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转自 Art Dove 小斑鸠
鸣沙山的风掠过 1600 余米的砾岩峭壁,总能携来跨越千年的回响 —— 这里是莫高窟,自公元 366 年僧人乐僔见金光映佛、凿崖建窟始,十余个朝代的工匠与信徒接力营造,终成 735 窟的艺术宝库。
735 个洞窟如 735 本无字史书,若想快速解锁其核心密码,下面这十大洞窟按「地标必看 — 经典共鸣 — 艺术巅峰 — 时代延续」的顺序排布,带你读懂崖壁上的文明脉络。
96 窟(初唐)九层楼
莫高窟的C 位地标
刚踏入窟区,45 米高的九层楼阁便会撞入眼帘 —— 这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藏着窟群现存最大的 35.5 米弥勒佛坐像。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佛像采用「石胎泥塑」工艺:先凿崖定轮廓,再以草泥垒塑、麻泥细塑塑形,最后敷彩而成。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倚坐的佛身目光低垂,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展与愿印,庄严肃穆间,尽显初唐的雄浑气魄。如今的九层楼是虽清代重修形制,而佛像的根基,早已扎进初唐的丝路繁华里。
17 窟(晚唐)藏经洞
中世纪的文明密钥
这座仅19平方米的小洞窟,藏着莫高窟最传奇的过往。它本是晚唐高僧洪辩的影窟。11世纪初,僧人将5万余件文物:多语种佛经、佛画、社会文书、法器等秘藏于此,砌墙封窟。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1900年窟内文物被偶然发现,为研究中亚、西亚及欧洲历史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料,被誉为「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的钥匙」。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遗憾的是,清末国力衰微,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如今窟内空空,却仍能听见文明被劫掠的叹息。
257 窟(北魏)九色鹿
穿越千年的道德寓言
257窟坐落于莫高窟南区中段,是北魏中期(约公元 5 世纪末至 6 世纪初)开凿的典型中心塔柱窟,也是敦煌早期洞窟中内容完整、艺术风格鲜明的代表之一。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几乎每个走进莫高窟的人,都听过九色鹿的故事 —— 这则藏在北魏壁画里的寓言,是敦煌最动人的「大众记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九色鹿王本生(局部)
画面以连环画式构图,讲述九色鹿救起溺水者,对方却恩将仇报引国王追捕,最终自食恶果的情节。北魏画师以简洁有力的线条勾勒神态,既显早期艺术的古朴,又藏「善有善报」的朴素哲思,千年后仍能让观者共情。
285 窟(西魏)万神殿
多元文明交融现场
作为莫高窟最早有确切开凿纪年(西魏大统四、五年,538-539年)的洞窟,它被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段文杰称为「万神殿」。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壁上堪称文明交融的活样本:佛教神明旁,伏羲持规、女娲握矩的华夏图腾云气环绕,《山海经》神兽与道教雷神共生,印度飞天的飘带缠着希腊式的肌肉线条,甚至能寻到祆教神祇的身影。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更珍贵的是敦煌最早的因缘故事画《五百强盗成佛图》,以乱世中的悲悯,诉说「救赎」的永恒主题。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45 窟(盛唐)最美唐塑
盛唐气象的立体缩影
若问莫高窟特窟的「顶流」,45 窟必居其一!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里的 7 尊盛唐彩塑,被公认为「莫高窟最美唐塑」。弥勒佛的肃穆、迦叶的苍劲、阿难的聪慧、观音的悲悯、天王的威严,皆通过精准的神态与衣纹呈现:菩萨的璎珞垂坠自然,天王的铠甲纹路清晰,仿佛下一秒便会开口说话。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窟内《胡商遇盗图》《航海遇难图》等壁画更写实生动,让盛唐丝路的商贸场景跃然壁上。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220 窟(初唐)翟家窟
壁画艺术的盛唐序章
220 窟是初唐「家窟」的代表,藏着两场跨越千年的「视觉盛宴」。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药师七佛经变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东壁北侧的帝王图
东壁《帝王听法图》人物逾百,场面之盛远超传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北壁《药师经变图》中,七位药师佛端坐莲台,佛前舞伎衣带翻飞,正是唐代流行的胡旋舞,乐队所持乐器兼具中原与西域特色,尽显初唐的开放包容。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南壁胡旋舞伎
洞窟题记明确记载开凿年代,为初唐艺术断代提供了关键依据。
328 窟(初唐)彩塑原作
时光未改的初唐真容
328 窟的珍贵,在于西壁佛龛内的群像皆是初唐原作,从未经后世重修。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佛结跏趺坐于莲座,袈裟的田相格纹理自然垂落;左侧迦叶双手合十,双眉微蹙,显高僧的虔敬;右侧阿难昂首侍立,双目半睁,似在聆听佛法;胁侍菩萨一腿盘坐、一腿下垂,璎珞与锦裙的褶皱细腻如真。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些彩塑是初唐写实技法的直接见证,比文字记载更鲜活。
158 窟(中唐)涅槃窟
寂灭为乐的生命哲思
15.8 米长的释迦牟尼涅槃像,是莫高窟最震撼的「静态史诗」。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佛像右胁而卧,唇含浅笑,神态安详,完美诠释「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更具深意的是后壁《帝王举哀图》:吐蕃贵族的毡帽、突厥王子的长袍、中亚使者的卷发,不同民族与国度的哀悼者神态各异,既反映了中唐民族关系的密切,也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国际影响力。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61 窟(五代)文殊堂
石壁上的五代地图
61 窟是五代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夫妇的功德窟,规模宏大,核心亮点是西壁《五台山图》(五台山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长 13.4 米、高 3.4 米,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画面以鸟瞰视角,详细描绘了从山西太原经五台山至河北镇州(今正定)方圆 250 公里的山川、城廓、寺院,甚至标注了「佛光寺」等现存建筑的早期样貌,堪称五代时期的「立体地理志」。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窟内完整的供养人画像,更是研究古代服饰的珍贵资料。
3 窟(元代)观音洞
晚期艺术的线描绝唱
作为莫高窟晚期最重要的洞窟,3 窟是元代壁画的「收官之作」。
全窟以观音为主题,南北壁千手千眼观音立像最为惊艳:11 面观音的正面双眼低垂,背后 42 只大手各执法器,600 余只小手组成圆轮,每只掌心嵌着一只慧眼。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画师运笔如行云流水,线条粗细变化精准,将「千手千眼」的庄严与灵动诠释到极致,标志着中国古代线描艺术的巅峰。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莫高窟第3窟-主室北壁-千手观音特写
从初唐九层楼的雄浑,到元代 3 窟的线描绝唱;从藏经洞的文明密钥,到九色鹿的人性微光 —— 这十大洞窟,正是打开莫高窟千年艺术密码的十把钥匙。
每座窟都藏着时光的印记:96 窟的弥勒佛映着盛唐气象,220 窟的胡旋舞飘着丝路风,158 窟的涅槃像载着生命哲思。莫高窟从不是冰冷的遗迹,而是鲜活的史诗:九层楼挑着初唐朝阳,藏经洞裹着晚唐故事,45 窟的壁画还响着驼铃~~~
只需带着好奇走近这十大窟,逐壁细赏,就能听见跨越千年的低语 —— 那是艺术的传承,更是属于世界的文明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