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中老年人常用的中成药,因为太过便宜,大夫实在不想开,药房也不太愿卖
二、中老年痰湿重,身体肥胖乏力——最怕——参苓白术散
作用: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等药材组成,有着很好的祛湿补脾胃的功效,主要治疗食欲不振,长期腹泻,四肢乏力以及气少懒言。能治疗脾胃功能失常导致的腹泻,免疫力低下,营养不吸收。
三、中老年头晕眼花耳鸣,肝阳上亢——最怕——当归龙荟丸
作用:主要成分是龙胆草、黄连、木香、栀子等,当中龙胆草、黄柏、黄连、栀子都起到很好的清热下火的作用,搭配木香顺气,对于清肝火效果很好。
四、中老年消化不良,腹胀胸闷——最怕——开胸顺气丸
作用:具有消食逐水,调气化滞之功效。主治食积湿热。胃脘刺痛,进食则甚,痞闷胀满,呕吐酸腐,不思饮食,口干,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
作用:温肾壮阳、填精止遗。 右归丸的功效主要是温肾壮阳、填精止遗,常用于肾阳不足的一系列症状。右归丸常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等。
作用:适用于脂肪肝,肝气郁积导致的高脂血症人群使用。健脾、祛湿、疏肝,改善肝细胞循环治疗脂肪肝。
作用:,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作用:有活血通络、益气生津、养阴的功效,主要是用来治疗气虚、阴气不足导致的消渴症,以及Ⅱ型糖尿病,对于这一类人群经常发生的口干口渴、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乏力等情况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作用:具有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之功效。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或胸中懊侬,舌尖红,脉细数。
作用:具有滋阴清肝,潜阳降压的综合作用,适用于头目眩晕,失眠烦躁,耳鸣耳聋,舌红少苔等肝阴虚,肝火旺的高血压病。
10个中老年人常用的中成药,因为太过便宜,大夫实在不想开,药房也不太愿卖,赶快收藏起来,少花冤枉钱!1、 糖尿病——消渴丸(养阴生津,益气生津)适用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2、 高血压——养阴降压胶囊(清心化痰,平肝安神)适用头晕,头痛,颈部不适,目眩,耳鸣,行走不稳。3、 夜间盗汗——五味子颗粒(敛气生津,补益肺肾)适用心慌,心烦,做梦比较多,头昏,头晕,腰膝酸软或者手心,脚心特别容易发热,出汗。4、 头痛脑胀——六经头痛片(疏风止痛,养血祛风)适用脑部疼痛,神经性头痛,以及偏头痛,局部性头痛。5、 心悸——消疲灵颗粒(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适用心悸气短,四肢酸痛,全身无力,精神疲惫,烦躁失眠,食欲不振。6、 慢性咽炎——玄麦甘桔颗粒(养阴润燥,清肺利咽)适用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7、 牛皮癣——邢贵人草本膏(抑菌止痒,祛风消炎)适用牛皮癣,湿疹,荨麻疹,皮炎,皮肤瘙痒。8、 乙肝——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适用尿频,尿急,慢性乙肝,脂肪肝。9、 风寒感冒——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适用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10、 失眠——柏子养心丸(益气复脉,安神定志)适用健忘,失眠,多梦,心气虚寒,莫名烦躁。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若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中成药,主要成分由远志、地黄、五味子、地骨皮、菟丝子、茯苓、石菖蒲、川芎等组成,能滋补肝肾,养心安神。用于肝肾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健忘失眠,烦躁多梦,潮热盗汗,神疲体倦,常感精力不足等症。
2、健脑益气片
中成药,由黄芪、葛根、川芎、山楂、菊花、蔓荆子、白芷、黄柏组成。能益气健脑,对于中老年及过度疲劳所致的头晕,面色苍白,唇甲不华,神疲倦怠,心悸,气短等症状可以使用。
3、益肾蠲痹丸
中成药,由骨碎补、熟地黄、当归、徐长卿、土鳖虫、僵蚕(麸炒)、蜈蚣、全蝎等20味纯中药组成,能温补肾阳,益肾壮督,蠲痹通络。如你平时出现发热,关节疼痛、肿大、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以及畸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问题时,可以用它调理。
4、丁当草颗粒
中成药,由丁香、茯苓、甘草、马齿苋、枸杞子、火麻仁、沙棘、决明子、山药等组成。能补肾健脾,通经活络,缓急止痛,利尿排毒,从而使人体嘌呤代谢恢复正常。如你因为尿酸高出现痛风反复发作,慢性痛风,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或有肾功能不全的尿酸高等问题时,可以使用它调理。
中老年人如何进补?养生常识,健康必备!
步入中老年,人的身体形态和机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脏腑机能减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谢功能、排泄功能、循环功能减退。
二、中老年养生原则
固肾保精,协调肾中阴阳。
三、中老年人养生关键
1、静神少虑(壮不竟时,精神灭想)
2、劳而勿过(养生这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所不能堪耳)
3、节欲保精(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
四、中老年养生方法
固先天,培后天,畅达肝气,肾中精气生理性减退,肾阴肾阳的不足。情志不舒,容易孤独、忧郁、焦虑等。肾阴不足,阴虚盗汗、手足心热、消瘦、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 ; 肾阳亏虚,腰酸软,手足不温,面色苍白,阳痿早泄等,补肾阳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如果视物昏花的话,可以服用杞菊地黄丸。
五、中老年人进补
中老年人从生理上来说是肾精的衰少,导致全身机能的减退,补肾是对的,但这不是根本,肾为先天之本,其生成要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如果脾胃很差,吃再多的补肾之品都是治标,且吸收本身就是问题,所以强健脾胃很重要,只有脾胃强健了,有了后天之本,水谷精微运化自如,精气才能充足。中医认为胃气的有无是判断一个人生死的重要标准。
六、如何进补?辩证进补?
①阳虚症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少言寡语,四肢畏寒,易出汗等。
补阳药:鹿茸、蛤蚧、冬虫夏草、锁阳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②阴虚症
临床表现:舌红少苔、两手足心发热,自觉心胸烦热,口燥舌干,盗汗等。
补阴药:石斛、沙参、麦冬、旱莲草、女贞子、黑芝麻等。
中成药:左归丸。
③气虚症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疲乏无力,少言寡语,心悸、易出汗,纳差等。
补气药:西洋参、灵芝、黄芪、大枣等。
中成药:四君子丸。
④血虚症
临床表现:舌淡、面色萎黄,头晕目眩,手足发麻,心悸失眠等。
补血药:阿胶、当归、龙眼肉等。
中成药:四物丸。
1、桂枝合剂: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恶风。相当于桂枝汤。
2、表实感冒颗粒: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用于感冒病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相当于麻黄汤。
3、桑菊感冒片: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4、羚羊感冒胶囊:具有清热解表的功效。用于流行性感冒,伤风咳嗽,头晕发热,咽喉肿痛、发热抽搐。
5、午时茶颗粒:具有祛风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6、六一散:具有清暑利湿的功效。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
7、紫金散:具有辟瘟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外治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
8、清暑益气丸:具有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的功效。用于中暑受热,气津两伤,症见头晕身热,四肢倦怠,自汗心烦,咽干口渴。
9、葛根芩连丸:具有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功效。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及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恶风、头痛身痛。
10、通便灵片:具有泻热导滞,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11、增液口服液:具有养阴生津,增液润燥的功效。用于高热后,阴津亏损之便秘,兼见口渴咽干、口唇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少津等。
12、舟车丸:具有行气利水的功效。用于蓄水腹胀,四肢浮肿,胸腹胀满,停饮喘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还可以用于晕车。
13、龙胆泻肝丸: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14、牛黄上清胶囊: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15、新雪颗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外感热病,热毒壅盛证,症见高热,烦躁;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16、抗癌平片: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瘀血壅滞而致的胃癌、食道癌、贲门癌、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17、香砂养胃颗粒: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18、通宣理肺丸: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咯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19、咳喘宁胶囊:具有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气逆,痰涎壅盛;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20、橘贝半夏颗粒:具有化痰止咳,宽中下气的功效。用于痰气阻肺,咳嗽痰多,胸闷气急。
21、复方鲜竹沥液: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22、养阴清肺膏:具有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功效。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23、止咳定喘口服液: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咳嗽痰盛,喘促气逆,胸膈满闷;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24、消瘿丸:散结消瘿。用于瘿瘤初起;单纯型地方性甲状腺肿。
25、七味都气丸:具有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的功效。用于肾不纳气所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26、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等功效。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27、玉屏风颗粒: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㿠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28、缩尿丸:具有补肾缩尿功效。用于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29、金锁固精丸:具有固精涩精的作用。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腰痛耳鸣。
30、右归丸: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痠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31、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32、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
33、当归补血口服液:具有补养气血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证。
34、玉泉丸:具有养阴生津,止渴除烦,益气和中。用于因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的物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血糖升高之糖尿病(亦称消渴症),肺胃肾阴亏损,热病后期。
35、消渴丸: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的功效。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36、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还有知柏、麦味、杞菊、等地黄丸)。
37、生脉饮: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38、人参归脾丸: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39、十全大补丸: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40、天王补心丹: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41、解郁安神颗粒:具有舒肝解郁,安神定志的功效。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等精神刺激所致的心烦,焦虑,失眠,健忘,更年期症候群。
42、加味逍遥丸: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43、柴胡疏肝丸:具有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的功效。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44、复方丹参片: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
45、血塞通颗粒: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之功效。用于脑路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46、血府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47、槐角丸:具有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
48、八正合剂:具有清热、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49、消炎利胆片:具有清热,祛湿,利胆的功效。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50、香连丸: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里急后重,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51、小活络丸:具有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邪闭阻、痰瘀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或冷痛,或剌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麻木拘挛。
52、痛风定胶囊:具有清热袪风除湿,活血通络定痛的功效。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痹证,症见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心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痛风见上述证候者。
53、颈复康颗粒:具有活血通络,散风止痛的作用。用于风湿瘀阻所致的颈椎病,症见头晕、颈项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
54、如意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疖肿痛,症见肌肤红、肿、热、痛,亦可用于跌打损伤。
55、京万红软膏: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
56、消风止痒颗粒:具有消风清热,除湿止痒的功效。用于丘疹样荨麻疹,也用于湿疹、皮肤瘙痒症。
57、妇科十味片:具有养血舒肝,调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症见行经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疼痛,血块排出痛减,经前双乳胀痛,烦躁,食欲不振。
58、妇科千金片:具有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的功效。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见有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