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李**(实名认证)
IP属地:江西
下载本文档
1、,第六章 红层与丹霞地貌,第一节 红层的特征、形成环境及分布规律,一、红层的特征:,1、物质组成 砾石:一般与其外围山地的物源一致; 岩屑、砾屑:是其外围物源地岩石碎屑的混合; 砂质:主要是石英,含部分长石; 胶结物:以泥、砂为主,化学胶结物主要为硅质、钙质和铁质,偏红色的陆相碎屑沉积地层,2、红层的颜色,沉积环境在时空上的差异,导致: 各地红层的颜色在色度和纯度上有较大差异; 同一套红色岩系中上下的颜色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别,有时可能含有多层的非红色夹层。 物质成分会影响红层的颜色: 室内分析表明:当红色碎屑岩中的碳酸盐含量在25%以上时,岩石外表的颜色逐渐向灰白色改变。 红层砾石的原岩成分、砾
2、石本身的颜色、砾石的含量、胶结物成分、砂质、岩层的含水量等都对红层的颜色和色调产生一定的影响。,偏红色,3、红层盆地的特征:,红层盆地从边缘向中心,物质组成由粗变细:砾岩砂岩泥质岩。 在垂直剖面上,盆地外围岩石粒级的变化很大,常表现为交互层理;而接近盆地中心的细碎屑堆积区,岩性的垂直变化一般较小。 外围的粗碎屑红层以厚层或巨厚层甚至块状构造为主;接近盆地中心的细碎屑红层一般以薄层构造为主;而界于两者之间碎屑红层则发育斜层理或交错层理。,据研究: 大部分丹霞地貌发育在相对坚硬的砾岩、砂砾岩、砂岩的地层组合上; 相对软弱的粉砂岩和泥质岩多发育红层丘陵,只在河流凹岸或质地稍坚硬时才形成尺度不大的红色
3、陡崖坡。,二、红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红层形成在氧化环境下,论据: 红层是一种典型的陆相沉积(物质成分比较复杂); 红层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Al、Fe、Ca、K、Na的氧化物含量高),许多红层中都夹有膏盐层; 红层的红色主要是高价铁(Fe3+)的相对富集而成的,这必须要有足够的淋溶作用。 所以红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封闭的、相对干燥的内流盆地环境。,红层不只是中新生代的产物 据国内学者的研究,目前所发现的发育丹霞地貌的红层均不早于中生代,其中以白垩系红层最多。但这并不说明中生代以前就没有红层堆积。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红层分布 红层是地壳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即有相对广大的陆地面积之后,
4、形成反差较大的内陆沉积盆地和外围山地物源区,在适当的气候与沉积环境下发育陆相红层堆积,所以不排除古陆台上还有更老的红层发育。,三、红层的形成时代及分布,第二节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红色陆相碎屑岩发育的丹崖及相关地貌。 丹崖:相对高度10m,坡度60 相关地貌应包括: 由丹崖所包围的方山、岩堡、岩峰、岩塔、岩墙、岩柱; 在丹崖上的岩槽、岩沟、岩洞; 由丹崖崩塌形成的崖麓缓坡、岩堆、岩块等,赤壁丹崖,望郎归,狮子寨,一帆风顺,宝塔峰,一、丹霞地貌的类型及特征,形态特征:,近水平构造的丹霞地貌坡面,自上而下可分为三种坡面类型: 层面顶坡受近水平岩层面的控制;(顶平) 陡崖坡受垂直节理的控制,主要是因
5、为较大面积的岩块沿垂直节理发生崩塌而形成的陡崖;(身陡) 崩积缓坡多在30左右,当崩积物较大时,其坡度较陡,反之则较缓。(麓缓) “顶平、身陡、麓缓” 是丹霞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二、丹霞地貌的发育条件,1、物质基础:红层 (红色陆相碎屑岩) 2、构造基础:构造对丹霞地貌的控制 区域构造对沉积盆地布局的控制; 盆地内部的断层、节理对山块格局的控制; 岩层产状对坡面形态的控制:如平顶、斜顶、尖顶; 地壳升降对地貌发育进程的控制。 红层盆地后期上升,为侵蚀提供条件,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利于丹霞地貌的发育,间歇性抬升则可发育多层性丹霞地貌。,狮子寨,甘肃刘家峡地区的岩层倾角达50-60
6、,多是尖顶,其构造坡面已构成陡崖坡。,流水作用下切、侧蚀、溶蚀; 风化作用凸片状风化(山顶、山脊或石块圆化)、凹片状风化(使软岩层凹进,形成扁平洞、穿洞、天生桥)、冻融风化; 重力作用 其他外力作用:风沙吹磨(干旱区的蜂窝状丹霞地貌)、波浪作用(海岸丹霞地貌)、人工凿石(广东莲花山),3、外营力条件:,莲花山:位于广东省番禺市东部珠江口狮子河畔。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海拔最高为108米。其中有座麒麟峰,因峰顶上有一块酷似莲花的岩石,所以后人把这座山称为莲花山。莲花山石景区,是个具有二千年历史的古采石场遗址,悬崖峭壁,奇岩异洞,形成了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独特景观,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石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