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组成成分
作用
干洁空气
氧(21%)
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氮(78%)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二氧化碳
(0.038%)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臭氧
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垂直分层
气温特点
大气运动
天气状况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
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上部热、下部冷,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适合航空飞行。
平流层以上的大气统称为:
高层大气
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在3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达1000℃以上。
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保温过程
具体过程
过程1
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过程2
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过程3
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①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F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③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①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多。
②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人们生活、生产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
(2)影响与应用:城市规划时,一般把污染风险较大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避免这些工业企业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岁城市热岛环流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区。
①标出海洋和陆地温度的高低。
②根据海陆温度的高低,画出海洋与海洋上空、陆地与陆地上空气流垂直运动的方向。
③根据气流垂直运动的方向,标出海洋、陆地表面气压的高低,再标出海洋、陆地上空气压的高低。
④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完成热力环流模式图。
风的
类型
作用力
受力及风向
名称
方向
受力作用分析
风向
理想状态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F)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
高空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F1)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
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