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山上榜浙江省第二批「名山公园」,但这座名山的美好远不止此!丹霞丹霞地貌

近日,由省林业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有关部门,公布了浙江省第二批“名山公园”名单,衢州江山市的江郎山榜上有名。

你可能以前就听说过这座浙江省首个被录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名山,但对它的美和价值并没有亲身体会。如果你也向往这座“中国丹霞”山的瑰丽神奇,就不要错过今天的推文,贴心的小编带你一起走近“浙江名山公园”——江郎山~

江郎山

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

冬雪覆盖下的江郎山

江郎山地处浙、闽、赣三省要冲(浙江省江山市),是国家级5A级景区。它是我国乃至世界都不可多得的老年期高位孤峰型丹霞地貌自然景观,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江郎山以雄伟奇特的“三爿石”著称于世,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三大石峰,拔地如笋,摩云插天;

一线天 ©沈天法

“一线天”高312米,长298米,最宽处不足4米;“伟人峰”天然造化,堪称中华一绝。此外,惊险陡峻的郎峰天游、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以及霞客游踪、洞岩钟鼓、仙居剑瀑等诸景亦各尽其奇。

科普研学价值

丹霞地貌发育老年期典型代表

©陈祎超

江郎山是丹霞地貌发育老年期的典型代表,其周边地区的白垩系红层多被蚀为低地,但其三爿石却依然挺立高耸。

三爿石中除本身岩石成分为砂砾岩外,辉绿岩、安山岩和橄榄玄武岩的岩脉在盆地堆积结束后形成侵入方岩组的侵入体,这对三爿石起了类似于混凝土中的钢筋进一步加固的作用,特别是NW330°方向的构造线的作用,使得江郎三爿石长久屹立苍穹。这种现象在国内外丹霞地貌中是罕见的,值得从岩石学角度认真研究。

从地貌学上看,江郎山地区最近地质时期仍有地壳上升现象,可能属于地台活化现象。可以说三爿石是“二世同堂”或“三世同堂”甚至是“四世同堂”的见证产物。江郎山丹霞地貌这种发育演化阶段上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值得从地貌学上作进一步研究。

景观美学价值

奇险、奇秀、奇古、奇幽

从景观美学而言,江郎山自身所决定的美学特点、众多景观要素的有机组合,是通过审美意境反映出来的。中国传统山石美学观,通常把自然景观的形象美概括成“雄、奇、险、秀、幽、奥、旷”七大类。江郎山美学景观可以用“奇”来概括。江郎山山形美学特征的“奇”,又可分奇险、奇秀、奇古、奇幽。险、秀、古是对江郎山景观的实体而言,幽是对实体围合的空间及其环境而言。

江郎山符合中国传统山水美学观,符合中国哲学重视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人善用“山水”来代表“风景”,在游览、欣赏风景中求得心灵的慰藉,借以抛弃世俗陋习累赘,达到精神世界的解脱。风景本质是人和自然环境之间一种“边际文化信息”。

但风景又需要承载的载体,江郎山就是这种信息的珍贵载体,承载着一种少见的、唯美的“风景资源”。这种自然造型之奇特,环境信息之丰富是世界所罕见的。因此,具有“天下奇观”之誉的江郎山也就成了窥视中国整个丹霞景观的画龙点睛之笔,也被山水画家称之为灵感的源泉。

文化内涵价值

游踪遗墨诗歌之路

霞客游踪 ©杨清泉

江郎山人文景观丰富。千百年来,众多英杰名士为江郎山留下大量游踪遗墨。

唐代名相姚崇、张九龄,大诗人白居易曾作诗赞美;江山宿儒祝东山长期隐居江郎,设馆讲学;宋代大政治家王安石、词人毛滂曾就读于仙居寺;名士陆游、辛弃疾、吕公著、沈九如等曾赋诗填词赞美江郎胜景;

©陈祎超

宋室南渡之后,文人骚客多漫游于沟通浙闽的仙霞古道,留下诗文千余篇,被誉为“南宋诗歌之路”;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三游江郎山,留下游记2600余字,为江郎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青山不负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综合体”

江郎山水库 ©项杜靖懿

自2019年启动首批“十大名山公园”建设以来,浙江省的名山公园越来越多,生态越来越好,环境也越来越优美。

“名山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综合体”,由自然保护地与周边村镇共同构成,既是浙江自然和文化资源典型代表,又是景村融合和绿色经济发展高地。

廿八都

一处处如江郎山一般“名山公园”IP下的“自然保护地+”协调发展示范区,江山市以领先之姿、创新之力、升级之势,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动周边区域群众逐梦共同富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眼下,浙江还将借力数字化改革,持续推进智慧名山建设,以保护为前提发展生态旅游,使“名山公园”成为绿水青山的“生态高地”、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人与自然的“和谐样板”、共同富裕的“向往之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生態、旅游、科普——理解崀山丹霞的三個打開方式在北大門管理服務中心,崀山還建設有總面積3000平方米的崀山地質博物館,作為國家級地質遺跡展示基地。各景點建了780多個地質科普宣傳牌,游客可一邊欣賞奇景,一邊學習地球科學知識。 鄭芳園也常常告訴游客,保護丹霞地貌,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因為丹霞地貌就像一個活標本。“它的形成和發育印証了地球是怎樣的水退山來,滄海jvzq<84jp0vfqyqg0eun0ls1DKM61w714284199261i47?=::/:15?88424ivvq
1.全国科普月:地质科普进景区9月18日,省地质学会省地质院地质矿产研究所分会联合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分会走进武义县大红岩景区,开展“地质科普进景区”活动。 活动中,地矿所结合《浙江省地质景观调查评价》项目阶段性成果,向景区有关负责人科普了大红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地质景观三维建模成果,从空中视角还原了景区典型的丹霞地貌形态——崖jvzq<84yyy4{l|i|zj4ptp3ep1vbin92Acxuklqgakj>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