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有哪些–ingode

专业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工具

简单易用的团队知识库管理

可量化的研发效能度量工具

测试用例维护与计划执行

以团队为中心的协作沟通

研发工作流自动化工具

账号认证与安全管理工具

6000+企业信赖之选,为研发团队降本增效

25人以下免费

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有:1. 电路交换;2.报文交换;3.分组交换。其中,电路交换中,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交换数据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通过交换设备间的线路连接,建立一条实际的专用物理通路。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方式与电话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很类似。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交换数据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通过交换设备间的线路连接,建立一条实际的专用物理通路。

用此方式的交换网能为任意一个入网数据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物理通路,由通路上各节点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完成信道转接而构成,为源主机(输出端)和宿主机(接收端)之间建立起一条直通的、独占的物理线路。因此,在通路连接期间,不论这条线路有多长,交换网为一对主机提供的都是点到点链路上的数据通信,即建立连接的两端设备独占这条线路进行数据传输,直至该连接被释放。公用电话网的交换方式采用的就是电路交换,通话双方一旦建立通话,则可以一直独占这条线路,直至通话结束,释放连接,这时其他用户才能使用这条线路。

电路交换技术的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数据不会丢失且保持原来的序列;其缺点是信道利用率低,即使在两个站点之间数据传输的间歇期,电路也不让其他站点使用。电路交换适用于实时大量连续的数据传输。

电路交换方式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一对主机之间建立起一条专用的数据通路。通信过程包括线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3个过程。通路建立时需要一定的呼叫建立时间。一旦通路建立,在各个节点上几乎没有延时,因此适用于实时或交互式会话类通信,如数字语音、传真等通信业务。但由于通路建立时,线路是专用的,即使是空闲的,其他用户也不能使用,因此线路利用率不高。由于通信子网中的各个节点(交换设备)不能存储数据,也不能改变数据内容,并且不具备差错控制能力,因而整个系统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无法发现与纠正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数据差错,系统效率较低。在电路交换方式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是指网络的每一个节点(交换设备)先将整个报文(Message)完整地接收并存储下来,然后选择合适的链路转发到下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对报文进行存储转发,最终到达目的地。

在报文交换中,中间设备必须有足够的内存,以便将接收到的整个报文完整地存储下来,然后根据报文的头部控制信息,找出报文转发的下一个交换节点。若一时没有空闲的链路,报文就只好暂时存储,并等待发送。因此,一个节点对于一个报文造成的时延往往不确定。

报文数据在交换网中完全是按接力式传送的。通信的双方事先并不知道报文所要经过的传输通路,但每个报文确实经过了一条逻辑上存在的通路。由于按接力方式工作,任何时刻一份报文只占用一条链路的资源,不必占用通路上的所有链路资源,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报文交换方式虽然不要求呼叫建立线路和释放线路的过程,但每一个节点对报文数据的存储转发时间比较长。报文交换方式适合于非实时的通信业务,如电报;而不适合于传输实时的或交互式的业务,如话音、传真等。另外,由于报文交换是以整个报文作为存储转发单位的,因此,当报文传输出现错误需要重传时,必须重传整个报文。

分组交换又称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与报文交换同属于存储转发式交换。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参与交换的数据单元长度不同。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计算机之间要交换的数据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输,而是划分为大小相同的许多数据分组来进行传输,这些数据分组称为“包”(Packet)。每个分组除含有一定长度需要传输的数据外,还包括一些控制信息,其中包括分组将被发送的目的地址。一个分组的最大长度通常被限制在1 000~2 000 bit。这些数据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路由器先后到达同一目的地址,数据分组到达目的地后进行合并还原,以确保收到的数据在整体上与发送的数据完全一致。

这种通信方式类似于“单页邮局”的模式。假设单页邮局规定每封信只能用一页纸,写长信的人就必须给每页信纸编号,放在不同的信封中;收信人在收到信件后,必须按信纸的顺序整理合并,才能读到完整的信件。

延伸阅读:

1.把数据传送单位的最大长度作出了限制,从而降低了节点所需的存储量。

2.分组是较小的传输单位,只有出错的分组会被重发而非整个报文,因此大大降低了重发比例,提高了交换速度。

3.源节点发出名列前茅个报文分组后,可以连续发出随后的分组,而这时名列前茅个分组可能还在途中。这些分组在各节点中被同时接收、处理和发送,而且可以走不同路径以随时利用网络中的流量分布变化而确定尽可能快的路径。

THE END
0.交换方式的特点交换方式的特点有哪些本文详细介绍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包括数据报和虚电路)以及快速分组交换(如帧中继交换和信元交换)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了它们在利用率、延迟和实时性方面的差异。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快速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直接交换方式,电路交换通信过程可分为建立链接,数据传输,拆除链接三个阶段 jvzquC41dnuh0lxfp0tfv87523e8:B>54770c{ykenk0fnyckny03<:949?92
1.ptn与sdh的区别PTN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包交换传输技术,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扩展性。PTN系统将以太网技术和MPLS技术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快速、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主要特点: IP网络基础: PTN建立在IP网络基础上,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型网络应用和服务需求。 灵活性与扩展性: PTN系统支持更加灵活的网络配jvzquC41yy}/gnkqewy/exr1g177;99;40nuou
2.分组交换的优点有哪些分组交换的缺点是什么分组交换是一种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的方式,它将单个消息(也称为包或帧)分成较小的数据块,在网络上按需传输,而且每个数据块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这种方法与传统电路交换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分组交换的优点 ( 1)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在分组交换中,数据只在传输时占用物理链路资源,在传输过程中其他用户可以分jvzquC41yy}/gnkqewy/exr1g1;3:=730jznn
3.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吞吐量比aloha高,比p电路交换:面向连接方式,电路交换连接建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资源专有。传输性能好,但若传输中发生故障,则传输中断,无法应对互联网中广泛存在的“突发流量”,难以实现灵活复用 分组交换(包交换):存储-转发,时延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是和大量数据传输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6:9:8ftvkimg8igvcomu86446752<9
4.rtp丢包率计算计算机网络笔记(一)网络概论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的定义、基本元素和公共特性。强调了覆盖范围的分类(个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传输方式(广播发送、点-点传输)以及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包交换)的重要性。还探讨了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并解释了网络分层的原因和协议的重要性。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95:838ftvkimg8igvcomu86338717=8
5.包交换技术详解文章浏览阅读285次。包交换技术也叫分组交换技术让多个网络设备共享一条从原点穿过isp直到目的地的点到点网络;来进行数据传输 _包交换技术jvzquC41dnuh0lxfp0tfv8k;;2677@581cxuklqg1fkucrqu18;22;<;
6.分组交换与TCP/IP详解1、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分组交换则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packet) 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2、分组首部的作用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控制信息。 jvzquC41dnuh0lxfp0tfv8jpfggwq{di1cxuklqg1fkucrqu1361;B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