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种景观。下左图为中国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a中( )
A.M区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N区河流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
C.K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流水
D.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图10中乙
2.图b中( )
A.①作用使甲岩石多分布在火山口附近
B.②作用多发生在莫霍界面以上
C.③作用形成丹霞地貌
D.④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1】从M地位置可知,该地主要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N区为四川盆地,该区河流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K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充足,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图b中甲乙丙分别为沉积岩、岩浆岩、岩浆,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
2.2】图b中①②③④依次为外力作用、高温重熔、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其中变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考点:地质作用
下图所示地区地层变动的先后顺序为( )
A.褶皱弯曲、岩浆侵入、断层形成
B.岩浆侵入、断层形成、褶皱弯曲
C.断层形成、褶皱弯曲、岩浆侵入
D.褶皱弯曲、断层形成、岩浆侵入
下面两幅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 )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
B.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D.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来
2.四省市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匹配正确的是 ( )
A.甲—荒漠化 B.乙—红漠化
C.丙—水土流失 D.丁—生物多样性减少
(30分)坦桑尼亚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劳动,降水季节变化大,农作物产量低,粮食勉强自给,主要出口咖啡、棉花、剑麻等农产品。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坦桑尼亚简图。
(1)坦桑尼亚东临 ① 洋,地形以 ② 为主。(4分)
(2)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的 ① 地域分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② 。(6分)
(3)每年5、6月份,坦桑尼亚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大规模向赤道以北地区迁徙,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4)分析巴加莫约港口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5)结合材料,简述坦桑尼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8分)
新疆吐鲁番的人们夏季夜晚大多睡在室外,其主要原因是当地( )
A.昼夜温差大 B.降水稀少 C.风力强盛 D.经济落后
2014年第15号台风“海鸥”于9月12日生成后,先后在菲律宾东北部、海南东部、广东南部、越南北部沿海完成四次登陆。下图为此次台风活动中的三张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菲律宾群岛北部的天气变化状况最可能对应下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上图所示时期( )
A.“海鸥”势力逐渐减弱
B.移动路径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C.香港风向由偏北转为偏东
D.长江中下游伏旱旱情得到缓解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下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分)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试分析其原因。(2分)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尼罗河的支流青尼罗河因含沙量大而得名,根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含沙量大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