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名山之旅(101)
不到长老峰,枉到丹霞山。
乘景区内免费交通车直到峰下,进检票口,沿上山的台阶,过半山亭,到锦岩,便进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摩崖石刻群。连续数百米的石壁,如刀劈斧凿,形状各异,分布有宋元明清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石刻上百处,大小不等,笔体各异,表达出了不同的地段和意境。“丹霞”、“锦岩”、“别有天”、“法海慈航”、“到此有隐意”……
站在观日亭上回望,一江清水,蛇曲般流向远方。前望,远处一片丹霞群峰,石墙、石峰、石柱、在阴云密布下,形态各异,显出无尽的朦胧之美。
从观日亭下山,去阴元石。到海螺峰后岔路,一路紧贴峰壁的陡峭山崖,至“双囍台”,看到了远处峭壁上那个似像非像的“囍”字。再往下,路更陡,直至“一线天”才平缓下来。左行800米,便看到了那处独特的阴元石。
遥看石壁上的“囍”字
遥看石壁上的小路
阴元石,大地之母
从阴元石至阳元石,约5公里,需返回至景区入口处。因没坐船,所以在翔龙湖畔绕行。湖水清沏,翠竹环生,山光水色,令人神清气爽。
看到一种“孝顺竹”,长得又细又高又密,挺而不直,弯而不倒,游人纷纷驻足拍照。
沿湖绕行,返回至长老峰的岔路口,坐景区内交通车至阳元石景区门口,步行2公里,从远处就可看到阳元石了。
丹霞山的最神秘之处,大概就是这块阳元石和那块阴元石了。两者相距5公里,天造地设,巧夺天工,给人以充分想象的空间,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作者简介: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莒县人,1970年11月入伍,1984年1月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