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又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有几百座“色如沃丹,灿若明霞”的红色沙砾岩山峰,千姿百态,在全世界1200多个同类山峰中由于景色美丽、造形独特而名列前茅。
丹霞山更是天然的性文化博物馆,山中藏有双乳石、睡美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号称“丹霞双绝”的阳元石和阴元石。她们惟妙惟肖,举世无双,不可复制。
作为一个天然石柱,取名阳元石,是取其阳刚之阳,元气之元。说实在的,全国各地以男根称呼的天然石柱为数不少,我也看了很多,但是与丹霞山阳元石相比,形似与神似都不能相提并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对生殖器的崇拜是古今中外都有的文化现象,丹霞山有如此逼真雄伟的纯天然奇石,自然而然也形成了生殖崇拜。
据传,参拜了阳元石,欲儿得儿。阳元山下的断石村,阳气高升,男丁兴旺。全村生男孩的比例占75%以上,生双胞胎的10%以上,故又称“多仔村”,
我就不服那个劲,把细软交给同事们,只身一人轻装攀登。越往上走坡越陡,几乎是直上直下,手脚并用。由于是碎屑岩构造,风化产生的沙土覆盖在台阶上直打滑,稍不留神,将掉进万丈深渊。
爬着爬着,台階突然消失,人已悬在上方扶手上了,进退两难。只好横下一条心,咬紧牙关,使出吃奶力气继续攀登。多亏悬空路段不长,很快续上了新的台阶,终于度过了难关。
退出嘉遁亭开始下行,远远望见竹林深处露出的断壁残垣,这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始建于明朝末年的“细美寨”了。
相传李自成的队伍杀到韶关,当地豪绅为避战乱,就在深山险境开山凿洞,建起山寨堡垒。眼前的细美寨残存的砖墙长满了苔藓,南、西两侧的墙都临崖无门,从东门进,北门出,寨门扼住了悬崖栈道之出口。
等我辛辛苦苦下得山来与团队汇合,已是三个小时以后。急急忙忙吃点面包,兵分两路,一路去长老峰由上往下搜索;一路去翔龙湖绕着湖由西北向东南探寻。目标就是一个,天黑之前无论如何也要找到阴元石。
只知道阴元石所在的大致方位是锦江之东、长老峰下、翔龙湖畔。她与阳元石“和盘托出”的坦荡风格皆然相反,以千里锦江为屏障,用巍峨的长老峰做护持,遮遮掩掩,深藏在幽谷深处,决不肯把真面目轻易示于人。
据说上世纪末,当地政府为了推动旅游业,决定派人遍访名山,在全国范围内给阳元石寻找门当户对的配偶。这时一位谢姓老猎人说:你们这是舍近求远,附近现成的绝佳美妇咋不娶呢?他自告奋勇带着政府人员去看打猎途中发现的那块奇石密洞。
就这样,深藏密林几千年的阴元石羞涩地露出了她的真容,称之为“母亲石”、“处女渊”、“生命之源”。
果不其然,分到长老峰自上而下搜索的小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找到阴元石,只能无功而返,撤回停车场等候。
我们小组顶着烈日,匆匆越过其它各类景点一心只奔那座神秘的阴元石。到达翔龙湖码头后考虑再三,决定放弃渡船,沿湖边小路,登台阶、穿竹林,仔细寻找。
流了不少汗,走了许多冤枉路,象无头苍蝇似的来回乱窜,也不知爬上爬下多少座山峰和长满翠竹的深沟,终于在峰回路转之处发现了一个观景台。
阳元石和阴元石,一阳一阴,一刚一柔,共存于一座丹霞名山之中,相伴于一汪翔龙碧湖之畔。她俩遥遥相对,含情脉脉,同迎日月,共度苍生,成了观者扼腕长叹、终生难忘的千古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