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岩茶的茶友,绕不开牛栏坑肉桂,那我们喝牛肉,喝它的什么武夷水路

前几天看到有博主发的测评。

专门测评武夷岩茶的。

大数据推给我的那一篇,是测评牛肉的。

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武夷岩茶的试喝测评,总之满满当当,琳琅满目。

但其实,内行看门道。

量多代表勤奋,但量多并不代表质高。

这是许多人的常规认识误区,老觉得年纪大的医生就肯定技术高明。

实际并不然。

实情是许多的科研项目是由中青年技术人员带领团队完成的。

就如这个测评的页面,把半个页面的视频看完之后,唯一的念头就是,唉,若真心热爱武夷岩茶,还是建议到武夷山来实地学上一年。

至少一年。

跟当地的茶农学着采茶,做茶,把做茶的流程从头跟到尾,从采到最后的焙火,一路跟进。

这样,方才略窥门径。

这样,才知道武夷岩茶有哪些审评术语,又有哪些品质要求,终不至于在审评一款武夷岩茶时,用普洱的术语,用红茶的标准去判定它。

以至于露了怯。

《2》

究竟是从哪里暴露出来的不专业呢?

请先容我摘抄几段审评牛肉的文字,便能从中找出端倪。

茶品:**牛肉

焙火:中火

茶汤:橙黄明亮

第一冲,茶汤入喉青草味严重,汤感发苦,涩味化不开,生津回甘皆不明显。

第三冲,风格跟前面差不多,稍微淡一些。

总评:这款茶在牛肉里算是很平庸的存在。个人喝起来十分青涩。

以上,就是审评牛肉的原文,品牌的名字被马掉了,怕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毕竟,喝茶写文还是简单点好,不要上升到品牌的高度为上。

从上述的审评牛肉的文字里,我看到的,是这位博主对武夷岩茶的不太熟。

我们一般喝武夷岩茶,或者说,武夷山人喝武夷岩茶,先讲究的,是水路。

不是香,不是韵,是水路。

《3》

曾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天心村村花家里喝茶。

彼时是想喝牛肉,于是村花拿出来了四种牛肉。

四个盖碗,四个审评碗,四把审评勺,以及品茗杯无数。

一字排开,审评。

喝第一款的时候,她点评说,水路不错。

喝第二款的时候,她惊讶,这水路很细滑。

喝第三款的时候,她说,这汤有点厚重。

到第四款的时候,她反复啜了啜,说,水路很细。

盖香也有闻,但通常是先点评水路,再来闻盖香。

缘因为何?

武夷岩茶是产区至上的一款茶类,在六大茶类里,它工艺最复杂,基于这复杂的工艺,它对产区自然条件的要求很高。

众所周知,武夷山是丹霞地貌,岩石土层中含有的矿物质是很丰富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丰沛的。

这般优质的土壤,种起茶来,可谓是得天独厚,上天恩赐。

天然的氮磷钾,完全不需要施任何人工肥,天地初开的时候盘古就已经把肥料加到山体里了。

如此这般天然好土里种出来的茶树,必定与别处不同,它的各类营养物质是极其丰沛的。

而这些丰沛的养分,在生长时蕴含在茶叶细胞内,在成品茶冲泡时,便会释放到茶汤中,让我们喝到,尝到,感受到。

于是,尝汤,品尝水路,便成为了喝武夷岩茶时的第一要务,也是最紧要的功课。

你可以不详细介绍这款岩茶的盖香,杯底香,叶底香....但你必须要形容它的水路。

顺不顺,滑不滑,细不细....

甚至很多时候都不必细说,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水路还不错”,有可能就给一款岩茶,定了终身。

《4》

何不就让自己更加专业一些呢?

哪怕不能成为专家那样的高度,至少,要比外行更懂吧,至少,不要用点评别的茶类的术语,用来点评武夷岩茶吧。

要具备这些知识,去武夷山深度修炼,是必须的。

不仅是普通的爱茶者,茶商也是如此。

既然看上去铁了心要卖茶,就不要老在表层飘浮着,要深入,再深入,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不是么;干一行就要懂一行,不是么。

隔山打牛,能打到牛才怪。

每年的春季,谷雨节之后,打点好行囊,去武夷山吧。

飞机和火车都能到,船不行,现在河里的水,不能载舟。

从前是可以的,从前的赤石古镇,是可以行船的。

三坑两涧里做好的茶,从赤石用小船运到兴田,换大船到泉州和福州,再换铁船,出海去东南亚,以及欧美。

那时候,泉州的客商到武夷山来订茶,是从谷雨就来的,亲自盯着采茶制茶焙火,一直从茶青采摘到成品茶落地,再到打包装船,亲自押运回闽南。

茶商们在武夷山一呆就是半年以上,可谓是,敬业之极。

少了与当地人的接触,少了与茶树与茶青与茶叶的接触,少了那种与土气与山林深度浸润的交融。

THE END
0.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武夷山景区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属罕见的生态自然美的地域,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武夷山自然风光独树一枝,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整个景区以一条著名幽深清澈的九曲溪为主轴,它蜿蜒曲折的盘绕在大山巨峰中。两岸丹崖林立,千姿百态,形成"一溪贯群山,两岸列岫岩"的山水相融景观。九曲溪两岸分布着36jvzquC41yy}/onnrkct/ew45dyggr{m
1.历史的沧桑,岁月的磨难——著名艺术家陈铎在武夷谈岩彩武夷山丹霞地貌,岩土色系丰富,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挖掘本土资源开展岩彩的教学与创作。2013年武夷学院艺术学院建立“武夷岩彩创作室”,与武夷山地方政府合作申报福建省级“武夷岩彩特色文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获批。2014年,我们邀请胡明哲老师再次来武夷山举办岩彩培训班,在为期二周的学习中,我开始学习岩彩画的制作。 jvzquC41uf4djrsc0eun1‚nujw5329547470497433861;:8;372;hfnn0nuou
2.奇山秀水一杯茶(大地風華)武夷風景,貴在“三三秀水、六六奇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而集千般奇秀、萬種風情於一身的,正是岩茶。 “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這是茶聖陸羽對茶葉生長土壤的描述。武夷山丹霞地貌千姿百態,岩石風化后富含礦物質,形成茶樹獨鐘的珍稀“爛石”,岩茶之名由此而生,岩韻之韻由此而成。 jvzq<84hl0vfqyqg0eun0ls1DKM61w714285198421i2::988/:19A65924ivvq
3.“国宝”唐代茶磨出土见证惠东茶悠久历史南方+以大红袍为代表的岩茶原产自武夷山丹霞地貌山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被誉为茶族显贵。 据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刘宗超介绍,岩茶必须是种植在丹霞地貌的岩凹、石缝上,惠东莲花山脉一带也是丹霞地貌,而且气候、土壤、水质条件都与武夷山相似,山清水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71395d:=64868/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