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千年佛韵的艺术殿堂千佛洞彩塑敦煌洞窟石窟匠心莫高窟藏经洞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坐落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之上,它是我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该洞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各朝代不断增修。

这些艺术形式系统地呈现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堪称人类珍贵稀有的文化瑰宝。

莫高窟堪称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其藏经洞曾出土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五万多件,件件艺术价值极高。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致使这些稀世宝藏几乎被尽数盗往国外。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代,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诸多朝代的持续营建,规模逐渐宏大。它拥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以及2415尊泥质彩塑,堪称世界上现存规模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屹立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其开凿历程,自十六国时期起始,直至元代,前后绵延约1000年,这般悠久的营造历史,在中国石窟中独一无二。

莫高窟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中一座熠熠生辉的艺术宝库,更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间对话与交流的重要见证。这里留存的5座唐宋木构窟檐,堪称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生动缩影,在石窟艺术领域占据着崇高的历史地位。

窟内绘制、塑造的佛像及展现的佛典内容,为佛教信徒修行、观像与礼拜提供了场所。敦煌石窟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构成了独特的立体艺术。洞窟分为南北两区,南区的492个洞窟是莫高窟举行礼佛活动的核心区域,北区的243个洞窟则主要为僧人和工匠的居住之地,内部设有土炕、烟道、壁龛、灯台等修行与生活设施,然而大多并无彩塑与壁画。

据唐代《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僧人乐傅途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仿若万佛显现,于是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人继续在此建洞修禅,此地被称作“漠高窟”,意即“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莫高窟”。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被吐蕃和归义军占据,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冲击。北宋、西夏及元代,莫高窟逐渐走向衰落,主要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洞窟极少。元朝之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停止兴建,渐渐消失在世人的视线中。直至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才重新被人们关注。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定,中心塔杆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一龛窟,大像定,涅般岸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敦煌莫高窟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高33米。

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

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壁画

莫高窟的壁画绘制于洞窟的四壁、窟顶以及佛龛之内,其内容丰富深邃,包罗万象。题材主要涵盖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以及装饰图案等七大类。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展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画作。

这些壁画,有的气势雄浑开阔,有的色彩瑰丽绚烂,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不同时期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特色。

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大多已散佚,而莫高窟壁画不仅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的实物资料,还为探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形象与图样。

据测算,倘若将这些壁画以2米的高度依次排列,便能形成一条长达25公里的艺术画廊。

雕塑

莫高窟所在山崖的土质较为松软,并不适宜打造石雕。因此,莫高窟的造像中,仅有四座大佛采用石胎泥塑的方式,其余皆为木骨泥塑。这些塑像皆为佛教神佛人物,其排列组合形式多样,有单身像与群像等。群像通常以佛为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数量少则3身,多可达11身。彩塑形式丰富,包含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这些塑像不仅精巧逼真、想象力超凡、艺术造诣高深,还与壁画相互映衬,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与宋、西夏和元。

北朝时期开凿的洞窟共计36个,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第268窟、第272窟与第275窟,极有可能始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涵盖禅窟、中心塔柱窟以及殿堂窟。彩塑分为圆塑与影塑两类,壁画内容包含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以及供养人等元素。

这一时期的影塑,主要以飞天、供养菩萨与千佛为主题;圆塑最初多呈现为一佛二菩萨的组合形式,随后又增添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壮丰硕,神情端庄且宁静,风格质朴而厚重。壁画前期多以石绿色为底色,再运用青绿、褚白等色彩进行敷彩,色调热烈浓郁,线条醇朴浑厚,人物形象身姿挺拔,颇具西域佛教的独特特色。

西魏之后,莫高窟壁画底色多以白色为主,色调渐趋雅致,风格洒脱不羁,尽显中原风貌。典型洞窟包括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隋唐时期,莫高窟发展步入全盛阶段,现存洞窟达300多个。此阶段,禅窟与中心塔柱窟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涌现的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其中尤以殿堂窟数量居多。

塑像皆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腴,风格愈发中原化,还出现了前代未曾有过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九尊,隋代主要为一佛、一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则主要是一佛、一弟子、二菩萨与二天王,有的还会再添二力士。这一时期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多样,场面恢宏壮观,色彩绚丽夺目,美术技巧达到空前高度,内容主要涵盖佛像、经变、佛教史迹、佛教故事以及供养人等。

五代与宋时期,现存洞窟100多个,大多为对前朝窟室进行改建、重绘而成。其形制主要为佛坛窟与殿堂窟。自晚唐至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与曹氏家族笃信佛教,对莫高窟投入大量资金。因而,这一阶段供养人画像大量涌现,且内容丰富多样。

此时期的塑像与壁画,皆延续了晚唐风格,然而越往后,形式愈发趋于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亦有所下滑。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五台山图》地图壁画极为瞩目,它高5米、长13.5米,生动描绘出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地貌、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场面恢宏壮观。

莫高窟现存西夏与元代洞窟共计85个。其中,西夏时期所修洞窟达77个,大多是对前朝洞窟进行改造与修缮。这些洞窟的形制、壁画以及雕塑,基本延续前朝风格。部分西夏中期洞窟中出现回鹘王形象,推测其或与回鹘人存在关联。至西夏晚期,壁画里又融入西藏密宗内容。元代洞窟仅有8个,均为新开凿而成,出现了在方形窟内设置圆形佛坛的独特形制,其壁画与雕塑基本都与西藏密宗相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以及第465窟等。

1900年,于莫高窟栖居的道士王圆箓,为将久遭遗弃的部分洞窟改建成道观,展开了大规模清扫工作。当他在清理第16窟(现编号)的淤沙时,不经意间发现北侧甬道壁上有一个小门。打开之后,一个长宽均为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赫然出现。窟室内存有从4世纪至11世纪(即十六国至北宋时期)的历代文书,以及纸画、绢画、刺绣等各类文物5万多件。这,便是闻名遐迩的“藏经洞”。

敦煌,自远古以来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曾盛极一时,周边石窟寺星罗棋布。除闻名遐迩的莫高窟外,榆林窟与东千佛洞等共同构筑起敦煌石窟群。

其中,西千佛洞与东千佛洞常被视作莫高窟与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坐落于莫高窟西南30余公里的党河北岸崖壁,呈东西走向延展,全长2.5公里,现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洞窟22个,壁画约800平方米,彩塑34身。

其洞窟形制、塑像及壁画的题材内容与艺术风格,皆与莫高窟极为相似。然而,因历史上保护欠缺,如今残损坍塌状况较为严重。

早在20世纪初,罗振玉、王国维、刘半农等人便在北京、伦敦、巴黎等地收集、抄录敦煌文献,但莫高窟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始于1940年代。1941年-1943年,著名画家张大千对洞窟进行断代、编号与壁画描摹。

1943年,国民政府将莫高窟收归国有,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常书鸿出任所长,开启对敦煌诸石窟系统的保护、修复与研究工作。

1950年,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仍由常书鸿主持。

至1966年前,已加固约400个洞窟,抢修5座唐宋木构窟檐,并将周边10余平方公里划定为保护范围。

1984 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将敦煌文物研究所提升为敦煌研究院,强化了科技力量配备,启动治沙工程,并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及其他先进技术,大力加强对相关文物的保护工作。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它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同时,莫高窟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重庆大足石刻,是中国境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座石窟。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THE END
0.莫高窟第130窟莫高窟第130窟开凿于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前后费时约二三十年。窟内塑像为倚坐弥勒佛像,高26米,是莫高窟仅次于第96窟“北大像”(高33米)的第二大佛像。因为这尊大佛位于“北大像”之南,因此早在唐代文献中已将其称为“南大像”。 第130窟弥勒佛像 jvzquC41yy}/fqf0ce4dp8nphq526;:158;50qyo
1.莫高窟简介敦煌莫高窟简介 -资料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敦煌莫高窟简介。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 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jvzq<84yyy4vpsx0eqs0j8g1947347mvon
2.敦煌莫高窟简介【敦煌莫高窟简介】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崖壁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它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千年不断开凿和修缮,形成了如今拥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的庞大艺术群。莫高窟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jvzquC41yy}/lrszwp4de8hukyj0497732549=82284ivvq
3.关于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资料(莫高窟简介及基本概况)关于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资料(莫高窟简介及基本概况) 摘要敦煌莫高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敦煌莫高窟的详细介绍: 一、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 二、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 敦煌莫高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敦煌莫高窟的详细介绍: 一、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jvzquC41yy}/jxsi{k;/exr1j{7069:;654ivvq
4.莫高窟第138窟莫高窟第138窟 第138窟-外景 莫高窟第138窟开凿于晚唐(公元835-907年),距今一千多年,洞窟前的木构建筑是清代时期修建的,洞窟中能看到五代、元、清等时期重修的历史痕迹。第138窟的洞窟形制覆斗顶形,在洞窟中心设有佛坛,坛上的佛背屏与窟顶相连。 洞窟的前室中部是清代重修是加建的木构平顶,前室南端是晚 jvzquC41yy}/fqf0ce4dp8nphq526;:158880qyo
5.莫高窟第100窟莫高窟第100窟 洞窟开凿于五代时期。前室已毁,甬道及主室壁画保存完好,均为原作。主室为覆斗形顶殿堂窟。西壁开一盝顶帐形龛,龛内塑像为清代重塑。窟顶四角有凹入的浅龛,内画四大天王。南壁西起画报恩经变、阿弥陀经变、弥勒经变各一铺,北壁西起思益梵天问经变、药师经变、天请问经变各一铺,东壁画维摩jvzquC41yy}/fqf0ce4dp8nphq526;:157?30qyo
6.《敦煌莫高窟(2)(精)/中国石窟》(敦煌文物研究所)简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敦煌莫高窟(2)(精)/中国石窟》,作者:敦煌文物研究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最新《敦煌莫高窟(2)(精)/中国石窟》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敦煌莫高窟(2)(精)/中国石窟》,就上当当网。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9;6920qyon
7.敦煌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游玩攻略简介,敦煌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总投资3亿多元,总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其中数字展示中心主体建筑面积11825平方米。与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项目同时进行的还有莫高窟的风沙防护、崖体加固、栈道改造和安防工程等子项目。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于2014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全文 开放时间 04/01-10/31 08:00-18:00开放;jvzquC41{q{/e}wkr0ipo8xkijz0f~sjwcth:8:294;6;7mvon
8.敦煌莫高窟纪录片中文版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搜索“敦煌莫高窟纪录片中文版”搜索结果页面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敦煌莫高窟纪录片中文版”相关视频的搜索和在线观看服务。jvzq<84enkkov7xq0rvt0}{1uq5ra.J8';;&C?*G9'>6'AH'G:+9G.FD'G?&CK*;:'K8'JF';H+F9.GC'CG&G>*DF'?6'N<':;+99.J6'D>&CM*G8'?7'A<'G9+9;.=:aezhahya2avbind36av`3hvea2esfhdukvk`avd3adoutjyga
9.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文物保护(下)国是春秋敦煌的紧急汇报很快上报到了国务院。周恩来果断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立即让文物局和甘肃省采取措施,保护敦煌莫高窟,不能让这座人类文化宝库受到损坏。”他还签发了国务院“关于敦煌莫高窟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革期间一律停止对外开放,任何人不得冲击破坏,确有问题的待后期清理”的文件。jvzq<84yyy4{imxy0eun1jwvkerf1A6:0jznn
10.中国石窟艺术经典高清大图系列敦煌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内容简介 此为"中国石窟艺术经典高清大图系列"的其中之一,精选敦煌历代经典画塑作品,以高清大图形式,为读者提供鉴赏、装饰、临摹的范本。此内容为敦煌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六臂三目(本面)右三面威怒相,左三面笑怒相,余为寂静相。十一面三重,为三、五、三式,各面俱著一式天冠。璎珞珠宝严饰。上二手合掌jvzquC41o0qpppk|0eun1rygo1<:5><986
11.敦煌莫高窟的俗称是什么3、莫高窟又叫什么 别称:千佛洞。 地理位置: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 简介: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主要景观:九层楼、三层楼、藏经洞jvzq<84o0jgpuqzquj{p:7hqo1tfy|d6c4>89lg58D;C5@80ujznn
12.5天敦煌莫高窟深度游敦煌博物馆、工匠村、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阳关、玉门关、光伏博览园 集合地点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敦煌国际酒店 行程安排 打印行程 D1 D2 D3 D4 D5 第1天 敦煌集合-全天接机–沙州美食夜探 全天 全国各地抵达敦煌,机场全天接机,送至酒店办理入住,晚上沙州夜市美食打卡探索。 jvzquC41yy}/zrfnkpmzkwl0ee5ucx}kqpmncx4eqwxtg8686:=17>;:0jznn
13.莫高窟第96窟莫高窟第96窟,建于初唐。 此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从远处观看,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莫高窟第96窟-九层楼 第96窟内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称为“北大jvzquC41yy}/fqf0ce4dp8nphq526;:158:9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