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泉映月听松涛 》掌上文艺微刊
广东丹霞山(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该景区先后被列入和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4年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距今7000万年以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3] 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丹霞山景区。
丹霞山境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共计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关于“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
很多还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
No.1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
不仅仅有风化作用
还包括流水作用(侵蚀、溶蚀)
谷地两侧的红层基部
即先是沉积形成红色的砂岩或砾岩,
后来随着地壳的抬升
岩层断裂
经流水、风、生物等的
侵蚀崩塌后就形成了
丹霞地貌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具体分布如下:
No.2
雅丹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形成条件:
(1)岩性条件:
岩性条件是雅丹形成发育的基础。因对雅丹的定义不一致,雅丹形成发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
(2)环境条件:
现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50毫米,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区,风蚀作用强烈;或较为湿润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强烈的地区。
(3)动力条件:
动力条件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关键因素,现主要集中于外营力条件的研究,包括风力和水力等方面。
No.3
两者的区别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其实是不同的
雅丹地貌是干燥环境条件下
湖积或平原干燥龟裂
定向风沿着龟裂面不断吹蚀
裂隙扩大形成沟槽
西北雅丹☝
峰林峰丛孤峰城堡
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
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
经风化作用
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
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
的风蚀土墩和
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广西八角寨国家地质公园)
而丹霞地貌则大多在湿热环境下
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
松涛视听沙龙│2019夏季西北大环游之三:青海雅丹
这里有闻名世界的可可西里,这里有穿越时空的唐蕃古道,这里有华夏最美的山峰湖泊,这里是三江之水的真正源头,这里是地球的最后净土。
一年也许只有一次,走进这片美丽而又有神秘的地方。这里可避暑观光、可度假休闲,亦能亲近大自然的胜地......
从西宁出发,可以在地图上顺时针走,也可以逆时针走。一次大回环阅尽西北最具特色的美景,翻山越岭、历尽四季。
青海雅丹
“雅丹”这一专业名词自专家从1903年正式提出,并为地学工作者逐渐接受,进行研究以来,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这种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中国柴达木盆地西部的雅丹地貌群则具有世界上延伸最长的雅丹地貌群。中国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等地区。
我们从大柴旦驱车出发一路西行,沿途浏览到各种雅丹地貌组合,这一片雅丹虽说不像典型的青海雅丹地貌魔鬼城,但也显得美丽和壮阔,而且因为广泛分布在公路两边,没被商业化,又十分的原生态。
在赶往敦煌的过程中,我们穿越了几乎接近“无人区”的那一段路程,伴随着青海雅丹地貌的见识,又对大西北的印象陡生感慨:如果不来靑甘大环线走一遭,你不知道中国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