Trail,是条很不错的散步小道,对于喜欢hiking 的人来说,也是一条经典的徒步道,它一直伴随着Bow River,往北可以连接到Fenland Trail(@芬兰  小路),那是一条40英里的环绕着溪谷、湿地、原始森林的徒步道,那里是遇到海狸和麋鹿等野生动物的好去处。而沿着弓河上游一直可以到达全长2.1公里的Sundance Canyon(太阳舞峡谷)。

站在Bow River Trail上回拍一下旅馆,旅馆前的公路是Bow Avenue2、Sulphur Mountain(萨尔法山)

Sulphur Mountain(萨尔法山)是环绕班夫镇的Goat Range(山羊山脉)群山的一部分,海拔2285米。Banff Gondola(班夫索道)通往山顶瞭望台,是一览班夫镇全貌的不二选择。由于秋天索道站缩短了营运时间,这个季节容易受到天气,特别是风力和雨雪的影响,而索道站是不接受预订的,所以到了镇上后可以打个电话问一下。

从通往贝森峰顶的步行小径上回望索道上站

索道上站与贝森峰顶之间的木栈道虽然山下已经云开雾散,空气清新宜人,可是山顶却依旧云卷雾重,寒气逼人,更要命的是因为开车根本不觉得冷或者不方便,我直接穿着拖鞋就出了旅馆奔了索道站上了山顶,冻得我感觉脚趾头要掉了,哎,教训啊教训!

贝森峰顶上再现的著名的气象观测站

从贝森峰顶眺望宛若@欧洲  中世纪城堡的The Fairmont Banff Springs Hotel(费阿蒙顿班夫普林斯酒店),其身后就是著名的Bow River(弓河),河的左侧就是因玛丽莲·梦露出演的影片《River of No Return》(《大江东去》)而世界闻名的Bow Falls(弓河瀑布),右下则是Spray River(斯普雷河)的分支。

让我们由远及近地一览班夫镇的全貌镇的中央是主街---Banff Avenue,它一直往南延伸到Bow River北岸自然连接到 Bow River Bridge(弓河桥),而Bow River Bridge 的南岸正对Cascade Gardens(@卡斯  卡特花园),而路由此分出东西两个方向,往东则是前往途径Bow Falls 前往The Fairmont Banff Springs Hotel和Sulphur Mountain 公路。@班夫国家公园  源自1883年3个铁道工人发现的凯布与贝森温泉后所建立的温泉疗养池,由此发展成现如今的城镇和温泉一带26平方公里地区的国家保护区。而Sulphur Mountain 中也由一个有名的,并且至今还对外开放的温泉----1884年由太平洋铁道工夫长 David Keefe发现的Upper Hot Springs(阿帕温泉),它与凯布与贝森国家历史遗迹一起于1886年被@加拿大  政府指定为最早的国家公园,@班夫国家公园  由此诞生。索道站再往山里去就是去温泉的道路,这个露天温泉池可一面泡温泉一面欣赏风景,如果在冬季大雪纷飞时前往堪称五星级的享受。露天温泉旁有一条单程5.3公里的硫磺山登山步道,是一处较耗体力的路线。由于从山顶下来已经不早,为了能在市区里多逛会(第二天就要出发进公园浏览),所以放弃了泡温泉。留白总是美的,不是么~3、Banff Town(班夫镇)

全镇俯瞰全貌班夫镇宛若山中的欢乐城,短短三百米的Banff Ave(班夫街),满是Motel(特别是市区的北部道路西侧,通称为“汽车旅馆街”)、餐厅快餐店、品牌零售店和艺术品店。班夫镇及其周遭虽然有近百家的旅馆,在夏季依旧一床难求,旅游旺季前往的话,一定要提早预订。在小镇上悠哉的逛街购物是最轻松的,也可以租辆自行车逍遥自在的漫游镇周遭的风景点,再选择一处适当的hiking路线走走,那么班夫的一天会是无限的美好。

雨后的班夫小镇,坐在有廊檐的室外咖啡座,清新的空气直透心肺,几步路外就是Banff Ave.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而这些支路小街上则清净惬意,整个小镇全然是热闹繁华与悠闲恬静和谐并存的完美体现。Banff Town的道路,除了主路Banff Ave. 外,绝大多数都是以落基山脉所拥有的各种野生动物为名的,@比如   Caribou St. Beaver St. Buffalo St. Grizzly St. Bear St. Wolf St.等等。有幸的话,如果你清晨足够早出发去公园深处,在路边遇到野生动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班夫就是这样一个与自然与野生动物有着密切关系的城市。

这就是联通Bow River(弓河)两岸的 Bow River Bridge(弓河大桥),它是班夫大道的自然延伸段。

站在弓河大桥上,弓河静静流淌,北岸(右手边)是Banff Park Museum(班夫公园博物馆),南岸(左手边)是@班夫国家公园  的发祥地----Cave & Basin National Historic Site(凯布与贝森国家历史遗迹)等自然景观

Banff Park Museum(班夫国家博物馆)----@加拿大  西部最古老的木质建筑。馆内陈列这落基山脉的动物和鸟类标本,再现了制作这些标本的剥制过程,想来有够震撼。Sulphur Mountain下来回到镇里的时候这里已经闭馆了,想想所谓的剥制过程,不看也罢了。

Cascade Gardens(@卡斯  卡特花园)

花园正对Banff Ave.  ,弓河大桥渡河后,正对@卡斯  卡特花园的大门Cascade Gardens里的哥特式砖造建筑建于1935年,现在是公园管理办公室。其左侧的Canada Place是介绍班夫、落基山脉的自然与文化的展示厅。

这个角度,是任何一本班夫镇风景图册里的经典取景点,位置正是Canada Place的入口处。由于现在是深秋,面前的花园里已经没有鲜花了,树木也已转入深绿和泛黄。最好的季节则是春天时节满园鲜花盛开时分,近景则是色彩艳丽的花坛,翠绿色的街树两厢延伸而去,沿着弓河大桥一直往前,远望班夫大街和远处班夫的标志性山脉----瀑布峰。

ST. Paul's 教堂,位于班夫大道的中心位置,底层大厅现在是Banff Information Center(班夫旅游咨询中心),里面有各种免费的旅游路线图、各个景点介绍、短途旅游的线路推荐等等,如果资料不够参考,里面的工作人员会为你解答各种问题。4、Bow Falls(弓河瀑布)

Bow Falls(弓河瀑布)----位于班夫镇东南侧,从班夫大街过了弓河大桥后往东南方向行车,一会就到。瀑布正好位于The Fairmont Banff Springs Hotel(费阿蒙顿班夫普林斯酒店)下方。玛丽莲梦露主演的电影《River of No Return》(《大江东去》)即以此为背景地,这里由此出名。

虽然名字叫瀑布,但其实它是静静流淌的弓河在这里由于断层所形成的落差加大变成一段急流水域

瀑布沿岸就是很长的hiking trail(徒步路径),可以沿着弓河上下游步行浏览到其他的风景点,体力许可的话,可以一直穿镇而出。如果时间充裕、天气适宜,绝对是班夫小镇里值得推荐的游览方式。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的最后一天,在一个暖洋洋的秋日午后,闲散地沿着弓河岸边的小径走走,耳边不绝的水流声,每一节拍都仿佛配合着你的心境和步伐。不知名的小鸟自在地在你面前踱步而过,时而低飞奔跃,全然不觉我们的趋近。时光就这样过去,似那静静流淌的弓河之水。(四)一程山水一程醉---冰原公路(Icefield Parkway)I

Banff National Park 地图(点击放大,可以跟着地图看游记)Banff National Park 官方网站@***当@加拿大  托@兰斯  高速公路(即1号高速公路)把我们从Calgary(@卡尔加里  )送入班夫镇后,则继续北上进入Banff National Park(@班夫国家公园  ),直到Lake Louise(路易斯湖)转接俗称Icefield Parkway(冰原公路)的93号高速公路,但是在班夫镇与路易斯湖镇之间其实有一条旧国道----即1A高速公路,俗称Bow Valley Parkway(博谷公路),与1号高速公路平行北上,当它在路易斯湖与冰原公路会合后则继续往Yoho National Park(约霍国家公园)方向延伸。由于大量的旅行团和赶时间的游客会选择路面条件更好适宜驾驶讲求时间效益的1号公路,使得这条路面陈旧道路略显崎岖,速度限制更大的1A公路,反而显得清幽隐秘,很多时间里,你几乎都不会遇到其它车辆,也不会有性急或不友好的司机追着你的车尾让你心烦意燥,而且这条道路两边也有一些在大路上无法看到的景点,更美妙的是,这条道路让你遇到野生动物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强烈推荐这条线路,如果你和我们一样是从班夫进公园再原路返回的话,可以选择在回来的路上经1A公路从路易斯湖返回班夫。我们大致的路线如下:自南(Banff Town)往北(Jasper National Park),然后自北(Jasper National Park)返南(Lake Louise),其后自东(Lake Louise)往西(Yoho National Park),最后由西(Yoho National Park)往东南(Banff Town)返回。线路说明:1)我们选择1号高速北上,1A公路南下,所以,博谷公路沿线的景点虽然在最南面,但我们将在最后介绍;2)第一天的计划重点是Icefield Parkway(冰原公路),即93号高速公路,沿途景点,并且要在太阳落山前赶到Jasper National Park境内住宿,所以远离公路的一些景点,我们是在回程中再去游览;3)由于Lake Louise是Banff National Park和Yoho National Park道路的交汇点,也是93号高速、1号高速和1A国道的汇合点,所以,我们在北上的过程中,先跳过了路易斯湖这个景点,而选择在回程中,以路易斯湖为据点,游览隶属于Banff National Park却远离高速公路的景点和Yoho National Park的景点;4)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的游览以天为单位,分出区域,一天里的区域景点保证重点景点,不走马观花,走不完的第二天也不会再去:第一天----@班夫国家公园  (冰原公路为重点);第二天----贾@斯帕  国家公园;第三、四天----路易斯湖及其周边(路易斯湖为重点);第五天----约霍国家公园(奥哈拉湖为重点)。如果时间很充裕,而且是选择原路返回的自驾客,可以选择北上的时候主要游览右手边的景点,回程南下的时候,亦然,这样旅途会很顺畅和完整。从班夫镇出发的时候天才蒙蒙亮,车窗都上了霜冻。往路易斯湖大致60公里,走1号高速35分钟就可以到达,沿途视野开阔,道路平坦,由于已不是旅游旺季,路上鲜少遇到车辆,北上的途中,冰河公路沿途的景点(湖泊、峡谷、冰川)几乎都在行车的左手边,右手边大多是山景。

开出班夫镇不远,就不时有大大小小的湖泊静静地在那里,映衬着落基山脉中千奇百怪、错落有致的山峰,阵阵深秋的风吹过水面,搅动着一夜的清冷,刚启程总是有点困顿,喝了一大杯浓咖啡,身子暖和了许多,下车在这不知名的湖边吹了会儿风,兴致便盎然起来,这时候,天开始迅速地敞亮开去,可惜没有遇到一只野生动物,想来也正常,走大路哪里来这样的好处呢。虽然决定先跳过路易斯湖直奔冰原公路,但见到路边的路易斯湖车站和独特建筑外观的旅游咨询服务处,实在抵挡不住落基山脉最美景点的诱惑,知道离公路不远,就进了景区,偷看一眼再速速离开去赶路。

这就是清晨的路易斯湖,像宝石般翠绿色的冰川湖,倒映在湖面上的就是Victoria Glacier(@维多利亚  冰川)

清晨和黄昏时路易斯湖最美的时刻,不但因为日出和日落的美景,更主要的是,白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这里都会是你来我往的人流不断,因为这里是旅行团必到的景点,而且这里是落基山脉国家公园里少有的几个在冬季还开放的景点,这里有Lake Louise Ski Area(路易斯湖滑雪场),所以,你无法静心享受这份美丽。强烈建议大家在这里住一个晚上,如果实在不行,一定要住得离这里近一些,可以在大早上来看日出,或者在这里逗留得晚一些,看日落黄昏。一程山水一程醉----Icefield Parkway(冰原公路)从路易斯湖往北就是93号高速公路,即冰原公路,直到贾@斯帕  镇为止,全长230公里。这条黄金旅游线路曾被称赞为“这里集中了五十个@瑞士  ”,所以往来在这条线路上的短途团非常多,而其中的@哥伦比亚  大冰原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即使是我们去的淡季,都排了一会队,等了几辆车才得以上得冰原,更别说是旅游旺季了,排几个小时大概不是很稀奇的事情。让我们沿着冰原公路,一程山水一程醉吧!1、Crowfoot Glacier(鸦爪冰川) & Crawfoot Mountain(鸦爪峰)

远处岩石上的巨大冰川就是Crowfoot Glacier(鸦爪冰川),从绝壁上部开始,沿着断崖上的平台横向流出,并分岔三向流出,形如乌鸦爪而得名,可惜的是,现在最左边的那条支流已经消失了,又一处全球变暖带来的遗憾。

蜿蜒的Crawfoot Mountain(鸦爪峰),倒映在Bow Lake(弓湖)清澈的冰川湖中

远处湖畔右侧,有个红色的圆点,如果你放大拉近的话,可以发现它是坐落湖畔的红顶、象@蒙古  包一样的@汤普森  木屋(Simpson's Num-Ti-Jah Lodge)----班芙国家公园内的唯一私人财产,主人@汤普森  富有传奇色彩。在班芙国家公园成立之前就在此地拓荒,带领着慕名前来的游客在落基山脉中探险,逐渐将一个小木屋变成了一间旅馆。旅馆边的湖岸处视角很好, 蜿蜒着的冰河与险峻群山清晰可见。2、Bow Lake(弓湖) & Bow Glacier(弓冰川)Bow Lake(弓湖)是落基山脉著名的冰川湖之一,位于鸦爪山山下,湖的周围环绕着三大冰川,分别是Crawfoot Glacier(鸦爪冰川)、Bow Glacier(弓河冰川)和Wapta Glacier瓦普达冰川。

从鸦爪冰川沿着弓湖继续北上,就绕到了Bow Glacier(弓河冰川)侧的弓湖岸边

著名的Simpson's Num-Ti-Jah Lodge。这里正处在公园的中心位置,在此逗留一夜,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便于北上或者南下的行程。(官网:@***  )这里还有可以便餐的小屋、专门的野餐区,是个可以为早起出发的游客稍事休息的好地方。弓湖前(公路的东侧,副驾侧)耸立的Bow Pass(弓@山口  ),是冰原公路的最高点(海拔2070米),这里的气温明显地低于其他路段,即使是夏天,如果是阴天的话,这里也会让你感到寒冷。(五)一程山水一程醉---冰原公路(Icefield Parkway)II3、Peyto Lake(沛托湖)弓湖前(公路的东侧,副驾侧)耸立的Bow Pass(弓@山口  ),是冰原公路的最高点(海拔2070米),这里的气温明显地低于其他路段,即使是夏天,如果是阴天的话,这里也会让你感到寒冷。为了能够眺望到沛托湖,需要驱车往坐落在Mount Bow的眺望台,从专设的停车场到达眺望台大概1公里左右,建议走一走,这条路的沿线是高山植物的宝库。由于前一周刚下过一场雪,而眺望台又位于高处,所以清晨的木板路上到处是薄冰,容易打滑,反而没有那段斜坡土路那么好走。

Peyto Lake(沛托湖),位于班夫镇北方80公里处,以@班夫国家公园  先驱导游Bill Peyto命名。沛托湖是班芙国家公园中仅次于露易斯湖的名湖,整个湖由冰川融化而成,翠蓝色的湖面平整如玉,仿佛一块天然的翡翠。沛托湖被誉为@班夫国家公园  最上镜的湖泊,频繁地出现在班夫景点介绍的各类文章与杂志上。不同于落基山脉其他湖畔观赏为佳的湖泊, 沛托湖是俯视最美。从眺望台除观赏湖景外,更可以欣赏到与众不同、宏伟雄奇的远景。视野中满是浓密翠绿的针叶树林与冰河环抱着的群山峻岭,连远方延绵的山谷都可以尽收眼底。尤其是清晨,湖对面的帕塔@松山  往湖中投下美丽倒影的时候,便是沛托湖最佳的观赏时间。沛托湖的湖水呈现浓浓的碧蓝色, 这不可思议的湖水色泽是源自于由冰河带来的粘土的溶解程度。湖的形状很不规则, 一端象极了海星的触手。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湖水颜色的变化,湖水的颜色因季节、时间的不同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初春时湖水呈现美丽的湛蓝色,夏季是碧波盈盈的祖母绿,到了秋天,则是@土耳其  石般充满神秘感的颜色。但是以上所述的仅是晴天时的景色,另外湖水本来就会随太阳的角度及云量而有不同,因此湖水的颜色总的说来可谓千变万化。而在雨后的薄雾中, 沛托湖更会增加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是沛托湖的源头----Peyto Glacier(沛托冰川),可惜的是,由于全球温室效应,这段冰川也已经上移了许多,下图可以说明这一点。

1885年的沛托湖和沛托冰川如果没有了冰川,没有了冰原,没有了水源......4、Mistaya Canyon(米斯塔亚峡谷)过了沛托湖继续北上,往萨斯@卡斯  湾河方向是一段长驱直入的斜坡,途中左侧是米斯塔亚峡谷的停车场,需要步行到峡谷景区。

如果仅仅从这段介绍里你还不能真正理解" WATER AT WORK"的话,当第一眼见到峡谷,你会赞同这样的用词。

步行道上,我们已经听到由远及近的隆隆水声,想象着会是什么景致,一转道,一晃神,眼前,就是这样的气势了。

Mistaya River(米斯塔亚河)源自沛托湖里的冰河@融水  , 上游水流徐缓。穿过密林后从高达三四十米的石缝跌落下来变得十分湍急, 水流撞击石壁发出巨响。由于水流长期的刻划、侵蚀、扭转,形成了如今峡谷的奇特层次和风貌,相信这种作用力也将成千上万年的延续下去,自然力的鬼斧神工是人类永远无法想象和定格的。今天所见到的,只会属于今天的我们。5、Crossing(十字路口小镇)这个位于班夫镇与贾@斯帕  镇之间的小镇,是东西走向的11号高速公路与冰原公路的交汇点,这里是一个功能完备的休息站----加油、吃饭、礼品、住宿。特别要提醒自驾者得是,从这里到贾@斯帕  镇就再没有加油站了,如果你对自己的车不是非常有把握的话,(千万不要把平日里的耗油量用到随时需要离开大路进入景区、道路情况和天气情况随时有变的区域),最好在这@里加  足油再上路,路边的道路指示牌上也特别明显地提示了这种状况。自然,这里的油是异常昂贵的。@美国  、@加拿大  的加油站里全都是自助的,就是在这个小镇上,遇到了象@中国  加油站的样子,是工作人员帮你加油的,但不同的是,他们都是义工,因为他们热爱这里,愿意为这里做点贡献,真好,不是吗。这位大叔,应该是已经退休的年纪了,很热心地告诉我们,就在上周下了老大一场雪,他们以为公园就要进入冬季封山的时节了呢,如果真的如此,公园里好多景点就会关闭,没想到这个星期竟然晴好,温度都到了20度,这种美丽的天气应该是以往夏季才有的好天气,而今年的夏季天气非常糟糕,雨太多,我们的运气非常好。这让我们听着高兴极了。不过他也提醒我们,在其后的安排里,特别是一些偏僻的景点,要先打电话询问是否关闭,因为各处的关闭时间都是不同的,省得白跑。真的非常感谢这位大叔呢,呵呵。

多美的天气呀,多幸运的我们,继续前进吧!6、 Weeping Wall(啜泣墙)这是一段垂直而立的岩壁,因雪@融水  分成几道水流顺壁而下,酷似“啜泣”,故名。也不知为何,不但我们北上时愣是错过,南下特别留意观察,也没见到如此样子的岩壁,想必就在高速公路一侧,并不需要拐入景点小道,所以并没有类似其他景点的明确指示牌。作罢,哎。7、Sunwapta Pass(森瓦普塔@山口  )

森瓦普塔隘口,这里是被称为“大转弯”的大岬角,蜿蜒而上就是Sunwapta Pass(森瓦普塔@山口  ),从这里,我们就告别了@班夫国家公园  ,进入了贾@斯帕  国家公园的境内。(六)一程山水一程醉---冰原公路(Icefield Parkway)IIIJasper Natioanl Park(贾@斯帕  国家公园)过了Sunwapta Pass(森瓦普塔@山口  )后,我们进入了Jasper Natioanl Park(贾@斯帕  国家公园)。

天空越来越纯净,心情亦越来越雀跃,边开车边不自觉地往前眺望,期望能看到我们今天最重要的目标景点----Columbia Icefield(@哥伦比亚  大冰原)。北上的行程,Columbia Icefield(@哥伦比亚  大冰原)应该在驾驶侧(左侧,西面),游客中心则正对冰原,在路的东侧。如果要上大冰原观光,必须在游客中心购买雪地车的车票,由Brewster(布鲁斯特旅行社)安排上冰原。雪地车的路线和同时运行在冰川上的车辆数目,包括下车在冰川上行走的范围和时间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所以旅游旺季等待的时间会很长。发车间隔每季不同,从15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而雪地车上冰原也只在每年的4月15日到10月15日运营,冬季是关闭的。全程大致90-120分钟。强烈推荐参加雪地车观光!8、Columbia Icefield(@哥伦比亚  大冰原)Columbia Icefield(@哥伦比亚  大冰原)是Icefield Parkway(冰原公路)最精彩的部分,是落基山脉地区最大的一条冰川,也是@北美  洲最容易进入的冰川群之一,总面积达325平方公里。从道路上看,这里不过是@哥伦比亚  大冰原的冰川之一----Athabasca Glacier(阿塔@巴斯卡  冰川)的末端而已。如果你参加雪地车旅行团,当你踏上冰川,你就会惊诧于它的宏大气势了。

图中蜿蜒的道路,是从山脚下开往雪地车换乘站的的专用车道,只有游客中心的旅行车才能驶入。

从游客中心的雪地车观光区乘坐普通旅游大客车,到达接近冰川的半山腰, 然后换乘巨型雪地车上冰川。上图是一辆已经退休的雪地车,停靠在雪地车换乘站,供游人参观,它是@加拿大  第一批的雪地车。

这是目前正在运营的雪地车,使用大型专用轮胎,有大半人高,第一眼见到时还真是惊到了,坐上这样的车,感觉可好了。这种特殊的雪地车由Calgary University(@卡尔加里  大学)研制, 全世界也只有二十来辆。它既能保证游客的行驶安全,更尽可能地不破坏冰川。

为了保护冰川,雪地车的速度,用“爬”来形容也一点不过分。近处由雪地车行驶压出路面的区域,其实是冰川后撤留下的冰川遗迹。

这是我们和回程的雪地车相遇前的时刻,其实我们已经离了很近了,而且坡度也远没有视觉效果而来的那么陡峭,那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因为雪地车的轮子超大超高,我们的车厢被抬高到离地面很高的位置,所以视线很高远,特别是过了转角,看到冰川那被凝固了的奔涌气势(上图二),心里一阵悸动。这段路对于雪地车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算是蛮陡的,而且路况也不好,七上八下的,所以车行得更缓慢了,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它只是在上下左右蹦悠,并没有前行,这样也不错,便于我东张西望,呵呵~ 不过,眼前的一切虽然让你感觉这是一片凝固的宁静世界,但千万不要开窗哦,即便是这么缓慢地挪动,都有风呼呼地吹进来,特别特别冷。于是只能隔着玻璃窗拍照了。冰川行走时要拍照的话,千万、一定、务必带好厚得手套,好冷的,不一会手指就会冻得生疼。

随着冰川在巨大轮胎的挤压下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越过了雪线,我们终于踏上了著名的@哥伦比亚  大冰原!我们驶上冰川的位置,估计是Athabasca Glacier(阿塔@巴斯卡  冰川)冰舌的上1/3处,如果想从冰川的最低处一直走上来,那只能参加冰川徒步了。

下了雪地车,天地突然变得宽广无碍,心中有种飞扬的沉醉感,无以言表。@哥伦比亚  冰原介于西部的Mount Columbia(@哥伦比亚  山)和东部的Mount Athabasca(阿萨@巴斯卡  )山之间,由冰盖和十几处冰川组成。它有两条主要冰舌,我们所看到的正是位于北部的Athabasca Glacier(阿塔@巴斯卡  冰川),属于典型的@加拿大  落基山型冰川。其@融水  最终将千里迢迢注入北冰洋。

在冰川主体的两侧悬崖壁上,都有冰川后撤的明显遗迹,很多小的冰舌仿佛被什么力量狠命地后拽了一样,被拖曳到了崖壁后方,又好像被天神召唤,席卷而去。可想见,冰川盛期的气势规模该有多大。这些小的垭口风力很大,所以整个冰川的冰面上,寒风四起,但因为四周寸草不生,你若不亲自站在这里,根本无法感知在这片冰天雪地里暗自涌动的自然之力。雪地车司机(也是导游)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太阳照射,这里会很难捱。

这近两千多米海拔的冰雪世界啊,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冰原上时不时吹来透骨凉的冷风,却清爽得仿佛能吹去一切堆积在心中的负累。当你真正踏上冰川的时候,意外的,并不是想象中万年寒冰的坚硬无比,还是比较松软湿滑,只不过比一般的雪地更为坚实而已。脚下的冰川是由松散的冰粒相互挤压形成,近前一看,才发觉冰川并不是纯粹的白色,而是微微带一点浅浅的蓝色。冰原行走的范围是很严格划分的,如果你只是参加雪地车旅行团,那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走走看看,20分钟左右。只有参加由专门的冰川导游带领的活动,并且是需要租用专门的行走工具----冰镐、冰靴等,才能真正地在冰川上徒步上下。虽然冰川看上去一览无余、质地坚实,好像没什么危险,但其实冰川到处存在着可见或隐蔽的冰缝、裂隙等,稍不注意,或缺乏经验,就会滑落下跌,是可能危及生命的。

下山的途中,我们的眼前已经没有了令人惊艳的冰川,而是冰舌的下端和两侧许多碎石,其实那些是冰川石,是冰川后撤后留下的物质。此处的冰川最深处离地面360多米,每年冬天增厚15厘米,但夏天气温升高时会融掉20厘米,所以冰川每年都会以一定速度变薄,而全球变暖更加速了这种变化。如果不能改变这种趋势,那么总有一天,冰川也会象世界上其他的自然景观一样消失。

重新回到游客中心取车出发的时候,回望冰原,惊觉太阳已经被云层遮蔽,前一刻那炫目的美丽瞬时消失了,整个冰川显得冰寒冷峻,千万年的苍凉厚重突然压迫而来,心里不觉沉重起来,才有的幸福感也仿佛被神秘的力量收了回去,不复存在了。大自然啊,你有多少风貌和神采,来嘲弄我们的渺小和脆弱呢!(七)一程山水一程醉---冰原公路(Icefield Parkway)IV9、Sunwapta Falls(森瓦普塔瀑布)从@哥伦比亚  冰原出发到Sunwapta瀑布约需十分钟路程,这里离Jasper Town(贾@斯帕  镇)约55公里。

源自@哥伦比亚  冰原、沿冰原公路流淌的Sunwapta River(森瓦普@塔河  ),在突然改变流向后,与南来的Athabasca River(阿塔@巴斯卡  河)汇合后,形成了Sunwapta Falls(森瓦普塔瀑布)。

森瓦普塔瀑布落差并不大,约十五米,正对着瀑布的一座小木桥是最佳的观察点。两股水流绕过一座小岛开始汇合,然后从石壁上倾泻而下。虽然落差不大,但由于水量巨大和两河的汇合之力,其倾泻的水势颇为壮观,特别是初夏冰雪融化的季节里。10、Athabasca Falls(阿塔@巴斯卡  瀑布)Sunwapta Falls(森瓦普塔瀑布)继续北上,取道93A高速公路,可以到达Athabasca Falls(阿塔@巴斯卡  瀑布),两个瀑布之间大致距离25公里。

转入景区后,由Athabasca Glacier(阿塔@巴斯卡  冰河)@融水  的支流形成的Athabasca River(阿塔@巴斯卡  河)一路伴随着你。随着瀑布倾泻的声音越来越响,可是却久久不见瀑布的踪迹。你几乎会觉得是不是走岔了,因为这片宽阔的水面实在太平静了。

终于,我们见到了气势磅礴的Athabasca Falls(阿塔@巴斯卡  瀑布)。在一片针叶松林的包围下,宽阔的河床突然急坠断裂,参差错落的岩壁阻挠着湍急的河水,激起层层白浪,水汽四散成烟,惊心动魄。环绕着阿塔@巴斯卡  瀑布和它的水道有一条步行道,大家跟着我走上一走吧,会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

这里为大家介绍了Athabasca River(阿塔@巴斯卡  河)一年四季不同的颜色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

为什么在这里形成了瀑布呢?为什么会断裂出这么大的断崖呢?

在如此强烈的水势冲击下,瀑布底依旧生存着14种野生鱼类。更为神秘的是,在瀑布以上的水域,竟然有一种野生鱼类存在着,它是如何克服悬崖和瀑布的冲刷等阻隔逆流而上的呢?

水的力量,岩石的退却!

穿过步行道的小桥是一条小隧道,可以绕到山壁的后方看到河的下游。这条走道并非是人工的,而是以前的水道。由于水流改道,放弃了原有的这条@通道  ,又冲刷出另外一条新的水道。废弃的水道旁还有一个天然洞穴,估计当年是一个蓄水的深潭。

水流在崖壁上留下各种壶穴,或许有一天,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壶穴中的一个或几个,会变成更大更深的峡谷呢----这就是自然的锲而不舍。说句题外话吧,大家可以看到最后一张是景区说明板,满是“涂鸦”(步行道一路上的每一块多少都是如此),哎,“到此一游”之徒真是不分国界呢,咱以后也别老认为就只有我们国家的某些人没德没品,其实吧,有没有公德有没有品质,还真没必要分出个东南@西北  ,只看人罢了。

拾阶而下, 两旁是几千几万年被水流冲刷塑造而成的陡峭石壁。而就在这样险峻艰苦、类阿尔卑斯高山的环境下,却依旧生存着坚韧的植物,形成了独特的高山花园。Athabasca Falls(阿塔@巴斯卡  瀑布)是行程中的意外之旅,对于瀑布固有而模式化的概念误导了我的判断,幸亏没有因为什么客观或者主观的原因而放弃这个景点,完美地为我们的冰原公路之旅画上了句号。在结束今天的旅程前,我要提一下我们住宿的旅店----Sunwapta Falls Resorts。

从Expedia查找旅店的时候,Sunwapta Falls Resorts 的评价很不错,而它的地址一度让我哭笑不得----“Hyw 93# - Icefield Parkway , Sunwapta Fall”!哈哈,而就是这样绝妙的地址,却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地理位置,让我最后决定订在这里。因为我们的计划是一路北上,顺势而为,不落下任何一个途径的计划内的景点,而南下回程中我们将不会做任何停留而是直接去路易斯湖,所以在完成冰原公路行程后我们无法既参观贾@斯帕  镇南面的几个湖泊又能在天黑之前赶到贾@斯帕  镇住宿。而更让我美滋滋的是,这一天是Sunwapta Falls Resorts 在冬季关闭营业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所以我们还免费升级了房间,天哪,很晕很得意哦~~(八)贾@斯帕  国家公园(Jasper National Park)自然之旅

贾@斯帕  国家公园· Sunwapta Falls 到 Jasper Town段

贾@斯帕  国家公园·箭头所指为公园内Sunwapta Falls 到 Jasper Town段的著名景点贾@斯帕  国家公园是@加拿大  落基地区国家公园中最大的一个,建立于1907年。告别了气势宏大的冰原公路段的景点,越接近贾@斯帕  小镇,周边的景致就变得越轻巧精灵、温润淡雅起来。它拥有恬静自然的贾@斯帕  小镇、静谧空灵的各种湖泊,当然还有峡谷、温泉、山峰等各种自然景观,在这广袤和谐的世界里你会在不经意间遇到各种野生动物。正因此,这里成为徒步(1000多公里的徒步道)、野营(上千个野营点)、骑马、漂流、自行车、越野滑雪及钓鱼等室外活动的圣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大自然中嬉戏、在大自然中消弭伤痛疲惫,这正是贾@斯帕  的魅力所在。贾@斯帕  国家公园官网:@***这天的早上我们起得很早,因为今天的行程中各个景点都远离了大路(Highway 93),特别是Maligne Valley Road风景线上的两湖一峡谷(Maligne Lake玛林湖,Medicine Lake美迪辛湖,和Maligne Canyon玛林峡谷),它需要先北上后,再取道与Highway 93平行的Maligne Valley Road南下,游览完还是需要原路返回。另外,著名的Mount Edith Cavell(埃迪斯·卡韦尔山)和Angel Glacier(天使冰川)则需转入Highway 93A到达。行程安排:1) Maligne Valley Road风景线上的两湖一峡谷(Maligne Lake玛林湖,Medicine Lake美迪辛湖,和Maligne Canyon玛林峡谷);2) Pytricia Lake(帕特里西亚湖)和Pyramid Lake(皮拉米德湖);3) Jasper Town(贾@斯帕  镇)午餐;4) Lake Beauvert(@博韦  特湖)、Lake Annette(阿耐特湖)和Lake Edith(埃迪斯湖);5) Mount Edith Cavell(埃迪斯·卡韦尔山)和Angel Glacier(天使冰川)6) 返回Jasper Town住宿

Love it?

很多时候,你循着推荐的线路(@比如  好多游记提到过,在高速路H16和93交汇的路口附近,H16上的河谷有大量elk出没)期许能遇到野生动物而不遇,却在不经意的抬眼间,与他们相逢。

清晨,从深山丛林里出来觅食,悠哉自得,各种族群间相安无事,对我们的过路和关注保持着特有的警惕和距离。

我们克制着自己的少见多怪和惶惑无知,静静地相伴片刻,怯怯地挪步凑近,以期能够留住他们的影像。

落基山脉的一天在这清冷的晨曦中,在蔚蓝的天空和破云而出的@朝阳  映衬着,远山、层林、野生动物、枝桠横错环绕的草甸,如画般在我们面前展开。

Song of the Nature!我们沉醉其中!(九)贾@斯帕  国家公园(Jasper National Park)玛林峡谷风景线(Maligne Valley Road)

1、Maligne Canyon(玛林峡谷)Maligne Canyon(玛林峡谷)由Maligne River(玛林河)急流冲刷沿岸的石灰岩而形成,它是@加拿大  落基地区最大规模的峡谷。

从停车场开始,峡谷的游览路线一共有6座桥,走完全程你还必须折返到停车场取车,所以你如果没有太多时间,或者对峡谷风貌和步行不是很热衷的话,大家可以走到第四桥就折返,因为第四桥到第五桥要走20分钟,从第五桥到第六桥差不多走半小时,而沿途风景@大同  小异了。但如果有伙伴可以把车开到终点接你,倒也不妨走完全程。

沿着峡谷架设的步行道,带着我们一路欣赏着峡谷。

沿着轰鸣声的越来越激烈,在峡谷急流上方架设着6座桥,在桥上可以观赏直落谷底的壮观景象。最壮观处,都能感受到翻腾飞溅而上的水汽直冲我们的脸庞。

在第1座桥上可以看到落差为25米的瀑布;第2座桥可以见到落差达到50米的瀑布雄壮有力地直落到整个峡谷最深的谷底。冬季冰封后的峡谷还允许进行冰上徒步和越野滑雪,super cool, isn't it~2、Medicine Lake(梅迪辛湖)Medicine在这里并不是药物的意思,是@加拿大  原住民认为这个湖被神的力量所操纵而起了这个“魔法湖”的名字。源自这个湖每年不同季节的水位变化:自春天到夏天湖水充盈,秋@天水  位则开始徐徐下降,直至冬季完全干涸甚至露出湖底湖区踪迹全无,而到了春天湖水又如约而至充盈湖区,美丽的深蓝湖泊又仿佛从未消失。而梅迪辛湖四季变化的真正原因,却是有着世界上最长地下河系统的Maligne Canyon(玛林峡谷)的杰作之一:因为湖底由石灰岩构成,在其下方有不断流动着的流向Athabasca River(阿塔@巴斯卡  河)的暗河,湖水不断慢慢地渗透入石灰岩裂隙融入暗河,最终则完全流入Maligne Canyon(玛林峡谷)。只有等到春天冰川融雪后,才会有冰河的@融水  补充湖水,因为@融水  量大大超过暗中流失的水量,所以,美丽湖泊在每年的春季重现。Let's meet the Medicine Lake in Fall

湖岸其实已经大大地后退了。但丝毫不影响她优雅的姿态,坐在通往湖岸的木栈道上,看着她,心犹如湖面,娴静淡然。

班夫和贾@斯帕  国家公园所在的Alberta省(何@艾伯塔  省)是@北美  地区唯一将大草原、针叶林和高山等生态系统融合在一起的省份,正是它如此独特的自然风貌,使之境内栖息着众多健壮的生物:bighorn sheep(大角羊)、mountain goats(落基山雪羊)、麋鹿、熊、野牛以及森林驯鹿(woodland caribou)等。在Medicine Lake 的远岸森林地带,就是稀有的森林驯鹿(woodland caribou)的栖息地。3、Malign Range(玛林山脉)

我们环湖而行,湖的对面就是植被茂盛、环绕着冰川的Malign Range(玛林山脉)---由沙岩(sandstone)和页岩(shale)构成的落基山脉最东端的主山脉。

我们与这片被浓浓秋意包围着的美景擦肩而过,只得求那一瞬的眼缘、片刻的身临其境。4、Malign Lake(玛林湖)Malign Lake(玛林湖)是@加拿大  落基山脉地区最大的冰川湖:它的最宽处22千米,面积达到2066公顷,最深处有27米。

玛林湖是贾@斯帕  国家公园,甚至可以说是@加拿大  的,代表性风景之一,不可错过。

玛林湖的周围和沿途经常可以遇到麋鹿、@加拿大  盘羊、山狗等野生动物,Say Hi~~

绕湖走走,自然无法尽头,只踏着松软的泥土、噼啪的落叶,披背着暖暖的正午阳光,穿梭在常年茂盛的树林间,不时透过树间错落的枝桠见到豁然开朗的湖光山色,犹如天然的画作,每每不同,浑然天成。

湖水清澈得直透着一种拥你入怀的纯真邀约,总有赤脚走下去的冲动,再一看厚实的登山靴,才意识这天气赤脚入了这冰凉透骨的冰川湖水,岂不是想找病赖在此处了。

犹如守护着这片美丽风景而环绕在湖四周的连绵起伏的山脉

在这里钓鱼、划独木舟,是很享受的休闲生活Spirit Island ((精灵岛)  )

[转载图片]说明:玛林湖有乘舟漫游的旅游项目,需要2个小时时间,乘船渡湖探访精灵岛,但每年只从湖区解冻期到结冰期(10月上旬)才营运,夏天每小时发一班,一定要预约,但春秋季营运时间缩短、间隔拉长。我们去的时间几乎已经很少游客,游船公司几乎不再发船,即便发船也需要等候非常长的时间,所以我们放弃了这个景点。下面的介绍和上面的视频连接转载自他处,以示读者。[转载精灵岛介绍]Spirit Island(精灵岛),经常出现于@加拿大  各种明信片之上,它是玛琳湖的精华,也是落基山最有名的美景之一。任何一个人只要看一眼精灵岛,都会为这诗画般精致的景象留下深刻印象。岛上点缀几株苍翠笔直的针叶树,造型优美之极。如此宁静广渺深沉的山水,连峰簇拥景色壮丽,这是一湖如同欣赏风景海报般的美景。这里记录着长达三亿多年的地质演化,而只有以亿为单位的岁月才能将这些恢宏的历史雕琢成如此不凡的山水意境。(十)贾@斯帕  国家公园(Jasper National Park)一面湖水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那么说我枕畔的眼泪就是挂在你心间的一面湖水----齐秦《一面湖水》贾@斯帕  国家公园内有大小湖泊800多个,仅贾@斯帕  小镇周边15公里范围内就有60多个,众多景致秀美的冰川湖泊哪个更美哪个更值得去看,在于你与她们之间的缘分,并不在我的笔端,至于我,只能在此展现她们某个瞬间的神采,记取我心中那份柔软。5、Lake Beauvert, Lake Annette & Lake Edith(@博韦  特湖、阿耐特湖、埃迪斯湖)这3个湖距离贾@斯帕  小镇大致5-7公里,彼此相邻,连接她们的有步行道,幽静闲适,还可以沿湖骑车兜风。

Lake Beauvert(@博韦  特湖),意即“美丽的绿湖”,湖水清澈透明,象蓝绿色的宝石镶嵌在群山之间。湖周边休闲设施非常多,可以打高尔夫、骑马、骑车、湖中泛舟,到了冬季还可以越野滑雪、滑冰等,乐趣无穷。若不是走马观花,在这里消磨时光,几可忘我。

Lake Annette(阿耐特湖)

Lake Edith(埃迪斯湖)

湖泊的形成和湖水的由来有意思的是,前文提到的Medicine Lake渗透流失到地下暗河的湖水,会重新出现在距离它17公里的下游的Lac Beauvert(@博韦  特湖)中。6、Pyramid Lake(皮拉米德湖)

秋色金黄 与你相遇

Pyramid Lake(皮拉米德湖)距离贾@斯帕  小镇6公里。湖面上倒映着秀美的Pyramid Mountain(皮拉米德山)。湖边有各种休闲活动的设施,这里还有特别的湖滨沙滩,在此野餐别有风趣。7、Patricia Lake(帕特里西亚湖)

Patricia Lake(帕特里西亚湖)距离贾@斯帕  小镇4公里。

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那么说我枕畔的眼泪就是挂在你心间的一面湖水午后的慵懒弥漫在四周静谧的空气中,一路上竟没遇到一辆车见到一个人。湛蓝色的湖泊啊,你真的是那颗躺在地球表面的眼泪吗?那,你又是为谁而坠落,却久久不愿离去的呢!(十一)贾@斯帕  国家公园(Jasper National Park)印象贾@斯帕8、Jasper Town(贾@斯帕  镇)

在Athabasca River(阿萨@巴斯卡  河)和Miette River(梅耶河)交汇处,坐落着以国家公园的建立与第二条横贯@北美  大陆的铁路的开通为发端而发展起来的贾@斯帕  镇。

不同于班夫镇,贾@斯帕  镇的气氛非@常宁  静清爽,旅行团比班夫少了很多,也就少了团团簇簇的闹猛,店家也很少张扬,更多山间小屋风格的建筑物构成了这个大致只需30多分钟就可以悠闲逛完的小镇。相对热闹的则是市中心,有火车站、汽车总站、众多饭店餐馆、旅行社聚集的一小片区域。在市区利用Heritage House和圆木小屋的可爱的旅游咨询服务处以及银行、消防署、图书馆、教堂等建筑物鳞次栉比。

当我们到达景区的时候,被莫名压抑着的落寞心情达到极致,甚至心生悲凉。加之景区指示图中标明了,如果要看到天使冰川,我们还需要行走相当长的一段山路才能到达山麓附近,才能见到。相信如果只是我一个人来到这里,我会毫不犹豫地开车离去。

沿着停车场开始的小道----Path of the Glacier(冰川小道),我们开始冰原行走,寻找那个在断崖绝壁间展翅飞翔的天使----著名的Angel Glacier(天使冰川)。今天我们所行走的小道和眼中所见的荒凉之地,其实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完全覆盖有冰川,而随着其后冰川的消融和后撤,留下了这片荒凉、冰碛石(moraine)遍地的世界。“As you walk in the path of the glacier, look around you ---- life is slowly returning to this ice-swept valley." 读了这段介绍词,百感交集。

大家可以看到,在这片荒凉的冰碛石之间,竟然顽强地长出一些植物,仿佛是一片森林正在慢慢形成,但是,它们能够像图片远景中那些小山峰上的森林那样成树成林吗?冰川会不会再回到这片谷底?我们都无法预测,让时间来回答吧。大概前几天的日子太好过了,景点太美好,行走太悠哉,心情太浪漫,今天的这条冰川小道着实折磨了我们一下子,一路象是走不完,想着定是周遭的恶劣环境导致幻觉,而且走着还真是疙脚,还时不时遇到冰川流出的水形成的小河流。左侧的小山峰、冰碛石和深秋的常青林木带给你满眼的灰暗和荒凉,右侧则是Edith Cavell(埃迪斯·卡韦尔)山峰的崖壁,瘦削、冷峻,不容亲近。

Finally! 我们走到了山麓附近,我们见到了天使!

断崖绝壁和冰川、漂浮着崩落的冰块的冰川湖、冰川的断层......

突然间,大自然不再温情脉脉,不再绚烂雀跃,不再满足于安抚取悦它的子女们,它显示了力量,它放任沧桑变化给我们以沉重感以渺小感......让人震撼,让人敬畏,也更让人着迷 ---- 贾@斯帕  国家公园,最后的印象,竟,如此深刻!(十二)路易斯湖(Lake Louise)(1)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这一天,我们需要从Jasper Town(贾@斯帕  镇)沿93号高速公路,即来时的Icefield Parkway(冰原公路),一路原路南归,230公里左右的行程,抵达@班夫国家公园  的经典景区----Lake Louise(路易斯湖)。在湖边的The Fairmont Chateau Lake Louise(路易斯湖费阿蒙顿城堡)住上两天 ---- 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期待第二天Lake Louise(路易斯湖)和Moraine Lake(莫兰湖)的日出,和其后的Yoho National Park(约霍国家公园)探秘,探寻落基山脉中最吸引人的秘境----Lake O'Hara(奥哈拉湖)。我喜爱驾驶,特别是长距离的奔袭。无需追赶时间,因为自信速度够快;无需瞻前顾后,因为没有任何事物在逼迫你。这就是件简单的事情,就是件我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份简单的快乐,只是一段在风驰电逝中的逍遥自在。1、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 The Fairmont Chateau Lake Louise(路易斯湖费阿蒙顿城堡)

这是座风姿绰约的酒店,宛若一位优雅的女士,站在那里,欣赏着四季不同的湖光山色。酒店拥有550间客房,其中面湖的房间可以见到各个方位下的湖景,有的可以一览全貌。透过室内如画框般的窗户,见到路易斯湖梦幻般的日出,或者是浪漫的黄昏,或阳光灿烂或孤月当空或风霜雪雨,都是一种享受吧。湖景房一般很贵,特别是夏季的旅游旺季,不但贵得要命而且需要提早预定,据说如果要景观好的房间甚至要提前3个月或更早。

自然你可以退而求其次订一个可以见到远景、旁景或者部分湖景的房间。@比如  上图,就是从我们订的副楼的房间看到的路易斯湖的日出,窥其一隅也足以悠然自在和满心欢喜了。甚至你就订一间山景房,虽然在室内你见不到湖景,但至少一出门就在湖边,也不必在看日出的冰冷清晨还需要留出赶路的时间或者在你留恋静谧夜晚下的湖畔时你还不得不看看手表而无奈离去。

这座酒店自身就很大很漂亮,很值得走走看看。我喜欢窗外的风景,即便只是弄堂对家的屋檐瓦脊,都能让我编出故事自娱自乐,常坐在窗台上久久地望着,望到风景都仿佛消失了。因为年少的过于禁闭,便导致其后青春岁月里的过于散漫。但我知道,即使是长大后四处流浪任意而为的我,在心灵深处的某个部分,仿佛从来都没有飞出过圈梏她们的窗户而去向远方。以前总不计后果地只求自由,但现今想来,即便你只能待在窗内,你所见到的,也能成画成景,成就美丽。

酒店里有高端品牌的商店,也有贩卖各种新奇古怪商品的店家、物美价廉的冰淇淋店和自助餐店

健身控们,可以不分时段不分心情地大练一把。虽然我一直都不能理解出门旅行还要健身的理念,可能是因为我从来没把健身当做是件享受的事情,而是吃苦的活。

这家酒店会承接各种高档的会议和宴会,所以这里有各种风格的会议厅、宴会厅。前后无人,窜进窜出,独自鬼祟一下,呵呵。

这是其中的一间,叫“Victoria Room”

甚至只是一段走廊,一个转角,挂着画作,仿佛随意得摆着把古董椅或者临窗安置着一对沙发,你可以在这里坐坐,歇歇,望着窗外的景色,出会儿神,发会儿呆,甚至打个盹儿。

酒店占地很广,有很多不同的入口,我会避开喧嚣繁忙的大堂正门,取道其他的门,故意绕远地在酒店里闲逛,竟然也会前后无人(估计因为我们去的时候是旅游淡季),突然觉得自己在踩点,偷什么呢?偷笑罢了,自我欢乐一下吧!你还可以去面湖的赏景餐厅用餐或咖啡馆喝英式的下午茶,其中有几家高档的需要预约。

面对这样的景色,很怀疑自己会overeat哦,果然在第二天的早餐时,真吃多了,但正因为无意中的饱餐,为我们的Lake O'Hara(奥哈拉湖)探秘之旅提供了体力的保障,此乃后话,下篇再叙。

因为风景实在太好,如果不是运气好,要坐到临窗的位子不太容易,因为景色太让人眷恋,要等到别人离开,也不太容易。所以,你不妨随缘。如果你只能边吃边远远地看风景,没关系,美食自然也需要细品,然后扔下刀叉,直接走到室外,see,酒店的花园、远处的路易斯湖,没有玻璃窗的阻挡,湖面上吹来的风坲过你的脸,被刻意框架下的无暇美景变得活灵活现,绝美的碍眼的、应景的过季的就全都在你的眼中了。

甚至只是在黄昏时分待游客都散尽后走近湖边,不为眼前惊艳的景色,而只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Iceland Poppy(虞美人)驻足......

或者为这只视你若无物而独自欢快觅食的松鼠而自我嘲讽一番......你会觉得,在这样的地方,干些什么和不干些什么,都挺好的。(十三)路易斯湖(Lake Louise)(2)路易斯湖的一天Lake Louise(路易斯湖)是以@维多利亚  女王的女儿路易斯公主而命名的湖,以前的原住民Stoney(斯托尼印第安人)称之为“小鱼湖”。路易斯湖长2.4公里,宽300米,水最深处大约90米,是由冰河浸蚀的洼地承接了冰河@融水  而形成的冰河湖。湖水呈现的那种不可思议的祖母绿色,是因为冰河削去的细小的泥沙融入湖水后在阳光照射下向四周放射而成。两侧密密匝匝的针叶林覆盖的山脊、宝石般翠绿色的湖水、海拔3464米雄伟壮阔的Mountain Victoria(@维多利亚  山)、湖面上倒映着的宛若山体崩落顺势而下的Victoria Glacier(@维多利亚  冰川)......所有这些神奇壮丽的景色集于一身的秀美画面,仿佛浓缩了@加拿大  落基山脉的精华,而她所展示的四季不同的姿态、气候多变的形容、甚至白昼黑夜间魔幻般的变身,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慕名前来,很多人会在不同的季节来这里,也会选择在这里待上几天。我们也只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至少,我们拥有了路易斯湖完整的一天,尽管是3天里的不同时段拼凑而成,但也算足够幸运。如果大家时间充裕的话,推荐乘坐全长3200米、高度落差500米的The Lake Louise Sightseeing Gondola(路易斯湖观光缆车),可以到达海拔2669米的Mount Whitehorn(怀特洪山),全程需要14分钟,一路可将路易斯湖和@维多利亚  冰川的全貌尽收眼底。更吸引人的是,对于落基山脉国家公园中极少数几个冬季不关闭的景点,缆车可以把你送到落基山脉地区首屈一指的路易斯湖滑雪场,自然冬季的缆车非常繁忙,需要事先询问一下运营状况。路易斯湖周边,设置了很多路线的徒步步道,远近、难易程度不同,旅游咨询中心有专门的路线图供参考,如果对此没有把握,可以让服务人员推荐,对于比较有难度的徒步线路,可以请专门的导游带领参加免费旅游团队。在路易斯湖的岸边有船坞,可以租借独木舟泛舟于冰川湖中,景致绝佳,可以更接近冰川脚下。你看,在路易斯湖,不管是探奇、还是休闲,不管你是好静还是好动,都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体验等待着你,让你愿意多待几天,让你意犹未尽。下面我会展示一些照片,分别是路易斯湖的日出、早晨、午后黄昏,拍摄于不同的日子。1、路易斯湖的日出湖边的清晨非常非常冷,出去架镜头的时候还蒙蒙亮,有点黑漆漆的样子,才没多久,天仿佛被突然揭开了似的,清亮起来,天空纯净,湖面不起一丝涟漪。虽然用了三脚架,但手还是不稳,真是辜负美景。

左前方的红色独木舟处,就是船坞。其实拍日出最好的角度就是Lake Louise的船塢附近,那个位置应该比我现在的位置更偏左岸许多,但实在太早,船坞关闭着,并不能真正进入,于是我也就随大流,在湖边最开阔的地方等待着。

其实那天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日出,只能看到山脉上渐渐披上了金光。然后就起了厚厚的云层。我的傻瓜拍摄技术,冰川的反光根本无法让我拍下山顶的霞光,只能从湖面一窥这段渐进的过程了。由于计划中我们还想追赶Moraine Lake(莫兰湖)的日出,尽管有些经验的人说,今天是看不到真正的日出了,但既然决定了,所以不再等待,我们就撤退直扑莫兰湖。

这是第二天的日出时分,从房间窗户拍摄。当日的气象预报是阴雨天,放弃了看日出,并未出房间。确实从一大早就云层笼罩,阵阵的风扰动着湖面,颇不宁静。原以为根本见不到太阳,但不想那霞光挣扎着升腾起来,几欲破云而出,想要驱散阴霾,与阴云争夺着,把云层都染成了粉红,不想却呈现出眼前这幅云蒸雾绕的妖艳景致。不过,告诉大家,它还是失败了。其后就是阴雨了,这会是落基山脉告别篇里的时段,其后再叙了。2、路易斯湖的早晨看过前篇的朋友应该记得,这应该是出发进入@班夫国家公园  游览的第一天,路过路易斯湖忍不住溜进来紧着时间拍下的,当时没想太多,现在才庆幸自己的“贪婪”之举,因为我们抵达路易斯湖的当天已经是黄昏,第二天看了日出后我们就出发去Yoho National Park(约霍国家公园)探险直到很晚才回到路易斯湖,而第三天离开的那天,正是上图呈现妖艳霞光当日,其后确实个阴雨的白天。

如这般清澈美妙的路易斯湖的早晨,甚至都避开了即将蜂拥而至的旅行团的人流的时段,让我拍下了她的身影,这是上天赐给我的。3、路易斯湖的黄昏

坐在湖边,享受着黄昏时分。路易斯湖换了妆容,变得沉静稳重。一天的喧嚣已过,绕湖的人行道上再不是熙熙攘攘穿梭着人流,眼前的湖坦荡荡的就在你面前了,更真实更自在了。褪去了霞光万丈和灿烂明媚,明星般的赞美追捧和闪光灯下的唯美创作都离她远去了,素颜的她,依旧美丽。(十四)莫兰湖(Moraine Lake)

翠绿的湖水、皑皑白雪披挂着的Ten Peaks(十峰山)、悠悠碧空----这就是美丽的Moraine Lake(莫兰湖)。Moraine Lake(莫兰湖)是由Ten Peaks(十峰山)和其相反侧的,Tower of Babel流出的冰碛,堆积阻塞了河流所造成的。Ten Peaks(十峰山)的正确名称是Wenkchemma Peaks,是由标高3,200-3,600m的十座高峰组成的,峰顶常年白雪皑皑。在莫兰湖形成过程中,由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富含矿物质的碎石不断滑落湖中,经年累月的沉积形成了变幻多姿的碧蓝色湖水,湖面晶莹剔透如同宝玉一般。

这样优美的景色曾经被使用在@加拿大  20元的旧版纸币上(虽然已经不再流通,但旧版的20元加币在收藏品市场是很有价值的钱币藏品呢),所以这里也是班夫公园著名的景点之一,大家也就知道,如果是夏季旅游高峰,停车场似乎永远都是满的,这就意味着,你要早点到!如果你要追逐莫兰湖著名的日出美景,那就更要早点到哦~这里又是一个冬季因为封路而不能到达的景点,实在是有太多的理由,让人们不惧拥挤都要在最佳时节到班夫来。莫兰湖和路易斯湖离得非常近,从路易斯湖结合部通往路易斯湖的山路有通往莫兰湖的岔路,前进十几公里左右就到了,大致也就10分钟左右。

这些岩石堆积形成了莫兰湖自然的湖岸,这便是莫兰湖名字的由来(Moraine是冰碛湖的意思)。就算是在这样倾斜的沙石坡上,马尾松依然顽强地扎下根来,一如既往地根根直立得生长着。

但是,实际上,这些并不是冰碛,只是@湖南  岸的山石崩塌而被冰河运送到此。

If Rocks Could Talk!如果这些岩石能够诉说亿万年来他们的故事,那他们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诞生的,最初的他们只不过是无数的小小岩粒和沙子,被冲刷入亿万年前这片温暖的远古海洋,是的,这里曾经是片海洋!他们会告诉我们,岁月让他们成长,让一切海洋生物融入他们!他们会告诉我们,岩石的成长演变故事!他们会告诉我们,亿万年的沧桑巨变,他们如何从海底被抬高被塑造,成就了今天的落基山脉!这难道不就是一个自然界的浪漫故事吗!

这是到达路易斯湖的第二天清晨,我们奢望在看到路易斯湖的日出后,追赶莫兰湖的日出。路易斯湖的日出并不完美(见游记的上两篇),我们赶着到达莫兰湖附近,大家也可以看出,其实莫兰湖的日出最佳时间也应该是过了(后来到达停车场,才从一对抓拍日出的游客那里得知,当天莫兰湖的日出也和路易斯湖这边一样,并不@成功  ),天早已放亮了,阳光撒在了开往莫兰湖的公路上,远处的Ten Peaks(十峰山)傲然耸立着,尽显他们的险峻和硬朗,仿佛一路护送着我们前往目的地。

晨曦下梦幻般的莫兰湖和十峰山,一切都好像刚刚苏醒,安静得让人走神,有那么片刻,我不知道自己是在哪个时空中存在着......莫兰湖和路易斯湖一样,最好的拍摄时间是早上10点以前,其后因为太阳照不到十峰山,加上山区风起湖面不再平静如镜,再加上游客蜂拥而至湖面会有独木舟等,景色就会失色很多。下面是班夫公园的日出时间表,仅供参考@***?n=1097我们奢望抓住两@大湖  的日出的企图以失败告终,但没有什么失望,因为“浓妆淡抹总相宜”,每个印在你心里的记忆图片,都是独特而珍贵的。我们失败,是因为当天日出的自然条件不具备,而我们就是不信邪得坚守在湖边希望等到云开雾散的时刻,错过了最佳的赶拍时间。但我相信,下面的这个攻略是可行的,希望能够用上的朋友,能够好运!假如日出是7:00,顺序应该是:1)6:45 就要到Lake Louise 船坞准备好设备了(为了赶莫兰湖,尽量把车停在离湖最近的地方,方便离开的时候抓紧时间)2)调整心情,拍摄世界上最美的日出之一----路易斯湖日出3)7:20 最好的光线一过,千万不要留恋!开车直奔莫兰湖4)争取在8:00之前登上Lake Moraine的小山观景台5)莫兰湖日出!莫兰湖最佳日出拍摄点是一个小山观景台,从停车场侧边的某个缺口就能找到上山的路,需要爬个几分钟。观景台其实并不是一个建造好的建筑物,而是一个因地制宜而建并不规整的区域,估计也是由山体岩石滑坡堆积而成,乱石到处都是,除了石阶和某些区域是人为铺就,很多地方都需要多加小心的。当我们清晨赶到的时候,还有一些拍摄日出的游客没有离开,好几个人不在临湖的观景平台上,估计是因为平台的摄影角度过于单调,所以他们都零星地待在平台下的碎石斜坡上,那里看着都是没路的地方,脚下的碎石摇摇欲坠的样子,怪危险的。由于摄影是件忘我的事情,还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吧。

临湖(正对莫兰湖和十峰山)的一段平地也就几米,是可以拍到上图角度的区域。游客多的时候,需要错位相让。这里是班夫公园旅行团必到景点,所以在国内见怪不怪的那种一溜站着拍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盛况,甚至“全世界就我一个”的自我陶醉形态,在此可见。

正是我在临湖区域的边缘游逛的时候,看到对面一个平台上,正在举行一个小型结婚仪式,牧师背对莫兰湖,新人们面对着这片神奇美妙的景致,誓言相爱一生。这真是一个被祝福的美丽时刻!

从停车场正常的出口,可以直接进入莫兰湖区,水清无鱼,一改登高远眺的一片cobalt blue(钴蓝色),变得层次丰富起来。

环绕莫兰湖有步行道,感受这片多变的神秘之地,莫兰湖水的颜色,每天的不同时刻、每年的季节不同,每每不同。

午后的步行道,斑驳的树影,与莫兰湖若即若离得相伴着

大自然是属于人类,也是属于其他动物族群的,如何让我们@和平  共处,在我们欣赏自然之美之际,保存好动物的生存家园,也保证我们自身的安全,是个长期需要关注的问题。落基山脉是野生动物丰富的地区,游客们要避开不必要的危险,这里经常会有小心黑熊的警示牌,会告诉你如何预防招引黑熊(@比如  在熊经常出没的地方,车里或者露营者的帐篷里不要放食物等)、避免惹怒他们、如何规避他们(@比如  有指导提到:遇到熊最好保持十辆车的距离,基本上要保持冷静,动作不能过大,不要弄出很大的响动,千万不要有与熊赛脚力的念头,因为看似笨拙的熊都是长跑好手等等)。

仿佛就能触摸到你,Ten Peaks(十峰山)

我们离开步行道,沿着浅滩行走。枯死的高大松树随意倒落在湖畔,坐在枯枝树桩上,享受一下难得的午后时光。当离开,这短暂的时光,心灵无比沉静的片刻,永远都留在我的记忆中(十五)约霍国家公园(Yoho National Park)(1)不得不说的一些话

约霍国家公园(Yoho National Park)在落基山旅游景点中并不突出,很大的原因是这个公园的旅行线很单一,只有每年6月到10月从路易斯湖或者班夫出发的巡游团,班次很少,路线上重点都在路易斯湖和莫兰湖,而属于约霍国家公园的景点,仅限于@西北  环线上的塔卡考瀑布(Takakkaw Falls)和埃梅拉尔德湖(Emerald Lake),而约霍国家公园的精华景点----奥哈拉湖(Lake O'Hara)在远离托@兰斯  @加拿大  高速公路(1 Highway)的南部地区。公共通勤的长途汽车也只有在夏季(5-11月)每天一班,从@卡尔加里  国际机场(Calgary National Airport)出发,经由班夫、路易斯湖达到约霍国家公园的一个景点----埃梅拉尔德湖(Emerald Lake),此后各景点间也少有交通,还是需要租车游览。约霍国家公园的“冷僻”特征,导致我在做旅行计划时犯了不重视这个公园的错误,但也正是由于这个错误,歪打正着得让我们得到了这次落基山脉行程中最大的恩赐和快乐:我们@成功  的进入了奥哈拉湖(Lake O'Hara)!为什么这么说?请允许我写下这篇”不得不说的一些话“,一定要和你们分享这个经历,感谢一切的因缘际会和遇到的一些人们。1、国内制定旅行计划时,参考的落基山脉旅游介绍和国内外各种游记,约霍国家公园几无详细攻略,即便是有,也是匆匆而过的行程累述和毫无亮点的三俩照片(我的习惯,并不轻易相信景点的专业风景照,国外的尚可相信多半,国内可信度更低,因为专业风景照里的美丽,和我们见到的很难匹配。而游记里游者的照片更能说明一二,自然有专业水平的游者,切记不是常驻当地的摄影爱好者,他们的照片可信度更高。),而专门写奥哈拉湖区旅游的游记,我竟然一篇都没有找到过!于是我的计划里虽然没有完全剔除游览约霍国家公园的计划,但也只是留存了一天,而且私下还打算着,要是在某些景点耽搁了,就拿这一天协调使用了(这是我计划里的备用时间段)----犯了第一个大错,导致了----2、由于思想上不重视约霍国家公园,所以在@加拿大  国家公园官网上,没有彻底仔细地研究约霍国家公园的各种信息和景点的介绍,一般如果我对一个景点感兴趣了,我会单独拿景点名作为搜索对象,继续深挖深究,如果那样的话,我就不会----犯第二个大错----错过了发现奥哈拉湖游览的特殊性(见3)----3、奥哈拉湖(Lake O'Hara),是约霍国家公园,乃至落基山脉地区,最具保护区色彩的徒步浏览区,景点规定:1)景点仅在4月初到9月底10月初开放,而景区巴士仅在6月19日至9月30营运(我们是10月2日进入景点,竟然还有巴士运营,不得不感谢老天爷给予的异常好天气);2)经托@兰斯  @加拿大  高速公路到达景区后,尚有一段13公里的道路,全是上坡路,道路为土路,全然不做任何人为的铺就,并且禁止一切自有车辆通行;要进入湖区,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步行,二是乘坐景区巴士;3)奥哈拉湖每天仅接待42人(请大家算一下,一年下来,能够进入这个景区的人只有多少!!!);4)42人中,优先照顾的是申请了在湖区30个规定的营区露营的人和景区里仅有的3个小旅店(two Alpine Club of Canada huts, and a small, private lodge)住宿的游客;5)一日游和露营的游客,必须预约景区巴士(指进入的巴士,离开的巴士不必预约),而且只接受电话预约,通常的情况是,提早3个月预约才有可能订上,也就是说,你要提早3个月就把行程确定,在3个月后的某一天进入奥哈拉湖!而其后就是运气问题了,但运气在这个景点,太难得了;6)预约系统,一日游预定只能一次6人,露营最多3天......;7)如果想候补入临时取消(由于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谁会放弃好不容易提早了3个月抢到的名额呢?!)的名额,只能提早3天开始打电话问,早了人家不理你,呵呵!更多的预约规定,请看官网:@***这么多奥哈拉湖的保护性措施,是不是把大家真的看累看烦了吧,天哪,我怎么能不说呢,就是为了说明,我犯的错让我错过了奥哈拉湖的预约时间,虽然我并不是提早3个月做计划,但至少我是提早了1个多月呀,如果那个时候打预约电话,说不定我额角头碰到天花板,就能抢到几个名额呢?!----这个超级大失误啊,导致了----4)由于并没有仔细查看官网说明,不知道其实正常运营的景区巴士应该在9月30日结束了,所以我们算好3天的时间,妄图作弊,提早了一天打电话(这天就是冰原公路游览日)去等候补,被毫不留情地反驳了回来(不是说外国人数学不好么,呵呵),第二天从Sunwapta Falls Resort大清早冻得屁颠屁颠的时候就开始拼命打电话,好不容易打进去,问10月2号那天(天哪,我只留了这一天啊,前一天还没赶到路易斯湖,而第二天就必须离开了赶飞机的。另外说明下,进入落基山脉公园是需要买门票的,你留几天就买几天,如果被查到超过了,罚款大大DI!)有没有名额,”目前没有“,问可不可以留下我们的信息,如果那天有了名额就通知我们,”没可能!打进来有就有,不预留信息!”一听就没可能的,正当大家垂头丧气充满绝望的时候,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可能因为我们整一天找到机会就问,大概是熟悉了我们的声音,提供了一条建议:因为我们前一天住宿在路易斯湖(距离奥哈拉湖停车场12公里多),如果是当天有临时取消的,即便我们问到了,我们一时半会也是赶不到那里的,所以,她建议我们2号当天可以一边打电话,同时就到当场等等看。其实我们知道,这有多不靠谱,多渺茫的可能性,但我们自我安慰说,反正这一天就是计划着去约霍国家公园的,那就去,就算等不到了,就去玩其他景点好了。人吧,就是这么奇怪,越得不到吧,越想得到,原本还没对奥哈拉湖如此执着和痴迷,现在好像非她莫属的样子----我们决定了----到现场等待奇迹的发生!5)10月2日那天,大家可能还记得,就是我们追逐路易斯湖和莫兰湖日出的这天(游记前篇),领略玩莫兰湖的日出后,我们赶忙开上托@兰斯  @加拿大  高速公路一路往西,没多久就到达了奥哈拉湖的停车场,同时也是旅游巴士的出发站,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些人了,后来才知道,几乎都是来临时碰运气的,因为预定好的游客会很悠闲,不会那么早就到至此,一连串的失误也好,错误也好,什么都不想了,我们静静地等着,和周边素昧平生的游客们聊聊天,一切的未知数随着约霍国家公园洒满和煦的阳光,云开雾散,即将有个结果。大家自然是知道这件事情的结果,我们进入了湖区。现在想来,要不是先前那么多的后悔和焦虑,极度希望和唯恐失望的日渐加深,对这次经历,我不会那样感恩,那样感动,那样的不可忘怀。或许世事便是如此,越容易得到越难以珍惜,越体会不到千丝万缕下很多值得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请再允许我再累赘数行文字,告诉大家得到这个千载难逢机会的经过,天意+人事,缺一不可。1)当我们等到奥哈拉湖管理旅游巴士的一位女士到来的时候,应该是第一班车开车前的1个小时,当时也才7点多,由于已经聚集了好多等候的人,不用预约的旅店客人、已经预约和临时等位的人都混在了一起,那位工作人员拿了张纸,让其中一位游客代笔,统计等位的游客;2)工作人员初步看了看,等位的人非常多,她宣布了下,统计的时候,需要按照先来后到登记,这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做到呢?!“,因为并不是来了一批到工作人员那里报到,自然有先有后,而现在前后不同时间来的人都已混在了一起,至少有好几十人呢。令我没想到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人们非常友好的彼此确认到来的时间,非常诚实地报名进行登记,竟然没有发生一点争执!即便是吃不准的,也不纠缠,总有人客气地让对方先写上名字。真的,即便是现在想来,我都很感动的;大家要知道,真的是有最后落下的,没有名额的,而且当天落下的并不多,也就2、3个人,其实越后来的,越闹不清真正的前后次序,错2、3个名额的次序肯定是有的,甚至更多,但真的,一点冲突纠纷都没有发生,当我们看到那几个没法子上车的游客,心里真的很难过!3)一开始统计等候名单的时候,我们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我们认为,能临时空出1-2个名额(单身游客或者一对游客)都是千载难逢了,怎么可能那么多人都需要统计呢?真的,这次落基山旅游的幸运神又一次拍了下我们的额头,10月2日当天,是奥哈拉湖景区开放的最后一天!当天临时决定,要多放2辆车进湖区(事后我估计,这天旅店的客人比平时多,占掉了很多车载名额,另外就是因为是最后一天,灵活一下规则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车,因为一般我们见过的,景区的车总是轻便小巧,也带不上几个人的,虽然欢欣雀跃,但不需要等候的游客已经很多,而我们登记的次序中溜儿,并不乐观。但毕竟这个消息本身就太让人欢喜了,然而欢喜后,说实话就是更大的忐忑,你想呀,如果就是这么42个人,我们等不到,我们也容易死心,本就是件渺茫的事情,但现在@成功  机会扩大了那么多,如果你没被排进,那又该怎么懊恼呢?人心哪,不足哦,呵呵。4)原班次的车,包括不用预约的旅店客人和部分预约过的游客,开走了,根本没有临时取消的游客!第1班加班车坐满了,都是预约的!第2班车,终于开始有临时等候的游客上车了,最后,我们终于轮到位子了!THANK GOD~感谢冥冥中的因缘际会,早一天,晚一天,都不会发生!感谢景区的工作人员,体恤世界各地来的游客对奥哈拉湖的向往,能够在严格的景区保护条例下,让2010年景区开放的最后一天变得如此特别,充满温情,让上天恩赐给大地的自然景观带给我们好运的一天!私下里,我曾想过,或许那个电话里的女士是知道2号这天可能会多放车,因为旅店客人预约住宿和电话预约游客都是有统计有数的,景区就有这个打算在最后一天多放些游客进入,但对我们并没有透露,可能也是给有缘的坚守希望的人们一个机会吧,所以只告诉我们,到当场去等等看!呵呵,不管事实如何,感谢他们!感谢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具有公德心的游客们,是他们的行为,让一切美好都没有被破坏,让我们的行为配得上这片毫无污染、自然纯净的土地!最后,我还是要啰嗦一下,大家尽量提早预定这里,虽然提早3个月预订,其间有可能会有意外因素出现,但毕竟是有保证的作法。另外,每年奥哈拉湖景区关闭日期、景区大巴运营结束时间大家都要注意,每年都会不一样,示气候状况而定,虽然前后相差不会很多天,但订旅游计划的朋友还是尽量避开,因为其他景点进入方便,顶多有机会再来一次。这里万一有个气候突变提早关闭,你就算预定好了,他们要取消你也只能自认懊悔了。(十六)约霍国家公园(Yoho National Park)(2)秘境奥哈拉(Lake O'Hara)

big picture of Yoho National Park for readers of my article(另:读这篇游记以前,我希望大家能先读前篇,《@加拿大  ·落基山脉[Canadian Rockies影像](十五)约霍国家公园(1)不得不说的一些话》@***  )如果读过前几篇游记的朋友应该记得,Lake Louise(路易斯湖)正对着的那座海拔3464米雄伟壮阔的Mount Victoria(@维多利亚  山),其实Lake O'Hara(奥哈拉湖)就位于Mount Victoria(@维多利亚  山) 和 Mount Lefroy(莱佛罗山)的后面,如果我们能坐在飞机上,看着雄伟山脉两侧各具风采的两个冰川湖泊,该多美啊。

OK, SUPRISE!这,就是送我们进入秘境奥哈拉湖(Lake O'Hara)的景区专用车哦!哈哈,就是@美国  的校车呢,哦,对了,这是@加拿大  的校车,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加拿大  连校车都跟@美国  的一个色儿一个样儿(不过这个样子的估计是比较老式的,淘汰了来当景区车了)~ 你们的第一反应肯定和我们看到它开进候车区时一样呢,怎么是?!难道就是?!太有意思了!转念一想,太合适了,校车结实、宽敞、平稳安全,选它,还真是太有创意了呢。它大大超过了我们在国内所坐过的景区专用车辆的规模,想想也确实需要,这车还需要把景区内的补给捎带上去,另外,好多露营的游客都是大背包客,行李占很多地方,外带老外都人高马大的,还真需要这样大块头的车呢~ 自然的,车位也不少,这天送进了岂止42个人呢, How lucky we are!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哦,当你上车后,司机会给你发一个号码牌,它表示你是这个景区的第几个游客,而你必须做的,就是在规定你离开的时间离开景区并归还号码牌。估计露营客和住宿客与我们的号码牌是不一样的。到过那么多地方,这真是头一遭,想来以后也难遇到,这就是他们管理进入景区的旅游者的方法。另外,如果你在规定的时间不归还号码牌,而你又超时没回到景区管理处,那很有可能你还在无人的景区里的某个角落,因为这个景区的独特性,景区里尽可能保持了它的原始状态,几乎在徒步期间你根本遇不到任何人,看不到一个指示牌,所以万一你被困在了景区里,至少景区工作人员会知道还有谁没有正常回到管理处。

经过颠上跳下的13公里的碎石土路后,在我们还没从好运临头的不可置信的情绪中完全恢复的时候,奥哈拉湖就这样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当它们就在眼前了,你触摸到它了,你真正拥有了,相信都是出离兴奋狂喜的,反而是突然间静了下来,反而放慢了节奏,似乎是为了延长这份难得,我们就在拍这张照片的地方----由奥哈拉湖步道俱乐部(The Lake O'Hara Trails Club)管理运营的 Le Relais Day Shelter,也就是景区车停靠点和徒步游客的休息站,站了好一会。心不知不觉就安静了下来,远处就是我们即将探寻的秘境,不管我们能走到哪里,能看到多少景致,我仿佛已经得到我想要的了,无以言表。Le Relais Day Shelter,大家在这里能得到景区的信息,考量自己的体能和时间来决定选择哪条徒步道探秘,购买必须的食物。

还是由于功课没做好的缘故带了点小麻烦,我们并不知道奥哈拉湖景区赖以吸引全世界游客的自然原生态,其实并不仅仅是奥哈拉湖和环绕它的Lake O'Hara Shoreline Trail(奥哈拉湖岸步行线,2.8 km)本身,更名副其实的是以奥哈拉湖为起点的远程徒步探秘环线,其中最著名的有----Lake Oesa trail(东面,3.2 km one way)、the Opabin Plateau Circuit( 东南面 5.9 km circuit)、McArthur Pass and Lake McArthur Trails(南面 8 km circuit) and Odaray Highline Trail(西面 1.2 km)----深入到四种完全不同的原生态环境!徒步路线介绍:@***特别提醒:不要轻易选择Odaray Highline Trail,进入这条环线探险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不做过多解释,请看官方的说明:@***因为我们没有申请露营,更无法临时住在景区里(旅店必须是预约的),所以我们只有一天,其实也就只有半天的时间(最晚一班车虽然说是6点多,但我们还需要去约霍国家公园的其他景点,所以必须赶上下午4点半的回程班车),而我们不是那种徒步老手。更糟糕的是,这次出国前我的膝盖摔伤了,进入景区的这些天,基本上属于一觉醒来伤口貌似愈合,一个景点走下来(即便是平地),伤口再度裂开,到晚上重新治疗,每天重复,而今天这个景区属于原生态景区,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道路,攀上爬下、跳前跃后是必然的,膝盖上的伤必然放不过我。于是根据景区工作人员的介绍和自我评估,我们只能选择距离最近、难度最低的路线:Lake O'Hara Shoreline Trail(奥哈拉湖岸步行线)环线接近最东面的地方接Lake Oesa trail(欧伊萨湖步行线),然后折返。大家可以参考Oesa-Opabin区域地图,这个线路是到达距奥哈拉湖东面3.2公里处的Lake Oesa(欧伊萨湖)----被群山环抱的一个冰川湖。虽然Lake O'Hara Shoreline Trail(奥哈拉湖岸步行线)是环湖线路,休闲舒适,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完成,时间也充裕,但对于我们来说只是绕湖就太浪费我们的宝贵机会了,所以我们还是决定参加一条远程的线路,但时间和体能限制了我们参与远程环线游或者长距离徒步,所以我们选择了单程往返的Lake Oesa(欧伊萨湖)为徒步探险的目的地。遗憾,确实,但知足.离开Le Relais Day Shelter,只有奥哈拉湖绕湖小道还能感觉有人为的痕迹,当你真正深入到景区,你会发现,整个环境越来越出离人为的气息和痕迹,只有被地图标注的景点附近才有一些被修整出的石板路,更多的,或许你只能隐约依着很多人踩过而形成的根本算不上是道路的足迹行进,你只能依赖崖石上顽强的枝桠支撑你的攀爬,甚至不起眼的丛草能防止你的滑落而保护你!你会在一堆乱石前迷失方向,因为这些石堆可能连苔藓都不生长,我们失去了寻路的参考,只能极目远眺,远远地捕获到一些似隐似现的人类足迹,蜿蜒而上、崎岖延伸,再自己摸索一条能够抵达远方的“道路”,觉得自己真不如一只猴子!你会突然被一条小的瀑布挡住去路,到达远方要牺牲一些你的仪容形象,大自然此时此刻实实在在地教育了你:久居都市或生活优渥或身居高位在这里根本没用,脚踏实地地各自狼狈着,承认自己的笨拙和软弱,然后得到付出后的喜悦。当你迷惑是否能够到达你的目的地的时候,你极目远眺,只有参差枝桠、错落山石、星点湖涧,毫无人工,毫无指引,周遭安静得会让你被一种无助感瞬间包围,失去信心,怀疑结局,但很快,那种欲罢不能的、神秘莫测的感觉又重新占据你的身心、牵引着你,让你无法放弃渴望一探究竟的想法,让你一直相信不一样的景致,还在前方,一定要走到Lake Oesa(欧伊萨湖)!一路上变幻莫测的地貌、自然纯粹的环境、最主要的,就是这种从未体验过的充满未知数、不知结局如何的探秘过程,至今回味无穷。下面我会贴出沿途的照片,因为季节关系,景色并不饱满,却贵在自然纯粹,毫无修饰;照片拍得欠缺立体,因为疲于和我的膝盖伤和大自然“做斗争”,外加技术糟糕;照片数量相对于我们行进过的路程来说,相比前几天,少了太多,只能算寥寥,那是因为进入Lake Oesa trail(欧伊萨湖步行线)后行走艰难,挺沉的相机和镜头已经无法直接垂挂在脖子上了,不利于攀爬也容易损坏,索性装回了相机包扛到了身后,更主要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太容易沉迷、也太容易走神,有种灵魂沐浴其中出离尘世的不真实感,拍照这种红尘中事,常常遗忘。

从面对Le Relais Day Shelter的小道,我们终于走近了神秘的奥哈拉湖。恍若梦境。

临湖孤峰独立的是Mount Yukness,“Yukness”是Stony Indian语里“sharpened with a knife”的意思,可以想象Mount Yukness是多么的险峻,要探秘Mount Yukness有专门的提供给有经验的徒步者探秘的五条Alpine routes之一 ----Yukness Ledges,它可以带你直接从Lake Oesa Trail 到达另一条远程徒步路线the Opabin Plateau Circuit的终点Lake Opabin,此处不赘述了。而我们即将探访的冰川湖----Lake Oesa(欧伊萨湖),应该就隐藏在远山隐隐、冰川皑皑的那个山坳里。

照片右侧炊烟袅袅的湖边的木屋就是景区里3个住宿旅店的其中一个(two Alpine Club of Canada huts, and a small, private lodge)。临湖而居,鲜有人迹,多么浪漫的一个居所。

Lake O'Hara Shoreline Trail(奥哈拉湖岸步行线)是环湖路线,大家自然可以往左走或者往右走,但我们需要在半途进入Lake Oesa Trail (欧伊萨湖步行线),往左绕湖距离更短。图中左侧的这条小道,是The Adeline Link Circuit,绕湖而建

The Adeline Link Circuit,绕湖而建。是1943年为了纪念这条绕湖道路的开辟者,Dr George K.K. Link全家,而以他的妻子的名字命名的。

这段绕湖的路,轻松惬意,小有磕磕绊绊,只是让旅途变得颇有趣味,这让我开始以为,我们是不是@太保  守了,让湖区工作人员给唬住了,说什么道路很难走,需要有经验,才选择了难度最低的远程徒步道,心里还在幻想着,说不好,时间来得及的话,我们还能完成一个环线呢,绕湖线总能在我们下山后完成吧。

继续沿湖而走,太阳的力量开始强大起来,迎面照在身上,热度直升,但一旦走到树荫下,凉飕飕的,汗会瞬间有种被逼回毛孔的感觉,冲锋衣开始变得脱也不是穿也不是。岸对面的木屋区清晰可见,正中就是Le Relais Day Shelter的木屋,边上停着改建为景区车的校车,它的橙黄色真是显眼,这么远一望便知。美加法律规定,在道路上校车有优先权,必要时要避让,这种颜色真是太有提示作用了。

随着绕湖的深入,大家可以从太阳光的方向判断出,我们已经绕过了小一半的湖区,阳光直射下的沿途景色变得明澈透亮,湖区的风貌被各种地貌植被分割遮蔽,变得小巧精致,不得全貌,倒也少了以往绕湖时常会遇到的景色雷同和审美疲劳。

OK,Here it is!  大家看到仿佛是人为凿刻成几成90度夹角的崖壁的地方,就是我们要绕上去并且深入的地方----Lake Oesa trail(欧伊萨湖步行线)!刺激吧,反正我是激灵了一下,兴致一下子上来了!这才叫“探秘”呀,没有路才叫有意思呢!

最后一段绕湖小道了,全身细胞都在那里蠢蠢欲动,那片坍塌崖壁仿佛有磁性,强烈地吸引着我们,恨不得马上就走到崖下,寻到进入那片未知地方的入口。不知道要经历什么,我们才能到达远处冰川崖壁(欧伊萨湖的所在)。突然觉得象是要去寻访武侠小说里那些神秘人物的居所,入口总是那么鬼魅不可思议,沿途会是机关重重而情节又会是跌宕起伏的,天哪,胡思乱想中。

离开了地势平坦的Lake O'Hara Shoreline Trail(奥哈拉湖岸步行线)了,拐入了海拔可达240米的Lake Oesa trail(欧伊萨湖步行线),这就意味着,我们开始爬山了。

随着山势越来越高,从高处回望奥哈拉湖区,悠远宽广

一段几乎200米的林木上坡路上行后,又突然钻出了树林拐回到山崖边的时候,路就变成了这样,尽量走在路中间,路是斜向外的,碎石很滑脚,外侧是悬崖,虽不至于急坠,但真要下滑也不是好玩的。

再往前,路变成只有一足之宽了,而且更加倾斜,大家千万别穿得山清水秀去奥哈拉湖玩啊,象我在国内经常会看到那些穿着高跟鞋爬山的女士们(至今我都没搞明白,又不是被骗上山的,为什么要穿着高跟鞋爬山?!),绝对是会让你悔不当初的,这里连脱了鞋赤脚走都是不可能的了,到后面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了。OK,此处再省去照片N张。为什么?因为那条只容一人走的路竟然变成一条只能贴着崖壁横着挪动的“路”,背包也只能挪到侧边,不能放在左边和前面,会遮挡视线。这让我想起《智取@华山  》里的那条贴壁而行的偷袭山路,当然惊险度远不及@华山  ,但对于我来说,走过那条碎石打滑的所谓的路后,好一阵缓神,哎,谁让我对这个景区如此不重视,如此轻视难度呢,好了,一上来就被教育了,也好,为以后更为艰苦的过程打好了基础。

走完那段一步一定神的路,估计就是从湖边的那个90度夹角的崖壁绕进了山中,我们就到达了这片乱石区。乱石区的路很难走,有些地方有些洼坳下去的,还算不格脚,也能有个方向,但更多的是根本不知道路在哪里,只知道要朝着远处冰川崖壁方向走,于是自己找路,于是就在那些乱石间窜上跳下,有时距离不对,脚就格得生疼,不小心还会扭上脚踝,或者打滑趔趄,就在这片区域,我能如此真实清晰地感受到,膝盖的伤口裂开的感觉,然后就是伤口一松一紧并且和我的冲锋裤较劲,于是把绷带拿掉,因为妨碍了膝盖运动,用了大块的邦迪,隔开伤口和裤子,继续折腾。这时,太阳达到最强,直直地晒着你,烤着你,这片区域毫无遮蔽,心里不禁“这是冬天吗?!×××!”好吧,怕你不成!

途中遇到的一个不知名的小湖涧,应该是远处冰川@融水  一路而下积成,沿着@融水  的流动方向,远远可见有瀑布哦。湖涧边的碎石不知是不是也是冰川石的遗迹,这里一路保持了最原始的状态,所以根本没有什么指示牌啊景点介绍啊啥的。为了寻找答案,返程后我们又去查找了资料,果然在Oesa-Opabin区域地图上发现了,原来在奥哈拉湖与欧伊萨湖之间,存在一系列的tarn(冰@斗湖  ),形成了paternoster lake (串珠湖),它们作为冰川湖的一种类型,是山地冰川侵蚀成的冰斗中积潴流水而成的湖泊。在河谷上源接近山顶和分水岭的地方,总是形成一个集水漏斗的地形。当气侯变冷开始发育冰川的时候,这种靠近山顶的集水漏斗,首先为冰雪所占据。冰雪在集水漏斗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流动而成冰川。冰川对谷底及其边缘有巨大的刨蚀作用,它象木匠的刨子和锉刀那样不断地工作,原来的集水漏斗逐渐被刨蚀成三面环山、宛如一张藤椅似的盆地形伏。这种地形叫做冰斗。冰斗大多发育在雪线附近的高程上。当冰川消失之后,这样的盆底就是一个冰@斗湖  泊。高山上常常可以见到冰@斗湖  ,它们有规则地分布在某个高度上,代表着古冰川时代的雪线高度。

这一路上,应该有3个这样的冰@斗湖  ,依次为Lake Yukness、Lake Victoria、Lake Lefroy.当然这些都是其后才得知,所以当时我们对这些小湖涧一无所知,即不知道名字,也不知道个所以然,这样其实也蛮好,命名毕竟是人为的,这样茫然无措,倒也符合这片原生态区域的风格,或许还能临时编个沧海桑田的故事,感动自己。

到了,小瀑布哦,好,说明前面就有水源,难不成就是我们心心念念的Lake Oesa(欧伊萨湖)?因为没有测量距离的仪器,我们无从知道到底我们走了多远的路,我们的速度被地形的复杂大大地打了折扣,只知道总的趋势是一直在往上往里更接近冰川崖壁的方向走。

我爬!我爬!脚不给力,偶还有手呢,切!

冰川崖壁看着离得这么近,希望在眼前

Seriously? Shit!目标在远方!Again!我磕绊!我继续磕绊!

这个湖,在见到它的最初,迷惑了我们,我们以为这就是Lake Oesa(欧伊萨湖),其实它是离Lake Oesa(欧伊萨湖)最近的一个冰@斗湖  ----Lake Lefroy(莱弗罗湖)。后来我分析,当时就一心认定这是Lake Oesa(欧伊萨湖)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到达了自己的极限点,很累,不知道目的地到底在多远的地方,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为了赶上景区4点30分的班车,我们需要考虑返程。软弱和不自信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退缩的念头,再加上湖边已有三两游客在这里休息,于是我们告诉自己:到达了目的地了。但心里毕竟是有疑问的,这个湖的规模很小,还远没有到达冰川崖壁,而出发时见到的地图上,Lake Oesa(欧伊萨湖)虽然远没有Lake O'Hara大,但也是有一定规模的呀......

我们在这里吃了个subway当午饭,看到有2个游客沿着湖边的继续在往深处走,这更加深了我们的怀疑,因为到达Lake Oesa(欧伊萨湖)后应该就没有需要更深入的景点了,这时候,也许真是休息好了,一探究竟的念头又占了绝对上风,于是决定继续往里再走走,约定好,再走半小时不管如何要返回了,为了赶上班车。

见到这种不太能见到的、人为修整过的小道,就知道,有比较重要的景点要到了,而前面误认的小湖边确实没有,说明那个湖并不是被命名的景点。更有信心了。

又是一段不知远近的路,好歹是有迹可寻的,坚持!

哇,越来越象了,隐约前方,冰川崖壁下的碧绿湖面......雀跃

HEY~~ Here we are! Lake Oesa(欧伊萨湖)!Finally, we made it!

尽管这个季节水量的不足,Lake Oesa湖面缩小后退了不少,但远处冰川皑皑,临湖崖壁森森,群峰孕育呵护着碧绿轻柔的Lake Oesa(欧伊萨湖),让人感动。环绕着冰川湖的群峰中,一峰独立的是Mount Huber,清秀的是Mount Lefroy,无数小的山峰组成的石笋状@石林  的是Mount Victoria----从Lake Louise(路易斯湖)看到的是Mount Victoria的@东北  面,看着是一大片平坦的石崖,与这里看到的西南面完全是两样,很是特别。

返程很顺利,而且我们以半奔跑的速度下了山,很快就回到奥哈拉湖边。此时已经快4点了,我们心满意足这样一天的结束,不想再画蛇添足只是为了去完成Lake O'Hara Shoreline Trail(奥哈拉湖岸步行线)的绕湖线路而再去奔波,只静静坐在湖边任时光流逝。接近黄昏的湖区,空气中的热气早已消散,清清凉凉,眼中的景区干干净净简简单单,仿佛前几个小时的艰险让我们脱胎换骨一般,身心轻灵。这是我记忆中Lake O'Hara最后的影像,最后看一眼远方的冰川群峰,冰川@融水  雕刻山脉一路而下形成奥哈拉湖的路途轮廓可见,我们曾逆行寻迹而上,在那深处的某个地方,We've been there. 永远不忘。(十七)约霍国家公园(Yoho National Park)(3)约霍点翠景区车把我们带离了奥哈拉湖区,坐回自己的车,左右环顾,不敢相信在过去几个小时里的经历,意犹未尽,但毕竟一根绷紧的神经放松了下来,突然觉得真是有点疲惫了。开出景区,路上几乎没遇到什么车,时间已经过了下午5点,这个点约霍国家公园的游客更少了。黄昏时分的阳光变得轻柔,周遭的深秋景致环绕在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绪里,让我们不忍离去,于是决定继续西行,去约霍的其它几个景点看看,由远及近,选择去:Natural Bridge(天然桥)、Emerald Lake(埃梅拉尔德湖)和Takakkaw Falls(塔卡考瀑布)。从奥哈拉湖区返回到1A公路,然后自然接到托@兰斯  @加拿大  高速公路(1号公路),继续西行,会经过约霍公园内唯一的一个被称为小镇的地方----人口仅为数百人的Field(@菲尔德  ),那里有旅游咨询服务处,初到约霍的游客可以在那里索取资料,或咨询工作人员如何安排行程。1、Natural Bridge(天然桥)在Field(@菲尔德  )旅游咨询服务处以西,有一条岔路,这条就是通往Emerald Lake(埃梅拉尔德湖)的路,开上岔路不久,就能到达Natural Bridge(天然桥)。

停车场下来,可以望见景区东面的Mt. Stephen(斯蒂芬山)

说老实话,我觉得自己不会,至少今天不会再被什么景色惊讶到,但看到这个大自然的杰作----被kicking horse river(基金·豪斯河)经年累月地冲刷河床底部的石灰岩而后形成的这座自然造就、形态奇特的石桥,实际上,“桥”的中央部分是断开的,让人有一步之跃的冲动。“桥”下的水流汹涌奔腾,宏伟壮观。原本已经懒散的心情一下子又轻快起来了,劲头又上来了,哈~哎,怎么看,这都是一座样子很“妖怪”的桥哦。冰川河塑造山地的能力实在太让人佩服!

自然之功

化腐朽为神奇、经灿烂而归平淡、由生而死、从有到无,于自然天地,仅在一瞬间2、Emerald Lake(埃梅拉尔德湖)从Field(@菲尔德  )到Emerald Lake(埃梅拉尔德湖)只需要大致10分钟左右,它是约霍国家公园的明星景点,正如路易斯湖之于@班夫国家公园  一样。

Emerald Lake(埃梅拉尔德湖),正如它的名字,荡漾着翡翠般翠绿的湖水,这里氛围很像莫兰湖和玛林湖,但更为温馨静谧,很适合家庭度假,泛舟湖面、小径漫步、林间野餐、木屋夜宿......

跨过长长的木桥,就是矗立在湖畔的Emerald Lake Lodge(埃梅拉尔德湖旅馆)的主建筑,它就建筑在埃梅拉尔德湖的冰碛上。

虽然我们并没有选择在这里夜宿,但还是顺着上坡路,在埃梅拉尔德旅馆区散了会步,他们的房间都有阳台,面向湖面、顺着山势点缀而建,虽然后排的房间可能被林木等遮挡住视线,无法观赏湖景全貌,但别有意趣。可能是由于刚从奥哈拉湖区出来,审美疲劳了,对Emerald Lake(埃梅拉尔德湖)没什么更特别的观感,但埃梅拉尔德旅馆区让我陡生好感,大大缓解了我刚开出奥哈拉景区时突然出现的倦怠感。林木光影婆娑,湖面微风吹拂,自然之境纯真静谧,似奇幻之地......3、Field(@菲尔德  )娴静的Field(@菲尔德  )小镇----约霍国家公园里唯一的一个被称为镇的地方

从Emerald Lake(埃梅拉尔德湖)返回途中,稍作停留。整个镇几乎见不到人,常住的小镇居民亦不知分散在哪里,秋意正浓下的小镇,犹如童话世界。4、Kicking Horse Pass(基金·豪斯@山口  )从路易斯湖方向进入约霍国家公园后,这是第一个标注明确的景点,当然,其实它并没有山水景观,它只是一个地理分界点----Alberta(@艾伯塔  省)与British Columbia(不列颠@哥伦比亚  州)的州境上的大陆分水岭。很容易错过,大家要特别留意,在1A高速公路有写着“Great Davided”的标志,就是它了!因为进公园赶时间,出公园夜幕初降,我们都错过没见到 :(5、Spiral Tunnels(斯皮罗隧道)

落基山铁路的建设,需要开山过岭,为了登上险峻的Mt. Kicking Horse(基金·豪斯峰)而开挖了一天使火车呈8字形蜿蜒上行的隧道----没拍到实景,大家看上图的图例。从路易斯湖方向进入约霍国家公园后,沿托@兰斯  @加拿大  高速公路(1号公路)往Field(@菲尔德  )方向行驶,过了Kicking Horse Pass(基金·豪斯@山口  )不远,就是Spiral Tunnels(斯皮罗隧道)。隧道上口附近有观景台,一般要靠运气,或者你是火车迷,算好有落基山的火车正好经过这个隧道,那么,当你极目远眺,看到火车8字蜿蜒、山岭间穿行而上,翻山越岭,定然趣味盎然。注意:观景台开放时间是5月到10月中旬。6、Takakkaw Falls(塔卡考瀑布)Spiral Tunnels(斯皮罗隧道)的西边,距Field(@菲尔德  )镇以东5公里左右的地方,托@兰斯  @加拿大  高速公路转入Yoho River Road,一路伴随着Yoho River(约霍河),直开到终点,就是Takakkaw Falls(塔卡考瀑布)。从停车场往瀑布走,山间小径还挺长,当时已经挺晚了,太阳落山的速度明显加快,在丛林背阴里已经显得昏暗阴冷,我们更加匆忙,心情也有点赶,前面大半段的路根本看不到瀑布是什么样子,只能听到声音,想着自己有点贪婪了,已经见过那么多精彩的景色,就是个瀑布,能怎样。

透过尚且阻挡视线的丛林,终于望见了高悬与峭壁上的Takakkaw Falls(塔卡考瀑布),哇,气势着实不凡呀,幸亏来了

终于来到了瀑布脚下

Takakkaw Falls(塔卡考瀑布)的落差将近400米,水量丰沛,水流澎湃倾泻,豪迈雄壮。山壁中的隘沟如同瀑布潭,水流撞击上去,又更猛烈地反溅到半空,更增声势。然后却不知施了什么魔法,或又象是太极推手,突然就消弭了急行之势,化为绕指柔般,不慌不忙地顺岩沟流出,形成动静和强弱的强烈对比。沿着小径可以一直走到瀑底隘沟的地方,大家别看照片里好像很容易走到隘沟的地方,其实越走近越陡峭,而且岩石踏脚很难。而且水势会阻碍你判断脚下的着力和支撑,大家要量力而行,不要轻易犯险。由于没带我的长焦镜,只能拍到上图这么近了,如果能再拍近些,大家就能看到,其实崖壁上有好几个游客在攀爬,看那边的地势地貌,应该有一定难度的,而且身边还有轰轰作响、水势急湍的瀑布的干扰,有1个已经几乎就在隘沟口了,看着仿佛都已经在瀑布飞溅起来的水雾中了。弱弱地说一句,其实我很想“怂恿”大家去爬一下,因为我很想去爬呢,肯定刺激极了,但时间实在太晚了,我们还需要赶回路易斯湖,而且我被警告“膝盖问题很严重,思想必须端正”,我们就只能远远地看了会,正当我对着那些象壁虎一样贴在崖壁上的人们痴呆流口水的时候,我被同志们拉走了,哎......对了,Yoho River Road,这条通往Takakkaw Falls(塔卡考瀑布)的唯一道路,只在6月下旬到9月下旬(根据积雪的情况决定)才能通行。所以,请在9月下旬,甚至象我们一样,到了10月才到公园的同志们,先打电话或者在Field的旅游咨询服务处打探好路况和开放与否。约霍国家公园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从迎着@朝阳  而来,伴着晚霞离去,这是整个落基山行程中最辛苦奔波的一天,情绪最波动,但所见所闻也是最丰富的一天。我写下了这一天,好好珍藏。(十八)@班夫    国家公园(Banff National Park)(3)博谷公路(Bow Valley Parkway)

整理好行李,再看一看路易斯湖(Lake Louise),风卷云散,竟然见到一片蓝天,隐约的阳光也洒落了下来。今天的行程很是悠闲,主要就是走一走博谷公路(Bow Valley Parkway),再把刚到班夫还没来得及去过的景点逛一逛,夜宿班夫镇,明天就要离开落基山脉公园了。今天行程中班夫镇的景点已经在《(三)@班夫国家公园  (Banff National Park)(2)悠游班夫镇(Banff)》中提早记录了,这一篇主要是博谷公路的沿途景点,下一篇是属于班夫公园的其他景点。在班夫镇与路易斯湖镇之间有一条旧国道----即1A高速公路,俗称Bow Valley Parkway(博谷公路),与1号高速公路平行北上,当它在路易斯湖与冰原公路会合后则继续往Yoho National Park(约霍国家公园)方向延伸。由于大量的旅行团和赶时间的游客会选择路面条件更好适宜驾驶讲求时间效益的1号公路,使得这条路面陈旧道路略显崎岖,速度限制更大的1A公路,反而显得清幽隐秘,很多时间里,你几乎都不会遇到其它车辆,也不会有性急或不友好的司机追着你的车尾让你心烦意燥,而且这条道路两边也有一些在大路上无法看到的景点,更美妙的是,这条道路让你遇到野生动物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值得一开的一条线路,推荐。如果进公园的时候赶路,可以象我们一样,在离开的时候悠悠闲闲地走一走,才有意思。今天我们是从路易斯湖往班夫方向的返程路线走博谷公路,所以景点也依照这个方向的先后来写。1、落基山铁路之旅从@温哥华  出发到达班夫或者贾@斯帕  的火车,包括人气观光列车----落基山登山者铁道和拥有玻璃的半圆形车顶能尽享四周美景的VIA铁路@加拿大  号,享受动态的落基山脉观光之旅,虽然不能深入,却也有如观光片效果的大观之美,几乎是行遍落基山脉的全部。从开上博谷公路(Bow Valley Parkway)后,道路成了单行道,更多弯转变速,但完全没有了高速公路那种刻板竞速的感觉,似乎这段路有生命力一样,不同的人在其中,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情绪,虽然没什么可以冠以名号,亦不能称其为景点名胜,但感觉真好。当我们在无意中,转过一个山坳,在一片不知名的毫无树木遮挡的路段,眼前猛然一片开阔悠远,视线直达天际。突然间,从缥缈远处,幽谷险山之间,蜿蜿蜒蜒地开来一列落基山火车,仿佛是在那里描画着山脉的轮廓,走笔那么洒脱,毫无顿挫,一笔而成。气势不凡的落基山火车就这么穿山越岭地、气魄地瞬间来到你的面前,又轰隆隆地、潇洒地留下一片群山翠绿、寂寞山谷而去。我们都愣住了,等回过神来,真是后悔到肠子都青了,那么好的一个全景(那种壮观,真是无以言表的),那么好的一个拍摄点,一个求也求不到的有火车经过的时刻,更有甚者,在这样一个清晨,也就是这样的旧的国道上,我们这群毫无征兆,突然停车的家伙,没有造成任何的不良后果,也没被“天兵天将”般的警察抓到(同志们啊,@美国  @加拿大  的警察很神的,你看一望无际的高速根本看不到啥警察啊警车啊,你只要违规或者你求助啥的,你瞧好吧,几分钟就跑出个警察来,前后不着村的,都不知道他哪里冒出来的,咳咳,汗肯定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自己门袋上!)我们竟然谁都没抢下这个镜头!!!2、Castle Mountain(城堡山)

城堡山(Castle Mountain),形状像由褐色岩石筑成的西洋城堡而得名

城堡山(Castle Mountain),1858年就已经被标注为落基山脉地区的地标性山峰

默默矗立着的城堡山,以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硬朗坚挺地勾勒着天际线,特别是这时天空阴郁不定,让人不免觉得凄凉。如果你走近它,仰望峭壁,更感压迫沉重。3、约@翰斯  顿峡谷(Jonhnston Canyon)

约@翰斯  顿峡谷(Jonhnston Canyon)距离班夫(Banff)镇约20公里,处于The Bow Valley(博峡谷)之中。上百万年的水流冲刷塑造形成了今天的The Bow Valley(博峡谷),又历数万年冰川对崖壁和河床的切削和刻划,使之更加宽阔、更深幽,成为森林植被各异和野生动物多样的栖息地。在博峡谷的其中一段,由于水流的特殊作用,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约@翰斯  顿峡谷(Jonhnston Canyon)。或许以下的名词解释,可以让大家对 Valley 和 Canyon 的地貌区别有清晰的认识:A canyon is a narrow chasm with steep cliff walls, cut into the earth by running water; a gorge usually formed by the down-cutting of a river in a dry area where there is insufficient rainfall to erode the sides.A valley is an elongated lowland between ranges of mountains, hills, or other uplands, often having a river or stream running along the bottom; also an extensive area of land drained or irrigated by a river system.

从停车场出发,一段密林小道,高耸的松木遮挡了光线,潺潺的溪流顺着鹅卵石滩缓缓而下, 面阳处溪面上发射出点点金光,过了小桥,可以看到景区的出发点。

约@翰斯  顿峡谷(Jonhnston Canyon)景区的起点,距离Lower Falls(下瀑布,又名矮瀑)1.1km,估计步行时间30分钟,距离Upper Falls(上瀑布,又名阿帕瀑布)2.6公里,估计步行时间1小时,一般游客到达上瀑布后就折返了。非常推荐这个峡谷的步行道,这里的景观与那些,或雄壮大气或美若幻境的落基山脉其他景观很是不同,这里的景致与细微处见变化,让你的心理感受非常舒适@平和  ,而细想,这段步行道却是变化多多,各种景物的交替转换于不知不觉间,或伴溪流而走、或贴崖壁而行、或深入谷底、或远眺深涧、或深入密林、或见瀑布飞落、或与人错肩而过,或遗世独立仿佛天地间只留一人。大家跟我走一走,一起感受一下吧。

约@翰斯  顿峡谷(Jonhnston Canyon)名字的由来----一个沿着当时@新建  成的@加拿大  太平洋铁路而进入落基山脉寻宝探矿的人,名叫约@翰斯  顿(Jonhnston),19世纪80年代发现了约@翰斯  顿峡谷中的溪流,虽然他并没有在这里实现梦想,却为这里留下了名字。

约@翰斯  顿峡谷(Jonhnston Canyon)停车场到达步行道起点,可爱的森林棕熊和小食店招。

开始的一段密林小道,整洁明朗,太阳光透过密匝匝的高耸松杉木照在小径上,呼吸着无比新鲜的空气,真开心!

Walter and Marguerite Camp 夫妇,1927年购买了约@翰斯  顿峡谷(Jonhnston Canyon)茶屋(Teahouse),当时只有一条简单的小道沿着峡谷到达下瀑布,沿途只有7处圆木桥(log bridge)和板桥(pole bridge)横跨溪流两岸。在向溪流上游不断探索的过程中,1929年,Camp夫妇一共发现了6处新的瀑布,不久后一条马道被整理开发出来,直达Upper Falls(上瀑布)----其中最大的一处瀑布。我们要感谢落基山脉的早期开拓者,他们的探索精神和不畏艰难的行为,为后人留下了如此宝贵的自然探索的途径和资源,大到@加拿大  太平洋公司的落基山铁路的修造,小到个人探险者留下的步行道和探险遗迹,都为我们打开了落基山神秘的自然大门。

不觉间,景物已完全不同,峡谷初现,此时的溪流急湍而下,崖壁被常年冲刷的痕迹显而易见,崖壁间的植被和高山植物,顽强生长。

原本的林荫小道,不知何时已经变成有护栏保护的小道,小道沿溪流左侧的崖壁而建,依山势起伏蜿蜒,部分路段的步道(如上图)其实已经悬出崖壁,由钢架支撑在崖壁外,颇有点@四川  栈道的味道,但落差是小多了,而且还算平坦缓和,小道不宽,最窄处仅容两人侧身而过,某一段的小道两端写明不可在上面奔跑,遇一群赶时间的游客跑过,共振明显。

步道随山势渐高,远离峡谷,深入密林,步道悠长,不知会遇到什么

转而又重回崖壁边缘,伸出崖壁的步道竟有些往外倾斜的感觉,有一段要矮身低头,躲开头顶压迫而下的崖壁,感觉还挺刺激有趣,此时谷底更深了,但水流倒平缓了些

当@埃及  金字塔刚建立的时候,约@翰斯  顿峡谷(Jonhnston Canyon)还只有现在的一半深度,8000年的约@翰斯  顿小溪(Jonhnston Creek)的流水冲刷造就了今天的峡谷,只要溪流不断,而峡谷的陷落加深将继续不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有大自然才有这份耐力。至刚至硬的崖壁,也只有至软至柔的流水,才能征服。

顺步道而下,山势渐缓,溪谷平坦,水流徐缓,我们下到了谷底

溜下步道,玩耍一下,哈哈

继续深入峡谷,探索上游,步道依崖而行,不见首尾。两岸最窄处,似伸手可达对岸。

Lower Falls(下瀑布,矮瀑),落差不大, 大约十米左右。溪水奔腾而下撞击石壁, 腾起阵阵水雾。水流穿过石壁后经一个大的转折, 缓下奔腾之势,汇入一个深潭,化作一泓碧波,悠然而去。

瀑布地形的形成和演变。最为神奇的是,瀑布是会慢慢往上流移动的

到了下瀑布,不要急着往上瀑布的步道走,另一条支路,是一座跨越30米深峡谷的游览步道桥,可以把你带到对岸,穿过一个石洞,带你走近下瀑布,近到你会觉得只要你伸手就可以触摸到飞坠的瀑布。洞距离不长,阴暗潮冷湿滑,小心走,面对下瀑布的出口也很小,游客都要挨个轮换着观赏,一会就要让出地方给下几个游客。那里几乎就在下瀑布倾泻而下冲击深潭前的一段,瀑布急流飞溅出来的无数水花打在你的脸上身上,耳边激流之声轰鸣,那里既没有很好的光线,也不可能给你架三脚架拍照,时间也不会很长因为要照顾到后面的游客走近观赏,而且水花很密集,没有防护千万别打开镜头拍照,否则就算拍了,估计照片上也全都是水汽水滴,而且还要费力气去擦镜头。

神奇石洞的形成。虽然我没拍照,但可以从介绍板的图中,特别是第三幅,看到石洞内的情形。

往上瀑布的道路变得难走, 全部是陡峭的山坡路,已经不再是铺设得好好的步行道,而是一般的土路。我们已经远离了峡谷溪流,而是在丛林中穿行,四周原始森林密布,不知名的鸟儿在鸣唱,枯枝或者被雷击而倒下的树干横亘在路边,不时遇到一些游客坐着休息。这段路途中,游客明显减少,跟团的游客基本都没有时间可以到达上瀑布,对平时缺少运动的上班族来说还是挺累的,且走且歇吧。途中偶遇不知名的层叠式的小瀑布,大概就是Camp夫妇发现的6个瀑布中的某一个吧。此时看到水流,真是清爽。

途中,我们遇到了此地的某个小主人,正在早餐呢吧,可爱极了。

大概30分钟后,我们终于又听到水声渐强,不知不觉间,我们已下到谷底深处,转过几个山坳,我们终于见到了Upper Falls(上瀑布,阿帕瀑布)。

与下瀑布相比,上瀑布源自绝壁, 落差更大。

岩壁是活的!

落水缤纷,清澈见底,潺潺往下游而去。顺着这溪水,我们踏上了返程。(十九)@班夫    国家公园(Banff National Park)(4)米耐文卡湖(Lake Minnewanka)----告别篇走完博谷公路(Bow Valley Parkway),决定先去班夫近郊的米耐文卡湖(Lake Minnewanka)逛逛,再返回班夫镇,这样可以安心地在小镇里游玩。米耐文卡湖(Lake Minnewanka)

米耐文卡湖(Lake Minnewanka)是班夫近郊的一个景点,从路易斯湖(Lake Louise)方向行驶的话,要过班夫镇(Banff Town)再返回@加拿大  托@兰斯  高速公路(1号高速公路)后不久,处于班夫镇的东面,如果大家从@卡尔加里  (Calgary)进入公园,而且并不太赶的话,可以在进入公园大门后不久,直接先去米耐文卡湖(Lake Minnewanka),然后再进入班夫镇,这样是顺路行程。

1万年前,米耐文卡湖(Lake Minnewanka)就有了人类的活动,最初的原住民沿湖扎营、在周边猎捕,他们崇拜和敬畏这个湖,称这个湖为“Minn-waki” 或“Lake of the Spirits”。

1886年,湖畔就建起了最早的木屋旅馆,到1912年,一个避暑小镇建立起来。可惜的是,这个避暑小镇现在已经完全在水面下面了,除非你是个浮潜者,或许还能在水下发现一些踪迹。这都源自从1895年开始的在湖区建坝的商业行为,为了开发游船项目,筑坝抬高水面,直到1941年最后一次建坝工程,整个米耐文卡湖(Lake Minnewanka)的湖面至今已经扩大了50%,水面抬高了50米。

这样安详纯净的湖水下,真的有一座曾经的小镇吗?突然想起《盗墓笔记》里沉在湖里的瑶族古寨,胡思乱想的时候,觉得自己盼着遇到点神秘事件啥的,啥心理哦,不是有人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安份的自我.......呵呵~~

现在我们看到的米耐文卡湖(Lake Minnewanka),宽阔开放、明快幽蓝,而且是班夫近郊唯一可以驾快艇的湖泊,还有豪华游轮游湖项目。我们没有参加这些项目,介绍上说,没有个人预约的机制,你想要去游湖,需要提早几个小时去游船票务处购票,当然,如果你参加Brewster的米耐@卡文  湖观光项目,可以省去提早几个小时买票并且等待的时间。另外一个很著名的项目,就是在米耐文卡湖钓鳟鱼,可以自己租船垂钓,钓鱼期是5月中旬到9也上旬,其他时间禁止。但是大家要注意,驾驶快艇、机动船都是要驾照的,如果没有,只能参加导游观光项目。钓鱼也是需要执照的,事先一定要办好。如果你想避开班夫镇的喧闹和人群,又不想长途驾驶来回赶路,甚至只想骑着单车寻个悠闲的去处,那么来米耐文卡湖(Lake Minnewanka)消磨时光,会是个很好很轻松的选择。

米耐文卡湖(Lake Minnewanka),已经不再是1万年前的那个“Lake of the Spirits”,它就是一个人工湖,好在它的自然风貌被保护得很好,如果我没有看过景区介绍,根本不会发现人工围湖的痕迹。这能不能被我们国家在开发自然资源的时候,能够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商业开发之间的时候,拿来借鉴呢?!虽然,我们是在第二天离开班夫镇返回@卡尔加里  的,但文至此,这个系列就全部完成了。感谢看我游记的朋友们,是你们的支持让我完成了这个长篇,克服了自己没有恒心懒散的缺点。更因此让我记录下了生命中的一段快乐时光,谢谢!我喜爱旅游,因为它给我带来简单的快乐。我喜欢有了想法就背包出发,从不左右顾盼、前思后想,因为我相信没有哪个计划会是完美的,我经常会在半路从火车或者长途车上下车,去一个在原先计划里没有的地方,Big Deal! 在路上,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在路上,总能遇到这样那样让你喜欢让你温暖的人们,即便只能是萍水相逢;只有在路上,你能期待一些惊喜、一些意外、一些你以为你不能做到、不会去做的事情会去尝试,让你的生活变得不一样。我一直相信,快乐,是简单的。如果你知道什么能让你快乐,不要犹豫,去做!让自己快乐!

THE END
0.盘点全美十大最美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居首(全文)8.蒙大纳州: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 National Park) 在落基山的三大国家公园——落基山国家公园、大提顿国家公园、冰川国家公园中,或许冰川国家公园才是最有野味最原始的国家公园。冰川将石灰岩山峰雕刻成众多凛冽悬崖,再配上一些瀑流、闪烁的湖泊和野花遍布的高山草甸,简直构成了美国最美的高山景观和最原始的生态系统。几jvzquC41o0sbhnsiyq4dp8ytcxkm/wjyu19379>:0jznn
1.glacier是什么意思glacier怎么读中文意思用法8、Mendenhall Glacier [网络] 棉田豪冰河;缅田豪冰河;登霍尔冰川 9、Piedmontglacierun. 山麓冰川;山麓部川 [网络] 山麓冰河 10、Piedmont type ofglacier[网络] 山前型冰川 11、polarglacier极地冰川 12、Arthur Glacier 亚瑟冰川 13、Glacier Natiojvzq<84fcpij0poejc4dqv4incijg{3jvor
2.天气转暖,是时候带孩子去探索一下大自然了(美国国家公园攻略)Arches National Park 拱门国家公园-犹他州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犹他州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死亡谷国家公园-加州和内华达州 Everglades National Park 大沼泽地国家公园-佛罗里达州 Glacier National Park 冰川国家公园-蒙大拿州 jvzquC41pg}t0qjzwp4dqv4423?.2=24717:8B:6738/j}rn
3.24年美国十大国家公园‼️去过一个的都算厉害站在峡谷边缘,仿佛能听到地球的心跳-4️⃣ Glacier National Park冰川国家公园,被称为“北美的瑞士”,这里的冰川和雪山是探险者和自然爱好者的梦想之地-5️⃣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大提顿,以其雄伟的提顿山脉和清澈的湖泊而著称,是登山和滑雪爱好者的理想选择-6️⃣ Zion Canyon National Park锡安jvzquC41o0jjcwukpi4dqv4wiejfvjnn14:67A>38:EckƒY{rgC3;
4.6个美国小众国家公园,总有一个适合你冰川国家公园 Glacier National Park 亮点:极致的山水 建于1910年,位于美国蒙大拿州北部,与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省和亚伯达省接壤。被称作“北美大陆分水岭”的『落基山脉』从北到南贯穿公园中心。公园占地41万公顷,原是布莱福特部族的印第安保留地的一部分,1910 年辟为国家公园。因这里有50 余条冰川,故得名冰川国家jvzquC41o0sbhnsiyq4dp8lqpirwg8k{q{ykwl132>7393jvor
5.冰川泻湖福斯酒店(FosshotelGlacierLagoon)预订在福斯冰川泻湖酒店 (Fosshotel Glacier Lagoon) 体验阿瑞菲 (A–ráfi) 之美。酒店坐落在这座风景如画的小镇,可欣赏周围群山的壮丽景色,并且可轻松前往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 (Vatnajökull National Park)。享用美味早餐,在桑拿浴室放松身心,品尝精心调制的鸡尾酒。现代化的客房设有可欣赏壮丽景色的阳台、室内保险箱、jvzquC41yy}/cptfc0io1ƒm/ep5gq|xjqvkm/pqcekks/ufiqqt0jxygn1nptwfhlqxew{2ku0nuou
6.glacier是什么意思,glacier怎么读,glacier翻译为:冰河,冰川锡亚琴冰川被称为世界最高的战场。 However ,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have caused glacier growth and depletion . 然而,温度的波动引起冰川增长和消融。 In glacier national park in montana , there were once 150 glaciers . 在蒙大拿州冰河国家公园,曾经有150个冰川。推荐jvzq<84h{0zjpphncuy/pny1y1mmclngtAowmhxc?3636<72w
7.[北美徒步]十三.再访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NationalPark)又一次徒步之行圆满结束,冰川国家公园惊喜连连的美景,赋予了我们对徒步十年最好的纪念。OK,是时候开始计划来年的行程了。。。:) gzzkl 发表于 2022-9-8 11:10 一年一次徒步少了,一年有四季啊! 是少了,不过毕竟都是有家小的人,很多时候爱好是要给责任让路的。希望今后每年能有更多机会徒步,或者有机会走得更jvzquC41yy}/:;;60eun1‚twlk568A;:78330qyon
8.全球十座造型独特怪桥似外星人打造国际人民网6月18日讯 综合网络媒体报道,人类造桥可谓巧夺天工,下面这些桥可以称得上是工程奇迹,它们是世界上十大最独特的桥梁。 1、冰川天空步道(The Glacier Skywalk ),加拿大 冰川天空步道是贾斯珀国家公园(Jasper National Park,加拿大最大的高山国家公园)的一处奇景,距离哥伦比亚冰川探索中心只有五分钟的路程。这座悬空jvzquC41yqxmf7ugqrrf0lto0et0p87237518:=1e361467939;29: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