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刚过去没多久,全国各大景区那边的数据就出来了,看起来游客量是刷刷地往上窜,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显示,出游人数直接冲到8.88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多出不少。青海茶卡盐湖那边接待了超过15万游客,增长了16%,停车场天天爆满,开车进去的队伍能排好几公里。
可问题出在消费上,游客进去转一圈,拍几张照片就走人,景区里那些小火车50块一趟、游船90块的项目,参加的人不到总数的30%。管理人员直摇头,说平均每个人花的钱还不到门票的一半,运营成本都快收不回来了。
张家界核心区日均游客破10万,入口堵得水泄不通,但里面卖土特产和吃饭的地方冷冷清清,大家自带零食进去,饮料摊销量掉三成。北京故宫限流8万人,里面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游客在展品前站不住一分钟就被推走,周边雪糕摊一天卖不出多少。
黄山缆车排队四个钟头起步,好多人干脆步行上山,省下那笔钱。重庆洪崖洞附近的小镇,门票收入勉强占总营收的四成,因为大家只在免费区晃悠,不往里面付费的地方钻。这些事在全国到处发生,客流量高得吓人,但钱就是进不来。
海南三亚亚龙湾沙滩免费区满员,付费水上项目没人理。福建武夷山日均7万,茶艺收费区空荡,大家自带茶叶泡。贵州黄果树瀑布入口排队,观光电梯用的人不到一半。西藏布达拉宫限流5千,周边摊位成交少。云南丽江古城免费街热闹,付费客栈入住率低。这些数据一对比,就能看出问题,游客来了但钱没跟上。
呼伦贝尔蒙古包体验收费,游客自带食物坐。漓江加观景台,船游还是冷。天池缆车降10%,用的人微增。亚龙湾水上优惠,参加的少。武夷山茶艺试饮后收费,转化低。黄果树电梯加座椅,大家避开。布达拉宫摊位多样,销量不振。丽江客栈降价,房间没满。这些尝试暴露了景区对新习惯的跟不上趟。
这帮年轻人玩的这套,其实是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他们背包塞满泡面面包,到饭点原地解决,不碰景区15块烤肠或30块酸辣粉。住宿直接洗浴中心凑合或车里睡,避开假期酒店翻倍价。机票涨30%,他们转自驾,省交通钱。景区入口到核心2.5公里,诱导付20块摆渡,大家步行过去。过去假期热门城市住宿几百变上千,水3块变10块,这些坑累积起来,现在集体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