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太亦舒与浪子古龙

在正统文学史上,古龙与亦舒可能还称不上是十分了不起的作家,但却是我个人较为喜爱的。尤其是古龙。欣赏一个作家大多因为他写得好,但喜爱一个作家,往往是被他身上强烈的个人特质所吸引。古龙对我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在武侠世界中,古龙的风格奇突是公认的。曾与朋友戏言,模仿金庸最多是模仿的不好,文字平平,但还不至于不能看。但是模仿古龙则动辄臭不可闻。(具体可参见网上一度流行的、用多位作家的口吻叙述同一件事的那种文,其中金庸、古龙、张爱玲、鲁迅等人,几乎每次都要被拉出来遛一遛。)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古龙的风格,大多数模仿者只能得其形而失其魂,只会显得矫情、中二、不知所云,近似神经病。所以几十年来,真正写作风格近似古龙的,公认只有温瑞安一人。古龙的几大弟子丁情之流,都非常不成气候。

不过本人作为资深类型文学爱好者,有一天忽然发现,其实还有一个人是颇像古龙的。但是因为领域不同,这一点很少被人发现。这个人就是言情小说作家亦舒女士。

a、二人都是短平快、多对话的语言风格。

古龙的写作深受海明威影响,以海明威的“电报体”中结合散文诗式写作,从而创造出“古龙体”。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些模仿古龙的人,往往也只get到了这一点。至于他们为什么学的不像,以后再表,这里先说亦舒。

表面上看,亦舒虽然没有像古龙那样“以字为词,以词为句,以句为段”,但却真正得到古龙语言风格的精髓:那就是短平快,尤其擅长以对话推进情节,大段大段的对白妙趣横生,比单一叙述更能体现人物性格。同时情节紧凑,阅读很有快感。

——亦舒《独身女人》

——古龙 《武林外史》

这种语言风格别具一格,能带给读者很大的阅读快感,不过往往给影视改编造提升了难度。所以现在看到古龙剧往往拍的一塌糊涂,除了剧组本身诚意欠奉之外,和这个也不无关系。

b、二人同时还都是盛产金句的作家。你到网上搜古龙或者亦舒的名言,保管随便就搜到几千几万句。这背后,是二人语言凝练且极具洞察力的体现。他们的语言,不仅是犀利,而且极有幽默感——后者我认为比前者更加稀有。具体来说,亦舒更爽利,古龙则更诙谐。亦舒的幽默中透出一股苍凉,而古龙骨子里是热的。

——亦舒 《爱情之死》(这句话现在到处都看到,不过很多人可能不晓得是亦舒原创。)

——古龙《陆小凤系列》

——古龙 《多情剑客无情剑》

包括大家所熟知的,爱笑的女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没有什么比一个酒鬼更糟糕,如果有,那就是两个(没什么问题是一个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个)——这些话也都是古龙原创的。而“说的出的委屈就不算委屈”则是亦舒原创,原本后面还有一句:抢得走的爱人就不是爱人。

他俩是如此的会写金句,导致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小说写着写着,会忍不住自己跳出来评论几句。这也成了他们独特的写作风格。不过不适应的读者看了估计是很奇怪,像一个特爱说旁白的导演。

c、除了对话,两人的环境描写也有一些共同点。我向来认为,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主要还是为情节和人物服务的,因此应该主角感受到多少,就写多少。对于动辄大段大段描写景物的小说,我不是特别欣赏,觉得作者有自嗨之嫌,往往影响读者阅读。这一点来说,古龙和亦舒都是非常合我心意的。他们甚少写景,但一写必定极佳。用语平实,近乎白描,却自有贴切动人之处,整个气氛营造是极为成功的,往往给小说加分不少。

举几个例子:

——亦舒 《不知你还要不要听这种老故事》

——古龙 《多情剑客无情剑》

d、都擅长以悬念开篇,叙述手法引人入胜

将古龙与金庸相比,金庸小说开局往往平实。以射雕为例,

这个开局文笔是极佳的,但你要说多么吸引人,就不见得。但紧接着,各色人物出场如乱乱花渐欲迷人眼,场景从江南至漠北越铺越大,故事渐渐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到这时候,你才越来越欲罢不能。打个比方,金庸小说就像一壶水越烧越滚,但古龙的小说往往开局就十分夺目,可以说“从头至尾都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着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小说情节的发展根本无法预料,惊险频出,令人喘不过气来。”(本段观点受古龙评论文《江湖一怪侠》启发,引号内内容直接引用自该文)

例如:

——古龙 《碧血洗银枪》

亦舒写的是言情小说,但其实讲故事的手法亦属此类。往往一开局就直接丢下巨大悬念,从高潮部分直接切入,紧接着不断加重悬疑感,以层层揭秘的方式来写一个本可能很平淡的故事。

——亦舒 《不羁的风》

两个人的开篇方式,可以说除了一个是半文言文,一个是白话,简直就是如出一辙。这样的开头方式,是不是光看开头就很想看? 所以在这一点上,古龙与亦舒可以说也是一脉相承。

他们两位,说得不好听一点,是那种典型的重复自己的作家。初读一本,你会觉得大开眼界,还可以这样写?读上十几本,你会发现,他们写的似乎始终是同几个主角,在经历不同的人生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所探讨的感情、所体现的价值观,往往整体上也是统一的(这一点亦舒比古龙尤甚)。这是他们常被诟病的地方。

之所以会如此,我认为是因为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母题,这是作家写作的内在驱动力,有时贯穿他们的写作生命的始终,也有的随着不同人生阶段会有变化。

同为武侠作家而言,金庸也是有母题的。虽然乍一看,他的十五本小说主人公设置与故事都有很大分别,似乎没有明显的母题。但我认为,其实金庸大的母题是政治,小的母题大概有初恋情结等。

古龙与亦舒的母题相对就明显多了。古龙的母题是寂寞,边缘感,情义。亦舒的母题是女性在情感、欲望中的选择。他们终其一生都在探索这些话题,古龙写了六十多本,亦舒写了三百本。

金庸与古龙亦舒之所以有这种分别,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或者说,因为他们是不同类型的作家。金庸对写作有更大自觉性和企图心。他会主动探索多元化主题和写作技巧,刻意避免雷同。而古龙这一种,相对则比较随性,他的写作更多的是表达和探索自己内心真正的困惑。

这样的写作有利有弊,弊端很明显就是有重复之嫌。利则在于,因为他们探索的是自己内心真正的困惑,所以往往体验深刻,情感充沛,在该点上的探索深度也超越前人。对于这种作家,如果你对他探索的主题恰好也感兴趣,那么是非常容易被他打动、并对作家本人产生强烈情感的。(同样也因此,他们的受众注定不如金庸多。)

古龙与亦舒均情路坎坷,古龙出身低微,虽然后来功成名就,但是社会边缘感伴随了他一生,成为他无法摆脱的母题。同时他性格热烈,情感激荡,这一切在他的写作中都有所体现。曾有读者评论说,古龙在很多方面都逊色金庸三分,但是他充沛激烈的情感却重重加码,使二人天平趋于平衡。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亦舒则少年离家,早早独立,对于女性的挣扎与困境体会很深。因此在“女性主义”并不盛行的华语文化中,她却以自己深刻的体验打动人心,风靡一时。而在职业女性的心酸、家庭与工作的两难上,几十年过去,尚未见有人比她说的更到位,更扎心。抛开她个人写作的种种局限性,这一点是不得不佩服的。

友邻张震妻子曾言:

此言深得我心。

除了主题,古龙和亦舒的作品中很多元素都是反复使用的。有时候你会感觉作者简直在向你输出他的个人爱好。而你看了几十本之后,差不多也就接受了。

亦舒许多书的男主角都叫家明,女主总穿开司米毛衣,桌上总是放姜花。穿着要么一身白,要么黑白蓝,要么就像玫瑰一样五颜六色极致绚烂。读的专业要么是英国文学,要么是原子物理。手上戴的表是百达翡丽或者浪琴。喜欢住的房间格局是整个打通无间隔、能在里面骑自行车的。

古龙爱雪。他的许多小说里都有极佳的雪景,甚至有多部小说直接以雪景开头。例如备受推崇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开头:

同是在这部小说中,李寻欢对于林诗音最初的爱的产生,也是在一片雪景之中。那段描写之动人,可以说单独摘出来就是一篇关于初恋的优秀短篇小说。白雪,红梅,空谷,我猜这种色彩对比强烈的场景和古龙激烈的性格相应和,简直是他的宿命图景,所以才在多篇小说中一写再写。其实他作为一个台湾人,我都怀疑他见过雪没有?

此外古龙爱少女,把许多东西都和少女相比。少女脸上的绒毛,少女的酥胸,少女的眼波。到了中年女性,则是“平坦的小腹”。他的主角喜欢吃的东西,总是“黄汤包,烤得黄黄的蟹壳黄,煮得浓浓的火腿干丝。”他还有一个个人癖好,就是让女性把自己的情人叫“小X”,例如小飞(阿飞、上官飞)、小傅(傅红雪)。

像古龙和亦舒这种人,我想他们就是把作品当成了平行空间的自己的另一种人生,你说他重复?他可能觉得我乐意,这根本不是个问题。

补一个小故事:亦舒怎样看待自己的小说?

在《痴情司》这部以少女亦舒为原型的都市奇幻小说(只能这么形容了)当中,曾有天上神仙愿意帮助女主,让她日后成为一流作家。但女主拒绝了。她说,我不愿成为一流作家,我只想随心所欲写我感兴趣的故事。神仙说,当真?三流作家与一流作家有很大距离,许多人终身渴望跨越而不得,你却这样拒绝?女主说,是,我宁愿做三流作家。如果不能写自己喜欢写的故事,出名又有何益。

这大概可以看作亦舒内心的真实写照了。

众所周知,古龙与亦舒的兄长倪匡乃是至交好友,亦舒认识古龙,那也是理所应当的。那么亦舒是否看古龙的书呢?

答案是不但看,而且应该是烂熟。从亦舒的作品中我的感受是,亦舒读书甚杂,经典文学和流行文学都广有涉猎,而她最频繁提及的书大概有以下:《红楼梦》,鲁迅作品,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张爱玲作品,然后就是武侠小说(说起来跟我个人口味也很近似)。

亦舒不折不扣是一个武侠小说爱好者。她的许多作品中人物都有看武侠小说的爱好,那显然其实就是她自己的写照。她很淘气的一点,就是常在写作中随心所欲的借用别的作家作品中的人物,让他们来跑龙套。提到最多的除了倪匡的人物原振侠(来自《卫斯理系列》),就是金庸与古龙两位。

亦舒cue金庸人物韦小宝的情节:

——亦舒《曼陀罗》

亦舒cue古龙人物三少爷谢晓峰的情节:

——亦舒《玫瑰的故事》

综上所述,我认为说亦舒写作深受古龙影响,应该是大致不错。无论如何,作为一个挺喜欢这两个作家的人(还得强调尤其是古龙),在其中发现了这许多共同点,也是一件赏心乐事。欢迎大家讨论。

THE END
0.【转】论长篇武侠小说中武功描写的演进不过是一种好看的象征,何妨大胆作合理的“诗的真实”的想象,在想象中表现出人格意志的特点。这样,打斗的具体招式自然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一种气势,氛围和结果。 这使他们以一种超迈之笔,作武功之外的“功夫在诗外”的描写,超越武功的本体,而更加显示出武功的神奇。古龙写小李飞刀、从来不写它的铸造有什么特别、形状如何、如何出手、内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61271486614687A6;a5:32=;3324tj}rn
1.《流星蝴蝶剑》聊天陈意涵:现实中不喜欢大侠影音娱乐通过这一轮让大家更加熟悉了戏当中每个角色的特点。其实在这个访谈当中也想跟大家聊一聊,因为古龙的戏不仅是有很错综复杂的剧情,而且他的爱情故事也是写得相当细腻的。在这里面好像每个人的人物之间都会有些错综复杂的爱情的故事,我们不妨来聊一聊。 比如说像高老大在剧中跟老伯、叶翔都有感情的纠葛,不知道艳姐jvzquC41gpz/ursc0eun0ls1x18139229/741kf523;49<3ujvsm
2.新世纪武侠小说改编电影研究.pdf视听时空出发,以风格鲜明的布景美学建构古龙笔下的江湖时空以多元的文化主 题延展原著的侠义内涵。崔强的《从三少爷的剑看国产武侠片IP改编之路》(《电 影新作》,2017年第6期)分析了武侠小说的转变和原因,以及武侠电影改编的 困境。王宜文的《香港电影中金庸小说改编的类型及流变》(《电影新作》,2007 年第4期)研究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681A5432972>62287297xjvo
3.古龙酒文化论文文如其人——论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浪子情结汉语言孤独,只是种形式,至少古龙还有朋友陪着他寂寞,也只是心的种状态,至少古龙还有酒可以灌醉他不管是孤独的内心,对朋友的极度重视,还是生活中追求的自由洒脱无拘无束,以及饮酒人生等等,都是古大侠本人的真实写照,而且这些也都是古龙武侠小说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文如其人,不得不说是古龙武侠小说的最大特点。自金庸jvzq<84yyy4xql=:0eun12343:63990jvsm
4.孔二狗:古龙作品废话多但让人觉得特别有趣史航认为古龙的特点是“有现代感的人,无论他写的肉体,还是肉食,都离我们很近。”经济学家巴曙松同样是武侠迷,他比较了金庸与古龙区别,“古龙是少年的激情,是手起刀落,是快意恩仇,金庸是中年的沉静,是世事洞明,是殚精竭虑。” 现场对话摘录: 古龙次子叶怡宽:父亲与楚留香很像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lzn14625858/2;06A>:98:/uqyon
5.讲义202107大冰作品全集你坏.pdf可笑的履历蛮神秘,谁也猜不透她真正的根底,像古龙笔下的女 子。 漂亮又神秘的 谁不喜欢呢?朋友们都爱她,当年的古城,没有 一家民谣酒吧肯收她的酒钱,在那个烟火气日渐浓郁的古城,当年的她 是很多人心里的女神。 彼时我也居古城,晚上开酒吧,白天街头卖唱,日子过得丰盈。 我们一干流浪歌手在街头卖唱时,可笑常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94<4835817<6362644<:0ujzn
6.浣花洗剑录单机游戏下载浣花洗剑录国产单机游戏中文免安装版浣花洗剑录国产单机游戏是一款国产冷门单机游戏,其实说到浣花洗剑录,大家可能不会陌生,它是古龙先生的作品,但是说到浣花洗剑录单机游戏,其实很多朋友都没玩过,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就是这样一款游戏,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体验。 游戏介绍 《浣花洗剑录》是款北京智冠推出的武侠RPG作品,由古龙同名作品《浣花洗剑jvzquC41yy}/szyp0eun1mtyp1<3:><6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