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钱子反正

队伍来到灵岩寺,盛怀恩和李丹站在山门处四下一看,都不由说声:“好去处,和尚眼光不错!”

两人将马匹丢给亲兵,亲自跑到东、西两边的山上转了转。

李丹笑道:“这地方蛮好,易守难攻。

大人你看,北面鞍头山到雷坞,那边俱是开阔地,后面的披云峰山高林密,调兵、移动敌人很难侦测。

大人尽管放心去找林百户会合,我在这里守上三五日。待敌人疲惫力竭,咱们举三柱烟为号内外夹攻,大事可成!”

盛怀恩见他自信满满,也放下心,两人立即下山安排。

原来这一带是丹霞地貌(李丹没解释,估计盛大人也没兴趣听)。丘峰兀立、红壁陡峭。

站在山门处四望,地势高而开阔,可以看出来大约这官道原本是条经年的河床。

涨水期的洪水自两侧山上汇聚下来漫灌山谷,冲刷河道和两侧的崖壁;枯水期水面下落露出河床,仍然行路过车。

在河床(官道)路南,东、西两边陡峭崖壁的缺口,有段舌头般伸向下面的沙砾缓坡。

沿坡而上水线处建有条石砌脚的牌坊,上面隐约的痕迹是“灵岩古寺”四字,条石的斑斑水渍显示它已在此多年,看过无数次水涨、河落。

上去走不远道路中间有座崖壁间夹垒的山门,也是条石砌脚,恰似个关口一般。

山门内东侧坡上散落着十几户人家,叫灵泉庄,住着该寺的佃户。

沿庄前砂石铺就的路径穿庄而过,上坡后才看见树林后面残墙断壁环抱下的天王殿。

看上去这座三间的瓦顶小殿更像寺院正门。

门口啃凉薯的小沙弥见军官过来,掉头就跳进断墙缺口里去了。

盛怀恩带了三百官军往东去寻林百户。

李丹则将诸营正请到山门的券洞下面,把敌人后队将至的事,以及自己和盛怀恩的计策告诉大家。

刚打了胜仗,哪个也不愿意说矮话,大家说咱们也有千把人,又有寺院据守怕他何来?

受创较大的右营,这回阵亡十一人,伤了近三十,李丹便布置他们守地势较复杂的南面。

那边有多个水塘如繁星点缀在丘峰之间,利守不利攻。右营只需把守住寺后西塘边、东南方的这两处缺口即可。

后营上西山。这里视野开阔,崖壁高耸,还有洞穴、岩窟可以利用,林木茂密。放上几百人从下面几乎难以察觉。

麻九带领护卫队、顾大和杨乙两队,以及留下的两旗官军守山门和灵泉庄,黄钦的弓箭队也加强给他。

前营布防东山,这里地形虽不高,却是灵泉庄的后盾。另一侧又是连串水塘,同样要防止敌人绕过水塘去偷袭缺口。

左营守卫寺内,所有载货的大车都集中到寺里,左营要保护辎重的安全。

李丹从边上的缺口往里看,这座“寺院”却完全不是想象中殿宇密布、巍峨庄严的样子。

天王殿后面竟是个开阔的空场,除去槐柳、残基,哪有什么大殿?

他茫然地原地转了两圈,看着同样意外的萧万河笑道:“宥之(萧万河表字),莫不是老和尚知道咱们来,施个法术将菩萨和大殿都藏起来了罢?”

“这怎可能!不过……,既是寺,岂能无殿?”萧万河也摸不着头脑,一回头看见个和尚正远远走过来:“喏,和尚在此,问他便知。”

“你且叫人将院墙扩开,车辆集中进来围成车阵。我去会会和尚。”

萧万河答应一声快步走了,李丹便转身朝和尚迎过去,双手合十施礼:“师父可是这寺中的?不知如何称呼?”

那和尚便念声佛,说:“小僧通治,暂充本寺住持。施主,佛门净地,还望入寺前放下刀兵。”

李丹没理睬这个要求:“余干李三郎,奉差往上饶押运军粮辎重以救城内数万民生。

不想今日半途遇袭,民夫伤亡不少,有四、五十伤员需要场地救助,欲借贵司宝殿一用。

或者有盐水、草药提供则不胜感激!某可以留下些粮、豆、面,予诸佛子为布施。

只是……,进来后见贵寺空空荡荡,难道一间干净厢房也无么?”

和尚听了不恼,微微笑着躬身道:“小施主随喜,或者可方便到方丈吃杯茶?”

这是在邀请的意思了,李丹抬抬手:“好呀,有劳主持!”说完叮嘱宋小牛让镇抚们注意大队进村、入寺不得骚扰,然后带着李三熊跟在和尚后面往里走。

通治和尚边走边介绍,李丹这才知道这地方在唐末就有人修行了,只是苦于地方过于偏僻,所以修不起庙宇。

本朝初年来了位云游的嘉善大师,临走将自己化缘得来的几两银子留下,才建起了那牌坊和山门。

前任主持雨桐便发愿,定在有生之年把三大殿建起来。

不料他带着全寺省吃俭用、开荒种地,加之四处化缘和募资,好容易攒起来百两黄金,竟在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被几名强贼闯入寺院夺了去。

雨桐因此一病不起很快圆寂,他的大弟子召集僧人,把剩余的银两、粮食发给大家,叫众人去各自寻生路。

时下寺内只剩了三个半和尚加名小沙弥,每日一餐,日子凄苦无比。

“就这几个人,怪不得没点香火气!”李三熊将铁山和大青拴好,回身叹息。

“军爷,不是人少才没有香火,是这地方古怪,非建寺的去处呵!”通治苦笑。

“你是说,这地方不适合建寺?”李丹说着,站在崖壁前愣住了。

这是个巨大的方山,红色崖壁几乎是直上直下。

但在与山脚下方,千万年雨水的冲刷造就了奇迹,在赤壁丹崖上自然形成拱形大厅和内凹庭室。

僧人们借用地形修建外墙、搭建屋檐,用蒲草铺顶,沿着崖壁延伸开去。那高大的便是大殿,低矮的便是僧房、伙房、藏经室。

“这就是你们的寺院?”李丹惊讶道。

“没办法,建不起大殿就只好凑合。一代代下来,也不知挨了多少年?”通治回答。

“你们住在山洞里?”李三熊瞪大眼珠:“在这里出家就得住一辈子山洞?”

“这不是山洞,”李丹告诉他:“这叫丹霞地貌。是上万年前大湖或大海沉淀的泥沙堆积成的。

那时水面比现在高许多,这山顶兴许在水下,或者露出水面是个小岛。

后来水逐渐减少,流速加快,就在崖壁上冲刷出这些洞窟和凹壁。

再后来水没有了,这些露在外面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

“哦,哥儿说的是!水该是大禹给排走了吧?”李三熊似乎明白了,很佩服地看向李丹。

“阿弥陀佛。”通治双手合十:“施主能通观古今,实在难得。小僧受教了!”

“通观古今?这词用得好!”李丹哈哈一笑:“师父刚才讲此地不适合建寺院,为何这样说?”

“哦?施主难道不觉得这里地方局促,地形受限难以施展吗?”

“地形地貌难以更改,唯有因地制宜。你们借崖窟造室就是个例子。”

李丹信步走入一间大殿,边抬头瞻仰佛像边继续说:“古来建寺皆看风水,尤其知名大寺。

如应天的清凉寺、静安寺,盛唐时长安的大兴善寺、大慈恩寺、荐福寺、青龙寺,唐末五台山的金阁寺,洛阳的白马寺、广化寺等等,无一不是如此。”

“公子对我释教很熟悉呵?”通治惊异地抬头,这时李丹才看出他不过四十岁左右,只是常年苦修生活让他须发都灰白了。

“建寺的目的无非两者:弘扬和静修。或达其一,或两者兼备。

若出于弘扬佛法考虑,寺院的确应建于开阔、便利、人烟稠密地带。

但若仅为静修,则不必如此,择可生息之地,因缘自然造就清净场所便是。

通治师父带我这一看,此地有山水、有田园,正适合清修!”李丹出来走到院墙缺口处,指着外面的景色大声道。

“可……。”

“我知道师父这个‘可’是什么意思。你是还放不下那弘扬的念头对不对?

师父忘了,佛祖让我们学会‘舍’,万事随缘。

既此地不适合弘扬佛法,奈何强要之?

不如两者取其一,更加自然。

再者,你同时两者都要,所需、所费甚大。

与其现在这样,不如先舍一件,实现一件。

能给广大僧徒、信众提供良好的清修之地,不也是对释教的贡献和功德么?”

“然也。”通治张大嘴巴,好一阵才合上,然后说出了这两个字。

李丹笑了,走回来说:“你们唐密呐,总想着搞得气派恢宏,似乎不如此则难以示界外诸天之自由、佛法之尊崇、金刚之威严。

岂不知释祖修行时,唯一蒲团而已,哪得片瓦遮身?

汝等入世久了,以为修行必得住精舍、披袈裟,其实缪矣!”

一席话说得和尚目瞪口呆,半晌才问:“公子如何知道敝寺是唐密传承?”

李丹似笑非笑地瞅他一眼:“那大黑天张手瞪眼地立在那里,我如何能看不出?”见通治脸红了,哈哈笑道:

“汝先师找的好地方,别人灭佛也灭不到这里。

师父若要将寺院建得金碧辉煌,反倒违了他的初衷!”

那通治听了满面羞惭,躬身一礼:“大人一席话点醒梦中人。

不瞒阁下,我寺历代主持皆不解先师在此驻步的道理,不想被大人看破,真叫小僧无地自容!

既如此,大殿果然是不修也罢!”

“诶——,我让你莫修得金碧辉煌,可没叫你不修呵!”

李丹挥挥手说:“不过大师,其它事咱们可以慢慢切磋。

乱匪将至,我欲请师父出面劝村民避入寺内,我在这里列车阵环护,并有数百锐健守卫。

此事耽误不得,还请大师出面相助!

另有数十伤员需要屋舍安置,也请大师铺排。”

“出家人慈悲为怀,这些都好说。伤者大人尽管送来,我这里有位师弟极善医术。

至于村民,他等本就是敝寺的佃户,我派人去收拢便是。”

“如此,多谢大师了!”

通治连说“不敢当”,转身进去叫出两个面带菜色的和尚来与他们吩咐。

李丹注意到了,边往外走边吩咐李三熊取三十斤米面、五斤豆子来接济下。

迈出寺墙就看见宋小牛大步走来,忙招他过来,问:“都安排好了么,可有其它事?”

“三郎,镇抚都布置好了。舅舅叫我来告诉你,黄钦他们出去哨探并未发现乱匪。”

“没发现?”李丹纳闷,搔首道:“不可能呀,俘虏招供盛大人不可能听错。难道前锋全灭他们就怕了转身逃啦?”

“嘿,那敢情好,这仗不用打啦!”

宋小牛伸手在李三熊的斗笠沿上拍了下,然后轻声说:“阿舅说了,没确定敌踪前不可懈怠,谁知道他们藏着什么坏呢?”

“这话说得有理。”李丹想想问:“盛大人留下的俘虏呢,就那贼头目?”

“在下面,舅舅的人看着,没顾上管他。”

“拎过来我再审审。”李丹回头看了眼天王殿:“就在这里,快些!”

小牛跑开去提俘虏。李丹叫住赵敬子让他上西山找个高处把这周围方圆的地图画一下。

又让人传令左营在寺门口做个木栅,另外做些拒马,放到下面牌坊口、山门等处。

他还是觉得敌人大队在某处潜伏着,只不过还没被发现而已。

------------------

灵岩寺西南隔着两座山梁有个叫观塘的地方,是个二十来户的小村子。

村里唯一的富户全家现在都在塘边的泥里躺着,活着的村民不是在做饭、送饭,就是干些浆洗的活儿。

几个壮劳力从富户家往外搬东西,门口那辆骡车已经被箱笼、锦被堆满,有人就转身往小驴儿拉的轿厢车里放。

拄矛枪、头上裹块红布的兵士在车后叉着腰,不错眼珠地盯着。

在离他十来步远处红土墙边,两个人正小声交谈。

浓眉毛、八字胡,一条革带后面挂着双插(弓袋和箭袋的统称),腰里别把鱼皮鞘燕翎刀的家伙,正向对面黝黑、短须的汉子说:

“将军,那伙人躲到寺里去分明是怯了,他知道咱们在后面又怎的?

我看,就该趁他们心虚追上去,一股脑儿围了,先杀个片甲不留,报完仇就走。不能等他们缓过气,再打可费力多啦!”

“打是肯定要打的,仇也一定要报的。”对面那黑脸汉子的薄嘴唇轻轻地动:“我只是觉得哪里不对。

若说官军抛下他们跑了,按理一伙子民夫早该散伙才对,没有缩进寺院的道理。

可要说不是这情形,那会是什么?这起子民夫是谁带队?真有意思!”

“我草将军,你能不能别提那没用的!你是说,他们还有什么后手或者计谋?”

“说不好!”薄嘴唇朝地上啐了口:“冯老三跑回来说,刚开始对方猝不及防,可马上就有人取出竹枪来抵抗。

然后外面罩着百姓衣褂的官军助战稳定了局面,接着是个骑红马的青衣小将带人从侧面冲阵,逼他们后退。

西边树林里出来接应的人也都是青衣,看来和这小将是一伙儿的。

然后就有人喊官军来了、被包围了,导致前部溃败李有那厮被杀。

我听来听去不像是李有伏击了运粮队,倒像人家设下个套儿把这小子装进去了。”

他说完用拳头在墙上擂了一下子,敲得细土刷刷落下。“叫冯老三来见我。

妈妈的,这小子当逃兵在战场上丢弃了自己兄弟,现在得让他补回来!我游三江手下可不收废物!”

原来这人便是前边韩守备提到,在江上击败了林百户掠走军粮的游三江!

八字胡拔脚便走,又被他叫住。

“去找本村的问问,到灵岩寺还有别的路可走没?我就不信了,这王八壳子难道真就找不到一条缝?”

说完,游三江背着手慢悠悠地走进富户家的院子。

抬头看了看黑瓦挑檐的正房,走进去拉过张椅子在阳光下坐了,叫过亲兵:

“他家的丫鬟、奴婢呢?找个来伺候本将军。

老子替他们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了,享受下老爷们享受过的,这总可以吧?

被你们搞得连个端茶送水的人都没了,真是无趣!”

亲兵赶紧去关人的柴房,叫看守提出两三个来烧水、奉茶,又挑个姿色好的来伺候将军。

游三江自己在屋里转悠,瞧见屋檐下有个养莲鱼的青花大缸,便信步走出来逗那缸里的鱼儿,心说有钱人就是会玩,摆个缸养鱼只看不吃。

他虽是桐木溪上鱼行的把头出身,可小时也进过私塾,也曾有过梦想的。

忽然背后有个声音:“小的冯三儿给将军磕头。”

他唬得心尖发颤,回身踹了那家伙一脚,骂道:“老三,你这辈子都是个贼!走路丁点儿声响都没有,你要吓死本将呀?”

“小人、小人就是个贼,也只会做贼,要没这点本事,小人今早在西塘就没命了。”冯三跪在地上哭丧着脸回话说。

这人三十上下,长得很瘦,一双手倒纤细得似女人般。

他本是活动在闽、赣边境的飞贼,常匿于青溪和临江两地往来作案。

这次是因盗了龙泉沈家祖上流传的一口宝剑遭到官府通缉,故而加入游三江的队伍藏身。

早上他是凭借水性和天生机敏,跳入个池塘躲过搜索,终于逃回来的。

“这么说,当时乱哄哄的你也没看清对面领头的到底什么模样?”游三江问了几句,所得和他最初讲的没太大区别,便有些不耐烦。

“将军,小人不过是个微末之徒,逃命还来不及哪里顾得许多?也没人要我特地留意他们带队官模样呀。”

冯三说完就看对方眼神不善,眼珠一转赶紧说:

“呃,不过他们最能打的都穿青衣,所以小人想,要么是官军扮的护卫,要么是内里他们藏了支团练!”

“唔,这倒有可能!”游三江忽有醒悟,抬头看了眼冯三身后那八字胡:“朱校尉,你怎么看这事?”

朱校尉捋了把胡须:“说不好,可能性倒是有。不过,官军里会有哪个王八蛋这样聪明么?这事儿有点匪夷所思。”

“这么的,”游三江指指冯三:“老三,你丢下弟兄们当逃兵,这罪过咱先给你记下。你去灵岩寺走趟,回来我就当这事一把抹过!”

“什么?”冯三回身一激灵:“将军,我的爷,小人、小人到那儿去干什么?被他们抓住肯定割了脑袋去领赏呵!”

“你先别歪嘴叫苦,听我说。”游三江带着坏笑看了眼朱校尉:

“给他扯白布做个旗。你去就说是避水大将军游某派来的军使,然后要求面见他们管队长官。

提几件事:首先,放回抓走的兄弟;其次,交出运输的军粮和车马;最后,游大将军保证他们可以安全返回兴安绝不攻击。”

“将军,你要放了他们?”朱校尉鼓起眼珠来。

“娄元帅派咱们来,一是要截断官军这条粮道,一是从背后袭击凤栖关。

这帮人杀我两三百兄弟固然可恨,但假如他们真的交出粮食,我乐意放他们走,毕竟凤栖关比报仇要重要!

关口一丢,上饶、广信两城官军成了瓮中之鳖,这份功劳比杀两千民夫大得多。

朱校尉,你算过这笔账来没有?”

“哦,我明白了。只是……,有点便宜他们了。”朱校尉愤愤道。

“呵呵,所以冯老三,你去可不光是传这三个条件的。”游三江点点头:

“你还要记住他们主要军官都是谁,争取弄清楚到底还有多少官军,有没有民团,武器装备、甲胄都是什么样的?

总之,能看、能记多少都行,最重要领头的是谁,咱知道了名号将来报仇时也好找人,对不对?”

“呃,将军,这事谁都能做,干嘛非要我去?”

“你可以不去,那朱校尉就没必要留着他,拖到池塘边砍掉算啦!”

“啊?”

“啊什么,还不快滚!”

等朱校尉把冯三拖出去,再回来时,游三江已经坐在屋里,舒舒服服地享受着丫鬟的小拳头在后肩上的敲打了。

“将军,我让那小子滚了!”

“到底还是去了?”

“他敢不去,我真敢砍了他!”

“嘿嘿……。”游三江笑了几声:“人都怕硬的。这种东西就是软骨头,黏黏糊糊,又想跟着咱们发财、又怕死!啧,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他睁开半闭的眼睛瞧了朱校尉一眼:“自己找个小院没?晚点我叫人选一个给你送去。

跟着爷就有这好处,咱游三江懂怎么照顾兄弟,绝不会吃独食!哈哈哈!”

------------------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冯三跪在天王殿的青砖地上,偷眼瞧李丹心里纳闷:几百号杀人不眨眼的兄弟,怎么就叫这小子给包馅了?

他觉得很怀疑,这定是官军设下的圈套,故意弄个小孩子出来要激怒游三江的!

“冯三?又是个飞贼!”李丹觉得好笑:“一路行来飞贼何其多,这是为何”

“小的以为这倒不稀奇。”见没有官军在场,冯三胆子也大了些,点头哈腰地告诉:

“各位首领想想,似做小人这等买卖的,若没两下身手,在这山高林密处如何生活?”

“嗯,可以理解。”李丹点头:“不过你就不能做些其它营生,非要干这个么?”

冯三冷笑:“小人自小没父母,在码头上游荡。

幸而被师父收养,教我这身本事,不然还不知能不能活到今日,哪有机会选自己的营生?似公子这般好运,我却没有!”

“大胆!你不想活了?”顾大“刷啦”一声拔出腰刀来。

不料那冯三竟耍起赖皮来,梗着脖子叫:“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原也没指望你们几个民团能守什么规矩。

反正将军说我是逃兵迟早也要杀,你若手快给兄弟个干脆!”

“嘿,他还牛气冲天了!”顾大惊奇道,一时不知自己的刀该如何是好。

周芹“扑哧”一笑,说:“既然说到使者,那咱们还是说正题。你方才讲的三个条件我们若是不答应,又待怎样?”

这边杨乙见他岔开话,轻轻示意顾大收刀、坐下。

“那还用问?自是两家开打嘛!”冯三咂嘴说:“不过我听将军的意思,他是奉命来截断官军粮道并攻取凤栖关的,实不想和民团作战、消耗时辰。

只要你们归还被俘的兄弟、交出军粮,他会放你们离开的。”

“哟,你这么肯定?”萧万河冷笑。

“小人和将军同乡,向知他脾性是吃软不吃硬。”冯三很认真地点点头:“何况这个话他是当着小人面对朱校尉说的。”

“这恐怕和脾性没关系,是游三江怕打不过我们,或者在这灵岩寺空耗时辰罢?”李丹开口说。

冯三瞪大眼睛眨巴几下,他一直称“将军”,并未提过具体姓名。

他不知道李丹早从对被俘小头目的讯问中得知了是“游三江”带队,对这年轻人如此准确喊出己方将领大吃一惊。

这时他才开始觉得,眼前着青衣的小将可能真是这伙人的首领了!骑灰马的难道是他?

“呃,小人疏忽了,敢问首领怎么称呼?”

“这位是原东昌知府李公之后,余干李府三公子,弋阳卫团练防御使,单名丹字的‘小元霸’是也!”离他最近的顾大很豪气地介绍说。

冯三眨眨眼:“李三郎,失敬、失敬,游将军说了,能吃掉我们几百弟兄很了不起。

不过大家犯不着彼此为敌,还请李防御放还被捉的弟兄,让他们回家和父母团聚。”

“哼,放回去他们能老实回家,骗鬼哩!转身找口刀又回来复仇吧?”萧万河说:“何况人都送到兴安去了,还不了啦!”

“这……。”冯三为难地抓抓头皮:“好,那这条我回去帮各位解释。”

“你也不用解释。”李丹起身走到他面前,蹲下来盯着他说:“帮我带话给游三江,他要是只会水战,赶紧来降。

如果陆战也有信心,我在这里等着他。战还是不战他自己拿主意。

不过我如果在这里挡着,想必凤栖关他也别想去!回家洗干净缩在小娘怀里做梦去吧!”

这话说得狠,让屋里一众汉子都笑起来。冯三狼狈不堪,抬眼问:“李防御,你、你真要我把这话带给他?”

“当然!”

“我看你手上也没多少家丁、护卫,保着上千的民夫只守这么个破庙,你就一点不害怕?能息事宁人多好,何必说这种话故意激怒他呢?”冯三劝道。

“哟,不简单,居然看出我在激将?是我小瞧你了!”李丹惊讶地又把对方打量一番:

“说的是,我就憋着想激怒他,看他如何是好。

我打定主意要把他这一千多人都留下,为死在江上的官兵和百姓报仇,为上饶去了后患!

两城加起来十余万百姓和官兵,一旦破城少不得一场人间惨剧。

我是绝对不会让游三江如愿以偿的,你回去后不妨直说。”说完挥挥手:“小牛哥,送他下山!”

宋小牛过去推他,冯三走到门口翻翻眼皮,转过身来又跪下了。

“咦,你想干啥?”小牛上来要扯他,李丹摆摆手。

“各位首领,听我句劝,那游三江长得斯文,可满肚子的坏水!小人和他比起来那简直就是良善了。

观塘从先生,远近闻名的读书人,他眼都不眨地就把人全家砍了。

你们没有了官军撑腰,人数上还不如他多,这要是真打起来……。

还不如把粮食给他,或者分他一半息事宁人,何必在这地方白白丢了性命?”

冯三说着、说着,额头上的汗水滴到青砖上,他是知道自己带着被拒绝的消息回去很可能被迁怒,凶多吉少啊!

李丹有点诧异,他没说话看了眼麻九。

麻九会意,起身拽着他后领:“到近前说话!”然后拉他到离李丹三步远近丢下,说:

“我问你,要老实答话,如有欺瞒隐匿,你可就飞不起来啦。

那游三江怎么突然想起上北岸来了,你可知道?

他难道不晓得江边有一整个游击营在巡视,就不怕被官军包了饺子?”

“首领,详细我不知道。”冯三又磕个头说:“小人在他手底下就是个探马头儿。

听说是有人从江北送了消息给娄帅……呃,娄贼,游三江自告奋勇领的差事。

嗯,小人还知道,不少头目都嫉妒,说游某只是水里的本事赢了几场,才几天就成了将军所以对他都很不服气。

他主动请战,估摸是想在陆地上露一手给众人瞧瞧的意思。

您说的那个游击营我们早摸清楚了,就是趁他们疏忽的档口儿过的江。

小的因来过这一带,所以被派在头拨队伍里。见我们过去,大队才开始过江。

本来的意思是头拨先不惊动人,悄悄过来探路。

没想到你们来得快,校尉觉得反正没几个官军,民夫肯定一冲就散,不如把这个头功拿下了!谁知……

后面的事,你们都知道啦。”

麻九和李丹对视一眼问:“既是偷袭,那队伍里没有炮铳,也没带甲胄吧?”

“带那些累赘就走不得山路啦,全军轻装过来的。不过……,”他忽然看看麻九不说了,最后在众人催促下,才挤出句:

“大伙儿的口粮只带了七日份。这都第三天,要不尽早结束这一战,就要断顿了!当然,进山后灭了从家,多少有些粮可以补益。”

麻九和李丹又对视一眼。冯三供出的情况和他们从匪徒尸体上,以及听俘虏招出的消息完全吻合,解释了之前他们疑惑的某些问题。

“所以,那厮让你来劝我们丢下军粮散伙,还什么息事宁人?说了半天,是尔等带的干粮不足呵!”一直没说话的潭中绡开口。

“那我们还着什么急?”周芹笑道:“老子们哪里也不去在这里耗着。你告诉他这儿有两万石军粮,有本事叫他……什么来的?游三江?让他自己来取!”

“周营正说得对,我左营也哪儿都不去,全凭防御和麻百户指挥!”萧万河也拱手道。

看大家这样子,冯三叹气:“看来这仗是非打不可了?”

“也可以不打。”潭中绡挤挤眼睛:“叫那姓游的自缚来降、全营弃武,不就太平无事?”众人哄笑。

“喂,你个使者操这么多心做甚?回去复命不就完了?”顾大伸出刀鞘捅捅他。

“要那么简单就好了。”冯三的表情比哭还难看,磕了个头说:“既各位首领不肯向那游三江低头,小人就求个恩典!”

“你说!”李丹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小人劝不动各位首领,那游三江视我等如草芥,回去定是凶多吉少。求各位首领留下小人,莫叫小人回去送死!”说完就在地上磕起头来。

李丹示意小牛将他拉起,冯三额头上已经青紫,涕泪交加。“你叫什么名字,可有大号?”李丹问。

“小人冯三,江湖上有个名号叫‘三钱子’,大号没有。”

“三钱子,怎么讲?”

“我师父是个道士,号龙须子。

有一天我缠着让他给小人也起个号,他随手掏出三枚铜钱说你能借这三个钱到溪对岸去,且鞋子不湿,我就替你起号。

小人过去了,师父哈哈一笑唤我三钱子。”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三枚铜钱过溪水?你吹呢吧?”周芹瞪眼道。

“要不,各位首领咱们试试?”李丹倒颇有兴趣。前世看武侠小说里有什么“水上飘”、“草上飞”的,难不成还真有这样的?

他招来小牛吩咐两句,便带头走出天王殿。

小牛叫来值班的韩四,让亲卫和镇抚们点了十支火把,亮堂堂地围在殿外。

冯三看李丹点了头,从地上跃起,跑几步拧身跳起,脚在殿前树干上一点,转身扒住屋檐,两臂用力便登上屋顶。

众人愣神功夫他又一个筋斗回到地面,落地无声,然后到李丹面前单膝跪倒复命。

别人没看到,李丹却见他下来时手搭了下屋檐,以此缓冲了落地的力量。

整个过程飘逸、迅捷,果然没有多年的练习和应用是极难做到的。

李丹知道这人看着瘦,其实臂、腰、背、腿上各处肌肉力量的发挥、运用都是上乘。

回头看了眼被叫来的审五,那家伙苦笑:“小人这两下子只好混口饭吃,进出中、下之家尚可,却达不到这位好汉的功夫。”

“你兄长和他比呢?”小牛轻声问。

“兄长比小人强太多,这殿估摸也能上去,却做不到这样一气呵成。”审五回答。

回到殿里,李丹满意地看向重新跪在地上的冯三。

心想这家伙看事准、知轻重,是个有心的,而且还挺能装可怜。

自己倒是喜欢他这身轻功,但使用上还得加小心。

“冯三,你的本事我看到了,我这里不收只会说嘴、吃喝的。你且说说能为我等做些什么?”他问。

冯三大喜,叩首回答:“小人不图舒坦、安逸。防御大人让小人做什么,就做什么!”

“态度不错,那要是我让你回那边呢?”

“啊?”冯三愣住了。

------------------

夜里,游三江抱着个丫鬟睡得正香,忽然听说冯三回来了。恼得他不得不起,又舍不得怀里白嫩的身子。

“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妈妈的偏拣老子最得意的时候。你成心的是不?”他坐在正堂,打着呵欠一脚踹翻冯三。

“诶哟,这是小人的错,没想周全,该死、该死!”冯三伸手在自己脸上拍打两下:

“不过将军在上,小人是为的尽早禀报才深一脚、浅一脚赶回来的,还望您看在小人忠心的面上,不要与小人计较!”

“呵?”游三江使劲搓搓脸,开始清醒点了:“那伙人同意了,怕了还是要降呀?”

“都不是,他们铁了心要守那灵岩寺,说官军怕您可他们不怕,还说……。”

游三江大怒,用力一拍桌子:“既然如此还说什么,一群该死的农夫!”

“将军,他们可不是简单的农夫。”

“嗯?”

“里头有个年轻的娃娃叫李三郎,是什么弋阳团练防御使。他和一个姓麻的备倭军百户教头带着四、五百团练和几十个官军呢,小人还看到有十几杆鸟铳。”

“嘶!”游三江倒吸口冷气:“你看真切了,确是鸟铳?”

“千真万确!那李三郎身边亲卫都背着呢。”

游三江想了想:“这倒是个麻烦,不过不算什么太大的麻烦。还好老子派你去看看,要是贸然上阵厮杀突然他们拿出火铳来,士气肯定大受影响。”

他沉默片刻,又问:“你还看到什么有用的了?”

“小人一路上注意了灵岩寺周围的地形。”

“哦,怎么说?”

“从官道上走,沿途全是赤壁,直上直下陡峭得很。

人埋伏在上看下面一目了然,走在道上的即便仰头,也难发现上面的人。

将军,从管道上过去不明智。可进到寺里我看清了,原来这一带不是整座山,而是山间有路。

我听有人问寺后为何只放数人看守,他们有个队率说,那边小路曲折极其难行,寺里和尚从未见有人从那边走进来过……。

所以小的想,既然他们把山门那边守得铁桶一般,咱们何不派支奇兵走小路绕到寺后?”

“找一条小路?”

“小的不才,翻山越岭这上头还有点本事,愿意替将军舍命寻出条路来!”

这话提醒了游三江,他立即吩咐亲兵去将朱校尉请来,又向冯三仔细询问官道这边山壁的情形。

当听说赤壁丹崖高达数十丈,不由地眉头紧锁。

心想果真如此,即便上面没有伏兵,爬上去七、八个人又有何用?更何况他不能把宝压在对手没埋伏这上边。

很快朱校尉迷迷瞪瞪地进来了,看来也正睡得舒服,进来没好气地问:

“这大晚上难道官军打来了,有什么事不能等明早再说?”他是娄帅派来协助游三江的,所以说话毫无顾忌。

即便游三江心里不爽利,但还是比较客气地说:“朱校尉,冯三回来了,你听听他都看到、听到些什么。”说完示意冯三又给朱校尉讲一遍。

“恁地不好打?那要不算了,咱们回去就说找不到机会。反正娄帅也只是试试看,没指望靠咱们一支偏师就拿下凤栖关!”朱校尉摊开两手道。

“我下午和你说找本地人打听小路的事,你可办了?”游三江压抑着不满问。

游三江只对众人说有两万石粮食,从未提过那些军火,其实张信派人来联络他先得到的消息,然后禀报娄自时的。

看在粮食份上娄自时允了这次行动,可游三江实际还奔着那些铳炮、药子,若有了这东西他在娄氏身边不但地位巩固,而且可以所向披靡

“哟,这个事情还没和将军禀报。”朱校尉一下子想起来:

“找人问过,是有路。

不过那边山形和这边不大一样,越靠北越是沟谷纵横、红崖遍地,靠南边坡顶圆滑,但谷地更长。

虽然有小路通到山后,可若是外乡人贸然闯入,不但找不到路径,还容易迷路。

就算找到,从这里要走整整一个白天,到那里天也就黑了。

将军,我是觉得太冒险,所以就没着急来报,万勿见怪!”

“真的有路!”游三江跳起来,看向冯三:“老三,看来这次你要立功!”

冯三拱手:“小的谢将军宽恕之恩,愿意拼全力,为将军寻到这条路径!”

又说:“朱校尉,你带五百兄弟跟着,若冯三找到小路,你便随他抄进灵岩寺后山。

咱们前后夹攻破了他们,杀掉抵抗的人夺下军粮、辎重,娄帅十万大军乏粮,你我便是雪里送炭的功臣!”

“好!那,将军你明日……?”朱校尉询问。

“我么,我带人佯攻灵岩寺,顺便欣赏下,那所谓的丹霞赤壁是何等崔嵬。

THE END
0.清远丹霞(马头山)马头山,位于清远石角镇,也有驴友叫马头石,典型的丹霞地貌(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山不高,海拔238米,山顶平缓,可以悠闲地边走边欣赏风景。 景区周边的丹霞连绵几公里,真心想去探索一下。 丹霞地貌山路虽然好走,但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按照景区的指示,不要走到崖边上,还是很安全的。 jvzquC41yy}/onnrkct/ew43ltjhw>5
1.福建有个小众丹霞景点没有洞穴却叫做洞因这里有独特的一线天福建,可谓是集喀斯特地貌的大成者,有山峻石奇,远远眺望彷佛像一朵莲花的连城冠豸山;有浩瀚幽深的湖泊丹霞奇观完美结合的泰宁大金湖;有清澈可鉴九曲溪山水环绕的武夷山等秀丽风景奇观。 今天要介绍的则是一处小众丹霞胜景的是永安桃源洞。 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道出了文人墨客,高官大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一种仙山归隐、jvzquC41yy}/lrfpuj{/exr1r1712B;f;5655m
2.现实中也有“火焰山”?它的名字叫“丹霞”它的名字叫“丹霞” 科普5ce263c0 太傅级 中国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就是火石寨丹霞地貌,也被誉为中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2025-04-09 李平常 大学士级 中国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就是火石寨丹霞地貌,也被誉为中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2025-04-09 jvzquC41yy}/mnuwejooc7hp1cxuklqg1cxuklqgkplpAkzukpktuhy{rgC229+ctaoe?>>6456
3.游靖边神奇的丹霞地貌“中国波浪谷”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有一处神奇丹霞地貌,叫龙洲丹霞地质公园。因以其独特的红砂岩地貌呈波浪形状,人们称之为“波浪谷”,也叫靖边红沙岩峡谷。据说这里壮观的丹霞地貌一点不输美国羚羊谷,不仅是地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而且享有“中国波浪谷”的美誉,被称为“世界八大岩石奇观”。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也不由得勾jvzquC41yy}/onnrkct/ew47:;{dhAk
4.游览神秘的丹霞山阳元石也叫男人石,既是一个形态奇特的造型地貌,又是一个普通的丹霞石柱。原来它和阳元山大石墙是同一块山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体的缝隙越来越大,逐渐形成目前的石柱状态。如果从整个山块突起来作为阳元石的孕育,按照丹霞山平均上升速度计算,它应该有大约100万年的历史。如果按照阳元石的相对高度和平均剥蚀速率计算jvzquC41yy}/onnrkct/ew45fkvo5z
5.丹霞地貌度假区景观保护利用规划——以江西叫岩度假区为例期刊关键词: 叫岩度假区丹霞地貌景观保护性利用规划旅游开发 分类号: F590.3(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资助基金: 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 2006ZK40143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07JJ5088 ) 在线出版日期: 2010-03-19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6 ( 577-582 ) 英文信息 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tfjm495;28625
6.现实中也有“火焰山”?它的名字叫“丹霞”视频简介: 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为特征、在红色岩层之上发育出来的地貌,中国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就是火石寨丹霞地貌,也被誉为中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视频来源:宁夏地质博物馆) This is a modal window. 视频因格式不支持或者服务器或网络的问题无法加载。 内容来自:宁夏微科普 分享到: 评论 科普5ce263c0 太傅 jvzquC41yy}/mnuwejooc7hp1cxuklqg1cxuklqgkplpAkzukpktuhy{rgC229+encytko~?4(gsari?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