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发生了哪些地理热点事件这篇清单带你梳理~

格陵兰冰盖经历千年最暖时刻

如果全球排放率保持不变,预计到2100年,格陵兰冰盖将使全球平均海平面增加50厘米,有可能淹没许多沿海城市。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让人忧心。

土耳其和叙利亚“双震型”大地震

双震型地震又称“共轭地震”,是构造地震的一种类型,指一个地震活动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发生时间接近,地点接近,大小接近的两次地震释放。

我国也是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国。据统计,23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1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2次。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

中国“人造太阳”

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运行时间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人造太阳”一般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简言之,就是在地球上造一个装置,模拟太阳发光发热、释放能量。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王夙素摄

2023年,我国积极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可再生能源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全球首个第四代核电站投产;我国还启动了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西氢东送。

能源安全,新能源开发已成为近年的地理热门考点。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第三十三个全国土地日

6月25日是第三十三个全国土地日。2023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首个全国生态日

新质生产力

9月7日,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座谈会上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关键就是创新,涉及了新领域、新技术。要以科技为动力,推动产业全面升级。

杭州亚运会

10月8日晚,为期16天的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圆满闭幕。这是一次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亚运会。

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

哈尔滨旅游”爆火”

2023年冬季,哈尔滨这座老牌东北重工业城市再次走进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凝聚起无数年轻人的目光。这次“出圈”绝非偶然,是哈尔滨厚积薄发,积极准备的结果。文旅经济的区位分析,在今后的地理试题中肯定也少不了。

2023已经过去,这一年给我们带来的成长和变化已悄悄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2024年,羊羊也会继续陪着你,在爱上地理、学习地理的路上,我们携手共进,一起向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