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季,绿色和平“中国冰川与气候变化影响项目”与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沈永平研究员合作,前往中国西部的冰川进行实地调研,见证并记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冰川消融与冰川灾害,考察冰川变化对下游流域的影响。
这是继2005至2009年间,绿色和平四次前往“亚洲水塔”青藏高原地区调研之后,对冰冻圈气候变化影响调研的最新跟进,于11月20日发布《冰冻圈告急:2018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冰川研究》,考察研究发现:
1、气候变化影响下2018年中国西部冰川加速消融:
绿色和平“中国冰川与气候变化影响项目组”在2018年夏季对中国西部的主要三条冰川的进行考察记录,根据2018年遥感数据显示,中国西部冰川近年呈现加速萎缩的状况。
天山一号冰川:
绿色和平通过Sentinel2卫星影像解译分析得出2018年天山1号冰川面积减小至1.51平方公里。自1964年至2018年,冰川面积减小22.2%。
自1986年起冰川强烈退缩,导致1号冰川末端在1993年发生分离,成为东、西两支独立的冰川。1962-1986年冰川退缩速率为0.005平方公里/年,1986-2018为0.0106平方公里/年。1986-2018年冰川面积退缩速率增加至上一时间段的2倍。
老虎沟12号冰川:
阿尼玛卿哈龙冰川:
1980年代初至今,哈龙冰川处于持续退缩状态。绿色和平根据1987、2006、2017年卫星影像解译结果对冰川变化情况分析。1987-2006年,冰川面积由21.39平方公里缩小至20.59平方公里,变化率为0.032平方公里/年。2006-2017年冰川面积进一步降至19.73平方公里,变化率0.072平方公里/年,是上一时间段退缩速度的2倍。
1987-2006年哈龙冰川后退750米,2006-2017年后退450米,短短30年退缩了1200米。
2、冰川消融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危机: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刘君言说:“近20年来中国冰川的退缩速度令人震惊,而且这一趋势仍在加速。在全球升温的影响下,即使只升温1.5oC,亚洲高山冰川在本世纪末也会消失三分之一。不断退缩的冰川是中国大河的源头,冰川的消失意味着亚洲水塔将面临干涸之危。”
3、冰川灾害加剧,中国冰川面临失稳危机:
中科院西北资源研究所的沈永平研究员说:“全球升温已经使冰川稳定性结构失衡,因此会频繁发生冰崩和冰川跃动等灾害。随着冰川消融的急剧增加,冰川灾害的破坏性只会越来越大。目前,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冰川面临失稳危险,亟需得到重视。”
全面失稳的冰川将给“亚洲水塔”下游的亿万人民带来严重的灾害和水资源短缺威胁。面对这些风险,各国政府需要采取更积极的遏制气候变化的行动,进一步加强对气候变化和冰川变化的监测、评估和科学认知;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区域适应性战略,开展灾害应急管理,制定可持续水资源政策等长期风险规划。
注释:
炽热的阳光穿透亚马孙雨林的湿气,灼烧着贝伦的沥青街道。但比阳光更灼热的,是街头上万人的呐喊。手绘的标语在汗湿的手中传递,鼓点与雷鬼乐撼动潮湿的空气,不同语言的口号逐渐汇成同一个声音:“我们,就是答案!” 这是发生在COP30气候大会第一周结束之际的人民峰会(People’s Summit)大游行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