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羊羊 尤腻腻 | 配音:羊羊
剪辑&绘图:十七 | 排版:杳杳
冰川风是如何形成的?
冰川风,指在冰川地区沿着高山冰川表面向下吹的风,是在山区形成的特殊的局地环流 。多数情况下风速可达3米/秒——10米/秒(一般7级风左右,最大可达10季)。
像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就很强势,给登山活动造成很大威胁。
相比周围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冰川表面气温要低得多,近冰川面的空气冷缩,冷而重的气团沿着冰雪表面向下坡方向流动,而冰缘地区(冰川外围地区)相对较暖的空气则被迫抬升。
这种沿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就被称为冰川风。
为什么A的气温会比B更低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先来看A这边:
第一,冰川反射率大
冰川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所以冰面温度低,受其影响,靠近冰面的空气温度也较低。(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地面)
第二,冰雪融化吸热
如果温度达到0℃以上,冰雪融化吸热,也会降低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
再看B这边:
如果出现了“地形逆温”,会使谷地上方气温相对较高。
在降温时段,山坡散热相对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下冷上热”逆温现象。
可以看到,AB间的热力差异(温差)是导致冰川风出现的原因,所以AB间温差越大,冰川风的势力也就越强。
冰川规模越大(A气温越低);地形逆温越明显(B气温越高),冰川风势力越强。
又因为冰川风是沿着坡面向下吹的风,所以地形坡度越大,越有利于加快风速,使冰川风变得更加强势。
一日之内,冰川风的
风向和强弱有变化吗?
因为A的气温全天都低于B,所以,一天之内,冰川风风向不变,均为沿冰面向下;
但一天之内,AB间的温差会有大小变化,因此冰川风的强度(风速和厚度)也会出现日变化(以24小时为周期)。
一般情况下,一天中,冰川风在正午至午夜(当地时间)这段时间内较强,日落前最强(约18:00时,具体情况因地而异),午夜到次日正午前较弱。
请思考这个问题:在有冰川的山谷里,冰川风和山谷风这两种局地风都有可能出现,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呢?
冰川风对山谷风有何影响?
先来回顾这两种局地风的基本情况:
【备注】
局地风:指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冰川、海陆分布、城郊差异等下垫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和时间尺度都比较小的地方性风,如冰川风、山谷风、海陆风、绿洲风、城市风等。
冰川风:一昼夜内,风向不变(下山风),但强度有变化;
山谷风:一昼夜内,风向和强度皆有变化;白天以谷风为主(上山风),夜晚以山风为主(下山风)。一般情况下,9:00-10:00山风转谷风,21:00-22:00谷风转山风。
可以看到,冰川风的存在,会削弱白天谷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
还会加强夜晚山风的势力、延长山风的时间。
如果冰川风势力越强,对山谷风的影响也就越显著。
现在以祁连山和珠峰北侧冰川为例,来做个对比分析。
祁连山:冰川规模相对较小,冰川风势力有限。
✓ 夏季白天,冰川风对谷风虽然能起到减弱、缩短的作用。但也仅仅只是”减弱缩短“而已,此时冰川风难以取得主导权。但冬季白天,在低温的加持下,冰川风就可以占绝对主导地位。
✓ 无论冬夏,在夜间,冰川风对山风都有增强和延长的作用。
珠峰北侧:冰川规模较大,冰面气温低,冰川风势力很强。
✓ 白天,强大的冰川风并不是简单的削弱谷风,而是能起主导作用。
✓ 夜间冰川风和山风叠加,风势更强大;
据资料显示,珠峰北侧几乎昼夜都盛行下山风。
关于冰川风,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有收获的话,记得点个赞再走哦。
在珠穆朗玛峰北侧,海拔5300~7000米的区域主要被冰雪覆盖,日出后的冰雪表面气温仍然低于山谷中同高度的大气温度,因而该区域山谷处几乎昼夜盛行下山风,这种因冰川分布而形成的下山风又被称作冰川风。下图为冰川风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祁连山脉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海拔4500米以上的 山峰多发育有现代冰川,表现为东北坡较多,西南坡较少。近百年来,冰川处于退缩阶段。
材料二: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冰雪面气温往往低于同高度山谷气温。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的冰川风变化显著。下图为冰川风形成示意图。
材料三:阿尔卑斯山的克维尔塔尔谷地,受冰川风的影响,谷底生长喜冷植物,而风影响的山腰地带可生长喜暖阔叶树,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的奇怪现象。
(1) 简述冰川风对当地山谷风的影响。
(2) 推测祁连山冰川风近年来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 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克维尔塔尔谷地植被垂直分布 “倒置” 现象产生的原因。
1. A
【解析】冰川风为下山风,即山风,其沿山坡下行。山坡处因有冰面覆盖,冰雪表面气温仍然低于山谷中同高度的大气温度,冰面上气温低、气压较高,因此气流沿山坡上的冰面,由山坡向山谷中流动形成冰川风,因而几乎昼夜盛行下山风,A项正确。该地位于珠穆朗玛峰北侧,盛行风较难到达,山谷地形封闭,若山坡没有冰层,形成的应该是山风和谷风,而不是昼夜盛行冰川风。
2. C
【解析】山坡坡度增大有利于下山风下行,增大风速,C正确。冰川风的形成主要与山坡和山谷的温差有关,与昼夜温差关系不大。地形起伏变小会导致冰川风风速减小。冰川风盛行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本来就较低,其植被覆盖率的变化对冰川风的影响不大。
3.(1)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
(2)冰川风势力变弱。 全球气候变暖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冰川面积减少,且变得破碎,雪面气温与同高度山谷气温的温差变小,冰川风势力减弱。
(3)阿尔卑斯山现代冰川发育,冰川风影响大,密度大的冷性冰川风下沉到谷底,使谷底适宜生长喜冷植物;密度小的暖性谷风被迫抬升到冰川风之上,受其影响山腰地带可生长喜暖阔叶树,这种局部地段的“逆温”现象导致植被垂直分布“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