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大同恒山脚下,有个不知名的小城浑源古城,古朴宁静中,这里有你不知道的绝美建筑,让人去了不想离开。
大同浑源这个不知名的小县竟然藏着一座国宝寺院,它就是永安禅寺。它最早建于金代,因火灾被毁,又于元代重建。永安禅寺为三进院落,从南到北分别是山门、天王殿、传法正宗殿及东西侧殿和钟鼓楼。
永安禅寺最有看点的是它的书法、壁画、藻井和黄色琉璃盖顶。
传法正宗殿是元代建筑,在殿南北两侧墙壁上都有体量巨大的榜书。正面“荘嚴”两个巨型大字,苍古雄劲,不怒而威,是永安禅寺住持月溪和尚在1342年所写,为天下寺庙所罕见。殿的后壁上有3.8米的“虎啸龙吟”四个大字,为乾隆年间张煖于1780年所写。
永安禅寺壁画中的大殿北壁的佛教藏密十大明王及东西两壁的鎏金水陆法会壁画是一绝。传法正宗殿中壁画有800多个人,人物将儒、释、道三教汇合一殿。壁画色泽艳丽,人物表情生动,刻画入微。
壁画中最独特的是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人物撕了画皮露出慈悲的面容,体现佛祖本慈悲的本相,这也是寺庙唯一一尊能看到佛本来面目化身的画像。
永安禅寺的元代藻井,建筑使用了减柱法,在大殿上方保留了大柱支撑的天宫阁楼装饰,显得古朴庄重。
传法正宗殿殿顶中部以黄色琉璃瓦覆盖,四边以蓝、绿琉璃瓦镶饰,脊上鸱吻两两相对,制作精美,造型生动。殿顶的黄色琉璃瓦使用的可是皇家规格,据清代州志中说,殿内原先供奉着“皇帝万岁牌”,官员们在此朝贺如见帝王,因此屋顶规格是皇家规格也在情理之中。
位置:位于山西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
距永安禅寺不足200米处,就是有800年历史的圆觉寺,为金代建筑。圆觉寺因塔而闻名,有中国唯一幸存的侯凤鸟。塔为释迦舍利砖塔,30米的金代古塔是八角密檐九级砖塔,采用全仿木砖石结构建筑。
圆觉寺释迦舍利砖塔总体分为塔座,塔身,塔刹。塔座高4米,四周嵌满砖刻浮雕,有舞乐人物40个,有姿态优美的舞人,有彪悍强壮的力士,有形态凶猛的野兽,有的吹竖笛,栩栩如生,逼真动人。
塔刹上为莲花式铁刹,在上为覆钵,相轮,宝盖,圆光,宝珠,铁刹尖端有一候风鸟,造型精美。
风鸟以刹杆为固定轴转动,指示方向,又有避雷作用,为全国唯一保存,很珍贵。
位置:位于山西大同浑源县永安镇鼓楼北巷
文庙始建于辽,坐北向南,沿中轴线自南至北依次是大成坊、泮池和泮桥、戟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浑源文庙格局完整,规模宏大,大成殿保留有金元时期的构造特征。
文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山西各地文庙很多,而浑源文庙与众不同的是,大成殿是罕见的金代建筑风格,雄伟壮观,很珍贵。
最有看点的大成殿大多保留了金元时期的构造特征。屋顶为琉璃瓦铺就,正脊也为琉璃构件,看上去金碧辉煌。
位置:位于山西大同浑源县城内西大街
浑源州署始建于金代,距今已有近650年的历史,是一处布局严谨、规制齐全、规模宏大的高品位、全功能的官署衙门。建筑院落共为五进院,内设仪门、大堂、二堂、内署、内宅等。
寂静安宁中的浑源州署,有古色古香的州署驿站,身在其中会有一秒穿越的感觉。
位置:位于山西大同浑源县古城中心
气势雄伟的恒山为五岳之一,是一座道教名山。据传,4000多年前舜帝巡狩四方,来到恒山看到这里山势险峻,山峰奇特,遂封恒山为北岳。
历代帝王多曾来此祭祀。秦始皇二十年(前226),秦始皇东游海上,路经恒山观其景;西汉太初三年(前102),汉武帝东游泰山后到常山(即恒山)祭祀埋玉;清康熙皇帝祭祀恒山亲书“化垂悠久”四个大字,其木匾至今悬挂在恒山庙的大殿上。
明代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恒山的日记中写道:“伊阙双峙,武夷九曲,俱不足比拟也。”足见北岳恒山的险峻和雄伟气魄。
位置:位于山西大同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
距离恒山景区约4公里的悬空寺,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它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悬空寺最奇特是它的建造,依照力学原理,巧借岩石暗托,凿洞插梁为基,梁柱上下相嵌,廊栏左右相连,构成建在半空中的一组木结构建筑。
悬空寺最独特的在于它的悬空建筑之美。北边两座悬空飞楼,走在廊栏之间,宛如迷宫一样,重重叠叠,楼中有穴,窟连殿,殿连楼,给人玄妙之感。
位置:位于山西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
这个秋季,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来山西宁静的古城浑源,领略它独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