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武夷山国家公园成为其中之一。
武夷山国家公园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北段,规划面积达1280平方公里,它拥有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高达96.72%。
实际上,武夷山非但自然景色绝妙,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而对于普通游人来说,提到武夷山,不少人会想到一个词——“仙境”。
今天,阿信就来聊一聊,中国的大山大河这么多,它凭啥这么“仙”?
碧水丹山,武夷仙境
福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0%以上,西部的闽赣边界,便是最著名的武夷山脉。
武夷山脉的北段主峰地带的山地,就是狭义上的武夷山,即人们口中常说的“世界双遗产”。
而形容武夷山,有一个绝妙的成语——碧水丹山。
武夷神韵,摄影:刘达友。图源:武夷山国家公园网站
公元474年,年仅30岁的江淹被贬为建安郡吴兴县令(今福建省浦城县),这位诗人在任三年,游历了邻近的武夷山,在《江文通集·自序》中赞美了这里的独秀风景:
“地在东南峤外,闽越之旧境也。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平生所至爱,不觉行路之远矣……”
碧水丹山这四个字自一千多年前写下,经后世不断传颂,能够成为武夷山的代称,原因就是它形容得太过精准。
丹山,指的是武夷山的山体特征。
亿万年间,地质地貌不断变化,一座座峰岩逐渐隆起,河谷不断下陷,武夷山的山色因地热而氧化,而呈现出红褐色,最终演变成了典型的丹霞地貌。
中国的丹霞地貌很多,而武夷山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般的丹霞地貌土地贫瘠、寸草不生,而武夷山的山体包含了花岗岩、山熔岩、砂页岩和变质岩等多种岩石,土壤十分适合茶树生长,由此成就了世界闻名的武夷岩茶。
远观武夷山,山上植被茂密,青绿色的草木与酒红色的山体交相辉映,格外绚烂。
武夷山的另一个景观,是两岸林立的奇峰。它们天然有序地排列,每一座山峰都是由整块的独石构成,体型庞大,形态各异。
最著名的大王峰,昂首挺拔,四壁陡峭,形状如同王冠,雄浑奇伟,因山形如宦者纱帽,又名纱帽岩;
武夷山大王峰 / 摄影 王世民。 图源:《这里是中国》
秀美的玉女峰如同一位少女,在辛弃疾笔下是“烟鬟雾髻动清波”的动人模样,孤立于群峰之间,挺拔秀丽;
还有令游人无不惊叹的鹰嘴岩,这块浑然一体的巨石,向东昂首突出,尖锐如喙,远看便如一只振翅的老鹰。更奇妙的是,“鹰嘴”处还生长着一株古老刺柏,给景致又添几分飘逸。
在丹山之中,众多河流穿行而过,这便是“碧水”。
九曲溪、黄柏溪、梅溪……一条条碧水日复一日地切割山体,在岩石上刻画出深深的沟痕。山与水的共同作用,造就出大大小小的河谷。
其中最为游人称道的,是发源于武夷山南麓的九曲溪。 这条河流在两岸十公里的奇峰之间,奔流出优美的弧线。
九曲溪 / 摄影 吴俞晨。图源:《这里是中国》
正如宋代李纲为它写的诗那般:
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
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
九曲溪时而湍急时而舒缓,环山就势终年流淌不息,每一曲中都有叫得上名字的景致。
青山、碧水、绿树、丹霞,已然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为人类展现出一幅无与伦比的自然仙境。
武夷山,随时随地发现新物种
武夷山能够成为国家公园,凭借的不仅仅是自然美景,更是其绝无仅有的生态环境。
在地球的同纬度地区,大多是植被稀少的沙漠地带,而武夷山却拥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形态最典型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武夷山脉的许多山峰海拔都超过1500米,最高峰黄岗山海拔为2161米,是东南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
就山势而言,武夷山脉面向江西一侧非常陡峻,多有断崖,面向福建一侧则相对舒缓,呈梯级式下降趋势。
武夷大峡谷。图源:武夷山国家公园网站
于是,山脉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寒流,又拦截下湿润的海洋暖风,使得这里四季分明,多雨潮湿,营造出了一个优越的生态环境,最终形成了一处地球上罕见的自然美地带。
据统计,武夷山国家公园共记录高等植物269科2799种;在558种野生脊椎动物中,74种中国特有种;昆虫6849种,全世界共有昆虫34个目,这里能找到31个目。
而那些珍稀的、难得一见的各种国家保护动植物,都能在这里寻得踪迹。
黑麂,被学术界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自19世纪发现和命名以来,黑麂的分布地就局限于赣、皖、浙、闽的几十个山区县,1981年之后,更是再无踪迹。
直到2011年,在当时的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次捕捉拍摄到了黑麂的踪迹,打破了30年没有发布黑麂新分布地的“沉寂”。
黑麂。图源:江西卫视
黄腹角雉,是中国特有的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全球目前仅存5000余只。
林剑声 摄。图源 :《生命的力量》 中信出版集团
而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科考人员曾多次拍摄到它们闲庭信步的样子。
金斑喙凤蝶,珍贵而稀少,是中国唯一的蝶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着“国蝶”、“蝶之骄子”的美称。
金斑喙凤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图源:福建日报客户端
而武夷山是中国第一个发现金斑喙凤蝶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首次在这里采集到金斑喙凤蝶的雌雄两种标本。
去年发行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武夷山普通纪念币的左下角,就有这种珍稀蝴蝶的图案。
白颈长尾雉、藏酋猴、画眉、虎纹蛙、眼镜王蛇、金裳凤蝶、阳彩臂金龟等,还有南方红豆杉、中华猕猴桃、鹅掌楸、福氏马尾杉等等,武夷山国家公园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珍稀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乐园。
阳彩臂金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徐自坤摄。图源:福建日报客户端
“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这些都是中外生物学家们,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美誉。
而最令人欣喜的是,武夷山仍旧在不断地发现新的物种。
雨神角蟾、福建天麻、武夷凤仙花、武夷山对叶兰、武夷山孩儿参等,这些都是自2016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武夷山地区发现的新物种。
比如雨神角蟾,因为它是在一个雨夜被发现的,所以有了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
雨神角蟾。图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这些不断的新发现,不但证明了保护区建立几十年来卓有成效,也不断验证着武夷山是最具原真性、完整性的生命绿洲。
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正在进行。
就在刚过去不久的10月,调查团队公布第一阶段调查成果,其中有一个重大成果,发现两种新物种:两栖动物新物种——武夷林蛙,以及大型真菌新物种——多形油囊蘑,均已在国际生物分类学权威期刊发表。
可以说,在武夷山,随时随地发现新物种。
是神仙居所
也是鸿儒大家的思想诞生地
自古以来,武夷山脉就一直有着“仙境”之名,这要从“武夷”这个名字说起。
相传,神仙武夷君在武夷山修真,统管众仙。于是,武夷君便成为了古时福建地区的山神,当地人纷纷向其虔诚地祭祷。
也有另一种说法,道教神仙彭祖隐居于此,活了七百余岁,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名为武,另一个名为夷,于是武夷山因此而名。
隐屏峰图源:武夷山国家公园网站
尽管这些古老神话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神仙的存在得到了古代帝王的“认证”。
汉武帝曾遣使到武夷山,用“乾鱼”祭祀武夷君,从此,武夷君由此名声远播,影响渐大。
唐宋时期,武夷山香火不断,屡有“神迹”,有 时是祈雨显灵,有时是降下吉祥之象,这位神仙甚至还多次被朝廷“敕封”。
于是,武夷山吸引了无数高人雅士到此游览寻仙,亦有不少有思想家,将这里作为自己的顿悟之地,著书立说、讲学授课。
其中,有一位思想家,人生中的40年都在武夷山中度过,那就是理学大家朱熹。
在这里,朱熹构建了新儒学的理论体系,并影响了后世数百年。当然,他也为武夷山留下了那句脍炙人口、世代传颂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无数年轻学子来到武夷山,聆听这位思想大家的教诲,这也让武夷山成为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云窝石刻群 刘达友 摄图源:福建日报客户端
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驻足在武夷山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 书院遗址35处、历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宫观寺庙及遗址60余处……
如果说,中国大地上有一片仙境,那么,武夷山必然位列其中。
参考资料:
[1]央视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第21集
[2]《这里是中国》,中信出版社,2019-9
-End-
编辑:Cellur | 审核:Yoyo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