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科技的发展,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重视和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定期体检已成常规,因此每年有较多的肺小结节病变被查出,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肺结节与恶性率:
名称:直径<4mm,称粟粒样结节;5-9mm称微结节;10-20mm称肺小结节;
良恶性:
直径小于5mm,恶性占37%;5-10mm,恶性占45%;10-20mm,恶性占65%;20-30mm,恶性占80%;
说明小于5mm的病灶大部分为良性病灶,直径>20mm,则绝大部分为恶性病变。
肺部结节究竟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很多肺部疾病都以肺部多发性结节为主要的特征表现,所谓的肺部结节就是CT影像上肺部致密阴影病灶,多为圆形或者类圆形的,一般情况下阴影的直径会小于三厘米。早期肺部结节并不会引发不适症状且常常在体检中被发现,而肺部结节的诱因主要有五个。
1.长期吸烟会损伤肺部并导致肺部发炎,容易在肺部形成结节,一般烟龄越大则出现肺部结节的可能就越大
2.从事电焊或者矿石等工作的人容易有肺部结节的问题,这是因为工作环境污染严重且长期吸入粉尘等物质会损伤肺部,所以患肺部结节的概率比常人高很多。
3.胸部受过外伤会导致肺部出现淤血,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发肺部结节的问题
4.像硬化性血管瘤、错构瘤等良性的肺部肿瘤疾病也会出现肺部结节的情况
5.原位腺癌患者在早期有明显的肺部结节的症状表现
【擅长治疗】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过敏鼻炎、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张永生主任受邀参加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节目录制
病 例
没曾想咳嗽持续半年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厉害,血痰一直也没有间断过。意识到了严重性,老人的儿子赶紧带父亲来到了当地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让他大吃一惊,右肺背侧靠近胸膜的位置,长了一个小肿瘤,1.1厘米。
一家人又辗转到大医院检查,专家问了病史又看了片子,初步诊断为肺癌。随后又做了病理检查,最终确诊。
因为已经出现了胸腔转移,属于晚期了,所以邱先生已经不适合做手术。在和家人反复商量之后,邱先生一家决定采用中医治疗,让他最大程度的减少痛苦是全家人现在最大的心愿。
经朋友介绍找到了张永生主任,张主任仔细看了片子,耐心的分析了病情,并详细的向父子俩讲解了自己的治疗思想和治疗方案,治疗以益气活血、止血化痰为主,给患者开初始药方,并嘱患者保持乐观心情,戒食辛辣油腻等食物,适当休息与锻炼,配合服药。
服药4个疗程后,邱先生明显感觉说话声音较前有力,食欲较前好转,对治疗有了一定的信心。目前已经跟随张主任治疗了4个多月,现在咳血已经止住,吃饭及睡眠都明显好转,邱先生现在对未来的生活越来越充满希望!
如果您有肺部结节、肿瘤、慢阻肺、哮喘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向张主任免费进行提问!
通络排毒治疗肺部疾病
肺为娇脏,容易遭受外邪侵袭,且肺主呼吸,在肺的宣发肃降过程中,外来的毒素首先侵袭肺脏,在外受之毒和内生之毒的双重作用下,肺络易出现血瘀、易气滞的阻滞状况,所以张主任采用通络排毒的方法治疗肺部疾病。
针对毒是肺系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排毒是其根本,临床可根据热毒、痰毒、瘀毒的不同及正邪的偏重,采用不同的排毒方法,可达到毒祛正安的目的。
病 例
来自黑龙江伊春的张阿姨,今年57岁,退休在家,身体一直很硬朗。但在今年年初持续咳嗽了一个多月,同时出现了胸闷憋气、浑身乏力、失眠多梦的症状。
平时比较在意身体的张阿姨,赶紧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当地医院就诊,通过肺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有2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最大的目前是5mm,因为平时关注一些健康新闻,担心结节会变成癌症,这让张阿姨更加寝食难安。
医生给的建议是定期复查就可以了,但张阿姨觉得结节在身体里一天,就有一天的风险。于是仔细考虑后决定寻求中医治疗。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中医专家张永生主任,张主任根据检查报告结合四诊辨证,判断张阿姨的结节由于气滞痰瘀互结导致的,因此选择了排毒通络益气的方法给进行调理。
在服用了3个疗程的中药后,张阿姨亲身反馈胸闷憋气、浑身乏力的症状明显减轻,失眠的症状有所缓解。又经过了3个多月的治疗,张阿姨再做CT复查时,检查单上显示,结节已经从5mm缩小至3mm,这让张阿姨惊喜不已,决定继续吃中药调理,直到结节消失!
清肺排毒妙方1、清热排毒:僵蚕二草汤
药材:僵蚕、金银花、黄芩
僵蚕:味辛,具有辛散、发散的作用,归于肝经,可以祛斑,排毒。
金银花:有极强的清热解毒和排毒的作用。
黄芩:是清热的圣药,清热解毒效果极好
2、化痰排毒:地龙二陈汤
药材:地龙、陈皮、半夏
其中半夏和陈皮需要用陈的,因为肺脏咳痰的痰较多时,需要用到陈皮、半夏来燥湿化痰。如果用新的,二者的性质偏燥烈,会伤到肺脏,而陈旧的药物性质柔和,效果会更好。
3、消癥排毒:水蛭参芪汤
水蛭参芪汤
药材:水蛭、丹参、黄芪
水蛭有很好的活血通络的作用,能够消除癥瘕。
水蛭的应用还有一个典故,药王孙思邈诊治病人,他的眼睛血肿如桃,且不方便下针或用刀放血,孙思邈用水蛭将病人眼睛周边的血水吸走,在敷上草药病人就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