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是一个军事联盟,全称叫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目前共有30个成员国。这个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对抗苏联及其加盟国家,算是西方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的苏联盛极一时,西方国家民众受此影响大量接触马列思想并积极效仿,有的国家甚至还成立了公开的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遂在欧洲逐步蔓延开来。
法国共产党最多时曾拥有党员80多万,在二战结束后是法国第一大党。
为了维护在欧洲的主导地位,西方的老牌列强在美国的强力主导下,共同推动成立了一个集政治、军事、经济于一体的国际性军事联盟组织,以遏制苏联的影响,这便是北约。
随着冷战范围的不断扩大,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苏联,北约成员国也开始逐渐增加。1952年,深感不安的希腊、土耳其加入北约。1955年,身处冷战一线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1982年,再也无法置身事外的西班牙也加入北约。至此,冷战格局彻底形成,东西欧对抗达到顶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欧洲大陆的政治与安全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西方世界的战争风险基本解除。
按照常理,以防范华沙条约组织的大规模军事入侵为使命的北约组织也应该寿终正寝,但北约最高决策机构北约理事会并没有将其就地解散。反而以恐怖主义、人道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问题为借口继续存在,甚至仍在不断吸收新的成员国,壮大自身的势力范围。
实际上,当时的西方世界对斯拉夫人仍保持着深入骨髓的警惕和恐惧,为了防止俄罗斯的重新崛起。
1994年1月,北约组织在布鲁塞尔北约首脑会议上通过美国提出的计划,正式开始了北约东扩的行动。
1999年3月,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正式成为北约组织的新成员,北约的成员国增加至19个。
2004年3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个国家正式加入北约,北约成员国达到26个。
2009年4月,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相继成为北约第27、28个正式成员国。
2017年6月,黑山成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
2020年3月,北马其顿成为北约第30个成员国。
通过连续不断的东扩,北约组织的成员国从西欧附近,逐步扩展到东欧地带,紧邻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彻底封死了俄罗斯向西发展的战略空间,也为后来俄乌战争埋下了伏笔。
除了东扩外,北约还施行了范围更大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在该计划中,有意向但尚未加入北约的国家,可以从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进行更为深远的合作。
目前,参与“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国家有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芬兰、瑞典、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奥地利、马其顿、瑞士、爱尔兰、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其中最讽刺的是俄罗斯也是该计划的参与国之一。
这里多说一点,北约其实也并非铁桶一块,实际上各成员国间也有不小的分歧,其中最为跳脱的就属法国。法国为了享有决策参与权,在北约成立时曾起到重要作用,可结果被主导的美国强力压制,成为毫无存在感的普通成员国。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戴高乐将军上台执政,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国防发展战略。由于和北约组织的理念相冲突,1966年3月,法国宣布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未退出北约组织),同时要求部署在法国的美军限期撤离。
可惜,法国的“独走”也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1969年,随着法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两国间又签署了一系列协议,该协议规定一旦北约同华约开战,法国军队将立即回归北约指挥体系内。到2009年时,法国政府基本放弃了原有的独立发展思想,重新返回到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内。
北约虽然是一个军事组织,但没有独立的军队,不过在战时各成员国的军队全部交由北约组织下的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和指挥。北约成员国虽然多达30个,但大部分的军事力量仍由美、英、法、德、意等国所提供,后加入的土耳其和波兰也拥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属于北约的新兴力量。
美国:美国是北约中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现役总兵力有140万人,另有预备役80多万人。美军地面部队装备坦克6000多辆,步兵战车6500辆,履带式自行火炮有1500辆,火箭炮有1300多部,牵引式火炮有1340门。空中力量拥有各类战机6000多架,其中战斗机2500多架,轰炸机150余架,攻击机500架,运输机900多架,另有各类直升机7000多架。
海军主力作战舰艇为11艘核动力航母,9艘两栖攻击舰,22艘巡洋舰,71艘驱逐舰,22艘濒海战斗舰,11艘两栖登陆舰,11艘两栖攻击舰,68艘核动力潜艇。
另外,美国目前的核武库有共拥有6500件核武器,其中有1600件处于部署于世界各地。
法国:法国现役总兵力约27万人,另有国民警卫队在内的预备役17万人,总兵力在西欧地区位居第一。法国陆军部队拥有各类装甲车超过6000辆,其中坦克仅400辆,步兵战车628辆,剩余的5500多辆为各型装甲战斗车辆。法军的炮兵共装备自行火炮和牵引式火炮约不到400门,还有140门120毫米迫击炮,以及13部M270火箭炮。
法军空中力量拥有700架各型固定翼作战飞机,其中战斗机250多架,预警机7架,运输机118架,加油机23架,教练机169架,另有直升机500多架。
海上主要作战舰艇为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3艘两栖攻击舰,10艘核动力潜艇,10艘驱逐舰,11艘护卫舰,15艘巡逻舰。法国同样拥有核武器,约有300件核武器,具备空基和海基战略核打击能力。
英国:英国现役总兵力约23万人,另有预备役19万人,总兵力略低于法国。英国陆军现役坦克不到300辆,其他各类地面装甲战斗车辆约5500辆,其中包括800辆步兵战车和4000多辆各型装甲车。
英国炮兵的数量同样不多,自行火炮和牵引式火炮合计也仅有200多门,另外还装备了M270火箭炮44部。
英国空中力量拥有各型作战飞机800多架,主要作战力量为160架台风战斗机,F-35B战斗机将装备英国海军航母,42架各型运输机,9架空中加油机,8架预警机,9架反潜机,200架教练机,以及近百架的直升机。
英国海军主要作战舰艇为2艘航空母舰,2艘船坞登陆舰,6艘驱逐舰,13艘护卫舰,7艘核动力潜艇。
德国:德国现役总兵力18.4万人,预备役兵力1.5万人。德国陆军地面部队装备有坦克266辆,步兵战车700多辆,自行火炮121门,M270火箭炮50部,其他装甲战斗车辆2500辆,另有各型直升机250多架。
德国空军拥有固定翼和直升机共400多架,其中台风战斗机141架,狂风战斗机68架,各型运输机73架,加油机8架,电子战飞机30架,各型直升机80架
德国海军主要作战舰艇为12艘中大型护卫舰,5艘轻型护卫舰,12艘布雷舰,6艘常规动力潜艇。
意大利:意大利现役兵力17.5万人,预备役2万人。意大利陆上作战力量主要为200辆主战坦克,450多辆轮式装甲突击车,400多辆步兵战车,另有2000多辆其他装甲战斗车辆,以及200多架各型直升机。
意大利的炮兵主要为自行火炮200多辆,牵引式火炮200多门,M270火箭炮21部。
意大利空中力量共装备各类战机近500架,其中台风战斗机92架,狂风战斗机58,AMX攻击机39架,F-35战斗机19架(订购60架),教练机120架,运输机39架,加油机10架,各类直升机110架。
意大利海军主要作战舰艇为2艘航空母舰,3艘船屋运输舰,4艘驱逐舰,11艘护卫舰,16艘巡逻艇,8艘常规动力潜艇。
土耳其:土耳其现役兵力约40万人,预备役有38万人,总规模居北约第二。土耳其陆军的主要装备为坦克3000多辆,步兵战车800多辆,其他装甲战斗车辆5000多辆。
炮兵装备为自行火炮900多辆,牵引式火炮1200门,各型火箭炮400多部。土耳其的陆军实力虽然较大,但装备较为落后,其大部分坦克为老旧的第二代主战坦克,整体作战能力堪忧。
土耳其的空中力量主要为230多架F16和48架F-4战斗机,各型教练机有270多架,运输机80架,加油机有7架,预警机4架,各型直升机有470多架,其中武装直升机104架。
土耳其的海军主要作战舰艇为1艘战略投送舰,20艘护卫舰,6艘轻型护卫舰,12艘常规动力潜艇,35艘巡逻船。土耳其海空军力量偏弱,缺乏战役进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