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假国家”,并不是说这些国家不存在,而是它们在所属大洲或地区的身份显得有些尴尬,与周围的国家格格不入。下面列举了6个例子来阐明这种情况:
1. 俄罗斯的欧洲身份
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欧洲部分的领土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亚洲部分占四分之三。尽管亚洲部分面积较大,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却深深扎根于欧洲,甚至被长期认为是一个欧洲国家。俄罗斯的中心区域位于欧洲,其国家起源和早期的发展也与欧洲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由于与乌克兰的冲突等事件,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变得紧张,很多欧洲国家开始与其疏远。俄罗斯逐渐强调自己是一个欧亚国家,可能以后将不再被视为纯粹的欧洲国家。
2. 土耳其的欧洲身份
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曾是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大帝国。帝国的首都位于欧洲部分的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这一城市至今仍是跨越两大洲的重要枢纽。奥斯曼帝国解体后,土耳其虽然继续拥有少部分欧洲领土,但大部分领土都位于亚洲。土耳其的首都也从伊斯坦布尔迁至了亚洲的安卡拉。二战后,土耳其加入了主要由欧洲和北美国家组成的北约,并参与了欧洲委员会。然而,土耳其目前仍是欧盟的候选国,并未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因此,土耳其与欧洲之间的联系依旧较为疏远。而且,土耳其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与欧洲主流的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也有一定的文化差异。
3. 埃及的非洲身份
埃及地理上是非洲国家,属于非洲联盟的成员国,但它在很多方面更像是一个亚洲国家。尽管埃及只有西奈半岛的一小部分属于亚洲,但其与西亚国家的关系更加密切。许多人把埃及视为一个“披着非洲外衣”的亚洲国家,因为它的文化、政治和经济活动更多地与亚洲相关。
4. 日本的亚洲身份
日本位于东亚,是一个典型的亚洲国家,但在日本人的心中,它与其他亚洲国家有着不同的身份认同。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积极向西方学习,融入了欧美的现代化进程。今天,日本的文化、科技和经济成就使其与欧美关系紧密,甚至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个北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在日本驻军的长期存在,也加深了这种感觉。
5. 以色列的亚洲身份
虽然以色列位于亚洲,但与其周围的亚洲国家关系却十分复杂。以色列周边的国家大多是伊斯兰国家,且长期存在敌对关系。因此,以色列不能参加亚洲的体育赛事,反而加入了欧洲的体育组织,如欧足联等。由于犹太人对欧美国家的历史影响,以色列与欧美国家的关系格外紧密,甚至可以说,以色列在许多方面更像是一个欧洲国家。
6. 英国的欧洲身份
英国地处欧洲,是一个岛国,但许多英国人从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自己是欧洲的一部分。曾几何时,英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列强之一,领土曾遍布全球,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由于这种全球化的历史背景,英国人往往看不起欧洲大陆的一些小国,认为欧洲大陆支离破碎、不堪一击。2016年,英国在全民公投中决定脱离欧盟,成为脱欧的标志性事件。2020年,英国正式脱离欧盟,这一举措也宣告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进一步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