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地质学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偏红色河湖相沉积岩统称为“红层”,红层上发育的地貌被称为“红层地貌”,丹霞地貌就是“红层地貌”的一种。我国福建西部的泰宁县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其上清溪两侧的许多悬崖峭壁上,分布着很多小洞穴,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 风化、水蚀、重力作用为主 B. 风化、风蚀、堆积作用为主
C. 冰蚀、搬运、堆积作用为主 D. 海蚀、搬运、重力作用为主
【2】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 本处地壳运动一直向上抬升
B. 本处受到的外力始终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
C. 低处洞穴较多,是因人类开凿而增加
D. 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答案】
【1】A
【2】D
【解析】试题分析:
【1】河谷所在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崖壁上的洞穴应以化学风化、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再经流水搬运作用带走。选A正确。
【2】岩石洞穴多位于近现代年均水位之上,说明年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下降或崖壁不断上升,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老;该地所受外力以沉积作用为主;高处洞穴较少,远离河水,受流水侵蚀减弱,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选D正确。
【题目】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下列各题。
【1】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 圣保罗 B. 华盛顿 C. 开普敦 D. 莫斯科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 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 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 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题目】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材料一 稻城,古名“稻坝”,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东侧,属康巴藏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这座边远小城,却因被认为是“最后的香巴拉”而成为国内背包客心中的圣地。这里有辽阔的地域、绵延的山脉、丰腴的草场、清澈的溪流、圣洁的雪山和热情质朴的康巴人。
材料二 下图为稻城主要布局图。
评价稻城发展旅游的条件。
【题目】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题目】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材料二 右图是冻雨形成示意图。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
仔细阅读左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丙两城镇一年中发生浓雾的频次最高
②乙丁两城镇一年中发生浓雾的频次最高
③图中①②两处陡崖相对高度可能相同
④图中①②两处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范围相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
【题目】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 B. 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
C. 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D. 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
【2】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 )
A. 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
B. 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
C. 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
D. 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
【3】2015年,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 )
①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 ②国内原木短缺 ③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 ④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 ⑤保护森林资源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
【题目】读2 01 6年1月24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三亚比,该日北京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距海远 C.海拔高 D.风力大
【2】该日成都气温比上海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海拔高度低 B.受海洋影响小
C.正午太阳高度大 D.山脉阻挡冷空气
【题目】潜水是指地下水中,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不透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水。潜水等水位线是指地下自由水面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