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披露,就在今天(10月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终于发布了。
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重点被提出的第一次,一个月后,也就是2019年12月,管理层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在文件中,明确提出:
也就是说,管理层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拔到了同一高度,组成了国家6大发展战略。
足可见,管理层对于发展黄河流域的迫切程度。
中国有两大母亲河,长江和黄河。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共同组成了中华文明,如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源自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条河流一样。
在文化上,战国以前都是黄河文明在主导,三皇五帝、吕尚、周公以及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皆是黄河文明的产物。
直到战国时代,楚国芈原以《离骚》、《天问》等优秀作品,带动长江文明崭露头角,一举将长江文明推上了与黄河文明并列的位置。
此后,随着长江流域逐渐发展,长江文明的光芒渐渐强过黄河文明,尤其是在东晋衣冠南渡之后,随着经济重心南移,长江文明越发强大。
到了宋元明清时代,长江文明更是成为了主导文明,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
02
黄河逐渐式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黄河无法像长江一样形成连贯的通航。
但作为文明的摇篮,黄河对于中国的意义,无法取代,这也是管理层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这份规划中,管理层明确提出,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着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着力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
要统筹谋划上中下游、干流支流、左右两岸的保护和治理,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统筹水资源分配利用与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等。
要筑牢上游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区域地位,要加强中游水土保持,要推进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
定下的目标是:
到203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国领先,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黄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黄河流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大幅提升,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黄河流域相较于长江流域,还有一个弱势在于,两大流域的经济体量越发悬殊。
长江流域目前有4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重庆、成都、武汉和上海。GDP前十强城市中,长江流域占5个,上海、重庆、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反观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全长5464公里,涉及1.6亿人口,
其沿线的重要城市主要有西宁、兰州、银川、西安、太原、郑州、济南。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对于流域内的城市都是利好,尤其是黄河流域内的中心城市。
03
为了缓解经济南重北轻的局面,在规划纲要中,管理层明确提出一系列提升黄河流域经济权重的措施:
1、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
沿黄城市群,正好与长江经济带对应。
长江经济带,事实上涵盖上中下游三个城市群,上游的成渝、中游的长江中游以及下游的长三角。三大城市群正是中国东南西北中五大经济支柱中的三根。
目前,黄河流域涵盖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关中平原、中原、山东半岛城市群。
这些城市群无论经济体量,还是地位,都无法与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群相比。
此次,规划纲要中,并未具体提出要如何发展沿黄城市群,只是要求,要破除资源要素跨地区跨领域流动障碍,促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高效流动,增强沿黄城市群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2、高水平高标准推进沿黄相关省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赋予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支持西安、郑州、济南等沿黄大城市建立对接国际规则标准、加快投资贸易便利化、吸引集聚全球优质要素的体制机制,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
在这两条中,点名了具体城市的名字,显然是要以西安、郑州和济南为沿黄城市群的核心。
对于三个城市来说,明显是大机遇。
这三个城市正好又是沿黄城市群经济实力前三强。而且,西安和郑州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济南被放在了西安和郑州一起,或许释放了济南将被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信号。
毕竟长江流域已经有4个国中,要带动黄河流域发展,必须要增加国中来带动,济南的呼声越来越强。
3、培育西安、郑州等中欧班列枢纽城市,发展依托班列的外向型经济。
中欧班列是中国联通中亚、中东、欧洲的陆上运输通道,占据中欧班列枢纽的城市,和沿海大型港口一样,都在对外贸易上,占了先手。
最初是由重庆发起,最早开通,但西安后来居上,目前西安的中欧班列开通数量已经位居全国第一。
去年,为了支持中欧班列开行,国家发改委钦定了五大中欧班列枢纽城市,获得此头衔的五个城市分别是郑州、重庆、成都、西安和乌鲁木齐。
如今规划纲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培育西安和郑州的中欧班列优势,这意味着,西安和郑州的外向型经济定位,将更进一步。
这其实也是在做备份。毕竟我们的海上优势并不明显,目前,我们的海上运输通道包括:
第一条从大西洋出发途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
第二条从地中海出发,途经苏伊士运河、红海、亚丁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
第三条从波斯湾、阿曼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
第四条从南美横穿太平洋直达中国。
其中三条必须经过新加坡掌控的马六甲海峡,新加坡虽然大多都是华人,但整体上是亲美。
自2017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我们进行了很多战略备份。
比如加强成渝城市群打造,再例如2019年规划了新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三条通道中两条以重庆为起点,一条以成都为起点。
为了降低运输风险,我们在巴勒斯坦合作打造了瓜达尔港。
战略备份,也是中欧班列的意义之一。壮大中欧班列,就是进一步保证我们的贸易出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