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去篁岭旅游专线车的始发站
这条马路正对着火车站广场。
这是网上说的等去篁岭方向公交车的地点,就是车站广场正前方丁字路口的右边对面。左面就是到三清山的长途车的地方。公交车的票价是15元,属于按站点停车的公交车。
我们是在网上订的山上的篁岭天街酒店(篁岭景区店 ),这就是宾馆接待中心,在票务中心的左侧,在此办理入住手续,可直接买门票和索道票,还可通过专用通道直接上索道,不用排队。
出了索道站往左转上台阶就有酒店的车接站,坐车几分钟就到了景区的接待中心,这里会有工作人员带到预定宾馆。因为这里酒店分三处,其中天街酒店距离这个地方还有一段距离,没人带领确实难找。
这是接待中心对面的倚山居美宿。
到达的接待中心位于六楼,而要去天街酒店需要下到一楼,这是一楼出入口。一楼和六楼都临街,有点像重庆的建筑风格!从接待中心的1楼出来对面就是天街牌坊,去酒店要往左转。
这就是我们预定的天街酒店。
这是在房间里从阳台上拍摄的梯田,现在季节不对,所以不是看梯田的好时节。
遇见手工粉,进去吃点。
由于篁岭地无三尺平,村民们在屋顶搭起晒架晾晒农作物,形成了独特的“晒秋”景观。这种农俗现象不仅是一道景观,更是“最美中国符号”
很多地方都有人在拍照。篁岭晒秋和柿子树是这里的特色。
观光平台上全是人。
很多地方都挂着游览图。
怪屋,第一次看到,实际就是改建了一些倒过来的房子,房顶是平的,地面是三角型的,家具也是翻转过来的。
怡心楼建于光绪三十四年,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又名许云薪)的客馆,整栋房屋飞金彩绘、金碧辉煌,在粉黛无颜的徽州古建中难得一见,因房子原主人在北方经商,把当地彩绘风格带到婺源。
树和堂是一幢官厅,徽建"官厅",为权贵人物行礼教、会宾朋的地方。村庄有人在外为官,回故里修建官厅,既显身份又备奠仪之用。树和堂建于清嘉庆年间,双层构造,顶带轩棚,气势宏大,彰显主人身份,其主人曹鸣远,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曾为抚州府临川知县。
木雕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六顺堂门楼上的三个字你认识吗?知道怎么读吗?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吗?这三个字有独特的意义第一个字:上人下主,人主即是君,所以读jun;第二个字:见父母,父母是双亲,所以读qin;第三个字:先生就是老师,所以读shi,合起来就是:君亲师。这三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君亲师,君亲师为中国儒家祭祀的对象。
花溪水街是篁岭景区内的一条花草树木相间的秀美水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叶,与篁岭村同为500多年的历史。水街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地形,高低错落布置,沿街设有酒吧、咖啡店、甜品店、茶舍和香道馆等休闲场所。水街布满了水雾装置,营造出清凉避暑的环境。街道两旁的徽派建筑沿山势而建,古街巷弄、墙角窗边点缀着各种颜色的鲜花,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天街是篁岭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天街两侧,徽式商铺林立,仿佛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再现了徽州古老而丰富的文化风貌。竹编、徽绣、非遗灯彩……多种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为古村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
村口的祠堂广场。
在婺源篁岭村,不难发现这里种植了很多名贵的树种,有红豆杉、香樟、香枫、翠柏、香榧树等等。
这株特别粗大的红豆杉树,标牌上记载着它的树龄在1200年,据说篁岭还没有建村时,它已经在这里生长了几百年。
据介绍,目前篁岭村红豆杉有70多株。红豆杉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我国已把它列为一级珍稀保护植物。
乡愁记忆馆,看看由老宅改造成的60、70年代古民居,感受篁岭“穿越时光”的神奇魔力。
曹氏宗祠现在是民俗文化展览馆。篁岭是曹氏聚居地,自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曹文侃在篁岭建村至今,曹氏宗族已在此生息繁衍580多年。明代末年,进士曹鸣远遁迹林泉后,即隐居家乡篁岭,一心经营老家,终使篁岭声名大振。清代中期后,篁岭因成为“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镛的故里,篁岭自是当仁不让地跻身于徽州历史文化名村之列。
那挂着“父子宰相”遗像和“金殿传胪”匾额的享堂,更将曹文埴荣登乾隆二十五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曹振镛曾为道光帝师等恩宠殊荣,永久地铭记在曹氏后人的心中。
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中间露天的祠堂
室内摆放着各种精美的木雕。
看完广场的民俗表演,舞龙的队伍开始了沿街巡游,我们也开始了夜景的欣赏。
婺源篁岭的夜景,诗意满满
住在景区的好处是即可以从容地欣赏民俗表演和夜景,又可以早早起来看村子的晨雾和炊烟袅袅,可惜,这里已经很少有人生活在这里了。第二天早早起来也没看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山村的早晨。但景色还是不错的,至少人是少多了。
晒秋的用具大部分已经收了起来,也看到有人正在摆放。
这就是网红的中国地图,也佩服人的创意,引来了很多人驻足拍照。
慎德堂是曹鸣远父亲、被朝廷有司旌表为“孝友”的曹孜学的宅第。
五桂堂是篁岭古建筑群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先生生有五子,个个“枝繁叶茂”,祖宅故名“五桂堂”,寄予“五子登科”,“子孙满堂”。五桂堂为典型官宅,精美砖雕门楼、鱼池庭院,前后天井,前堂后庭,左右厢房,屋内木雕大气而绝美。
早晨人确实少了不少,显得小山村格外幽静。
精美的木雕
其实整个景区就一条弯曲的街,看一遍也用不了一小时,所以,不想看夜景的话,没必要住在景区,完全可以住在婺源县城,一晚的住宿能省出3倍以上。
酒店的早饭自助餐还是满丰盛的。
这是退房前在窗前拍的早晨的梯田。
退完房,又拍了一张晒秋的照片,就到接到中心坐车去上索道站,也是有专用进口,避免排队。
从索道上下来 ,乘坐去县城的中巴(这种就是来前说的公交车,不是去车站的汽车),因为要坐汽车去三清山,也想在县城转一下,今天晚上赶到三清山就行。等车的时候,售票员热情地推荐了去三清山的购票方法,并扫描她的手机买了下午3点多去三清山的汽车票。在汽车北站站点下车后就去了婺源博物馆,这是途径的旅游集散中心,不知道为什么建在这,既不靠近火车站又远离汽车站。
路边的茶树。
很遗憾博物馆因改造闭馆。
由于坐车还太早,近处又没有其他地方可去,所以,去了附近的婺女洲国际旅游度假区。
在这里看了会柚子和柿子,之后想进去度假区看看,结果按照导航,绕进了左面的死胡同,多走了好几公里,还什么车也没有,完全靠走路。
走了很远的路找她结果走过去发现还是在度假区院内,没法进去,只好远远拍一张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