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本节为第二章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第三课时,主要讲解冰川地貌,结合本节内容我们的学习目标有两个:
1.通过材料、视频、图像等资料准确判断冰川地貌类型。
2.掌握冰川地貌的形成原因,简单分析冰川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果说最美的喀斯特地貌在中国桂林,那么最美的峡湾地貌在挪威,在挪威的峡湾之上我们还可以欣赏到很多奇迹石,而这里成为了世界最惊险,最挑战你勇气的地方,而这些都是冰川创造出来的地貌,冰川不仅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还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冰川地貌,本节课就一起来欣赏冰川地貌吧。导入使用三个挪威最知名的三处景点,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分两部分介绍冰川和冰川地貌,其中重点介绍冰川地貌,冰川地貌在现阶段主要掌握冰川侵蚀和冰川堆积地貌,从冰川侵蚀作用到相应地貌的形成采用动态演示图,景观图,示意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冰斗、角峰、刃脊、“U”型谷、冰蚀湖、羊背石等地貌。从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到堆积地貌的形成,认识冰碛物的概念,了解几种常见的堆积地貌如冰碛垄、冰碛湖、冰碛平原、鼓丘等,像冰碛平原、冰碛丘陵、鼓丘不要求学生区分统一理解为冰碛地貌即可,鼓丘和羊背石的比较也主要是强调形成过程。所以在最后的小结中又把前面复杂的地貌名称简单化,也便于学生消化和记忆。
在小结后又放了一个冰川作用的视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课堂情况调整播放顺序,开始播放或最后播放均可,本课件是放在最后,也是考虑视频中新名词较多,前置播放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完后再播放是希望他们通过视频加深印象。总之,课件大量的图片和讲解让学生对冰川地貌做到了全面的认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