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期

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里,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遥远而封闭的中亚内陆国。不过,在本文作者眼里,该国却散发着异常迷人的魅力——由于地处亚欧大陆交往的十字路口,这个距离海洋最为遥远的双重内陆国,似乎从未远离世界文明的中心舞台;相反,它以自己的方式,演绎出了一部独特而璀璨的民族和文化发展史。

南极有许多陨石富集区,最有名就是南极的“横断山脉”,那里迎着冰流方向、长达数千公里的山麓地带,都是陨石富集区,但美国人很早就在那里建了考察站,是他们的活动范围;日本科考站所在的大和山区,也……

对于中亚“五斯坦”之一的乌兹别克斯坦,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很陌生。这个国家其实跟中国很有渊源: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寻找迁徙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大月氏人,联合起来对付匈奴。唐代时,从……

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里,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遥远而封闭的中亚内陆国。不过,在本文作者眼里,该国却散发着异常迷人的魅力——由于地处亚欧大陆交往的十字路口,这个距离海洋最为遥远的双重内陆国,似乎从……

帕米尔高原与天山山脉发育的两条大河——阿姆河和锡尔河,就像是流淌于亚洲腹地的两条“文明丝带”,孕育了独特的中亚“两河流域”文明。而乌兹别克斯坦幸运地占据了两河流域的精华地带,形成了欧亚丝路……

进化论的提出者,除了达尔文,还有位叫做华莱士的英国人。通过东南亚诸岛以及澳洲北部的动物调查与采集,华莱士为生物地理学标绘出一条重要而醒目的分界线。分界线两侧不同鸟翼蝶种类之间的差异,为华莱……

这几年,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风景因为宣传报道而迅速蹿红。在适宜拍照的时间段,摄影大军涌向这些景点,场面蔚为壮观。与此同时,摆拍也在个别“摄影胜地”悄然兴起,并逐渐形成产业链。就此现象,我们策……

金沙江2300余公里长的河床落差竟达3300多米,形成了切割强烈的深V峡谷,谷坡山势陡峭、支离破碎,岩体悬垂,分水岭狭窄,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本文作者在金沙江沿线考察地质灾害历时30年,不仅目睹了众多巨型……

提起“人体组织切片”,大部分人很难把这一概念与“美”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显微摄影技术的发展,人体的组织能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奇妙的细节和异彩纷呈的光影效果。本文将通过一位口腔医学工作者的故事,……

从重庆东部盐场到鄂西山区,古盐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起于四川盆地东部的渝东一带,途经渝鄂交界的崇山峻岭,如毛细血管延伸至湖北。古道因盐而兴,成为推动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让我们……

300多年前,佛山是岭南的商业重镇,人稠地广,百货充盈。清乾隆年间,佛山第一家酱坊茂隆酱园开业,紧接着,以酱油为主的调味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佛山酱油从此蜚声岭南。清末,佛山已有余同和、余奇新……

水流与冰川的相遇,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在学者的眼中,冰川洞穴是探究冰川内部秘密的密匙。而在摄影师的镜头下,这些洞穴奇丽壮观,令人着迷。冰岛的冰川洞穴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与世……

除红颈鸟翼蝶外,华莱士还发现、命名了另一种蝴蝶——红鸟翼蝶。图为美国哈佛大学昆虫系珍藏的红鸟翼蝶标本,背景是《马来群岛》中的华莱士旅行地图,以及华莱士自传中的照片与签名。1858年,华莱士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占群岛第一次发现红鸟翼蝶,他激动得形容自己“比意识到死亡将要来临时更有晕厥过去的欲望”。摄影/Christian A Perez

摄影 / Christian A Perez

三阳关

图中菩萨造像双目轻闭,表情柔和,它出自铁尔梅兹古城的法雅兹—帖佩寺院(公元1—3世纪),汉唐时期的铁尔梅兹一直是阿姆河北岸的佛教中心,玄奘也曾在此留下足迹。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中亚抓饭中心,号称亚洲规模最大的抓饭制作中心。这里每天人声鼎沸,生意出奇的好。

落水洞形成的3个阶段。

西沱

在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交界的边境地区,摄影师宋文当了一回活雷锋,帮助当地人推着抛锚的摩托车爬上了山坡。

铜鼓

一只亚历山大鸟翼蝶幼虫正在取食马兜铃科的寄主植物。大龄幼虫啃食寄主植物的茎叶时,咀嚼声依稀可闻。

冰表的融水和雨水等能经由冰川落水洞或冰裂缝沿冰内通道抵达冰床,形成冰下河,呈片状、线状或交织网状流出冰川,这在冰川水文学中被称为“冰川排水系统”,而最终的出口就是冰洞的入口。

微观世界的宏大“画作”乍一看,图中的照片有几分印象派大师的风格,色彩丰富,“山体”上蔓生着斑驳的“植被”,空中一轮“红日”与周围飘浮的“云朵”营造了一股暖洋洋的色调。这并非出自画家之手,而是用一张骨组织的切片拍摄而成。斑驳的“山体”色调是染色的结果,而天空的“红日”则是骨髓中血管的横切面,周围的“云朵”是泡状的脂肪细胞。如果单看切片本身(下图 摄影/智茹),这些细节显然无从体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将人体组织本身的纹理精细地呈现出来。下

摄影 / 智茹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做抓饭的灶具是直径达3米多的大锅。做一锅饭要用50公斤大米,耗费3个多小时。当地人管这种锅叫“喀山”(摄影/王牧)。据说,当年鞑靼人抵达俄罗斯喀山时,看到当地的地形非常像做抓饭的大锅,脱口而出“喀山”,于是这种大锅居然成了一座城市的名字。抓饭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美食,其主料为大米、胡萝卜、羊肉等。据说抓饭最初并不是诞生在中亚而是印度,属于素食之一。当抓饭传到波斯以后,人们在饭里加入肉类及香料,便有了今天的中亚抓饭。

摄影 / 王牧

建南

红颈鸟翼蝶与华莱士的签名红颈鸟翼蝶又称翠叶红颈蝶,是马来西亚的国蝶。在原产地沙捞越,这种蝴蝶被叫做布洛克酋长鸟翼蝶。1855年,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在加里曼丹岛北部第一次描述了这种蝴蝶,并以他的好友,英国殖民者布洛克的名字为这种美丽的蝴蝶命名。在《马来群岛》一书中,华莱士将其称赞为“我所见的最优美的物种”。图为雄性红颈鸟翼蝶后翅与华莱士的签名。

冰岛的冰川属于温性冰川,即海洋性冰川,特点是消融强烈,冰温高,接近0℃。因此,即使在冰洞比较稳定的2月下旬,遇到气温偏高时,冰洞内的冰也会消融滴水(如图)。冰岛冰洞一个更显著的特点是“冰下火”——冰川下有数量众多的火山和丰富的地热,形成了冰洞与温泉共存的特殊地理现象。

摄影/智茹

摄影 / 智茹

渝东盐场大都位于长江干道及其支流附近,如宁厂盐场位于大宁河旁,郁山盐场临乌江支流郁江,云安盐场位于汤溪河畔……各盐场虽然靠近长江,但长江航运时有不通,陆运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通线路。

图为一只才羽化的雄性亚历山大鸟翼蝶,当地人把它小心地捧在手中。随着原始森林的破坏,栖息地日益减少,亚历山大鸟翼蝶目前已极为稀有。相似的困境,其他众多种类的鸟翼蝶也正在面临。

冰洞内的蓝色冰层局部

有时候,并非只有完美的组织切片才能拍摄出极具美感的画面,图中照片淡黄的主体色调与画面下方摇曳的红色纹路相得益彰,既像大漠之中火一般的秋色,又如河流密布的冲积扇平原一般(下图 摄影/徐波)有着复杂的分支结构。但实际上,这些纹理的美感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制作这张牙齿切片的时候,牙釉质被弄皱了,而正是这一“皱”造就了独特的美。

46岁的华莱士,《马来群岛》出版之年的照片。

25岁的华莱士,出发前往亚马孙流域之前。

冰洞、冰川和冰湖呈现出浑然一体的蓝色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冬天的瓦特纳冰川和它脚下的杰古沙龙冰湖展现出迷人的蓝色(供图/蔡石)。瓦特纳冰川是冰岛乃至欧洲最大的冰川,其中隐藏着无数等待人们去探索的神秘冰洞。

图为摄影师李铁军教授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

渝东地区有天然盐泉,是内陆重要的产盐地,又因长江横贯南北,区域内不乏运盐码头。这里现存的碑刻遗迹(摄影/谢智强)清晰地记录着盐泉(下图 摄影/鞠芝勤)、盐井和运盐码头的沧桑往事。

摄影 / 谢智强

阿姆河和锡尔河孕育了历史悠久的中亚文化,有趣的是,这些文化遗址大多数都分布在占据了河中绿洲的核心地带的乌兹别克斯坦。我们从考古出土的文物中选取了一些展示在本跨页,以使读者管中窥豹,一睹中亚“母亲河”哺育的时代风华。这些文物出自铁尔梅兹古城、迭纳乌、塔什干等地的若干考古遗址,内容为风格各异的人物雕像和器皿,虽有残破,却仍不失光彩。

流水塑造冰洞,也毁灭冰洞探险者从冰川洞穴上方巨大的落水洞中悬吊而下,身下的水流是冲刷出冰洞的始作俑者。这个冰洞的名称是“瀑布冰洞”,位于冰岛东南部,冰洞中强劲的水流甚至在洞中造就了一个微缩的瀑布景观。然而,2017年秋季一场罕见的暴雨使瀑布冰洞在一夜之间完全崩塌。摄影/Helen María Bjrnsdóttir

摄影 / Helen María Bjrnsdóttir

摄影/智茹

摄影 / 智茹

崇山峻岭间的古盐道,凝结着一段人类与盐纠缠不休的历史长期的食盐运输,在湖北境内产生了路线较为稳定的古盐道。由于鄂西的河流大多呈东西走向,而盐需从北至南运输,因此,鄂西南利川的盐运以陆运为主,行路必与河流垂直,翻越崇山峻岭,才可到达鄂西腹地。古盐道在山间盘旋,如同毛细血管般延伸,影响和改变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摄影/周永富

摄影 / 周永富

位于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堪称鸟翼蝶物种多样性的分布中心。该国北部省(波蓬德塔)的一处村落,道路的尽头,隐约可见原生的热带雨林。雨林中,栖息着大名鼎鼎的亚历山大鸟翼蝶,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

图为两位探险者走在结冰的冰湖上,正在接近一个巨大的冰洞入口。摄影/Helen María Bjrnsdóttir

摄影 / Helen María Bjrnsdóttir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毗邻。该国全境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低地占全部面积的80%,大部分位于西北部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东部和南部属天山山脉和吉萨尔—阿赖山脉的西缘,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和泽拉夫尚河等,均为内流河。气候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该国依靠灌溉,绿洲农业发达,棉花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十位,是世界第七大黄金生产国,同时也是中亚重要的天然气、煤、铜、石油、银和铀生产国。

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图

图为冰洞最主要的始作俑者——冰川融水。在遇到可以深入冰川的渠道之前,融水一直在冰川表面流淌,当它遇到一个冰川落水洞(下图),就会进入冰川内部。冰川落水洞也叫“竖井”,顾名思义,它是竖直方向的。涌入落水洞的水量有时会相当大,就像小型的瀑布。

摄影/鞠芝勤

摄影 / 鞠芝勤

此外,还有一条规划中的铁路正在酝酿修建——中吉乌铁路,它起自中国新疆的喀什,经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的吐尔尕特山口,再经吉尔吉斯斯坦的卡拉苏或贾拉拉巴德,最终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

晶莹的蓝色并不是总能展现在人们眼前虽然冰洞的成因一致,都是由水流冲刷而成,但其洞口却形态各异。图为瓦特纳冰川中一个大型拱门形状的冰洞入口。由于冰层较薄,在阳光下能够显现出晶莹的蓝色。当进入冰洞后,大部分光线被厚厚的冰层遮挡在外,这种色彩就只能靠相机的长时间曝光才能显现了。

帖木儿汗的出生地在沙赫里萨布兹,这里矗立着他的巨大塑像和古老宫殿沙赫里萨布兹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南部,1336年帖木儿出生于此,并从这里起步,最终缔造了横贯中亚的帖木儿帝国。虽常年征战在外,帖木儿对故乡沙赫里萨布兹始终念念不忘,后来还将家乡作为他夏日的居住地和陪都。如今的沙赫里萨布兹并没有忘记帖木儿,矗立着他的巨大塑像,雕像不远处,就是帖木儿时代建立的古老宫殿。

不同历史时期曾经统治乌兹别克斯坦的王朝疆域图

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大市场一个出售调味品的摊位前,老板的小女儿吸引了摄影师的注意。小姑娘刚刚睡醒起来,洗了脸,略带腼腆地看着摄影师的镜头。她有着长睫毛、大眼睛、挺直的鼻梁,活脱脱一副中亚美人的坯子。历史上,由于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交往的十字路口,众多的民族在这里来来往往,从而成为亚欧民族交融、汇聚的大熔炉。而乌兹别克作为一个民族或区域的概念确立下来,至少要追溯到15世纪中叶。摄影/王彤

摄影 / 王彤

克孜勒库姆沙漠中,阿姆河三角洲的绿意令人眼前一亮越过荒凉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中亚流量第一大河——阿姆河终于抵达咸海附近,在下游分散成数支,形成中亚内陆难得一见的湿润三角洲。背景图中这片湿地植被密布,与画面底部干涸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小舟驶过河道,两侧茂密的芦苇长得比撑船人还高出不少。

第二天,流水就把这一切完全淹没了冰洞有季节性。冬季冰川内水量减少,冰洞稳定性强,春夏冰川内水量增多,冰洞变得不再稳定。图是摄影师在2013年的冬季结束前拍下的照片(摄影/Helen MaríaBjrnsdóttir)。当时,前一天刚下过一场大雨,洞中的水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当摄影师第二天试图返回这个冰洞时,发现甚至不能接近它,因为它已经在一夜之间完全被水淹没了。

摄影 / Helen María Bjrnsdóttir

壮丽的金沙江大拐弯,原来是从这里拍的!在云南德钦县奔子栏镇境内可以拍摄到著名的“金沙江大拐弯”,蜿蜒奔腾的金沙江绕着山峰转了一个“Ω”形的大弯。江对岸则是四川省得荣县的管辖范围。这里堪称金沙江最负盛名的风景,但当我们以“上帝视角”来俯瞰时,发现此地暗藏玄机:国道边有一处红色的收费观景台,入内方可拍到“大拐弯”。摄影/崔永江

摄影 / 崔永江

白沙坡危岩下的村庄白沙坡大垮山左侧一座高悬的卸荷型滑坡危岩,俗称休眠滑坡体,下面是金沙江河谷和沿江分布的村落。据观察山体表面裂缝发育,发育形态深而长,这种危岩在应力条件改变和地震活动作用下都有可能复活成灾形成危害。由于这里是白鹤滩水库库尾,蓄水后必然会引起危岩底部稳定条件的改变,未来水库地震的频发也会诱发成灾的几率增加。摄影/卢云

摄影 / 卢云

利川市西北部的建南镇,其西北与重庆市万州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相连,自古便是渝鄂两地的交通要塞,也是茶马古道、川盐运鄂的重要节点,古盐道在建南延绵数十公里,至今行人不断。

这是一对俄罗斯族新人走过塔什干的中心广场,1966年大地震的震中就在这里,广场上建有一座纪念碑纪念这次地震。纪念碑是一块巨大方石,一面有裂缝,另一面刻有一个钟面,指针指在5点24分,即地震突发的时刻。纪念碑旁边还有一座雕塑,是一个男人挺身而出保护妻儿的形象。

落水洞

横断山区产业布局与地震带分布示意图资料提供/杨勇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我国东部淮盐产区全部被日军占领。国民政府发起第二次“川盐济楚”,鄂西北古盐道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图为民国时期的碑刻(摄影/孙海潮)

摄影 / 孙海潮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地处锡尔河右岸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绿洲的中心,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我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等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塔什干市区面积260平方公里,人口约230万,也是中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市区建有有轨电车(现在已被拆除),也是中亚唯一建有地铁的城市。

咸海——中亚两条“母亲河”的终点站,湖水清澈见底,岸边贝壳遍地,乍看之下,真有些“海”的感觉。在古代,咸海周边大多数区域都曾是游牧民族驰骋的疆场,唯南部的阿姆河三角洲一带,即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西北端及周边地区,曾在11至13世纪兴起了著名的花剌子模王朝。依靠阿姆河和锡尔河的补给,咸海曾凭借6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位居世界第四大湖,并发展出发达的渔业。20世纪60年代,苏联为发展棉花种植等农业而开展引水灌溉工程,加上过度用水、气候变化等因素,这片广袤的内陆大湖在几十年间不断枯竭,萎缩成4个小湖,并不断缩小,原咸海东半侧几乎彻底干涸,化为沙漠。2007年咸海面积仅有原来的十分之一,直到近年因人为干预才略有好转。摄影/王彤

摄影 / 王彤

金沙江皎平渡两岸粗放式开矿已持续多年,当前因乌东德水电站蓄水在即,“抢救开采”愈演愈烈,选矿污水大量排入江水中,地质环境日趋恶劣,山体裂缝大面积生成。

人背马驮的盐运方式虽已不复存在,但古盐道依然存在,马帮并未消失盐的生产和运输,不仅催生出一个个产盐、贩盐的城镇,也催生了与盐有关的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从盐的生产地到消费地,人们走出一条条贩盐的道路,它们融入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如今,人背马驮的盐运方式早已不见踪迹,但古盐道依然生生不息,因盐而兴的村落,依然有马帮出没。

希瓦古城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下游的绿洲上,自公元4世纪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16世纪时为希瓦汗国都城。中亚古谚说:“我愿出一袋黄金,但求看希瓦一眼。”由此可见它的魅力不同一般。希瓦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座“活生生”的古城,不仅保存有完好的古代建筑群、美丽的宫殿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住宅,而且还是一座至今仍有百姓在其中居住、生活的城市。在乌兹别克斯坦,相比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其他古都,希瓦算是古建筑保留最完好的一座城市。

摄影/刘昂

摄影 / 刘昂

东川矿区已有上百年开采历史,曾经为中国铜都。2000年破产改制后更进入遍地开花式开采,大量采空区和地表开裂遍布金沙江峡谷中上部并向下延伸。这里是地质灾害频发地段,一旦成灾,后果不堪设想。

得益于河流的灌溉,该国种植了大面积的棉花,是世界重要的棉花出口国。在一块棉田里,本刊执行总编单之蔷(图左)和摄影师刘辉(图右)细致地查看棉花的长势(摄影/宋文 )。

摄影 / 宋文

锡尔河与阿姆河在中亚孕育出一片片丰富多彩的绿洲下方的地图呈现了阿姆河与锡尔河的流淌路线,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亚“两河流域”的中心位置清晰可见。北方的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流经丰饶的费尔干纳盆地,向西北一路直抵咸海,将中亚绿洲与草原一分为二,在它北侧,诸多游牧民族曾放牧和驰骋,南侧则与阿姆河合围出农耕地区。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由喷赤河和瓦赫什河交汇而成,在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国界间穿行,其干流和支流孕育并滋养了铁尔梅兹、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历史名城。背景图摄于阿姆河上游,干旱的谷地间,河水显得格外清澈。摄影/侯杨方

摄影 / 侯杨方

沈永平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熔壳和气印是在野外初步辨别陨石的依据陨石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从接近真空的宇宙环境冲入相对来说致密的地球大气层,遇到了相当大的空气阻力而减速,动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让陨石燃烧成了耀眼的火球,热量熔化了陨石表面,冷却后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由于陨石并不是均一的,各处熔蚀的程度不一样,所以陨石表面常常是坑坑洼洼的(气印)。熔壳和气印是野外辨认陨石的重要依据,落到蓝冰上的陨石大多比较新鲜,有着比较完整的黑褐色熔壳;富集在冰碛物、碎石带中的陨石则没有这么完整的熔壳,而且个头较小,可能是在冰川搬运过程中和其他石头碰撞破碎导致的。摄影/陈虹

摄影 / 陈虹

利川市建南镇罗福店的古盐道过去是赶集和挑盐的大道,除大道外,还延伸出一些跨池塘小溪的“奇路”,路人往来穿梭,难度很大,不免惊险。

乌兹别克斯坦是欧亚大通道的一部分,公路上跑的很多是其他国家(如乌克兰、土耳其等国)的货运汽车。乌兹别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世界十大天然气生产国之一。在独联体国家中,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开采量及储量都居第3位。

平静无波的阿姆河水面下,积淀着悠悠数千年的中亚历史沿乌兹别克斯坦南缘蜿蜒的阿姆河水,静静流淌在该国西北端的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土地上。这条孕育了中亚数千年文明的河流,如今依然与当地人日夜相伴,河中的嬉水者、桥上的穿行者、两岸的绿树青草,共同诉说着阿姆河今日的生机。在北方与阿姆河遥相呼应的则是锡尔河,它们分别从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出发西行,两条大河之间形成繁荣的河中绿洲,乌兹别克斯坦恰好位于这片区域的核心地带。

大家只能焦急地等待第二次救援——第三天,摄影师刘辉站在高处,振臂高呼,迎接从200公里之外赶来的一辆大卡车。

绿洲!这是中亚文明兴起、发展、延续的核心词在广袤的中亚内陆,荒漠是主体色,点缀其间的则是河流孕育的富饶绿洲,和依托绿洲兴起的一座座绿洲城市。乌兹别克斯坦除东部山地外,绝大部分土地都是地势平坦、日照充足的荒漠和绿洲。特别是锡尔河流经的费尔干纳盆地和阿姆河三角洲,繁密的支流与水渠交织成网,大夏、粟特、花剌子模、帕提亚、大宛等古文明在绿洲上各有兴衰,轰轰烈烈的杀伐决战、惊艳世界的科学与艺术、惊心动魄的爱恨情仇在撒马尔罕和布哈拉等绿洲城市上展开。而如今,这些古老的城市大多已经归于宁静,唯有河水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清乾隆年间,佛山的酱油酿造便已领全国风气之先,出现了众多工坊,时称酱园。这些古酱园都自有晒场,采用露天日晒、天然发酵的方式生产出酱油及其他调味品。当时,佛山便成为了岭南主要的酱油生产区。在时代的变迁中,众多古酱园经过重组成为了工业化的酱油生产企业,但仍有许多工坊依然传承着古酱园流传的古法酿造技艺。图为佛山三水区一古法酱油工坊的晒场,酿造师傅将陶瓷缸中最上面的豆酱翻松,让豆酱更均匀地接受日晒。

摄影/陈虹

摄影 / 陈虹

盐道依旧,而江边的繁华地段已尽数淹没水底了早在北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西沱已是“川盐销楚”的盐道节点和货物集散地。盐、丝绸等巴蜀特产,由西沱转运去湖北省恩施、利川、来凤等地。长江边上,有许多因运盐而兴起的古镇,西沱就是典型代表。当年,盐夫唱着盐运号子,沿着山间道路浩浩荡荡负盐前行,翻越大山至西沱的江边。江边的黄金地段过去主要是盐店、盐仓、盐商大宅,天街的高处才依次摆开杂什山货的铺子。可惜三峡水库蓄水,江边的繁华地段都尽数淹没水底了。摄影/郑宇

摄影 / 郑宇

乌兹别克斯坦的神奇是:它具有相互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国土大部分面积都是荒漠、戈壁(如图);另一方面,该国光热资源充足,通过河流的灌溉,有着发达的绿洲农业(下图),由此也使得乌兹别克斯坦发展出了独特的绿洲文明。

锡尔河是中亚第一长河,唐代僧人取经路上的石国就建都在其河畔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流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长的河流。《隋书》中提到,唐代僧人取经之路上必经的石国,位于“药杀水”之畔,药杀水即锡尔河的古称。锡尔河与其支流浇灌着两岸数百万公顷的农田,培育了中亚最重要的作物之一——棉花。摄影/王彤

摄影 / 王彤

古法酱油酿造依然要靠老师傅经验的判断蒸煮过的大豆和面粉搅拌均匀后,需要到曲房发酵大约25个小时,这时要把混合物翻松一次,否则混合物的温度过高会导致“烧曲”,产生的菌种会受影响,进而影响酱油风味。手工拌曲的过程靠的是师傅们极具敏感度的双手,师傅们凭借丰富的经验让每粒豆都能均匀地与面粉糅合。

该国棉花种植历史已逾2000年,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苏联时期,为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时期,植棉区几乎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0%,成为苏联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苏联解体后,乌兹别克斯坦决定重新定位农业发展要素,迅速提出了小麦与棉花并重的农业发展战略。受此影响,该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增加,而棉花种植面积与产量呈大幅缩减态势。

摄影/赵一灯

摄影 / 赵一灯

坡和堵江遗迹群的分布示意图做这张地图的目的,在于让读者了解到金沙江是多么易于发生崩塌滑坡堵江事件,同时也要让读者看到,在建和已建的水电站与这些历史上频繁发生崩塌堵江事件的地点离得有多么近。水电站选址的原则是选在“地质稳定单元”上,但是,建坝时对地质和生态环境的扰动、以及上游一旦发生了崩塌堵江事件,那么堰塞湖泄洪所可能带来的对坝体及水坝下游流域的冲击,是很难预计的。灾难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

南极冰流域和陨石采集点分布图改绘自缪秉魁教授的研究成果

古盐道在深山中蜿蜒盘旋,时而跨河架桥,时而沿河砌坎,时而顺山爬坡,时而凿岩壁建栈道。山路形成不易,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恩施利川的古盐道上,不乏跨江河的吊桥,如今居住在清江雪照河两岸的人们,依然需要走吊桥跨河。

在酱油工坊的曲房内,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与室外形成巨大反差,独特的温度和湿度能够保证大豆最适合的发酵条件,如今工坊虽已采用温度计和湿度计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但酿造师傅的经验依然不可缺少,迈进曲房时,经验丰富的师傅就能敏锐地感知曲房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宜。

富有文艺气息的滩涂:为摄影者精心打造福建霞浦的滩涂令不少摄影爱好者心怀向往。清晨,渔人们忙碌地架设渔网;平整如镜的水面上,渔船缓缓划过,各种色彩的围网,线条清晰明快;天空中,偶尔有鸽子飞翔……看似美好的画面,其实都是摆拍。在一些拍摄点,俯视视角尤为重要——站得越高,才有机会拍得更好。

杨勇考察金沙江30多年一直是“独立科学家”身份的“横断山研究会”的首席专家杨勇,自1986年参加“长漂”的同时还承担了科考任务(主要是取水样和河谷地貌及险滩填图)以来,就没再间断过对横断山区诸条河流的科学考察。1988年5月—9月,杨勇与一个朋友一起,带着一条狗,徒步考察了金沙江,考察对象主要是地质灾害点、生态系统和水电坝址的情况。不得不说,杨勇对金沙江的地质灾害与生态问题的关注很早就开始了。1994年—2003年,杨勇多次考察金沙江,主要是了解地质灾害点的情况,以及因历史移民造成的村落选址和对生境的过度开发,同时也关注到了矿山开采对生态和地质的影响;自2006年至今,杨勇每年都去金沙江考察水电建设的进程、矿山开发的环境问题等,其间经历了几次地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玉树地震、鲁甸地震、永善地震等),近几年杨勇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考察金沙江历史地震遗迹上。 摄影/巍延伟

鱼木寨,位于渝鄂交界山区的利川市谋道镇,是重庆万州至湖北利川古盐道上的必经之地,过去时常有挑夫在这里歇脚吃饭。谋道镇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有“东据荆楚,西控巴蜀”之说。摄影/胡安民

摄影 / 胡安民

离大家最近的一辆救援车从70公里外赶来,却无法将采访车拖出淤泥,第一次救援失败。

阿姆河和锡尔河这两条中亚的“母亲河”不仅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是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伙伴。生活在大河两岸的居民自古便修建水渠引河水灌溉农田,这些水渠有时也会变成游乐场——背景图中的赤膊少年们正一个个从桥上往水渠里跳。同时,历史也并未被遗忘。

一曲二酱三淋油,曲料的形成是酱油酿造的第一步制曲师傅通过对制曲室的温度、湿度、时间等要素的把控,尽可能创造最适宜条件,保证米曲霉菌的大量繁殖生长,如此方能制得优曲。在制曲室里,米曲霉菌丝大量繁殖后,开始着生孢子,米曲霉菌孢子发芽后,接着生长一层薄雾般的菌丝,随着时间推移,孢子逐渐成熟。此时的曲料,俗称霉豆,手感疏松柔软,有弹性,菌丝丰富,孢子饱满,呈黄绿色,有成曲特有的香气。发酵过后的大豆从曲房内取出,用箩筐带到晒场,倒入陶瓷缸内,敞开怀抱迎接阳光,开始了漫长的化身为酱油的旅程,释放积攒已久的咸香。摄影/赵一灯

摄影 / 赵一灯

图为第5支南极格罗夫山考察队正在寻找陨石(摄影/陈虹)。

摄影 / 陈虹

柏杨镇位于湖北与重庆交界处的利川市,是云阳、奉节运盐至利川的必经之地,小镇因运盐而繁荣。图为柏杨镇大水井的土家族古建筑群——李氏庄园。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很奇特的国家,在这个国家,总有很多让人深感意外的发现。比如说,很多人想不到,地处亚欧大陆深处、气候干旱的乌兹别克斯坦,竟然有着发达的农耕历史,粮食完全能自给自足,而且瓜果满地,香飘千里。在该国一处农贸大市场,本刊执行总编单之蔷被琳琅满目的各种香料吸引,不禁拿起一种闻了起来。

人体草原:被当模特的马踏出伤痕在新疆伊犁的喀拉峻,有一处和缓起伏的夷平面。傍晚阳光下,地面的优美曲线在光影的明暗衬托下,宛若少女身姿。这里被称作“人体草原”,摄影爱好者们对此地钟爱有加。以往,人体草原是一片春夏牧场;而近几年,跑马、牧羊等行为多是牧人为迎合摄影爱好者而刻意开展的。马跑得多了,草原上出现了路。远远望去,细长的土路就像给少女翠色晚礼服的背部加了条拉链。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长地村下高悬于金沙江河谷的山体裂缝区摇摇欲坠,严重威胁金沙江河道和沿江公路与村落。

曾经浩渺无边的咸海,如今逐渐干涸,这让身临其境的图片总监王彤颇为伤感、无奈(摄影/宋文)。

摄影 / 宋文

图中的两座桥一老一新,并肩横跨在阿姆河上,为了保护历史文物,车辆不再从老桥经过,而是通过旁边另建的新桥渡河。摄影/王彤

摄影 / 王彤

澄澈的酱油滴出鲜香四溢的粤菜佳肴在日晒的过程中,老师傅需要反复地淋油,淋油这一工序,是将沉淀在晒缸底层的酱油抽出,再淋到酱醪表面上,以此让上层的油和底层的油能够在交替中均匀地接受到阳光的照射。酱醪经过半年以上的日晒夜露后,方可提取酱油。第一次提取叫生抽,然后加入盐水再继续发酵,过段时间再提取,便是二抽,直到最后一次老抽把酱醪的精华吸干为止。成熟发酵而成的佛山古法酱油,呈现红褐色,表面清澈透亮,泛着亮光,吃起来咸香、醇厚、绵顺,成为滴入人间饮食的地道风味(下图 摄影/赵一灯)。粤菜美食以蒸煮为主,蒸煮的食物滋味寡淡,然而淋上酱油后,食物便从寡淡变得鲜美,酱油在粤菜的形成和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清明前后,居庸关一带山花烂漫。京张铁路上火车穿越花海的场景,被命名作“开往春天的列车”。图中展现的场景宛若童话世界,但仔细看你会发现,下图是摄影者翻越铁路防护栏拍摄的,其行为非常危险。

盐道经过陡峭山壁,盐民不得不攀岩而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鱼木寨的亮梯子,是修建于绝壁之上的天梯,共28级。在鱼木寨的三阳关,有一段坡度接近于垂直的崖壁路,笔直挖凿于寨子的太平岩上,共32步,每步宽约50厘米,穴深不足20厘米,被称为“手扒岩”,它与亮梯子一起,是进出山寨的天险。人行其上,头顶是浩瀚蓝天,脚下是万丈深谷。距三阳关8公里的铜锣关,也是古盐道上的天险(摄影/孙静文)。

摄影 / 孙静文

让采访团队更伤感的是,大家竟然在貌似干涸的咸海岸边遭遇了一场陷车危机,越野车陷入淤泥,被困两天两夜。王彤事后回忆说:“那一刻,我甚至感觉到了死亡的威胁。”“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家在车内等待救援时,突发暴雨,电闪雷鸣,眼看着车底下的积水越来越深。

本图及下图两张照片从左至右分别是生机勃勃的小麦田和阿姆河的水渠所灌溉的棉花苗。这两张图中还可看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另一标志性作物——桑树,当地人称之为“砍头桑”。桑树顶端砍削后新发的嫩叶可以用来喂蚕,从而发展缫丝产业,桑树皮则可以加工制成著名的桑皮纸。摄影/王牧

摄影 / 王牧

昼晴则晒,酱色浓厚 夜晴则露,酱味鲜美白昼时,晒缸里的豆豉充分吸收了阳光的照射,夜晚时缸内的温度升高,就会形成水蒸气,在夜晚降温时,在玻璃盖内凝结形成滴滴露珠,露水滴入发酵豆上,像雨水滋润万物一样滋润着晒缸中的酱醪,为酱醪提供着润泽的环境。日晒夜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工业化生产中,这个过程已被压缩,但在日晒夜露的古法酿造上,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方可制成品相优异的酱油。

倚斜坡而居的金沙江居民金沙江峡谷里分布着密集的村镇,人们大多倚斜坡和台地而居,由于光热条件优越,土地类型丰富,这些地方往往被外来移民所择居。但是这里交通封闭,干旱缺水,多突发地质灾害,生存条件险恶,人们往往过度开垦、粗放生产。近年来,随着各种开发活动的进入,金沙江峡谷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摄影/陈虹

摄影 / 陈虹

盐的生产与流通,使渝、鄂两地形成一个繁忙的盐商网络“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说的是宁厂制盐业的富庶。大宁河边的宁厂盐场,产盐依靠的是天然泉盐。盐泉流淌,经过石阶平台上的“盐水分卤板”,向下流到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水渠引到盐商的盐灶或者卤池里储存。古代的盐业生产没有机械动力,各道工序的操作和物流搬运,全靠人力,是劳动力高度密集的行业。鄂西南山区不少当地老人,年轻时都有到重庆东部盐场背盐的经历。盐路坎坷,需经过崇山峻岭。绘图/于继东

图为乌兹别克斯坦的水果交易市场。这些水果远看很像新疆的哈密瓜,当地叫甜瓜。得益于充足的光热资源和灌溉水源,乌兹别克斯坦成了中亚最大的瓜果种植基地。优质的土壤条件,年均320天晴天的超高光照率,有序的四季更替,为该国的果蔬种植创造了绝佳环境。近年来,该国果蔬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目前,按出口总量计,杏、李子、石榴、葡萄、瓜类、圆白菜、核桃及其他果蔬产品的出口量,都已跻身世界十大出口国行列。超过180种果蔬及加工产品,已出口至俄罗斯、美国、巴西、中国、印度尼西亚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摄影/宋文

摄影 / 宋文

图为一幅典雅的布哈拉细密画,细密画是波斯文化中的一类代表性艺术,一般被认为源于欧洲,画面小而精致,以作书籍插画等用途,于13世纪随着蒙古征服中亚而受到中国绘画,特别是工笔画的影响,获得蓬勃发展(供图/毛铭)。

复活了的金沙江历史堵江遗迹群金沙江中下游的倮佐—大坪子—法期滑坡堵江台地是一处巨大的堵江遗迹群,1966年,该江段局部复活发生特大型滑坡,产生了上亿立方米的岩土,埋没了两个村庄,有数百人遇难。

要是没有大气层,地球也会像月球一样伤痕累累科学家对地球早期演化过程的研究中有这样一些有趣的假说:大约46亿年前,地球有了的原始大气层,在39亿年前左右,月球、地球以及周围的水星、金星、火星等都遭遇了一场大规模撞击事件,众多的小星体轰炸类地行星,这场持续了大约1亿年的大规模、高频率撞击事件被称为晚期重轰炸事件(Late Heavy Bombardment, LHB),月球上密密麻麻的撞击坑有许多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地球上确认的陨石坑只有一百多个,密度远小于身边的月球,这主要是大气层的功劳。木星、土星等行星为地球挡住了不少攻击,月球也承担了一些火力,但是地球还是每时每刻都被星体碎屑和陨石撞击威胁着,每天都有数百吨的地外物质冲进地球大气层,只是绝大多数小碎屑在坠落过程中就被大气层消融分解了。制图/章佳杰

对于能源外运,铁路起到了重要作用(摄影/刘辉)。由于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并不接壤,因此两国之间还需要过境吉尔吉斯斯坦,才能连通。目前,东起中国新疆喀什,穿越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城市奥什,西抵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有一条全长950公里的中吉乌国际公路。它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到中亚阿姆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公路大通道,也是中国—中亚—西亚国际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摄影 / 刘辉

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佛山云集众多古酱园创造了条件酿造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但佛山本地不产大豆,中国大豆主要产区是东北和黄淮地区,佛山酱油酿造所需的大豆主要来自东北,也有部分来自广西浔郁平原等地,300多年前,佛山云集众多的古酱园与其繁盛的手工业和发达的水陆交通分不开,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绥江在三水相汇,共同造就了三江汇流奇观(摄影/李志海),佛山近海,处在河运与海运交汇地,航运极为繁忙。通过条条航道,大豆从外地运来,酱油也能运送到多地,佛山酱油也通过下南洋的人们传播到东南亚,影响了东南亚的饮食(下图地图)。不同于北方推广的固态无盐发酵法及低盐固态发酵的速酿工艺,广式酱油最大的特点是天然晒制,结合广东常年温度较高的特点,高盐稀态发酵与天然晒制的方式,晒制出的天然酱油可长期保存。

摄影 / 李志海

最终大卡车将越野车拉了出来,挽救了困境中的采访团队。大家如劫后余生般,开心地聚在一起庆祝。

图中浮雕出自布哈拉州的瓦拉沙(Varahsha),这是一幅公元6—7世纪的狩猎图,狩猎者头上系着的绑带随风飘起,手中弓弦已经拉满,猎物近在眼前,整幅画面虽已残缺,却依旧充满张力(摄影/王牧)。

摄影 / 王牧

萨尔布拉克:拍摄转场也要按位置就座6月初,新疆阿勒泰地区萨尔布拉克的牧人开始大面积转场。连绵不断、浩浩荡荡的牲畜群所过之处烟尘滚滚,颇为壮观。要拍摄宏大的转场场景,需要缴纳费用,并听从摄影向导的指挥安排。在拍摄现场,每位摄影者会被安排在特定的位置,就像在电影院里对号入座。

苏姆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流通货币,最大面值为1000苏姆,当时的汇率为1元人民币兑换600苏姆。因此,大家来到乌兹别克斯坦兑换货币后,很轻松地就成了“百万富翁”。不过这也让采访团队每天都很发愁,因为出门携带一捆捆的钞票,实在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摄影/刘辉

摄影/李睿

摄影 / 李睿

5·12汶川地震杨勇进入龙门山高川河源头考察大光包巨型滑坡。

瑞德维拉扎乌兹别克斯坦 国家科学院 院士

乌兹别克斯坦所处的中亚内陆有着干燥的气候和充足的日照,依托发达的灌溉设施,以棉花、小麦和桑树为代表的绿洲农业蓬勃发展。上图中,农民们正在收获棉花,乌兹别克斯坦是全球主要棉花生产国及出口国之一,棉花产业是国家经济的一大支柱。

会东白沙坡大垮山顶部的卸荷裂隙,一旦有外因扰动即可下滑成灾。

岫岩陨石坑 摄影/陈鸣

摄影 / 陈鸣

摄影 / 王牧

宁厂热气腾腾的自流盐泉,是大地的完美馈赠四川盆地东部大量的考古挖掘,充分证实了早期人类曾在盐泉裸露地表处大量聚集。在渝东三峡地区,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及人类化石遗址达20多处。这些考古遗址的挖掘地,几乎都位于古代重要的盐产地附近,如巫溪大宁盐场、丰都附近有东岩碛坝盐泉。图中的盐泉在巫溪宁厂古镇,这是我国唯一一孔在上古时期就被人类发现并利用、现今仍在流淌的自流盐泉。摄影/余明建

阿姆河在大漠间穿行,划出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间的数段边界一块警示牌伫立在阿姆河的河畔,对岸便是土库曼斯坦。牌子上用乌兹别克文和俄文写着:“边境地区,禁止穿越!”阿姆河是多个中亚国家之间的界河,在上游的喷赤河,河流北侧为塔吉克斯坦,南侧为阿富汗;河水继续西行,形成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之间长约200公里的一段界河,乌兹别克斯坦的古城之一铁尔梅兹就坐落在其北岸;接下来的100公里,界河北岸变为土库曼斯坦,而后阿姆河在土库曼斯坦境内向西北奔流,在茫茫大漠的中心穿行甚久,并再次与乌兹别克斯坦相接数百公里,最终分成数条支流向咸海方向涌去。

狭义的鸟翼蝶属蝴蝶仅栖息在华莱士线以东,它们的分布区域主要位于马鲁古群岛、新几内亚岛以及澳大利亚东北部。由于岛屿对进化的促进作用,鸟翼蝶属各个物种的分布往往都有地域限制,种内亚种更加复杂。图中的几个物种,展示了这些分布区狭窄的蝴蝶与近缘物种的相似与差异。另外,只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省百余平方公里内的亚历山大鸟翼蝶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雌蝶翅膀展开可达25厘米,在空中飞行时,其体型比许多雀鸟硕大得多。

白鹤滩电站坝肩加固金沙江下游白鹤滩、乌东德电站正在建设中,水库蓄水在即,库岸矿山选厂密集,为了能在蓄水前获得更多利益,形成了“抢救式开采”景象,滥采矿乱排污的情况更加肆无忌惮,这是乌东德库区目前的采矿情形。金沙江水电规划在复杂破碎的地质条件下选择相对稳定的“地质安全岛”作为坝址,也需要作大量的护坡稳固工程才能确保坝体安全,图为乌东德电站的坝肩加固施工。

该国光热资源充足,通过河流的灌溉,有着发达的绿洲农业,由此也使得乌兹别克斯坦发展出了独特的绿洲文明。

天堂鸟翼蝶Ornithoptera paradisea存于哈佛大学的天堂鸟翼蝶标本美国哈佛大学昆虫系珍藏的天堂鸟翼蝶标本。鸟翼蝶翅膀上鲜丽的金属光泽,来源于翅膀上微小的“鳞片”对于自然光的反射。不同种类的鸟翼蝶翅膀上的“鳞片”结构有微小的区别,所反射光的波长因而不同。摄影/Christian A Perez

摄影 / Christian A Perez

纳骨瓮

鱼木寨

金沙江中游地震断裂带金沙江在中游完成了反N字拐之后,折向东流进入程海活动地震断裂带,这里的河谷地层发育着大量强烈的褶皱,说明历史上的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加之谷坡上植被稀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更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今,金沙江中下游“一库八级”水电站中的鲁地拉、观音岩电站已经蓄水发电。

华莱士东南亚考察路线及不同类群鸟翼蝶分布区域示意图1854 至1862年,英国探险者华莱士在东南亚进行了八年的探险与考察。在此期间的见闻与思考,促使华莱士与达尔⽂共同提出进化论。此外,华莱士发现巴厘岛与龙目岛栖息的动物种类存在巨大差别。在此基础上,后人画出了一条著名的生物地理分界线——华莱⼠线。图中考察路线根据华莱⼠著作《马来群岛》中的地图绘制。

金沙江体量最大的滑坡堵江遗迹图为四川省会东县杀威台子堵江残体,顺河长度6公里,平均宽1.5公里,高300—500米,加上右岸阿岔角残体,体量达数十亿立方米,在其下游不到3公里的倮佐—大坪子—法期滑坡堵江群遗迹不能想象其体量是多么巨大,可惜它们的形成年代和成因以及成灾景象找不到历史记载。

1966年,塔什干曾遭大地震破坏,震后城市进行了大规模重建。

团堡

位于亚欧大陆交往十字路口的乌兹别克斯坦,历史背景异常复杂,多个民族来来往往,或长或短经过或居住此地,都给这个国家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右页地图表示的是5个不同历史时期(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唐帝国、阿拔斯王朝、帖木儿帝国),乌兹别克斯坦受到不同帝国或王朝统治的情况。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是出生于中亚河中地区的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的帝国。鼎盛时期,其疆域以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囊括了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一部分。帖木儿本人也被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视为民族英雄(临摹/邱衍庆)。1507年昔班尼击败帖木儿的后代,建立了乌兹别克汗国。

图更为微观的骨髓结构,“红日”是血管组织,如晨光般清冷的色调也同样是染色的结果。

图中的盐泉在巫溪宁厂古镇,这是我国唯一一孔在上古时期就被人类发现并利用、现今仍在流淌的自流盐泉。摄影/余明建

摄影 / 余明建

重庆巫山县铜鼓镇有一条隐于荒草灌木间的羊肠小道,是由长江边的曲尺盘出发经铜鼓至湖北建始、恩施等地的必经之路。在明末清初,曲尺盘是附近山区重要的货运码头。茶叶、布匹和煤炭等物资,特别是云安盐场的盐,经长江水路抵达曲尺盘后,再通过骡马转运。住在附近的村民多多少少都能讲出关于这条盐道的故事(摄影/鞠芝勤)。

摄影 / 鞠芝勤

具象之中的抽象之美置于显微镜下的人体组织切片无疑是客观存在的具象,但一经摄影师创造力和审美的融入,其所呈现的画面通常是非常抽象的。图是牙龈组织切片,在甲苯胺蓝的染色作用下,牙龈的上皮细胞(紫色)与结缔组织(蓝色)这样水乳交融的组织因为呈色不同而构成一幅流动的画面。

5·12地震导致汶川县城后面的山体松动,人们用主动网将松动的山体挡住,以保护下面的城市。摄影/卢云

摄影 / 卢云

格罗夫山,中国发现的南极陨石宝库中国加入南极捡陨石的队伍并不久,但是陨石采集数量后来居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1998年中国第一支格罗夫山考察小队到达了目的地,队长刘小汉和其他3位队员一起带回了4块陨石,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的南极陨石。至今,中国共开展了7次格罗夫山考察,收获陨石超过了1万块。图为陈虹博士在辨别陨石(摄影/崔静)。

摄影 / 崔静

牙齿的主要构成部分——牙本质与紧邻内部牙髓腔的牙骨质交界面的显微图像,图片上半部色彩的渐变感和纵向排列的纹理是牙本质小管的显微结构,这些细小的管状结构将牙髓的神经与外部联系起来,负责向牙齿传递冷、热、酸等刺激性的信号。

光与影的魔术明视野显微镜通过聚焦镜将光束汇聚于样品之上,使得这张骨组织与横纹肌交界处的切片(如图)呈现出明亮的色彩。横纹肌是人体中比例最高的肌肉类型,在显微镜下会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横纹结构。

马帮不仅是一种山区交通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渝东、鄂西山区,马帮曾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在不通公路的山区,依然利用骡马驮运重物。图为利川市团堡镇的赶马人。

骨组织之中,存在一种被称为“骨小梁”的结构。这些网状结构支撑、保护着内部的造血组织。在明视野和偏振光的双重作用下,画面中经过染色的红色骨小梁结构呈现出一种不规则之美,与白色的骨髓组织共同构成一幅“雪后大漠”的景观,由于显微镜观测样品的视角是垂直的,因此这张照片的角度如同在无人机上航拍,“皑皑白雪”和露出的“红色沙丘”边缘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雪景如出一辙(本跨页下图 摄影/智茹)。

摄影 / 智茹

而通过偏振镜等设备的辅助,一些本身并非切片组织的“杂质”也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图中这张“沙漠星空”图为牙龈组织与封片胶的交界处,“沙漠”是牙龈组织本身的显微成像,而“星空”其实是封片胶本身的杂质,在平时很难看到,但通过调节偏振镜,这些杂质就会在光干涉效果的作用下被“点亮”。

晚风中,芦苇随风飘动昏暗的夜色中,微弱的月光照在一片茂密的芦苇地上,芦苇随风轻轻摇曳,边缘反射着月光,呈现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这或许是这张照片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其实这张照片并非来自宏观世界,而是显微镜的镜头之下。画面中随风飘动的,也不是芦苇,而是毛发。通过暗视野聚光镜,显微镜下样品的边缘会在黑暗的背景上发亮,于是有了画面中的视觉效果。通过摄影师的匠心独运,即使人体组织这样似乎与“美”不太相关的概念也会被赋予新的含义。

青海的茶卡盐湖,很多地方湖水只有薄薄一层,充足的盐分使得水体密度很大,黏滞度也非常高。在空气质量优秀且没有强风时,平静的湖面宛若高原上的明镜。然而随着游客的暴增,茶卡盐湖受到污染,曾经的天空之镜陷入困境。摄影/章佳杰

水墨长卷,还是窗上冰花?在医学和生物学中,为了观测肌肉纤维或神经纤维,通常会用到硝酸银溶液染色。在显微镜下,银染的横纹肌断面图如同一幅中国传统技法绘制的水墨长卷,又与冬日窗上的冰花有几分神似(下图 摄影/智茹)。由于显微摄影呈现的多是肉眼不可见的对象,人脑对它们通常没有直观的认识和建构,给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这也正是微观世界的精彩奇妙之处。

人体组织切片在置于显微镜下之前,通常要经过染色,这是因为仅凭人的肉眼很难区分未经染色的不同组织。染色的原理是染料对不同的组织着色效果不同。图中的颌骨切片在经过染色之后,骨小梁、造血组织等变得泾渭分明,同时变得犹如一匹极具民族风的锦缎。

阳光穿过三组桥洞:垃圾箱也能造就传奇图片观赏和拍摄十七孔桥的人,延绵不断。为了拍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精彩图片,大家绞尽脑汁。垃圾箱上的十七孔桥造型,也为“金光穿洞”的拍摄主题增加了新的挑战与乐趣。摄影/刘敏

摄影 / 刘敏

摄影/刘灵波

金光穿洞:冬日京城奇景万人来朝冬至前后,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桥洞被落日余晖打上金色光泽,形成“金光穿洞”的美景,也有网友将其戏称作“金拱门”。不少摄影爱好者希望能够亲手拍到这一奇观,但抢占机位可不是件容易事。

在塔什干的纳沃伊剧院,当地剧团正在上演经典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芭蕾舞是俄罗斯民族最为钟情的艺术追求,被誉为俄罗斯的国粹。在独立之前的苏联时代,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乌兹别克斯坦也很流行芭蕾舞,当地小学的女生舞蹈基础课,就是芭蕾舞。特别是俄罗斯族聚居的塔什干,经常会有芭蕾舞演出。自从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该国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芭蕾舞的重要性开始下降,俄语已不再是该国的官方语言,但还是很多场合的通用语言。摄影/赵安平

摄影 / 赵安平

2018年10月和11月,金沙江上游西藏江达县白格村在同一地点发生两次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在9天之后溃决成灾。摄影/何勇

摄影 / 何勇

易贡大滑坡易贡藏布也称“野共藏布”(藏语方言)、易贡河(汉语简称),即流经嘉黎县—波密县(八盖乡—易贡乡—通麦村)的一条大河,在通麦村汇入帕隆藏布,是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帕隆藏布的最大支流,全长295公里。易贡藏布的中游通过易贡湖,该湖是由历史上多次滑坡堵江而形成的堰塞湖。这里是地质灾害多发地段,1900年章龙弄巴特大泥石流和2000年的易贡大滑坡是最著名的两次。1900年,章龙弄巴特大泥石流堵塞易贡藏布的河道,形成了易贡错(易贡湖)的前身。2000年的易贡大滑坡再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并于不久后决堤,在下游形成了洪水。2005年,当地在滑坡处建立了易贡国家地质公园。图为2000年4月,发生在西藏雅鲁藏布江支流易贡藏布的特大型崩塌滑坡堵塞河床形成了近40亿立方米水容量的堰塞湖,对下游造成巨大威胁。图为堵塞河道的崩塌体。

摄影/林杨挺

摄影 / 林杨挺

徐波

图为民国时期的盐票(摄影/谭红建)

摄影 / 谭红建

图为红颈鸟翼蝶Trogonoptera brookiana红颈鸟翼蝶展翅宽达13至14厘米,翅色雍荣华贵。160年前,华莱士在马来群岛见到它们时,有过详细记录:“这种蝴蝶有长长尖尖的翅膀,通常是天鹅绒般的深黑色。从翅膀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列着一排有金属光泽的绿色斑点,每个斑点都恰似一个小三角形的羽毛,还有宽宽的鲜艳的深红色前胸,好像围着鲜艳的颈圈……它们偶尔飞到空地上,会停歇在有水可吸的地方,使我终于成功地捉到两三只。”在马来西亚各地,几乎都有这种美丽的凤蝶出没,雄性红颈鸟翼蝶常成群聚集在湖滨或河边的泥坑上,平展四翅,肩头露出鲜艳夺目的红颈,旁若无人地伸喙吸水。它们时而还会排出尿液,将泥土弄湿,以从中吸取盐分。摄影/张巍巍

摄影 / 张巍巍

大英博物馆中陈列的红鸟翼蝶标本。百余年间蝴蝶贸易带来的人类捕捉,让包括红鸟翼蝶在内的各种鸟翼蝶数量大幅度下降。这些蝴蝶分布区域大多狭小,栖息地的破碎化与丧失,令它们处境更加艰难。

冰岛奇丽的冰原下,隐藏着无数未知在冰岛壮观瑰丽的冰原之下,隐藏着神秘的冰下环境。对于研究者而言,冰下水文过程复杂多变,直接观测极其有限,大多只能通过冰川的运动特征、冰川水文过程变化或者水质变化来对一些现象进行推测。可以说,冰下环境就像一个黑盒子,而冰洞,则是人们打开这个黑盒子的一把密匙。摄影/Peter Svoboda

摄影 / Peter Svoboda

图为克韦尔克冰川中的冰洞,地热使得冰洞下的水流变成了温泉,氤氲的热气蒸腾着上方的冰川,形成一道神奇的景观。

THE END
0.水流冰川的以上是关于水流冰川的___,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冰岛的冰川洞穴更是一个独特存在,与世 的参考答案及解析。建议大家看完问题先作答、再查看答案哦! 华图试题检索系统(https://gd.huatu.com/zt/questionqy/)是服务于考公试卷题目解答、职业考试试题解析的专业找答案系统,千万题库供用户查询,针对jvzquC41if4iwjyw0eun1}nmw1956A:380nuou
1.冰岛冰洞冰与水之歌|文章|中国国家地理网水流与冰川的相遇,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在学者的眼中,冰川洞穴是探究冰川内部秘密的密匙。而在摄影师的镜头下,这些洞穴奇丽壮观,令人着迷。冰岛的冰川洞穴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洞穴相比,它们晶莹透明,极尽美妙。然而,在冰岛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和独特的地热环境下,它们几乎随时面临着jvzq<84yyy4ekun5824dqv4ctvodnn4r7ekc6n::86h6f;90jvs
2.水流与冰川的,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冰岛的冰川洞穴更是水流与冰川的,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冰岛的冰川洞穴更是一个独特存在,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洞穴相比,它们晶莹透明,极尽美妙。然而,在冰岛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和独特的地热环境下,它们几乎随时,这使每个镜头都成为唯一的瞬间。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jvzquC41yy}/rypcq0ipo8|cpiqf1mfcp1ic2?j39:;19@9h64>12j;6;cl:hk9e5e
3.水流与冰川的水流与冰川的__,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冰岛的冰川洞穴更是一个独特存在,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洞穴相比,它们晶莹透明,极尽美妙。然而,在冰岛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和独特的地热环境下,它们几乎随时__,这使每个镜头都成为唯一的瞬间。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接触 消失 B. jvzquC41yy}/uqzcuj{bvr3eqo5uk8ke:h65c;g636:g89g4:666hj7ged9c6;3jvor@hvBdfd?bh@>gdgh89o:e4e;7:<>:cek78;8h5
4.2023文水县审计局招录公务员公告公务员考试网【例题】 水流冰川的___, 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 。冰岛的冰川洞穴更是一个独特存在 , 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洞穴相比 , 它们晶莹透明 , 极尽美妙。然而, 在冰岛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和独特的地热环境下 , 它们几乎随时___, 这使每个镜头都成为唯一 的瞬间。 依次填入划横线jvzquC41hl4iwjyw0eun1;5451622>4432799<3jvor
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怎么筛选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9.水流冰川的___,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冰岛的冰川洞穴更是一个独特存在,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洞穴相比,它们晶莹透明,极尽美妙。然而,在冰岛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和独特的地热环境下,它们几乎随时___,这使每个镜头都成为唯一的瞬间。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jvzquC41jnp/j~fvw0ipo872475239<142;63980jvsm
6.2023阳曲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招录公务员公告【例题】 水流冰川的___, 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 。冰岛的冰川洞穴更是一个独特存在 , 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洞穴相比 , 它们晶莹透明 , 极尽美妙。然而, 在冰岛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和独特的地热环境下 , 它们几乎随时___, 这使每个镜头都成为唯一 的瞬间。 依次填入划横线jvzquC41hl4iwjyw0eun1;5451622?4432832<3jvor
7.25广西单招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真题卷(七)D.老师讲授白居易《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 1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亲家(qìn jia) B.细菌(xì jūn) C.结束(jié shù) D.追悼(zhuī dào) * 12.水流与冰川的 ,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冰岛的冰jvzq<84mcqyik7|lz0zpr8{o1gPWpOJ[0cyqz
8.112.水流冰川的112 水流冰川的___,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冰岛的冰川洞穴更是一个独特存在,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洞穴相比,它们晶莹透明,极尽美妙。然而,在冰岛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和独特的地热环境下,它们几随时___,这使每个镜头都成为唯一的瞬间。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怡当的一项是:A.接触消失 B.jvzquC41o073vrpw0eun1}nmw1?2;B621:?16B9670nuou
9.119.水流冰川的119 水流冰川的___,会碰撞出一个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冰岛的冰川洞穴更是一个独特存在,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洞穴相比,它们晶莹透明,极尽美妙。然而,在冰岛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和独特的地热环境下,它们几乎随时___,这使每个镜头都成为唯一的瞬间。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怡当的一项是:A.接触消失 B.jvzquC41o073vrpw0eun1}nmw1?2;B621:?16B:860nuou
10.安徽省芜湖市沈巷中学2025(4)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当水流与冰川相遇,会碰撞出一种神奇的景观——冰川洞穴。冰岛位于大西洋北部,大西洋中脊纵贯该岛,中部高原现代冰川广布。冰岛冰川具有补给多、消融快的特点,在夏季时处于消融状态,包jvzquC41yy}/|}m0eun1|thv1;5::829: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