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的侵蚀、搬运,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它在山坡上不断刨蚀
形成围椅状的洼地
是为冰斗
(冰斗的形成示意,制图@王朝阳&陈睿婷/星球研究所)
各个方向的冰斗
向山体溯源侵蚀
冰斗后壁不断后退
山峰越来越陡峭
山脊也变成了刀刃状
这便是 角峰和 刃脊
(角峰、刃脊形成示意图, 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的刃脊,摄影师@陈剑峰)
而当巨大的冰流贯穿山麓
还会塑造出开阔的 冰川谷
因其横剖面呈U字形
又得名U形谷
(冰川谷形成示意图,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其谷底宽缓、谷坡陡峻
与周围的凌厉山峰
交相辉映
大大丰富了中国西部的景观层次
(巴松错U形谷,摄影师@李珩)
此外
在冰川侵蚀山体的过程中
大量碎屑随冰川流动
碎屑在冰流两侧聚集形成侧碛(qì)垄
在冰川末端聚集形成终碛垄
(终碛垄、中碛垄、侧碛垄形成示意,碛字意为浅水中的沙石,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侧碛垄、终碛垄
是冰川进退的重要标志
而当冰川融水下泄时
它们还是天然的堤坝
( 山南浪卡子县卡鲁雄峰枪勇冰川与强宁错,摄影师@ Greatwj)
由于冰川各部位运动速度不同
造成冰川表面出现裂隙
而中低纬度地区直射的阳光
又不断将这些裂隙加深
最终发育出一个个冰塔
(冰塔林形成示意图, 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当冰塔大面积分布
从空中俯瞰
仿佛是一条由锯齿组成的冰河
(希夏邦马北坡野博康加勒冰川冰塔林,摄影师@赣州七爷)
冰川冰(Glacier Ice)
(冰川冰的形成示意图,整个成冰过程往往需要数年到数十年,在南北极甚至需要数千年;星球研究所标注,依据为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地理学》)
冰川冰层层堆叠
构成了地球上最壮观的景象之一
冰川(Glacier)
持续上百万年的造冰过程
到了距今2万年前
冰川的势力扩张终于达到顶峰
加拿大全境“沦陷”
巨大的冰川像盖子一样
将原本生机勃勃的土地彻底封死
哥伦比亚冰原向四周伸展
发育出数条大冰舌
(冰舌、冰原关系示意图,制图@星球研究所)
冰川并非静止不动
其本质是一种流动的固体
拥有远超河流的洪荒之力
可以轻易剥蚀山体、搬运巨石
(冰川流动示意图,制图@星球研究所,原视频为BBC《How do glaciers shape the landscape》)
班夫这样巨大体量的冰川
更是会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
(冰川对地形地貌改造示意图,请点击放大查看;制图@Stephen Marshak,星球研究所修订并增加中文标注)
除了重塑山峰
冰川还会在地表刻画出巨大的U型山谷
(冰川形成U型谷的动态示意图;制图@Cecilia Bernal/维基百科)
这些山谷往往十分宽阔
是人类、动物、河流的重要通道
当我们登上山顶俯瞰
很难想像在2万年前这里曾布满冰川
(哥伦比亚冰原消融预测,可点击放大查看;由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研究团队发布,制图@Garry Clarke)
冰之班夫正在消失
火之黄石还在酝酿下一次爆发
未来的世界是冰退火胜吗?
(请横屏观看,世界主要山地冰川分布,制图@王朝阳&陈睿婷/星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