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雅鲁藏布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由于地壳抬升速率及岩性的差异导致其宽谷和峡谷相间分布宽谷常分布着水流散乱心滩密布变动不定的游荡型河道在距今约~万年的晚更新世末次冰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处的格嘎冰川发生了堵塞河道的事件对附近河段的地理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左图为雅鲁藏布�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由于地壳抬升速率及岩性的差异导致其宽谷和峡谷相间分布。宽谷常分布着水流散乱、心滩密布、变动不定的游荡型河道。在距今约7.5~1.1万年的晚更新世末次冰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处的格嘎冰川发生了堵塞河道的事件,对附近河段的地理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水系及其河谷形态分段示意图,右图示意游荡型河道。

(1)从地壳抬升速率差异的角度分别说明宽谷和峡谷的成因。

(2)说明宽谷段游荡型河道形成的自然条件。

(3)地质工作者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发现了以粉质黏土为主的湖相沉积层。推测这些湖相沉积层的形成原因。

(4)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生物丰富且存有许多古老物种的自然原因。

【答案】(1)地壳抬升速率快,河流向下侵蚀为主,形成峡谷;地壳抬升速率慢,河流侧蚀为主,形成宽谷。

(2)宽谷段河谷较宽,河道摆动空间大(受地形限制小);河流进入宽谷段后,流速减慢,易发生堆积;河床内有大量泥沙堆积,泥沙易遭冲刷侵蚀;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大,河道易发生“游荡”。

(3)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冰川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上游河流携带的泥沙因流速减慢,在湖区堆积,形成沉积层。

(4)生物丰富;雅鲁藏布大峡谷纬度较低,相对高度大,热量垂直差异大;地处西南风的水汽通道,水热充足;大峡谷沟通喜马拉雅山南北,促进生物的混合与交流。存在古老物种;大峡谷地处青藏高原南部,水热条件较好,为许多古生物物种提供安全庇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1)结合所学知识,雅鲁藏布江位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峡谷是流水下切侵蚀形成的,宽谷主要是由河流侧蚀形成的。峡谷段抬升速率高,河流下切作用强,河谷形态发育成V字型;宽谷段抬升速率低,河流流速慢,大量的泥沙卵石沉积使得原来的V型河谷变成U型河谷,即发育成宽谷。

(2)结合材料信息,游荡型河道的特点是水流散乱、心滩密布、变动不定,发育在宽谷之中是因为宽谷河谷较宽、受地形限制小,河道摆动空间大;宽谷地势平缓,泥沙大量沉积;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大;洪水期河流水量大,冲刷能力强,河道“游荡”不定;枯水期水位下降,沙滩大量出露,水面水流散乱。

(3)“粉质黏土为主的湖相沉积层”,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湖泊,而且水流缓慢,沉积物的颗粒小。结合材料信息,“在距今约7.5~1.1万年的晚更新世末次冰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处的格嘎冰川发生了堵塞河道的事件”,冰川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上游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湖区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在湖底形成沉积层。

(4)雅鲁藏布大峡谷生物丰富且存有许多古老物种的自然原因主要受水热条件和地形的影响。雅鲁藏布大峡谷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处西南季风的水汽通道,降水充沛,水热条件好;大峡谷相对高度大,垂直分异明显;大峡谷沟通了喜马拉雅山的南北坡,促进了生物的交流,因而大峡谷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另外大峡谷良好的水热条件和与周围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为许多古老物种提供了庇护。

【题目】读法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塞纳河的航运价值较高,分析其中的自然原因。

(2)南部城市马赛是法国最大的炼油中心,分析主要原因。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2140~2220米处,原以耐寒矮小灌木为主,草本植物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不断入侵,使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如图)。

(1)判断草本植物入侵前,零星分布的“特殊区域”所在位置,并说明依据。

(2)依据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推测与灌木相比,草本植物突出的生长习性。

(3)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分析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陕西在继秦岭生态带之后,再增加一条长521公里呈带状分布的渭河生态景观带,生态湿地及水面景观等15万亩,建成堤防工程630公里。将形成秦岭、渭河南北相望的两大生态景观带。同时,渭河生态区的建设将带动沿渭百姓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脱贫致富。使渭河成为一条造福两岸群众的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文化河和致富河,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前期治理目标。

说明河岸植被缓冲带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的生态功能。

【题目】 “白水运动”即激流运动。“白水”指漂流家钟情的自然狂流、惊险之水。横断山区拥有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激流资源,其中怒江更是被世界激流皮划艇爱好者称为“白水天堂”。下图示意横断山区的主要峡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怒江成为“白水天堂”的主导因素是( )

A.河网密度B.河流水量C.植被类型D.地形地势

【2】金沙江可以进行“白水运动”的河段近30年正在减少,其原因可能是( )

A.建设水电大坝,急流险滩减少B.泥沙沉积严重,水流速度趋缓

C.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D.沿岸大量引水,河流水位下降

【3】12月12日当地时间15:00,激流运动者在图示某河段上漂流,发现太阳始终在他的正前方,该河段的走向大致为( )

A.东西走向B.东北一西南走向C.南北走向D.东南—西北走向

【题目】 2300多年前,古罗马开始了全境罗马大道的建设,线路的走向与当今高速公路几乎相同,有些路段甚至仍然允许行驶汽车。读罗马大道剖面图(①依地势30cm以上的砂砾层;②石头、沙砾、粘土混合层;③人工碎石弓形面;④人工切割紧贴铺设70cm厚石头),回答下列问题。

【1】铺设30cm厚度沙砾层的主要目的是

A.缓冲B.平整C.增高D.排涝

【2】古罗马的工程师认为修建道路时“岩石是朋友、水是敌人”,所以罗马大道选择路基的地形部位往往是

A.河谷沿线B.冲积扇底C.缓坡山腰D.沿山脊线

【3】罗马大道两侧严禁栽种任何树木,以避免伤害四层路基的结构,其防范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化B.侵蚀C.搬运D.堆积

【题目】 某“骨灰级”驴友准备在 5 月份从中国出发,计划在一个月时间内按下 图所示线路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河流中,该驴友在整个旅途中没有经过的是( )

A.莱茵河B.伏尔加河C.赞比西河D.刚果河

【2】从俄罗斯到南非一线经过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

①温带大陆气候 ②热带雨林气候 ③热带草原气候 ④热带沙漠气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对于沿途景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坦桑尼亚草原的动物们向南迁徙

B.南非地区的河流水位一年中最高

C.刚果(布)水能丰富

D.俄罗斯长夜漫漫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B.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c地处于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域

D.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

【2】流经e海域的洋流

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D.由高纬流向低纬

【题目】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地壳断陷而成,贝加尔湖每年1-5月结冰。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资料显示,贝加尔湖位置曾发生过变化,据材料推测其原来位置应该在现在位置的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2】贝加尔湖每年有约5个月的结冰期,其较同纬度地区结冰期偏长主要是由于

A. 纬度较高 B. 海拔较高 C. 南北跨度大 D. 受寒冷气流影响大

【3】据考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着巨厚的沉积物,但湖水深度依然再增大,这说明

A. 湖泊断陷速度大于泥沙沉积速度 B. 湖泊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少

C. 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 D. 湖底沉积物随河流流出量大于流入量

【4】安加拉河与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重要的两条河流,关于两条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补给方式相同 B. 其中有一条河流无凌汛

C. 安加拉河径流更稳定 D. 色楞格河含沙量更小

【5】关于图中P、T(湖口位置附近)两处,说法正确的是

A. P、T都形成了三角洲 B. P、T都形成了冲积扇

C. P处堆积地貌有利于增加湖泊透明度 D. T处堆积地貌减少了湖泊泥沙沉积量

THE END
0.2020年全国3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进入21世纪后,该饮料公司在中国多个省份建立生产厂,各厂采用统一的生产工艺,配料全部来自美国,实行就地生产、调配和销售的模式;其中位于青岛崂山地区(拥有花岗岩山体地貌,是我国最早的啤酒、矿泉水、碳酸饮料品牌诞生地之一)的生产厂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山东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饮料公司进军中国时推行看NBA节目免费品尝饮料jvzquC41|wpvcw3zmy4dqv4vjgsbvrhnkuz03Auv5:65e};948t28B99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