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华山论剑,激战七天七夜后,王重阳打败其他四绝,夺得了《九阴真经》。但若是那四位隐藏高手也前来论剑,王重阳却未必能赢。因为他们的实力远在王重阳之上!
这四人分别是虚竹、段誉、斗酒僧、林朝英。为何他们没有赶赴这场武林盛事?与王重阳相比他们四人功力到底有多高强呢?
虚竹本是一名平平无奇的少林僧人,能成为书中的绝顶高手离不开三个人。
第一个便是他的师傅无崖子。虚竹自幼便在少林寺中习武,直到24岁时才下山,性格淳朴老实。
机缘巧合下,他破解了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珍珑棋局。在无崖子修炼的山洞之中,无崖子在给虚竹输了自己70年的内力后转眼就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无崖子让虚竹拜他为师,并将掌门之位传授给他。交代他去琅嬛福地寻找自己的小师妹李碧云,让她传授本派武功给他。
在还没到达琅嬛福地时,虚竹偶然救下了被围困的天山童姥。此时天山童姥还遭到了一个宿敌李秋水的追杀。
天山童姥、李秋水和无崖子师出同门。二人都喜欢无崖子,因此积怨颇深。在天山童姥为泄私愤将李秋水毁容后,二人之间的新仇旧恨已经到达极点。
当李秋水杀到了二人躲藏的冰窖之中时,大战一触即发。虚竹劝架,无意中却将二人内力吸走。此时他已有两百年的内力。
无崖子的北冥神功、李秋水的小无相功以及天山童姥的生死符尽在虚竹一人之手,论实力虚竹在江湖中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以他的内力是绝对可以活到华山论剑的时候。不去参加也是情理之中。
一是他作为五绝前辈,与后生斗武实乃不义。二就在于他本人根本不对所谓的“天下第一”感兴趣,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内力,他也不喜抛头露面,最后虚竹与爱人西夏公主在灵鸷宫共度余生。
与虚竹同为结拜兄弟并且也没有参加华山论剑的段誉,除了有和虚竹一样有不与后生斗武的想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不喜欢武功。
段誉出身不凡,是大理国世子。但对武功却是一窍不通。父亲段正淳对他也十分无奈,便让他离家游历四方。
为何一个不爱习武之人最终却能掌握多门武功并能跻身前列呢?最初是源于段誉的一段洞中奇遇。
在无量山游历时,他误入琅嬛福地,这个少年人在见到洞中一位手持长剑、面容姣好的白玉雕像后被深深吸引住了,他将其称为“神仙姐姐”。
正要向玉像行礼时,低头却看到了获得武林秘籍的方法。段誉便真磕了1000个头。一封写在绸缎上的文信和两本修炼秘籍在他磕破的位置出现。绸缎上写到学成此功必替我杀光逍遥派。
为何洞中会有逍遥派的绝学?而留下秘籍的人又与逍遥派有何深仇大恨呢?
洞中雕像实为李碧云,李秋水之妹。这本秘籍绝非李碧云留下,因为在虚竹和段誉之前,北冥神功只会传给逍遥派掌门。
这本秘籍最有可能的是李秋水从丈夫无崖子那里偷来的。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李秋水深受逍遥子的重视,甚至是小无相功的唯一传人,因此也偷学过北冥神功。
但说要杀尽逍遥派,最恨的人只能是李秋水。来到琅嬛福地的李秋水,亲眼见到自己的丈夫为妹妹所雕刻的玉像时,她心如死灰。
李秋水为了报复无崖子,于留下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两本秘籍,让学者杀尽逍遥派。
段誉如获至宝,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这两门武功。
段誉却被北冥神功反噬,生命垂危。伯父段正明将他带去天龙寺救治,但寺中大师却以要获得六脉剑谱为条件才肯施以援手。段正明救侄心切,只能落发,和他们一起修炼六脉剑谱。
在一旁的段誉看众人修炼,心中已有六脉剑谱的雏形。伯父在寺中已将一阳指传授给他,鸠智摩来犯时,急中生智的段誉使出了六脉神剑。
段誉掌握了逍遥派的两门绝学以及他们段氏的传世神功,与虚竹不相上下。
但他有好生之德,深知以武杀人并非善事,在江湖混乱平息后,他回到了大理做起了皇帝,深受百姓爱戴,最后选择皈依佛门,出家为僧。
第三位虽没有参加华山论剑,但却击败过王重阳并且看过《九阴真经》,甚至自创了一本《九阳真经》。他就是斗酒僧。
斗酒僧从未暴露过自己的真实身份,有人认为他是段誉或者虚竹不便出面而使用的化名,甚至可能是王重阳本人参透了《九阴真经》而写下的。
但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大,第一是前二人皆已归隐,第二是王重阳实在不必自降“天下第一”的地位只为写下《九阳真经》。
斗酒僧极有可能是一位隐士高人,甚至是一位年逾百岁的老前辈。而在金庸最初的故事中,《九阳真经》是由达摩老祖所作。
但经过修改后,一个只出现在王重阳口中和《九阳真经》里的人物——斗酒僧便被创造了出来。
为何要创《九阳真经》,金庸的考虑是《九阴真经》作为一本武林秘籍,却并不完美,讲究“阴毒”和“速成”。长期修炼只会走火入魔。梅超风、欧阳锋、周芷若就是典型。
王重阳与斗酒僧说是“斗酒”,实际上是比内力。金庸就曾经把酒量极差的段誉写成了千杯不醉之人,因为他有六脉神剑的内力。
能打得过四绝的王重阳对战中,最终僧人获胜,可见僧人实力确实在他之上。王重阳也只好借出《九阴真经》。
《九阳真经》主张阴阳互补,这本书的创作弥补了《九阴真经》的不足之处。因此学得了九阳神功的张无忌也能够与专练《九阴真经》其中一章九阴白骨抓的周芷若相抗衡。
斗酒僧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不仅能够打败王重阳,还能自创秘籍。他对身份的隐瞒就是他不去参加华山论剑的最主要原因。
最后一位不同于前三位在华山论剑时已经年岁颇高的长者,她不仅是与王重阳同期的人,甚至与他有着很深的关联。但是在华山论剑之前,她已香消玉殒,而这件事与王重阳也脱不了干系。
林朝英面容姣好,虽为女流,但武功境界却出神入化,不仅自创古墓派还留下了《玉女心经》。但却因为王重阳误了终生,最终在古墓里郁郁而终。
古墓并非由她所建,而是王重阳为自己盖的墓地。王重阳在抗金失败后,消极避世躲入了古墓之中。
林朝英不愿一代侠士就此堕落,便用激将法将他逼出古墓,二人之后一起闯荡江湖。
王重阳以“国家为重”让林朝英放弃和他结为夫妻。林朝英性格刚烈,不惜以武力相逼,只希望王重阳能和她一起在古墓厮守,
终南山上,是二人的最后一战。此次比武中,二人斗了多个来回仍难分胜负,林朝英的武力深厚也可见一斑。
其实从这场比武中就可以看出,若是她参加华山论战,打败四绝是很有可能的,或许最后她才是那个能与王重阳决战的人。
比武无果之后,他们又打赌“以石刻字”,最终林朝英使用计谋获得了胜利。但却终究留不住王重阳。
王重阳为了让林朝英彻底死心,便将古墓留给了她一人。为表明自己不近女色的决心,他创办了全真观,做起了道士。
自此之后,古墓之中只有林朝英一人。曾经一心要将王重阳带出古墓的林朝英,最终却让古墓成为了自己死亡的归宿。
若说林朝英对王重阳没有一点怨恨是不可能的,她用毕生心血所创下的《玉女心经》,与全真教武功相克。但是林朝英又对他仍怀有留恋,若是使用得当便可与之相辅相成。
林朝英执念太重,不仅使她五脏郁结,更导致她修行倒退功力反噬,年仅三十多岁便去世了。
而习得了《玉女心经》的古墓派后人,如小龙女和黄衫女子,其武功在江湖之中也高出众人之上。
打败过四绝的王重阳却因疾病缠身在与西毒欧阳锋决战时,耗尽了全身功力而死。但欧阳锋的蛤蟆功也被破解,这一战是两败俱伤。
不论是应王重阳邀请来参战的绝世大侠,还是没有到场的四位隐藏高手。这篇故事最深刻的一个道理便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能够打败王重阳的人并不全是与生俱来的强大,而被王重阳打败的四绝也并不代表实力绝对在王重阳之下。金庸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充满挑战又富有人情味的武侠世界。或许我们永远没有办法练成绝世神功,但在他的书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