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陕西(榆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每当我读到王之涣的这首诗,总会想到咱们陕西的一座“悬天古城”。这是一座远近闻名的石头城,三面环水、绝壁凌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很多另辟新城的古城不同,这座“悬天古城”始终扎根于古老的城池之上,不断扩建与修缮。历经千年,我们依然能够清晰感受到它的奇险与铁骨。这里便是——葭州古城。葭州之名,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那咱们换个称呼,称它为:佳县。榆林佳县,陕北景点最密集的县之一。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是,就连佳县县城本身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佳县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其地处黄河中游晋陕峡谷西岸,与山西临县隔河相望。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时任河东转运使的孙览为抵御西夏军队侵扰,在今佳县城址取其易守难攻之优势,以黄河、佳芦河为塞筑葭芦寨。由此,拉开了佳县近千年的历史。佳县,古名“葭州”。1964年9月,因为“葭”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佳县。佳县县城雄踞于高俊巍峨的葭芦山之巅,山势笔陡,沟深壑险,万夫难开。县城东面是涛涛黄河,西南两面佳芦河围绕,只有北面有一条平缓的山坡。真正的三面环水、绝壁凌空。从筑城之日起,佳县便有了“铁葭州”的美誉,主打一个“刀枪不入”、易守难攻。北宋元丰年间的葭州城,阻断了西夏军队东渡黄河的“美梦”。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几次强渡黄河失败,派出飞机对葭县县城进行狂轰乱炸。即便如此,日军却始终没能踏过黄河一步。奇绝的地理位置不仅造就了铜墙铁壁的“铁葭州”,同样,也造就了诸多黄河奇景。逛了大半个陕北,个人觉得,佳县绝对可以称得上景点最密集的县(之一)了。建在黄河岸边一座孤峰之上的香炉寺,是大名鼎鼎的“葭州八景”之一。位于黄河与佳芦河交汇处的云岩寺,保留了从唐至宋的石窟、壁画、摩崖石刻等古迹,堪称黄河一绝。与云岩寺隔着黄河遥遥相望的是大名鼎鼎的白云山。白云山上有白云观,是远近闻名的道教胜地,也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另外,这里求签非常灵验。佳县木头峪村被誉为“晋陕峡谷第一村”,明清时间,这里是黄河岸边重要的水旱码头,商业繁盛、人文荟萃。这里出过很多秀才,也被称为“秀才村”。佳县的泥河沟村,拥有全国面积最大、株数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枣树群落。其中,千年以上的枣树就有170棵。除此之外,黄河边的佳县也养育出了众多优秀的黄河儿女。《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的作者李思命、《东方红》的作者李有源都是佳县人,他们的故居也被打造为民俗纪念馆,成为游客感受佳县黄河文化的打卡地。

驼城是榆林的别名,骆驼是榆林的象征,榆林是全国唯一由皇帝钦定城墙高度可以超过北京的城市。要说陕西哪座城市最具男人气质,只有榆林。因为这块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和匈奴、契丹、西夏、蒙古等民族反复厮杀争夺的战场。榆林目前的县城,大部分都具有浓郁的军事色彩,多因军事形势而设置,这种频繁的战火铸就了榆林人尚武的精神,自古以来,这块土地不怎么出文人墨客,但涌现了大批英雄武将。战国后期,逐渐强盛的匈奴成为华夏民族的巨大威胁。防御匈奴的防线,主要就在今天的榆林境内。

▲ 榆林市下辖2区1市9县: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佳县要欣赏榆林风光,推荐几条自驾路线:第一条路线是传统的西安--延安--清涧--绥德--米脂--榆林。这条路能够串联几个重要的县城。清涧的石雕像,绥德的疏属山,米脂的老城、杨家沟,榆林老街等。第二条路线是沿黄河路线,包括吴堡--佳县--府谷。这条路线适合具有黄河情节的朋友。第三条路线是榆林往北,穿越毛乌素沙漠去内蒙。这条路线可以感受一下陕西的大漠风光。第四条路线是沿着无定河,这是一条人非常少的路线,基本上沿着陕西和内蒙古的分界线,沿河可以看到很多军事古堡,一路到达统万城。

▲榆林市陕北有一顺口溜「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顺口溜中点了四个县名,有三个县在榆林。我是陕北人, 榆林的十几个县市,一个也没去过,小时候的印象,榆林这片地方是骆驼遍地,土地贫瘠,黄沙满天,不毛之地,今天一走,榆林的绿化令我大吃一惊, 榆林的富裕程度在陕西省首屈一指,治沙造林在全国也是非常有名。

黄河的千姿百态,在榆林境内留下众多雄奇秀美的景观。

榆林的人文景观真不少,榆林市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榆林古城:中国十大古城之—镇北台: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第一台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红碱淖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石峁遗址白云山香炉寺青云寺悬空寺二郎山府州城高家堡古城西峰寺清涧笔架山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麻黄梁沟沟壑壑雕凿出千奇百怪的姿态,以古长城为界,呈现出南北两大地貌,南部坡谷深切、山水奇诡、土峰林立,被当地人称为「七山二沙一分田  」,而北部地势平缓、坦荡如砥、大漠绿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西北艺术世界。《鬼吹灯之龙岭迷窟》取景地就在这里,剧中黄土高原苍茫又孤寂,纵横万千的沟壑让人心向神往。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

.▲赵家峁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赵家峁村位于榆林城区东南 38 公里处的古塔镇赵家峁村,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之一。如今的赵家峁,9D玻璃桥、彩虹滑道、空中漂流,窑洞民宿等融山水田园景观,与现代娱乐文化为一体的趣味娱乐项目,让美丽乡村更具韵味。

▲战国秦长城「战国秦长城  」不是秦始皇所修的长城,指秦统一六国之前在秦国西北地区所修筑的防御东胡的长城。秦长城起于今甘肃省临洮县,向东南至渭源,然后转为东北,经通渭、静宁等县达宁夏的固原县。由固原县折为东北方向,经甘肃环县,陕西省横山、榆林、神木诸县直抵黄河西岸。榆林历史悠久,从地理位置上看,榆林一直是北方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点之一,榆林往北是大漠草原,榆林往南是繁华的中原汉地。刘邦一统天下时,北方的匈奴给西汉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了防御匈奴,西汉设五原郡,屯集重兵,今榆林市西北不远处,曾设龟兹县,重点防御匈奴。

▲战国秦长城到了明中后期,明长城实际成了汉与蒙的边界,明朝不得不沿着长城建了很多军事重镇防御蒙古人南下,明朝九边(也称九镇)就是出于这一战略考虑设置的。明朝的九边重镇,从西往东分别是甘肃镇、固原镇、宁夏镇、延绥镇、偏头镇、大同镇、宣府镇、蓟州镇、辽东镇。其中的延绥镇就是今天的榆林镇,治所就在现在的榆林市主城区。在九边重镇中,榆林镇居中,一旦被攻陷,明朝边境就被拦腰砍断,首尾不能相顾。

▲无定河无定河是汉匈反复争夺的一道防线。唐代诗人陈陶有一首诗,描绘了华夏族和匈奴激战无定河的残酷。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赫连勃勃应该算作本地的一个大英雄。他在榆林立为国大夏,并曾经攻占过长安。总体上看,榆林这个地方,不出文人墨客,不出状元,出武将,出战神,榆林人骨子里就流着宁死不屈的血。北宋赫赫有名的杨家将,世世代代都是土生土长的麟州城人。他曾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韩世忠是榆林绥德人。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明末,天下大乱,榆林涌现出了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个造反者,李自成是米脂人,张献忠定边人,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短命政权。杜聿明,陆军中将,杨振宁的岳父。

▲榆林老街明武宗驻跸此处时,称之为「小北京」,它被命名为「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塔北台,六楼骑街」天下远名。榆林老街形成于明成化年间,全长2公里,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由南至北纵列排开,形成独树一帜的「六楼骑街」历史风貌格局。

▲榆林古城-凯歌楼

▲榆林卫城

▲凌霄塔与榆林卫城遥对

▲榆林卫城-万佛楼

▲榆林卫城

▲榆林卫城

▲榆林卫城-星明楼

▲「西野」在陕北能征善战,把胡宗南打得丢盔弃甲,就是攻不下榆林城,1947-1949年,彭D怀率领「西野」二打榆林城,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镇北台

▲镇北台,65岁以上免门票

▲镇北台所谓「东有山海关 ,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它有着「万里长城第一台」的美誉。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的红山之巅。蒙恬打败匈奴以后,在这一带修建了长城。今天陕西境内的秦长城,主要就在榆林境内。后来明在秦长城基础上修建了明长城,当时的榆林,为九边重镇之一,万里长城最大的一个台。

▲镇北台

▲1935年,张、杨在镇北台

▲榆塞明以前的榆林、神木这一片叫麟州。到了明代,为了防御北方的蒙古人,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史称“九边重镇”。九边重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也就从那个时候,这片土地有了一个新的名称:榆林。

石峁遗址高家堡古城东山天台山二郎山麟州故城(杨家城)红碱淖陕北民俗大观园

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是集采摘、观赏、休闲、度假为一体、融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园区,也是一座饱含陕北民俗文化的基因库。

神木西据偏关、北张大漠、南亘丘山、咽喉秦晋、襟带九边。千年前宋人彻夜守卫的麟州城仍然闪烁着历史的星芒,诉说着曾经的峥嵘辉煌。石峁遗址穿越4300多年的时光,向世界力证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万里长城蜿蜒跌宕跨境西行,九曲黄河汹涌澎湃绕边南下,是一方古老而神秘的所在。

天台山一山揽秦晋,二水锁烟霞,地势险峻,雄奇壮美,徜徉此处,看水光山色交相辉映。

摊黄儿入口绵软,颅肉夹干烙混着猪头肉的香嫩和烙饼的麦香,红碱淖水煮鱼肉质肥美,粉糊糊酸爽可口,羊杂碎汤汁浓郁。

▲神木市-杨业公园

▲神木夜景

▲神木晨曦神木北接内蒙,东邻山西,黄河揽怀南下,长城横腰西飞,全县面积7635平方公里,居陕西各县之首,历史上曾是边关要塞,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名扬青史的杨继业父子曾驻守于此,抗击侵略,雄踞一方,英雄业绩,流传千古,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曾巡边到此,留下了《渔家傲·麟州秋词》等著名诗篇。

▲神木市-滨河新区

▲神木市-东山森林公园

▲神木市-东山东山庙群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城东500米处,因层峦叠嶂,岭脉逶迤九重,游走如龙,又称九龙山,其整体建筑依雄踞险、虎踞龙既有雄伟宏大磅礴之势,又有绝壁悬崖临空欲坠之险。

▲神木市-东山

▲神木市-东山

▲神木市-二郎山二郎山位于陕西神木县城西一公里处,在其蜿蜒跌宕的呈南北走向的山脊错落有致地建有各类古建筑,让人叹为观止,山势的险、峻、奇,与三教合一的宗教景观浑然一体,站在二郎山上,感受着拂面的微风,找到了心中久违的宁静。

▲神木市-二郎山

▲神木市-二郎山

▲神木市-红碱淖红碱淖处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沿岸有七条季节性河流注入,是中国最大沙漠湖泊,抬眼望去是碧波千顷,广阔无垠,如镜的湖水映照着天空,飞翔的遗鸥咕咕长呜,踏沙漠草原,看湖光荡漾,赏鸥飞翔,实在惬意。

▲神木市-红碱淖红碱淖是全国zui大的沙漠淡水湖,清澈的水天一色,是遗鸥繁殖与栖息地,每年3-4月飞来,8-9月初陆续迁离,在这里滞留时间约5个月,端午过来,刚好可以观赏沙鸥,享受阳光、沙滩和湖水。

▲神木市-红碱淖

▲神木市-红碱淖王昭君雕像

▲神木市-毛乌素沙漠公路神木市,号称中国第一产煤大市,人们传统印象中是“乌烟瘴气、荒山秃岭”。今天的神木市森林覆盖率为43.2%,满目青山绿水,成了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 神木市境内的沙地已被绿色覆盖,随处可见“绿肥黄瘦”景观。

▲俯瞰神木市马场梁卧虎寨10万亩生态林基地

▲森林巡察人员在巡查

▲神木市-塞罕坝中心公园(这里曾属煤矿采煤沉陷区)

▲神木市-西沟街道四卜树村,这里也成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

▲神木市-长城烽火台遗址

▲神木市-尔林兔万亩草原

▲神木市-尔林兔大草原

▲神木市-石峁遗址在晋陕高原近邻处的黄河西岸,沉寂了4000多年的石头城—石峁,被考古学家探查的脚步声惊醒,一个距今4300年北方早期国家的都城遗址,轰动了世这座硕大无比的史前古城,正在改写中国上古史。石峁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它有庞大的防御工事和复杂的基础设施,数以千计的玉器、陶器、石器、刀、镰、斧、钺、铲、璜、牙璋、人面形雕像等,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犹如一座埋藏着地底的新石器博物馆。

沉寂四千多年的石峁遗址

▲ 石峁遗址石峁遗址,据说是座4300年前的都城,现在关注度很高,有人说它是「黄帝的都城」,有人说它将改写中华文明史,有人说它的考古发掘需要100年。今天,石峁虽然还处于考古中,但已经有部分区域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考。

▲ 石峁遗址按照一般的认识,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但是由于考古工作还不够深入,商代以前的很多历史,还没有太丰富的考古支撑。比如夏代都城在那里,目前并没有公认的说法。至于夏代以前的所谓三皇五帝,更是一笔糊涂账,基本上说不清楚在哪里。全国有很多三皇五帝陵,都并非真正的埋骨之地。

▲ 石峁遗址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的山峁上,遗址包括外城、内城和皇城台三个部分,面积有400多万平方米,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等已知城址,是已知史前城址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 石峁遗址石峁遗址位于神木市南60多公里的高家堡镇,距离榆林市区80公里。过去介绍榆林常说: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现在这个说法有点过时了,因为在比春秋战国早上两千年的时代,榆林就有高度的文明,其代表是石峁遗址。从目前考古挖掘成果来看,石卯遗址可能是要改写华夏文明史。如此,关于榆林这个城市的地位,相信也会改写。关于石峁遗址,目前还在考古发掘中,现在可以定论的是:1.石峁遗址是目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史前城址2.石峁遗址2020年入选美国考古学会《考古》期刊“世界十年十大考古发现”3.石峁遗址2021年入选我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 石峁遗址——城墙石峁遗址的城墙都是用石头整整齐齐堆砌起来,想一想它是4000多年前的先民修建的,这就非常伟大了!仔细看看,4300多年前的劳动人民,垒起来的城墙,丝毫不比近现代劳动人民做的逊色!今天的石峁遗址,虽然核心区域的皇城台处于考古发掘中,但是外城东门遗址做了一个展览馆供游客参观,已经初步具备了旅游接待的功能。

▲ 石峁遗址目前参观的核心景点是两个,一个是皇城台,一个是外城东门遗址。皇城台位于外城和内城中,是整个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它是从2016开始发掘的,经过考古工作人员辛苦且细致地发掘后,皇城台的形制规模,已经完全呈现。不过目前仍处于考古探索中,因此游客是不能进去的。

▲ 整个皇城台的结构象一个平顶的金字塔。

▲ 皇城台考古发现,入选了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石峁遗址——展览馆距离皇城台几公里外,有一个专门供游客参观的展览区域,就是城墙东门。在这里建设了专门的展览馆,游客可以近距离触碰4000年前的文明。

▲ 石峁遗址——南墩台

▲ 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外城东门为古城制高点,被誉为“华夏第一门”,由北墩台、南墩台、门道、马面、角台、城墙等设施组成。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好,结构最复杂,体量最庞大,形制最规整的上古时期城门遗址。

▲ 石峁遗址——外城东门模型,一起感受一下4300年前的建筑设计。

▲ 石峁遗址(头骨坑),城墙脚下有头骨坑,或许是和祭祀活动有关。

▲ 石峁遗址如此宏大的建筑,4300年前是什么人建造的?

▲ 石峁遗址有专家提出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都城。目前来看,这种说法应该站不住脚。石峁古城早期的碳十四测年约为公元前2300年前后。所以,该城年代比夏代要早一点,与五帝晚期接近。

▲ 石峁遗址但是大部分中国人有理由相信,五千年的历史是真实的,考古发现只是时间的问题。近些年,有一些新的考古发现,推翻了过去的一些认识。例如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文明是产生于黄河三角洲地带,也就是陕西、河南、山西附近区域。然而目前的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石峁遗址,似乎正在改变人们的看法。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或许苏秉琦先生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是有道理的。陕西榆林神木的石峁遗址,从2011年确认并开展考古发掘以来,每年都以令人震惊的成果引起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

再到石峁遗址去一趟,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看看那座距今4300年的北方早期国家的都城遗址。

高家堡古镇高家堡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距今有近600年历史,是明长城延绥线县“四大名堡”之一,地势开阔平整,西北通河套平原,东南连晋陕大地,沃野千里人杰地灵。

高家堡镇

漫步古城风光,看青石铺路,见证岁月曾留下的辉煌。去一趟《平凡的世界》里的陕北,在取景地高家堡感受上世纪七十年代,陕北生活和文化生态和它近600年的历史。

▲高家堡古城高家堡古城位于陕西省神木市西南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与镇川堡、瓦窑堡、安边堡统称为延绥“四大名堡”,距今已有580余年的历史,而其规模居陕北明长城沿线三十六营堡之首。榆林的古镇很多,保存最好的当属高家堡,这也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古镇。

▲高家堡古城作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取景地,高家堡完备地展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陕北生活和文化生态,古老的街道,沧桑的城楼,鳞次栉比的四合院,走在高家堡古镇青石板的路上,眼里尽是挥之不去的古老风情,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高家堡古城早在明朝至民国期间,高家堡就是晋陕蒙贸易汇集之城,人称“旱码头”。彼时,这里富商云集,贸易频畅,中原日用百货、生产工具,内蒙牲畜、皮毛充满市面,本地盐碱业更是享誉塞北。中兴楼屹立于古镇的中央,傲视周边。古老的街道、壮观的城楼、鳞次栉比的四合院,漫步在东西400米、南北350米的十字古街,可看到石块垫基、木柱撑顶、木板门面、砖瓦兽脊的明清店铺,林立在街道两边,明清四合院和寺庙建筑在六纵六横的小巷中点缀。“檐头挑解翅飞,屋顶兽脊昂立”,古风古韵在周身弥漫。

▲中兴楼

▲西大街上因拍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而搭建的“东风照相馆”“农业学大寨”“原西县革命委员会”“供销社”等场景,把游客拉进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

“陕北小华山”——二郎山行走其间,体验山势蜿蜒跌宕,看山水依偎,感情景交融。

▲二郎山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山势蜿蜒跌宕,巍峨险峻。

听闻你仍守着孤城走进杨家城,探寻英雄的足迹,领略一代名将的绝代风华。

走进杨家城,探寻英雄的足迹,领略一代名将的绝代风华。

▲麟州故城(杨家城)麟州故城遗迹,也叫杨家城,位于神木市杨城村(在高德上输入杨家城遗址),位于神木市以北15公里,目前仅存断壁残垣。麟州故城分内、外城,外城周长约4公里,东、南、北设三门,西面临绝壁。

▲麟州故城(杨家城)探访麟州古城,从神木市出发,往北15公里左右。具体地址是店塔镇杨城村。今天的杨家城,从空中看,只剩下四周的围墙,几乎没有任何建筑了。

▲麟州故城(杨家城)遗址

▲麟州故城(杨家城)

▲麟州故城(杨家城)

▲麟州故城(杨家城)有一天范仲淹视察位于今天榆林神木的杨家城,目睹大漠荒凉的景象,感叹战争的残酷,写下了《渔家傲·麟州秋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麟州故城(杨家城)这里的杨家城,也叫麟州城。之所以把麟州城称作杨家城,是因为杨家好几代人,为了守卫麟州,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麟州故城(杨家城)故城外,远处群山巍峨、崇山峻岭、长城遗址逶迤延绵、峰火台星星点点;近处千沟万壑、山峦叠嶂。遥想一千多年前,北宋杨家将镇守边塞,抵御契丹辽国,环境之艰苦,多么不易。

▲将军祠杨家将主要人物叫杨业,祖籍麟州,为北宋抗辽作出了重大贡献,号称“杨无敌”。其子杨延昭,孙杨文广均为宋代名将。杨家几代人忠勇报国的事迹,后来被历代戏剧、小说所演绎,杨家将满门忠烈的故事,得到了民间老百姓的爱戴。因此,后代人们怀着对杨氏英雄的崇敬心情,将麟州城称为杨家城,延续至今。

▲重修杨将军祠记碑

登临天台山,一览秦晋风光,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黄河入海流的磅礴气势。

▲天台山

尔林兔的千亩葵花神木老城,看斑驳的城墙、漆色陈旧的门窗,这里烙印着岁月的痕迹,弥漫着纯正的神木风情,是神木数代人的感情积淀和生存记忆。

神木老城斑驳的城墙、漆色陈旧的门窗,弥漫着纯正的神木风情。

杨业公园

▲红碱淖景区

白云山白云观香炉寺(中国八大最险寺庙之一)葭州古城远眺九曲黄河泥河沟村枣林(千年原始枣林)

▲佳县县城

▲佳县县城

▲佳县县城在陕北,像佳县这样的山城并不少见,府州古城、吴堡石城,都是建在石山顶上,依靠着黄河天险与险峻山势,成为古代游牧与农耕冲突中雄踞一方的军事堡垒。和府谷县的县城一样,佳县县城也紧邻黄河,修筑在佳芦河与黄河包夹而成的葭(jiā)芦山上,三面环水,峭壁悬空,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隔河相望。

▲佳县县城佳县县城的历史始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当时的陕北地区正处在北宋与西夏的拉锯状态。为抗击西夏,北宋在今天的佳县县城处修筑“葭芦寨”,作为黄河西岸进击西夏的军事据点,这就是佳县县城建城历史的开端。

▲佳县县城

▲佳县县城

▲白云山白云山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处黄河岸边的双龙岭,因常有白云缭绕,故名白云山。白云山上白云缭绕,松柏参天,庙宇林立,在这里揽山水胜景,听黄河涛声,沐悠悠禅韵,领悟世间万物的生命内涵。这是我第二次来白云山,第一次是在榆林机场开会,主办方组织我们参观了白云山。1947年,教员转战陕北时曾两登白云观,留下了「8341部队」的传说。

佳县白云山白云山位于佳县城南五公里的黄河之滨,白云山由崇尚道教起步,因建庙立神成形,由宫、殿、楼、祠等组成的建筑群。这里留存有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雕塑、绘画、书法、碑碣、音乐等文化艺术精粹遍布其中。沿着“天梯”登顶白云山,庙宇殿堂鳞次栉比,彩绘飞檐层叠错落,远看雄伟壮观,近看精美绝伦。这里山水相映,云雾缭绕,松柏参天,庙宇林立,既有赏心悦目的奇特景观,又具神秘幽静的宗教氛围。登临白云山,黄河大峡谷惊涛拍岸,黄土风光逶迤而来,此情此景,无不让人心生敬畏。白云观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是以古庙为载体的道教圣地。据《佳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终南山道士李玉凤云游四方,来到白云山,观其山奇景秀,遂结庐布药,普济众生,道教自此在白云山发迹。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万历皇帝朱翊钧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从此声名大振延续至今,几百年间香火长盛不衰,往来香客络绎不绝。

▲白云山(4A)白云山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5公里处黄河岸边的双龙岭,因常有白云缭绕,故名白云山。是佳县宗教文化景区的代表,1947年,教员转战陕北时曾两登白云山。

▲白云山白云山又名嵯峨岭,雄踞黄河西岸,山上松柏苍郁,重岩叠嶂,夏秋之季常有白云飘绕其间,远远望去若隐若现,素以“关西名胜”闻名于世。白云山有白云观,为陕北著名道教活动场所,建于明,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是陕西省明清建筑中比较庞大的一组建筑群。

▲白云观,是陕北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在白云山可以俯瞰黄河。

▲白云观

▲白云观

▲白云观

▲白云观

▲白云观

香炉寺:佳县的网红景点,位于黄河边三面绝空的香炉峰上,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是看夕阳的好地方,“香炉晚照”为佳县八景之一,又称“黄河小蓬莱”。

▲香炉寺香炉寺位于佳县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香炉峰为一直径5米、高20余米巨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为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

香炉寺建立在悬崖边上,每当黄昏的时候,晚霞的余光洒落在香炉上,整个画面宛如蓬莱仙境,美不胜收。

站在寺庙中,三面绝空,视野非常宽阔,远眺对岸的山西美景,一览晋陕两省的黄土高原风光。▲香炉寺香炉寺位于佳县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香炉峰为一直径5米、高20余米巨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为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

▲香炉寺香炉寺位于佳县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香炉峰为一直径5米、高20余米巨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为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也有人把它列入「 中国六大最险寺院」。这是我走过最短的桥,一次限行五人过桥,胆子小的人,真不敢在此地久留,站在寺庙中,三面绝空,视野非常宽阔,远眺对岸的山西美景,是观览「黄河晋陕大峡谷」的绝佳处。

近千年来,佳县县城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又经历明朝两次扩建,最终形成周长约5公里的城池,城、郭、逻城、炮台浑然一体,蔚为壮观,“铁葭州”之名不胫而走。

随着战略地位上升,葭芦寨一路升为北宋晋宁军,易手金朝后更名葭(jiā)州,元明清一直作为葭州州治,统辖范围最大时曾涵盖今天的府谷、神木、吴堡、佳县等地。民国以来降为葭县,1964年,因“葭”字生僻,改为佳县。

打满风霜印记的城墙沿着佳芦河边蜿蜒的山道一路攀升到山城之巅,虽然远去了战火硝烟,这座城依然给人以雄风猎猎的感觉。

▲在500米的空中俯瞰,佳县好像也不是很高。但其实佳县县城比黄河高处很多,所以非常险要。

▲佳县,古代称作葭州。佳县城雄踞在葭芦山巅,三面悬空,虎视黄河,只有城北与山脉相连。

▲在佳县县城远眺九曲黄河在佳县县城远眺九曲黄河佳县县城,是陕西黄河沿线三个濒临黄河的县城之一。历史上有“铜吴堡,铁葭州,千年府州城”的说法,佳县就是铁葭州。佳县城雄踞在葭芦山巅,三面悬空,虎视黄河,只有城北与山脉相连。因其险要地形和不可替代的战略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沿黄公路尤其当矗立在县城东面的城墙上时,脚下是陡峭无比、落差近200米的悬崖,黄河奔流在峡谷深处,沿黄公路在悬崖下时隐时现。

佳县,位于黄河中游西岸,山壑连绵不断,有丰富的历史遗留古迹,也有自然形成的天然奇观。教员转战陕北在佳县期间,为佳县县委做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题词。

泥河沟村枣林蔽日,阡陌相通,俨然一副世外农家之景。

木头峪古镇静谧安详的居于一隅,在斑驳的痕迹里数着年岁。

赤牛坬民俗文化村镶嵌在绿水青山间,古墙、旧院、老树、石碾讲述着时光没有言尽的话语,赋予了这方秘境独有的人文柔情。

马蹄酥色泽金黄、纹层清晰,咬一口脆酥绵甜,香味四溢;碱饼薄如纸、食如酥,凭借独特的情怀,成为人们富足时光里依旧不舍的风味;包头肉丰腴和韧道并存、肥嫩与鲜爽交织。

▲泥河沟沿黄公路进入佳县3公里,路边有一个小村子,叫做泥河沟。泥河沟有一片千年枣树群,位于该村南侧的河滩地,占地36亩,据统计,共有枣树1100余株。其中千年以上枣树170株,是全国面积最大、株数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枣树群落,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原始枣林之一。

疏属山扶苏墓蒙恬墓合龙山汉画像石馆

绥德之名始于北朝,取“绥民以德”之意,素有“上郡古邑”“秦汉名邦”“天下名州”之誉。在这片蕴藏着鲜活生命力的大地上,有壮美的自然风光,有蓬勃的历史之脉,有深厚的红色基因,有民俗的荟萃展示,记录着这座千年古城的传奇风华。

俯瞰绥德县城绥德历史悠久,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绥德隶属上郡,也是郡制所在地。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为绥德州,故有上郡古邑、秦汉名邦、天下名州、陕北旱码头之美誉。

绥德县城-(清)知州江之松书“天下名州”摩崖石刻绥德历史悠久,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绥德隶属上郡。金(1182)改为绥德州,辉煌时期所辖地域北至内蒙鄂尔多斯,西至甘肃庆阳,南至延安,素有上郡古邑、秦汉名邦、天下名州、陕北旱码头之美誉。

陕北是中国汉画像石的四大区域之一,绥德出土最多。位于城内疏属山的绥德汉墓一直有画像石出现,起初当地百姓只是把它们做了一般的石块,或砌院墙,或垒猪圈,或闲置丢弃。直到1952年一村民掏地时挖到了一座东汉墓,墓口的石头上刻了人、车、马、动物等图案,还染了色,引起县文物部门的重视,收集后发现汉画像石一级文物占三四成。

▲合龙山合龙山位于县城西2.5公里处的五里湾村,建于明,山形奇特,由西北向东南蜿蜒,似一条摆尾巨龙,左右延伸两条小河,又像两条小水龙,故而得名“合龙山”,是绥德县首屈一指的道观名山。

上河源景区位于绥德县枣林坪镇,地处黄河中上游,背倚绵延起伏的大山,面向蜿蜒九曲的黄河。这里枣林荫郁、河滩阔美,集窑洞民宿文化,枣林田园农耕文化、黄河奇石文化于一身,群峰迭翠、奇石林立、流水潺潺,意蕴悠远,胜似仙境。

绥德黑粉冰爽滑嫩,配上精心调配的酸辣酱汁,是夏日消暑解腻的必备美食;绥德油旋表皮金黄酥脆,层层盘旋,油的醇香与面的清香握手言欢,塑造的经典风味,绥德四十里铺羊肉面名扬四海,羊肉的爽口劲弹配上面条的柔韧筋道,回味悠长。

▲统万城东晋时期,南匈奴的赫连勃勃在无定河畔的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了大夏国。从那时开始,统万城一直是北方的重要大城市。

▲统万城1600年后,我们还能在一片不毛之地见到这个保存基本完整、能够给人震撼的大夏统万城。据说它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匈奴人建立并保存至今的唯一都城。鼎盛时期,城内有十万人。

“无定河边有白城,城曰统万天下名”统万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可考的都城统万城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揭开了千年前匈奴辉煌历史的面纱历经一千六百多年风霜统万城目前保留较为完整的部分有城墙、马面、西南角台、西门瓮城等遗址西南角台遗址高大宏伟是统万城现存遗址的制高点虽然只剩断壁残垣但立足仰视依旧可以切身感受到巍峨耸立的宏伟气势作为大夏国辉煌记忆的承载者作为我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见证者和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统万城遗址展现着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无限魅力被誉为陕西“第十四朝古都”

▲统万城统万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

“无定河边有白城,城曰统万天下名”统万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可考的都城统万城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揭开了千年前匈奴辉煌历史的面纱历经一千六百多年风霜统万城目前保留较为完整的部分有城墙、马面、西南角台、西门瓮城等遗址西南角台遗址高大宏伟是统万城现存遗址的制高点虽然只剩断壁残垣但立足仰视依旧可以切身感受到巍峨耸立的宏伟气势作为大夏国辉煌记忆的承载者作为我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见证者和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统万城遗址展现着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无限魅力被誉为陕西“第十四朝古都”

波浪谷位于榆林市靖边县,沿着景区内蜿蜒的小路前行,每个转角都能遇见不同的景致,层层叠叠的曲线在阳光照耀下,像是在广袤的黄土地上铺展出的一幅瑰丽壮观的大地艺术画廊。

波浪谷位于榆林靖边县,景区的红砂岩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风光独特,兼具山水奇观,拥有地平线以下的“地心丹霞”,地平线以上的“火焰丹霞”,以及依湖而立的“水上丹霞”。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多样,非常罕见由侏罗纪时期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不断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覆盖,水中的矿物质凝结成砂岩,经过时光雕刻,形成了现在层叠状的波浪谷的样犹如时光年轮、大地指纹,记录下亿万年风霜清洗沙丘的印记,更积淀了黄土高原苍茫厚重的历史与文明。

波浪谷位于榆林靖边县景区的红砂岩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风光独特,兼具山水奇观拥有地平线以下的“地心丹霞”地平线以上的“火焰丹霞”以及依湖而立的“水上丹霞”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多样,非常罕见 由侏罗纪时期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不断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覆盖水中的矿物质凝结成砂岩,经过时光雕刻形成了现在层叠状的波浪谷的样子犹如时光年轮、大地指纹记录下亿万年风霜清洗沙丘的印记更积淀了黄土高原苍茫厚重的历史与文明

▲龙州丹霞(一线天)龙州丹霞位于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丹霞地貌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时期沉积的巨大的沙丘所组成,被誉为“时光的指纹”。丹霞地貌参观重点是一线天,景区的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具有下到谷底的栈道,可近距离感受丹霞地貌的鬼斧神工。沿栈道可一路前往一线天,在这里可以“穿越“时光隧道。

▲龙州丹霞——一线天

▲龙州丹霞类似美西波浪谷,这里向我们展示了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深深的沟壑里,千百年雨水冲刷成各种各样奇特的线条,形状如波浪、兽首、流水、云朵....展示着风采神韵、万千姿态、四季景色各异。

▲龙州丹霞

▲龙州丹霞

▲龙州丹霞这里不仅有丹霞之美,也有碧水之秀,水边的丹霞地貌线条凸显,如行云流水。

定边盐湖群位于陕西定边县城北西与宁夏盐池县接壤北与内蒙古鄂前旗相连是西北的主要产盐区也是陕西唯一的产盐基地盐储量足够全人类吃上整整3年定边盐湖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湖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千百年来,盐马古道的故事在驼铃悠悠中代代相传,经久不息三五九旅打盐遗址便位于盐湖畔的明长城下它是黄土高原的母亲湖,边塞文化的生命湖也是中国革命的功勋湖!*图片来源于定边党建如今,站在边滩上放眼远眺,定边盐湖是一片祥和湖面倒影有天空之镜的梦幻有不输茶卡盐湖的原生自然自然的诠释着黄土高原的质朴浪漫风在耳边,人在天地间

定边盐湖群位于陕西定边县城北西与宁夏盐池县接壤北与内蒙古鄂前旗相连是西北的主要产盐区也是陕西唯一的产盐基地盐储量足够全人类吃上整整3年定边盐湖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湖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千百年来,盐马古道的故事在驼铃悠悠中代代相传,经久不息三五九旅打盐遗址便位于盐湖畔的明长城下它是黄土高原的母亲湖,边塞文化的生命湖也是中国革命的功勋湖!如今,站在边滩上放眼远眺,定边盐湖是一片祥和湖面倒影有天空之镜的梦幻有不输茶卡盐湖的原生自然自然的诠释着黄土高原的质朴浪漫风在耳边,人在天地间

神树涧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红墩界镇,距县城21公里处,树龄1050年。神树涧靠近榆林“母亲河”无定河,这里的古柳约有300多颗,树龄小则数百年,大则上千年,散落在周围20平方公里的滩涧上,“神树涧”便由此而得名。这里的古柳形态千奇、各不相同,或三五成排,或两两并列,或独立一处,历经千年风雨洗礼,造就了这片古柳林。

李自成行宫万佛洞杨家沟村古村落(国家级)姜氏庄园

李自成行宫李自成行宫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北盘龙山南麓,始建于1643年,是西北地区现存完整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令其侄李过回家乡米脂修建行宫。李过登上马鞍山,见山环水绕,气势非凡,便将此山改名盘龙山,拆掉原来的小庙、建行宫,据《明史》记载李自成曾两次返故里,在此居住。

万佛洞万佛洞又称万福洞,位于陕西榆林米脂县城北8公里的无定河右岸悬崖上,共有29个洞窟,是陕北洞窟最多,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整个万佛洞的各个石窟是多洞相连,据资料记载,万佛洞石窟开凿于北宋宣和至靖康年间(1119-1127年),此后又经历了元明两朝多次扩建。是陕北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最好缩影,也是榆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大型石窟。

姜氏庄园姜氏庄园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刘家峁村,占地面积40亩,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整个建筑布局合理,浑然一体,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城堡式窑洞庄园,有“陕北第一民居”之称。

▲米脂的杨家沟村是国家级的古村落

▲米脂的杨家沟村

▲米脂的杨家沟村

▲米脂的杨家沟村

▲米脂的杨家沟村

▲古银州城遗址遗址地处榆林市横山县党岔镇北庄村,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一向为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进犯关中的通道。北宋时西夏崛起西北,攻掠绥德、米脂必经此地;宋兵北进,西夏亦以此为屏障,与宋全力抗衡,确保其腹地。因此,它被历代军事战略家所重视。

▲古银州城遗址

清涧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黄河秦晋峡谷西岸,是中国红枣之乡、粉条之乡、石板之乡、道情之乡。

▲黄河太极湾太极湾正式名称叫太极圣境景区,位于 清涧 县城东四十多公里处玉家河镇赵家畔村,黄河在此地流转近乎360度的 大湾 ,入湾至出湾水流总行程为8000米,就是此湾绕黄土地流了八公里,形成了一幅天造地设的太极图。清涧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黄河秦晋峡谷西岸,是中国红枣之乡、粉条之乡、石板之乡、道情之乡。深厚的历史文脉凝结着悠久的文明印记,秀美的山水形胜缔造了绝美的风光韵致,九曲黄河涤荡着历史变迁,古城往事记录着人生百态,城市的故事仍在续写,宏伟的颂歌仍在传唱。田埂在绿布上勾勒出柔美的线条,描绘出一幅静谧淡远又不失豪情壮丽的绝美画卷,这里是苍劲雄浑的北国风光,也是流传千古的词章《沁园春·雪》的诞生地。沿着无定河畔一路前行,便来到了王宿里民俗文化村,历史的烟尘、生活的肌理塑造了这座村落独有的魅力。自然用神奇的笔触赋予了鱼儿峁的惊险险峻。太极圣境如同一幅天然的太极图铺陈在黄土高原上。城市里多元的风土,孕育出多彩的风物。清涧粉条柔韧里裹着滑润,清香里带着醇厚;田埂在绿布上勾勒出柔美的线条,描绘出一幅静谧淡远又不失豪情壮丽的绝美画卷,这里是苍劲雄浑的北国风光,也是流传千古的词章《沁园春·雪》的诞生地。沿着无定河畔一路前行,便来到了王宿里民俗文化村,历史的烟尘、生活的肌理塑造了这座村落独有的魅力。自然用神奇的笔触赋予了鱼儿峁的惊险险峻。太极圣境如同一幅天然的太极图铺陈在黄土高原上。

清涧煎饼透明莹洁、薄如蝉翼、入口软嫩;油糕、韭盒串联起清涧的味觉记忆,糜子的香气在热油的激发下发挥的淋漓尽致,伴着人们的生活送走冬春几度,平添风韵几何。

▲清涧县,为世界红枣原产中心之一,植枣历史3000年以上,是“中国红枣之乡”

▲黄河太极湾太极湾正式名称叫太极圣境景区,位于 清涧 县城东四十多公里处玉家河镇赵家畔村,黄河在此地流转近乎360度的 大湾 ,入湾至出湾水流总行程为8000米,就是此湾绕黄土地流了八公里,形成了一幅天造地设的太极图。

▲李家崖鬼方都城遗址

▲李家崖遗址李家崖鬼方都城遗址:位于李家崖村西,无定河东岸。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经考古确认,古城遗址为商代鬼方都城遗址,文化遗存被考古界命名为李家崖文化。在商代,鬼方是一个拥有强大力量的部族。清涧县高杰村镇李家崖村中,有一处3000多年前鬼方族留下的遗址,独一无二的匈奴城址,填补了陕晋黄河两岸商代文化研究的空白。

▲无定河入黄口无定河是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自清涧注入黄河,入口自然风光观赏价值极高。

▲太极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的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几乎是360度的大弯,其景甚为壮观。如果从高空俯视,舍裕里坝和太极湾刚好形成了一幅名副其实的八卦太极图。

▲北国风光景区这可以饱览晋陕峡谷气势恢弘、苍劲壮美的风光,1936年2月,教员来到榆林清涧袁家沟村,适逢下雪,驻足高家坬塬,目睹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和九曲黄河,回到袁家沟村写下了《沁园春·雪》。

▲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鱼儿峁)

吴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5000多年前,这里绽放出灿烂的人类文明之光——龙山文化。黄河以曲蜒恢弘的气势,在这块土地上绘就了一幅古老而壮美的画卷。

黄河从佳县继续往南是吴堡。路上会经过一个黄河二碛,对岸的山西有古镇,叫做碛口古镇。

吴堡黄河有个叫川口的村子,是当年毛主席离开陕北的渡口。1948年3月,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范围的胜利,中央要转移到华北地区。3月23日,党中央和毛主席从吴堡县的川口村东渡黄河,不久到达西柏坡,毛主席渡过黄河后,回首陕北黄土高原,深情的说:“陕北是个好地方”。目前在毛主席东渡渡口,修建了东渡黄河纪念碑、纪念馆等。

吴堡老城保存很完好,称作吴堡石城,吴堡石城是全国保存最完整、建筑历史久远、文物价值极高的“中国第一石头城”。它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宛如铜墙铁壁,故有“铜吴堡”之称。

早在一千多年前,石城就已颇具规模,金正大三年起,石城一直是吴堡县治所在地,直至1936年撤离,作为吴堡县城长达710年之久。当岁月逝去,唯有食物的香气恋恋不散,让城市的往事历历在目。

黄河二碛以一往无前的气势汹涌而去,气势恢宏的东渡黄河纪念碑承载着镌骨铭心的红色记忆、别具匠心的景观建筑记载着毛主席东渡黄河的光辉时刻。们天承温泉度假区绵延的山峰与缱绻的云朵相互映衬,苍翠欲滴的松柏与灰墙瓦交错相叠。吴堡石城从时间洪流中沉淀下来,化作古老的历史印记镌刻在黄土高原上。

空心月饼是吴堡传统烤烙面食之一,历史悠久、色泽焦黄、皮薄中空;鸡蛋爬漏粉集色、香、味、形、神于一身,黄白相间的色泽里,凝结着吴堡人美好的生活祈愿;手工空心挂面根根分明、色清味浓,面条的千锤百炼,照应着生活的百态千面,每一口都饱含着深情厚意。当岁月逝去,唯有食物的香气恋恋不散,让城市的往事历历在目。空心月饼是吴堡传统烤烙面食之一,历史悠久、色泽焦黄、皮薄中空;鸡蛋爬漏粉集色、香、味、形、神于一身,黄白相间的色泽里,凝结着吴堡人美好的生活祈愿;手工空心挂面根根分明、色清味浓,面条的千锤百炼,照应着生活的百态千面,每一口都饱含着深情厚意。

府谷,古称“府州”

府谷县位于陕西最北端,地处秦、晋、蒙接壤地带,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早在七千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黄河进入陕西的第一个县城是府谷,一河之隔,对岸就是山西保德县。府谷位于榆林市最北端,地处秦晋蒙三省交汇地带,因境内多山谷而得名。滔滔黄河环绕而过,万里长城横亘东西。丰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演绎着无尽的传奇。

龙湾黄河在府谷县画出一个大大的“S湾”, 这段转弯长约5公里,宽1公里,当地人称之为“龙湾”,是黄河入陕第一湾,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

府州古城府州古城地势险要,三面环山,南临黄河,巍峨险峻,蔚为壮观。古城位于府谷县城东北的石山梁上,依山临河。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号称“千年府州城”。历史上曾为宋、辽、西夏、金的鏖战之地。

府州古城依然有保存完好的明城墙

灿烂海红宴和飘香黄米宴是府谷久负盛名的首推美食,更是两道“中国名宴”。清爽入口的醇香酸粥、酸辣咸鲜的黄米凉粉、外酥里嫩的黄米油糕。

定边县位于陕西、宁夏、内蒙、甘肃四省交界的地方,或许因为此,交通极其不便。

盐湖是当年边区政府的财政支柱,曾被教员誉为“中央第一财政”。

要说陕西哪座城市最具男人气质,只有榆林。因为这块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和匈奴、契丹、西夏、蒙古等民族反复厮杀争夺的战场。榆林目前的县城,大部分都具有

▲香炉寺

韩世忠是榆林绥德人。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重大的贡献

▲杜聿明,陆军中将,杨振宁的岳父。

石峁遗址

▲蒙恬墓扶苏墓,蒙恬墓,在大理河两岸,遥遥相望。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齐国(山东省)人。公元前221年,封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宠,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中国后,派蒙恬率兵30万人,与监军扶苏驻守上郡,修直道,筑长城,逐匈奴,战功卓著,名垂青史。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赵高和李斯暗中谋划政变,拥立胡亥即位,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蒙恬死后,将士悲愤,将他的遗体葬于绥德城西的大理河畔,三十万将士用战袍兜土成墓。

THE END
0.塞上定边—带“你”游览我的家乡定边的田园花海与白于山的千沟万壑默默相守了千百年,坚韧的荞麦在贫瘠的黄土高原上绽放着璀璨的生命。勤勤恳恳的白于山儿女,用勤劳的双手绘制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00:14 定边丹霞 00:36 十字河新城滩村段丹霞地貌景观为泾河源头支流,发源于定边县西南山区,冯地坑镇新城滩村下乱沟组沿冯地坑镇境内jvzquC41yy}/onnrkct/ew478dq{oko
1.播资讯榆林内蒙自驾游路线(榆林内蒙古自驾游攻略)龙洲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公园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东南22公里处的龙洲乡,这里四面环山,龙洲盆地苍山环抱,绿水萦绕,这里方圆百公里(主景区20余平方公里)被奇异的红砂岩地貌(地质学称丹霞地貌)所覆盖,是近年发现的一处集摄影、探险、旅游的绝佳胜地。龙州丹霞地貌可与美国西部波浪谷相媲美,是一处摄影、探险、旅游的绝佳jvzq<84sk{kykw|gp0tgjxy0pgz0n~qw1814<4264=03A>4:0nuou
2.2024红五月豫晋陕甘宁蒙黄土高原(甘泉大峡谷),旅游攻略先上几张图 甘泉雨岔大峡谷 中文名称:甘泉雨岔大峡谷 地理位置: 陕西 省 延安 市 甘泉县 甘泉雨岔大峡谷地点位于 陕西 省 延安 市 甘泉县 雨岔村,约在亿万年前, 陕北 曾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黄土大山分开一条条裂缝,有宽有窄,后经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地表被切割和冲刷后慢慢形成这样独特的峡谷地貌。走进峡谷jvzquC41o0sbhnsiyq4dp8n146=34=560jznn
3.“陕、甘、宁、豫、卾、经典环线游”行前攻略3.“上帝的调色盘”-‌‌陕北定边盐湖: 4.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陕西靖边波浪谷: 5.“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河南老君山。 (下图:麦积山) 一条精美的环线串联起: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襄阳盛世唐城景区、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西岳”华山风景区,西安一日游自由行、华夏第一陵jvzquC41yy}/onnrkct/ew479n~itjj
4.穿越“河套平原”的奇妙之旅(2)~陕西·榆林地心丹霞:是波浪谷陆地丹霞环线游览的最后一块区域;它是国内唯一的地下丹霞地貌,也是最像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羚羊峡谷的地方,更是波浪谷之行最不容错过的地方。 地心丹霞是国内唯一地下丹霞,具有独特的波浪形峡谷;层峦叠嶂,波澜壮阔,如天然画廊,似穿越时空。在此可身临其境,在峡谷中行走,也可极目远眺,俯瞰壮观的波浪形jvzquC41yy}/onnrkct/ew47837{rt=
5.陕西省榆林市旅游景点有哪些关于陕西省榆林市旅游景点有哪些,本站推荐10个地方,分别是中峰寺、戏水峡谷、定边三五九旅窑洞遗址、沿黄乡村民俗博物馆、榆溪河生态长廊、北国风光景区、三清观、红碱淖花海、波浪谷火焰丹霞区、卧云山道观,详细信息查看下表。 组图推荐9:波浪谷火焰丹霞区 jvzquC41o0odc~yq0eun0ls1vtoq1jwva3<13:80jvsm
6.5日品质定制(甘泉雨岔大峡谷+波浪谷+敖伦布拉格大峡谷+定边午餐后前往【水上丹霞景区】,这里与其他的丹霞地貌不同,红色的砂石在碧水的映衬下,显得色彩浓郁、惊艳奇绝,让你不得不叹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欣赏完日落后前往酒店入住,晚上特别安排了【篝火晚会】,大家一起围着篝火唱响最具特色的陕北民歌。我们的陕北腰鼓也开始了,配合着腰鼓、民歌、篝火让我们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夜晚! ▼温馨提示: 1 jvzquC41yy}/ojkgpi}p0ls1ucrfu8=825?337mvon
7.7晚8日精华游瀑布/峡谷/丹霞/沙漠|一次西部极致狂欢之旅|这独特的丹霞地貌绵延几公里,尽显千姿百态,怪石嶙峋! 17:30 · 交通 (0.00km 行驶时间:40分钟) 17:30在波浪谷游玩尽兴后,我们前往靖边县住宿。 住宿 靖边维也纳国际酒店 靖边美仑酒店 靖边阜美雅致酒店 温馨提示: 由于刘四爷年迈,如遇老人当天身体不适等情况则无法安排摄影,敬请谅解,赠送项目无退费。 DAYjvzq<84yyy42296jy0ipo8lp1rxjp}3rjrEu?<5;9
8.定边天气预报15天定边天气预报15天查询定边天气网提供定边天气预报15天,定边未来15天天气预报,通过定边天气预报15天查询,及时了解定边各地区未来15天的天气状况,温度,降水量预报查询,风向等。助您放心出行旅游。jvzquC41o0zjcwvk0eun1mnpidobp8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