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设计pdf

认证主体:常**(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1

一、学习《莫高窟》的准备过程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搜集介绍莫高窟的文字和图片。

(3)想想你游览过的风景区,你最喜爱哪里,当时有什么感受?

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查找资料的方法。]

2、讨论、交流。简述预习、自学课文情况,运用资料介绍莫高

窟,谈谈作者对莫高窟的感受。

3、推荐导游,组织游人群体。

(1)听了讨论交流,你认为谁理解课文较深刻,推荐四位同学

当导游。

(2)按老年、青年、少年儿童组织三个游人群体,其他同学自

愿报名参加其中一个群体。

(3)导游和游人分别为游览莫高窟课堂教学作准备,思考怎样

介绍,怎样学习?教师担任总导游,组织导游分工,适当提出要求。

[增强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和了解,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形成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势,尊重学生的学习

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学习主体的内在需要。]

二、导游解说式课堂教学过程

1、总导游谈话引入。

我是大家这次游览莫高窟的总导游。我们请出四位导游作向导,

由导游甲带路,主要的景物特点,分别由导游乙、丙、丁给大家作

介绍。游人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导游提出来。

2、导游甲介绍莫高窟。

(1)介绍我国的几座石窟带领游人进入莫高窟。

(2)投影莫高窟,让游人对照图,想象莫高窟蜂窝似的全貌,

说说感受。

[建立在教学中师生平等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培养合作精神,把教学的本质定位在交往上。]

3、导游乙介绍彩塑。

(1)电脑扫描彩塑的照片。导游乙太照画面并模仿姿势。

(2)请游人读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天王,还有

强壮勇猛的力士。从而帮助理解神态各异。

(3)彩塑惟妙惟肖引得游人啧啧赞叹,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让

游人说说。

(4)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导游和游人相互问答。体会彩塑鲜明

的特点。

(5)老年游人联系看到过的雕塑和莫高窟彩塑作比较,感受有

什么不同。

(6)由神态各异展开联想,加深情感体验。

4.导游丙介绍壁画。

(1)显示电脑扫描的壁画。

(2)导游丙请游人观察壁画,再看课文的插图,联系起来进行

想象。

(3)总导游建议共同议论: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

富多彩联系你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觉。

(4)总导游请青年游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飞天的美景。

(5)激发游人的情感,把描写壁画的第3自然段读美、读活。

5、导游丁介绍藏经洞。

(1)介绍藏经洞经书的多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2)请少年儿童游人表演强盗掠夺、破坏经书的动作、神杰。

(3)投影句子品读,读出自豪感和月帝国主义的憎恨。

[学生作为导游和游人进行综合性的活动,介绍莫高窟几方面的

景物特点,学习运用资料、联系生活多角度加强体验,开发和利用

课外学习资源,发展了思维,拓宽了知识面。教师作为总导游兼游

人出现,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比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语

言文字,把读和理解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学起

来轻松愉悦,读得准确,读得生动,读得入情。]

6、总导游主持大家议论。

(1)请几位导游说说,介绍了莫高窟哪几方面,游人们还有什

么需要了解的,请自由发问,由导游解说。

(2)请大家说说,为什么称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三、小组朗读交流,获得审美体验。

1、请同学们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相互美美地读一读,表达你

2、你还可以运用什么形式表达你对莫高窟的喜爱,说说着。

3、小组汇报。

4、评议小结。

[尊重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

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创造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条件,表达自己的情感,畅谈

自己的感受。]

[总评:《莫高窟》一课教学设计注意体现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

程标准的精神,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确定、教学过程的

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本质的定位上,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

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注意学生的个体

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

体的内在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

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

2、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综合性活动氛围,

使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体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乐干尝试、乐于参

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自己的个性。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

源,寻找、搜集和运用资料,运用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联系生活,

加强语文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

3、学生以导游、游人、不同年龄游人群体出现,进行有创意的

阅读,并运用读、思、议、讨论交流、介绍解说、质疑问答、自悟

间,调动了学生多方面智力潜能,改变了教师单向提问、分析、讲

解的局面。这样的教学必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莫高窟》

教学设计2

【教材版本】苏教版第九册

【教材解读】

莫高窟也叫“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之一,位于寸肃敦煌东南。现存壁画和雕塑作品共四百九十

二窟,计有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二千一百余尊,是举世

闻名的艺术宝库。教材通过对莫高窟里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

文物的藏经洞的介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具有

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前历史穿透力,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情

感教育的理想教材,

【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

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

体验和思想启迪;要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共振,和课文一起心跳。

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

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

2.情感态度: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

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

憎恨的情感。

3.过程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学会提出

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研究的问题;学会搜集、筛选资料,对

资料进行加工、组合,学会写研究报告。

【教学准备】

为课文学习作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进生活

1.同学们,你看过寺庙里的佛像吗?欣赏过墙壁上的绘画吗?

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你玩过泥塑吗?喜欢绘画吗?能谈谈你的创意

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泥塑、绘画有关的课文《莫高窟》。

设计意图:

从生活经验出发,缩短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把学生带入语

文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L激疑导思: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呢?

2.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情况?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用一两句话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指读课文:你想读哪段就读哪一段。

(3)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情况?

设计意图: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遵循学生“整体一一部分一一整体”的认

知规律。“你想了解什么“激发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要。”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针对课文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

己的问题吗?

2.学生汇报,老师相机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当即解决,有些问

题可供学生课堂选择研究,如:莫高窟彩塑、壁画有什么特点,藏

经洞的文物是怎样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的,为什么说莫高窟艺术是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等。

3,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问题?

4.我们不急着去回答这些问题,先把描写莫高窟彩塑、壁画、

藏经洞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

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

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会让我们的课堂学趣盎然。

四、精读品味,点拨提高

L你想读哪一段内容?(根据学生情况随机进入)

2.品读“彩塑”一段。

(1)朗读感受:莫高窟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2)欣赏影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莫高窟的彩塑。

(3)品味体验:欣赏了彩塑,再读读课文,说说你最欣赏的是

哪一句?为什么?

(4)对话追问:同学们,我们学会品味语言还不够,还要学会

和课文对话,课文这样描写想告诉我们什么?学会追问我们的古人,

他们塑造这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5)感悟:你能把自己对莫高窟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天吗?

(6)配乐朗读“彩塑”这一段。

(7)想象说话:如果你站在莫高窟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

赞?

3.总结言语感悟的策略:朗读感受一品味体验一对话追问一美

读感悟。

4.自主品读“壁画”一段,读后汇报交流。

5.欣赏莫高窟壁画的影片:品读了课文,欣赏了影片,此时此

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画面前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6.品读“藏经洞”一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观看关于藏经洞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夺的影片。

(3)了解到这些情况,你有话想说吗?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4)带着这种情感读读课文。

7.语言积累:你喜欢哪一段就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

设计富有层次的阅读、感悟、欣赏等环节,让学生在读中倾注

自己的感情,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确定主题,深入探究

1.通过品读课文,我们感慨万分,情绪高涨,激情飞扬。面对

这些问题,仿佛有满肚子的话,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下面我们将进

一步去研究。

2.老师为你们研究问题提供了一些资料,面对这些资料,我们

该怎么做呢?

(1)围绕研究的问题,学会浏览性阅读,搜集与自己研究问题

有关的资料。

(2)围绕研究的问题,学会筛选性阅读,确定哪些资料是需要

的,哪些资料是不需要的。

(3)围绕研究的问题,学会创造性阅读,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加

工、组合,特别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3.小组确定研究的问题,分工、合作吩究。

4.汇报研究的成果,举行“敦煌研究报告会”o

5.课后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布到网站上,

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决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

应在此基础上深化延伸,沟通课堂内外,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该

环节的设计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搜集信息探究问题的,能

力。

六、总结谈话

最后,我想用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的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畅谈: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赋予造型,又用造

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

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

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们走进神话、走进寓言。在这

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我们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设计意图

以富有激情的朗诵结束全课,让学生的情思随课文一起跃动,

再一次浸染在艺术的海洋中。

【自我评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综合素养。”为了体现“全面”和〃综合”,无论是“总目标”

还是“阶段目标”,都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

力'’”方法、习惯”这三个维度提出。为比,努力做到:让学生学

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

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设计言语感悟的

策略是:朗读感受一一品味体验一一对话追问一一美读感悟。让学

生读出情感,通过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情

感积淀,启动情感,学生读起课文来才能找到感觉,读出味道。让

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

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我们作了如下设计:如果你站

在莫高窟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品读了课文,欣赏了影片,

此时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画面前最想做的是什么呢?等等。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阅读学习的方式。“阅读是学生个

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

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潜心读书,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

文本交流。设计时,注意让学生进行各种层次的读书,注重引导学

生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以

此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

内容。

总之,在我们的课堂上,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问题尽可能

让学生提出,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过

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努力使学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激情燃烧,

自始至终和课文一是心跳。《莫高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敦煌

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增

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本结构特点及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一、激趣导入C

1、诠释“明珠”,引入课文: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祖国的大西北旅游,想去吗?我们去

哪儿?(敦煌莫高窟)她被称为: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

一颗明珠。(读句子)

2、通过上课堂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展现敦煌莫高

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去领略一下她的神奇

瑰丽!

二、走近“彩塑壁画”,领略魅力。

1、我们先来欣赏这儿的彩塑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

出你感兴趣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受,再美美地读一读。

2、交流:

欣赏了这些彩塑,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注意?(可结合资料说)

(1)“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神态的,你还知道哪

些词语形容人神态的?

指导朗读: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态!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

到这些彩塑的样子?

(2)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看!一一(视频:莫

高窟彩塑图片)你能用“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来描绘这些

彩塑吗?

(3)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还有哪些

词也是这个意思?

(4)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一一(无不啧啧赞叹)

作为游人的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读。

4、过渡:欣赏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我们该去看看一一(宏伟瑰

丽的壁画)了。

(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

米宏伟瑰丽的壁画C

(1)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个什么

句子?承上的部分是一一;启下的部分是一一。

(1)再读过渡句:哪个词可以看出“宏伟”

(2)“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与教室面积比较一下。

(3)相当于500多个这样的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再读

这句话。

5、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一

说。

(1)壁画内容:用心读,大胆想象,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三节内容)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这是一个什么句式?让我们

一起读读这个排比句。

我们来欣赏一下丰富多彩的壁画。(出示壁画图片)

(2)本小节中还有一个排比句,谁喜欢?指导朗读:读出画面,

读出美感,读得让我们身临其境。

(3)(出示飞天图片)真是妩媚动人,姿态万千。难怪人们把

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出示写飞天的句子。)

(4)同学们,发现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了吗?

6、壁画上的飞天还有什么样子的,作者用什么标点符号?省略

了什么?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写一写飞天。出

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

7、再来领略被誉为“世界最大画廊”的敦煌壁画的神奇魅力。

一起读。(配乐)

8、看到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一一

所以我们说一一(出示,引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室库,

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

晶。

三、走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经洞。现在的藏经洞,只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

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你能从中

找到答案吗?

2、指名交流。提示:抓住关键词:“大量”与“仅存”“曾“

3、出示资料、图片: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

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

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价换取了463

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

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

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4、如果藏经洞现在才被发现,才被打开,这些文物的命运将会

怎样?为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读第四节。(齐读。)

5、这么多的珍宝被掠夺了,同学们,敦煌的莫高窟还能称是祖

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

讨论交流:为什么称“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

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

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

2、这句话与“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分别在课文的

哪儿?为什么如此安排?

看看其他段落,你还发现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本节课,我们畅游了西北明珠一一莫高窟,还学会了如何把

事物写具体,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请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

以“我们的校园、班级或者课间活动”为话题,任选一个将它写具

体。(指名读题)(相机提示)

提示:我们的真。有,有,还有。其中我最喜爱,??生活在

(沉浸)如此,我(人们)。

2、交流展示,相机点评。

3、今天大家学得非常扎实,能学以致用,还能学有所得,是件

多么快乐幸福的事呀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展。

板书: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艺术宝库

藏经洞藏品丰富《莫高窟》教学设计4

教学活动过程:

一、整体回忆,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莫高窟》,你能说说莫高窟给你

留下的印象吗?

2、课文中这样说:(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读好这句话。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主要就是因为一一莫高窟不

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⑴抽生读。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

个什么句子?

(2)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点是一一

(板书:彩塑精妙绝伦)接下来课文要写的一定是壁画,壁画的特

点是(板书:壁画宏伟瑰丽)

(3)再读过渡句,a、品味“彩塑”

1、让我们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快速浏览

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1)指导读,解词。(点击图片)

(2)引读这句话。“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

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

(3)彩塑的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一一“个性鲜明,神态各

异”。这个句式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表达有什么效果呢?

(4)为了突出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作者先写彩塑

的全貌后又重点写了卧佛,谁来读课文中卧佛的描写?指导朗读。

2、作者只是以点带面去写这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

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点击课件)。这些彩塑

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

是这个意思?

3、游客们看了以后会有什么感情?体会“啧啧赞叹”的意思。

你能把这个句子变换句式,使意思保持不变吗?如果你就是游客,

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

4、感受着我任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升

腾出自豪感,让我们带着感情读读这一段话。

5、这段在构段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呢?(简介写法)

b、回味“壁画”

1、欣赏完精妙绝伦的彩塑,让我们再来看看宏伟瑰丽的'壁画。

文中有一个数字体现宏伟,它是“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理解数字。

你能将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读出来吗?

2、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节,

用心默读,大胆想象,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读完后说一说,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样,技艺精湛,内容非常丰富,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

的图书馆”。所以课文中这样写到一一指名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

彩……”一句。这是一个什么句式?指导读。

4、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丰富多彩的壁画。(出示壁画图片)

5、如果说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

库,那么壁画中的飞天则是这颗明珠中的精华,这个艺术宝库中最

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珍品。让我们好好去欣赏一翻。请同学们自由

读一读写飞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丽迷人的飞天

读到我们的眼前?

⑴学生自由读C

⑵指名读。教师指导。

⑶自由读,要努力读出形象,读出美感。

⑷抽生读,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⑸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身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引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一

(6)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

读一读。

(7)师范读: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8)能记住写飞天的句子吗?谁来试试。

么修辞手法?省略号表示什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

法,用“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飞天

姿态写一句。(播放音乐)

(10)指名交流C

6、小结:这就是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让我们

再来领略一番这个被誉为“世界最大画廊”的敦煌壁画的神奇魅力。

一起读第三节。

7、莫高窟不愧是一一(引读最后一段话)

c、走进藏经混,激荡情感。

1、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一一藏经洞。齐读。(板

书:藏经洞)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深的语句,并批注。

2、交流。

3、(课件出示藏经洞被掠夺的资料)看了这段资料,你想说些

什么?

三、总结全课,积淀情感。

1、叙述莫高窟的创作历史以及崇高的地位。

2、出示外国旅游者的评价。

3、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自豪地说一一齐读最后一段(出示

句子),(板书:艺术宝库)在第一自然段找出与之照应的句子。

4、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写到:“她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

她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她让人们走进神话,走

进寓言。我们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四、布置作业C

1、背诵课文2.3自然段。

2、当一回小导游,向没有去过莫高窟的亲朋好友介绍莫高窟。

3、到敦煌的区站上去浏览阅读,更多的了解敦煌,了解莫高窟。

4、运用课文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我们家乡的旅游胜地

等。

板书:

18莫高窟

彩塑精妙绝伦

壁画宏伟瑰丽

藏经洞

艺术宝库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

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

参与自主互动式教学流程,体验有效教学。

2、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

中学习,自主地读、说。

三、知识与技能

1、体会排比句的作用,理解过渡句。感知总分的写法。积累优

美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仿写。

2、理解课文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2、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先概括后具

体的描写方法。《莫高窟》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威风凛凛”、“精妙绝伦”、“宏伟瑰丽”等词;会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2、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来理解课

文。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是世界的文化瑰宝”,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4、品读理解“彩塑”和“壁画”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

律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1、查找、了解莫高窟的资料;2、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多媒体出示一幅莫高窟图片。同学们,这幅图上是什么地方

啊?对,是莫高窟c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好吗?(板书:

莫高窟)“窟”是什么意思?(洞穴)为什么叫莫高窟?

(老师可以做简单介绍。一种说法是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

的崖壁上,周围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绿洲高近百米,所以在沙

漠高处开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

称为“莫高窟”。另外一种说法是没有比它高的洞窟,也就是最高

的洞窟。)

这些知识老师也是通过搜集资料后才知道的啊!

2、同学们课前有没有搜集关于“莫高窟”的资料啊?谁来简单

介绍一下?没有也没关系,我们有课文啊,课文就是我们的资料啊!

(生简单介绍)

3、多媒体出示几幅图片。可以结合学生的介绍展示,让学生欣

赏。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并把课文读正

确。②圈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

新词的意思(也可请教同学或老师)。③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

绍了莫高窟?

5、学生自读,自学。

6、都完成上面的三个要求了吗?我想检查一下,有信心通过老

师的检查吗?

多媒体出示几段文字:

敦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现存石窟492洞,如蜂

窝般开凿在鸣沙山东麓(10)的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惟妙惟肖的彩塑,其中有神态安详的卧

佛,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游人看了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那宏伟瑰丽的壁画,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些轻拨银

弦,漫天遨游的飞天,更是把游客如同带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一般。

莫高窟的藏经洞曾藏有各种珍贵文物,但由于清王朝腐败元能,

大部分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部分经卷。

试试看,老师把课文的绝大部分生字都结合在屏幕上的这段文

字里了,请你从头到尾,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响亮的读一读,

听明白了吗?

7、给大家一个机会,自己拿不准的字可以请教一下,有吗?

(佛(f6)肖(_ido)弦(_idn)瑰(gul)敦(dQn))

8、谁敢完整的读一遍?(再正音)

9、这段话里四个字的词语也很多,你刚才自学的时候弄懂了哪

流,着重理解“惟妙惟肖”“威风凛凛”“啧啧赞叹”“宏伟瑰丽”

这几个词语)在多媒体上将这些四字词语变色,齐读这些词语。

10、下面,我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请你从屏幕中找出和这个词

相对应的段落,并读一读,明白吗?、

板书:彩塑(什么意思?)一一谁来读?

壁画(什么意思?)一一谁来读?

藏经洞(什么意思?)一一谁来读?

艺术宝库(什么意思?)------起读,好吗?

11、同学们,读到这里,你发现没有,老师写的这几段话跟整

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试一试。(学生思考并回答)

13、有时候要把课文读长,有时候也要把课文读短,短到这样

作思路。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

藏在这些内容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去读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自豪了?是否悲伤了?惊讶了?

陶醉了?入迷了?愤恨了?忧虑了?生气了?高兴了?……

(多媒体出示:自豪、惊讶、入迷、愤恨、忧虑、悲伤、生气、

高兴……)

14、同学们,每次上课我最期盼这种交流,对我来说倾听也是

一种学习,我想对你们来说也是一样的,谁来说说你最强烈的感受,

慢慢说。(学生交流)

15、练写生字c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谁来友情提醒一下,那些字容易写错,

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学生自我提醒)

16、板书设计:

彩塑

18、莫高窟壁画艺术宝库

藏经洞

第二课时

1、走近莫高窟

课文第一节中有句话概括描述了莫高窟的外貌,谁来读一读有

关句子(课件呈现画面)

茫茫沙海,陡峭的山壁,蜂窝似的洞窟里究竟藏着什么?同学

们回忆一下。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2、欣赏彩塑,触摸“艺术”

(1)我们首先来欣赏彩塑,课文中的彩塑给你留下了什么象?

采用“从中感受到”的句式回答。

(2)交流:

从“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感受到“数量多”;

从“有慈眉善目的菩萨……眼睛微闭,神态安详。”感受到

“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3)菩萨、天王、力士、佛祖,身份不同,形象、神态也自然

不同,这就叫一一“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人们塑造这些彩塑,都有不同的思想寄托,请看屏幕(课件出

木)

人们塑造菩萨,是希望他,所以是“菩萨”

人们塑造天王,是希望他,所以是“天王”

力士两脚下各踏一只小鬼,是希望他们,所以是“力士”

还有一尊卧佛,那是佛祖涅盘时的塑像,涅盘就是死亡,瞧,

它涅盘的的神态是多么安详!它有多么宽广慈悲的胸怀啊!

(4)你能通过朗读把它们的特点表达出来吗?

(5)读得很好,这么精美准确的语言应该存储于你记忆宝库中,

根据提示,把这几句话背下来吗?引导背诵。

(6)这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仅仅四尊吗?

这20_多尊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如果用一个话语

去形容、赞叹,你会用什么词语?精妙绝伦、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等。

(板书:精妙绝伦)

请同学再来欣赏欣赏一尊尊彩塑(多媒体出示),你们说,这

两千多尊彩塑是什么?

3、读赏壁画,领略艺术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一一四万五千多平方

米宏伟瑰丽的壁画c请同学们读读第3自然段第一句,想一想,它

给你什么启示?板书(宏伟瑰丽)

(2)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壁画的“宏伟瑰丽”呢?请

(3)交流。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①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②课件出示,学生欣赏壁画。

③指导朗读。

同学们,敦煌的壁画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如果把

这些壁画连起来办一个1米宽的画展,这个画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长。

面积之大,实属罕见。你能将壁画丰富多彩的内容读出来吗?(一

生读)同学们,看到这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你想到

了什么?(一生读)。同学们,看着这么精美的壁画,你感受到了

什么?大家一起意味深长地读。

(4)丰富多彩的壁画内容中飞天是最引人注目的,你了解飞天

吗?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这神奇瑰丽的飞天吧。课件播放飞天图片。

欣赏完了飞天壁画,你觉得这些飞天怎么样?

①让我们走进文字再次领略他的风采。出示描写飞天的文字,

引导学生朗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读着读着,你仿佛

听到了什么?读着读着,你仿佛闻到了什么?把你闻到的、看到的、

听到的读出来。

②师范读: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课件

出示图片音乐情境)。

③引导美读课文: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

堂,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花香。请你读一一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

堂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请你读一一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

堂。给我们带来了动人的舞蹈。请你读一一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

堂化作了我们眼前这段美妙的文字。

(5)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势,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发挥

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这样的句

式把你想象到的飞天姿态写一写,你可以写一句,也可以两句,三

句。(课件出示)C

(6)指多名学生汇报交流。

师: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

的课堂——(生排成行逐一描述)o(配音乐和画面)

(7)、小结:这就是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怪不得作者这样赞

叹: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一一(生)灿烂辉煌的艺

术殿堂。

4、走进藏经浪,激荡情感。

观赏莫高窟,有一个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轻声读读第4节,哪

些字眼让你的心情难以平静?请作些标记。

(1)、课件出示图片。那个曾经装得满满的藏经洞现在空空如

也了,那些曾经被封存近900年的文物,包括唐玄奘不远万里取来

的“真经”全都不在了!它们被帝国主义者掠走了!

(2)、课件出示文字信息,伴音乐:

①英国人斯坦因盗走完整的经卷二十四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

和丝织品等五箱近五百件。

②法国人伯希而盗走大量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总数约一

万余件。

③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低价非法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

塑两尊。

④俄国人鄂登堡盗走经卷一批。

⑤美国人华尔纳用涂有粘着剂的胶布剥取了壁画26方,共计

3.206万平方公分。

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

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同学们,当你玲听了这些文字,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假如你

就是一件被掠走文物,一尊珍贵铜像、一张出自高僧的手卷、或一

幅精美的绢画,如今你被存放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里,你最想说些

什么?请写在课文一侧!

(3)交流。

5、总结全课,积淀情感。

(1)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

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人类艺术

的殿堂”°外国的旅游者也这样评价(课件出示)指名读。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2)站在这茫茫的沙漠之中,再次举目仰望这闻名世界、光辉

灿烂的敦煌莫高窟,面对这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你想说些什么?

(3)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自豪地说(出示第五自然段)齐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

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智慧的结晶)

6、板书设计:

彩塑(精妙绝伦)

18、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智慧的结晶

藏经洞《莫高窟》教学设计6

教学思想:

揣摩字词,品味语言;激活思维,触动情感;引导意境,打通

文脉;简单的说,就是读一段文,展一副画,悟一段情。

教学思想:

注重细节,用足教材,用心设计,夯实工具性,点亮人文性;

本着尊重教材,尊重学生,尊重课堂的原则让文本的本身的特点尽

情展现,使课堂更加洁净,整个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了解“窟”不是一个平凡的洞穴。

1、互动一一导入一一读题。

2、抓“窟”,什么意思?

3、“窟”随处可见,实非平常,对莫高窟有什么不平凡的东西

呢?是什么让作者如此的神往,如此的留恋,如此的痴迷?

二、读文。感受“窟"这个不平凡的山洞。

1、有什么?(乱)(不乱)

2、整段归意。

评价,人们如何评价。概括成词,与上面形成段落基本层次,

而后,再还原成句子。

3、评价,人任如何评价。

①首句(第一自然段第一句)与尾句(最后一段第一句)。

②连句。

③加因为把所有的句连起来。

④用“因为……所以"或"之所以……是因为”反复对句式进

行训练,训练的比较彻底。

三、理解。理解“窟”里那份人民的智慧。

1、就是这样再读上述语句。

2、果真如此吗?

3、先找写彩塑段,再找写壁画段。

4、自己轻声读,边读边思,用文中一句话来说明结晶的原因。

5、训练过渡句。

①仔细读,思,为什么找这句话,我们发现这句话前半句是

说……,后半句是说……

②好个精典句,前半句概括上段之意,后半句又引出下段之意。

③言简意赅,好不精练,再读,你会发现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④好一个“精妙绝伦”,好一个“宏伟瑰丽”,难怪人们给了

它这么高的评价,读过渡句。

好美的莫高窟,好不平凡的山洞,你想了解那“彩塑”的“精

妙绝伦”,还是想了解那“壁塑”的“宏伟瑰丽”。

四、感悟。“窟”里那份辉煌的世界。

解决二段

读:思“精妙绝伦”体现在什么地方,用词语回答,读、再读、

思考,理顺构段方式。

①乱说,理词,这句话说的是哪个词。

②不乱说,三者加一起就构成了“精妙绝伦”。

③这样的“彩塑”美吗?不,不够,因为还没有让给我们想得

④找出四字词。

⑤组词,连读。

⑥美吗?好不平凡的洞穴,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游人的啧啧称叹。

⑦现在我们再把这些词语还原回句子,有意分成三层,再转眼

组成一整段,指导朗读,想作者是怎样把彩塑写得如此精妙绝伦的?

⑧引导学生回答:作者紧紧围绕……这句话来写,为了更好的

说明彩塑的'精妙绝伦,又具体的介绍了……,更为生动的是写了

16米这个特写,让彩塑变得惟妙惟肖,最后,再次总结,照应中心,

让精妙绝伦这个词在啧啧赞叹声中得以升华,得以验证。

⑨孩子们,自己先读一读,你能读出这种自己的感觉吗?

⑩试读一一抽读一一导读一一评读

回读中心句。

解决第三段

①看完“彩塑”的“绝妙精伦”,我们再去看那“壁画”的

“宏伟瑰丽”O

②抓句。

③宏伟,为什么?理解感受数字。

④如何的瑰丽,从几方面写的?

美丽吗?多么美,美成什么程度,作者只举了一个例子,只是

一个例子。

读:普普通通的一个例子,只是一个例子,作者却用了几个有

的?五个够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莫高窟》

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

还有??”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

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

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教具准备: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编号:053

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

“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整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

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

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一一"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

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

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读才能让好人也像看到

这些样子。

②16米多长?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任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

4、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一一读课文质疑,讨论一一朗读体会直至背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的内容。

布置作业:朗读课文《莫高窟》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9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

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莫高窟的特点。学生自主搜集

与莫高窟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加深对莫高窟超建筑和绘画艺术的了

解。

3、通过朗读感悟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的神奇瑰丽,激发对祖国

悠久文明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把握莫高窟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特点,激发对祖国悠久文明

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莫高窟的一些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考一考大家,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

2、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你们想不想去了解欣赏

这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呢?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认读识记生字莫、窟。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和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遇到生字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呢?

问、查、拼

3、出示生字,自主选择不认识的字来记忆。

4、评议,正音。

5、猜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做到不加一字,不减一字,不倒一字,不误一字。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检查。

3、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四、练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观察并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2、重点指导尊、亭、衫等字。

3、练习写字,要求正确、美观,注意写钢笔字的要求。

4、让学生上台范写。

五、课堂小结:

你对莫高窟有什么样的印象呢?究竟莫高窟的建筑和绘画有什么

特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莫高窟的图片等资料。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开火车复习生字。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快速读课文,想想:哪些自然段描绘了这些精美的塑像和壁

画?

2、三、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写最生动?哪些词用得好?找出来。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闭目想象,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5、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展示自己的搜集的莫高窟的资料和图片。

互相介绍交流C

2、学习了课文,听了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四、语文实践活动:

1、任选一题:

②设计一段导游词来介绍莫高窟。

六、作业设计:

1、贴收集到的资料。

2、了解我国其他的文化古迹。办一期手抄报《莫高窟》教学设

计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敦煌

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增

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难点:体会文本结构特点及排比

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一、激趣导入C

1、诠释“明珠”,引入课文: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祖国的大西北旅游,想去吗?我们去

哪儿?她被称为: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2、通过上课堂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展现敦煌莫高

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去领略一下她的神奇

瑰丽!

二、走近“彩塑壁画”,领略魅力。

1、我们先来欣赏这儿的彩塑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

出你感兴趣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受,再美美地读一读。

2、交流:

欣赏了这些彩塑,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注意?

“慈眉善目、威风凛)禀”都是形容人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

语形容人神态的?

指导朗读: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态!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

到这些彩塑的样子?

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看!你能用“有?有?还有?”

的排比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

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还有哪些词也

是这个意思?

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作为游人的你,会发出怎

样的赞叹?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读。

4、过渡:欣赏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我们该去看看了。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

丽的壁画。

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个什么句子?

承上的部分是;启下的部分是。

再读过渡句:哪个词可以看出“宏伟”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与教室面积比较一下。相

当于500多个这样的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再读这句话。

5、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一

说。

壁画内容:用心读,大胆想象,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你仿

佛看到了什么?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这是一个什么句式?让我们

一起读读这个排比句。

我们来欣赏一下丰富多彩的壁画。

本小节中还有一个排比句,谁喜欢?指导朗读:读出画面,读

出美感,读得让我们身临其境。

真是妩媚动人,姿态万千。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

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同学们,发现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了吗?

6、壁画上的飞天还有什么样子的,作者用什么标点符号?省略

了什么?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写一写飞天。出

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_;有的—O

7、再来领略被誉为“世界最大画廊”的敦—煌壁画的神奇魅力。

一起读。

8、看到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所以我们说莫高窟是举

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

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走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经洞。现在的藏经洞,只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

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你能从中

找到答案吗?

2、指名交流。提示:抓住关键词:“大量”与“仅存”“曾“

3、出示资料、图片: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

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

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价换取了469

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

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

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4、如果藏经洞现在才被发现,才被打开,这些文物的命运将会

怎样?为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读第四节。

5、这么多的珍宝被掠夺了,同学们,敦煌的莫高窟还能称是祖

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

讨论交流:为什么称“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

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

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

2、这句话与“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分别在课文的

哪儿?为什么如此安排?

看看其他段落,你还发现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本节课,我们畅游了西北明珠一一莫高窟,还学会了如何把

事物写具体,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请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

以“我们的校园、班级或者课间活动”为话题,任选一个将它写具

体。

提示:我们的真。有,有,还有。其中我最喜爱,??生活在如

此,我。

2、交流展示,相机点评。

3、今天大家学得非常扎实,能学以致用,还能学有所得,是件

多么快乐幸福的事呀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展。

板书:彩塑精妙绝伦《莫高窟》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

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

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五

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

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

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走进文本:创设情景、自主阅读、引导质疑。

我在教《莫高窟》第二课时时,我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导入:同

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莫高窟》这篇课文,知道了敦

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茫茫的沙漠中闪烁着

绚丽的光彩,它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称颂,各国旅游爱好者竞相前

往的.圣地。紧接着提问: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到莫高窟走一走,看一

看呢?我在学生还被导语的气势所吸引的时候,赶紧播放莫高窟画

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莫高窟的宏伟瑰丽,充分激发起学生

对莫高窟的向往,并投入到学习课文的情境之中。

二、领会文本:抓住重点、欣赏想像、美读美诵

本篇课文第二、三段是教学重点,对彩塑和壁画作了深入细致

的描写。这部分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石窟艺术的出神入化,学习

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让学生在想像中美读美诵,是主要教学目的。

怎么实现这一突破呢?

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是以学生自读自悟、勾画想像为主,全员参与,大胆质

疑;

(二)是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制作图片,让学生走进莫

高窟,欣赏莫高窟,感受莫高窟艺术的无穷魅力:

(三)是以师生互动为平台,学习作者用词造句、表达方法等。

以此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为了突破难点,我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并且引导教学。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和壁画的?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

教学:

先让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僮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

解的地方提出来;

再让学生划出文中描写有哪些彩塑?让学生知道“不动笔墨不

读书”的道理;

然后让学生交流,教师利用媒体,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

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引导学生图文

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最后再让学生反复的去读。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

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

什么?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这样,结合评

价,指导朗读。

2、在教学第三段时,我让学生采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

学。

3、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承上启下的写作手手法(如第三自然段的

开头句)。

4、指导学生抓住概括中心句练习写话的方法。

三、感悟文本:理清结构、复述课文、争当导游。

结构、写作特点等都不是很清楚。在这里,教师有必要设计这一环

节。我是这样设计的: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商量复述的方法,教师

给以适当的点拔,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积

累背诵,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复述课文要讲求一定的方法的,假若你是当地的导游,你会抓

住文中的哪些地方进行复述?这时,可让学生小组一起商量、讨论

复述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时,学生肯定会说到“彩塑”、

“壁画”、教师立即引导“这两部分之间有一句话很重要,把他们

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能找出来吗?这句话就是第2、3段之间的过渡

句。学习作者这种写法。继续追问,学生又可能说到“明珠”、

“艺术宝库”等词,即课文的1、4段(总写),我随即板书,从而,

弄清课文的总体结构。在弄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再进行复述课文

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自主实践、学以致用、赞我古镇。

语文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学到了

一些用词造句的方法,表达方法、写作方法等,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

我们知道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结合我们崖城古镇,与本课有许

多相似之处,可提前指导学生在课前欣赏崖州古镇的“崖城老

街”“崖城孔庙”“南山寺”等,并作仔细观察了解,模仿本课的

方法来赞美古镇。可以说一说、写一写,从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

古迹、爱艺术的思想感情。

五、板书设计:

彩塑精妙绝伦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大同哪里好玩,大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大同景点排行榜大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大同这座城市,平时可谓是低调至极,但是却蕴含着无限的能量,“北魏帝都”、“辽金京华”、“明清重镇”说的便都是大同。古老的气息和异域般的塞外风情在此交汇,下面小编为你介绍“塞外之城”大同景点排行榜。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景区分为景观区和石窟群,其中第三窟是云冈jvzquC41o0sbhnsiyq4dp8ytcxkm/wjyu1754A7440nuou
1.敦煌莫高窟属于哪一种文化遗产3、敦煌莫高窟在我国什么省 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坐落在甘肃省鸣沙山和三危山的怀抱中。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共有492个洞窟,与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成为中国三大石窟。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jvzq<84jcqiic@3eqo5{z69C:8=D3@93;;<7D<3ujvsm
2.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文史知识)118.我国著名的 三大石窟是指位于甘肃的( 莫高窟 ),位于山西的 云冈石窟 ,位于河南的龙门石窟 。 119.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有《牡丹亭》(又称《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 和( 《紫钗记》 ),因为剧中都写到梦境故合称为 “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120.《诗经》分为( 风 )( 雅 )( 颂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yjkzwt06@548;4ivvq
3.莫高窟的壁画可以拍摄吗莫高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其壁画有4.5万平方米,其内容大多与佛教有关。 莫高窟的壁画可以拍摄吗 莫高窟一直是著名景点,很多人一生必去敦煌莫高窟。但是,在参观莫高窟的壁画时,一定牢记不能拍摄。根据敦煌莫高窟官方网站的通告,进入莫高窟参观钱最好将大型背包、照相机、摄像机等在洞窟入口处寄存。、 莫高窟的壁画部jvzq<84o0zobq‚nmw0ipo8zz{q`HJ=9:e?85L>27:>4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