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高耸入云,一边一马平川,这就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最喜欢的地理地貌现象——平地起高山。这种地理地貌实在太震撼心魄了,如同“绝境长城”一般。这种地貌还不同于垂直度接近90度、落差高达1000多米的大断崖。
比如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作“地球边缘的断崖”的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龙头山大断崖,以及我国台湾省花莲县的清水断崖,尽管非常令人震撼,但是断崖之下却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比如雷波的断崖之下是金沙江和莽莽大山,而花莲清水断崖之下则是海洋(花莲县城其实是很小一块海边平地)。
平原拔地而起一座巨大的雄伟高山,这种情况通常都是断块山。端块山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岩石圈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或变位,常见的变形分为褶皱和断层,往往在平坦的大地上突兀而起,从而形成鲜明的地貌对比。
我国的“平地起高山”的地理地貌主要出现在我国地理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界、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的区域,典型的有江西的庐山、山东的泰山、河南的嵩山、陕西的华山和秦岭、四川成都的西岭雪山和峨眉山市的峨眉山、新疆乌昌地区的天山博格达峰、云南大理的苍山和丽江玉龙雪山,这些均属于断块山,就是地层发生断裂且发生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这些山峰自平原拔地而起,高度动辄上千米,远在数十公里外便可看到它们的雄伟山体轮廓。登临这些山峰之巅,俯瞰脚下广袤的平原,更是一种震撼心灵的体验。
茫茫平原与巍峨山峦的强烈反差,不仅塑造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也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如泰山“五岳之尊”的地位,以及嵩山作为中岳的深厚文化底蕴。这些地方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中华文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
“平地起高山”其实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平原孤峰,就是在广袤的平原中间拔地崛起一座几千米的高山。平地崛起一座高耸入云的孤峰,被周围平原低山众星拱月般包围着,其似乎能够通天连地,在方圆数百里的平原之上都可以看见雄伟的山体。
这些平地高耸的山峰,一般都是当地的重要地理标志和图腾象征,在当地往往都是神山一般的存在。比如日本的富士山、土耳其亚拉拉特山、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都是这种孤峰神山的代表。这种山一般都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很遗憾的是我们中国却没有这种大型火山锥,于是也没有这种平原孤峰的奇观。比如广西桂林山水,也是拔地而起的山峰,却并不是孤峰,而且山峰的高度比较有限。
第二种类型的“平地起高峰”,是山的某个方向面向广袤平原,从平原尽头拔地崛起几千米,平原与山峰的相对高差可达数百米乃至千米。这种山中国也比较缺乏,因为中国高山多在群山之中,很少有平原跟前拔地崛起的。虽然比较稀少,但并不是没有。比如关中平原边缘的华山、成都平原边缘的龙门山和邛崃山、峨眉平原边缘的峨眉山、河西走廊的祁连山、新疆的天山、华北平原边缘的太行山、关中平原边缘的华山和秦岭、济南市和泰安市之间的泰山等都是这种地貌。
比如很多网友在网上发布的成都城区可以看到贡嘎雪山、四姑娘山和西岭雪山一样,虽然都有平原外海拔几千米的雪山,但这些雪山往往都在山脉深处,平原遥望雪山,看到的是近处的小山,稍远点是更高的山,一直到几十上百公里外了,只有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才能看到远处的雪山一角,也缺乏那种平地起高山的震撼。
那么我国有没有一座平原城市,城区边上就是拔地而起高耸数百米的断崖呢?也就是“平原城边起高崖”的城市空间地貌呢?有网友说山东省地级泰安市就是这样的城市。
位于山东济南与泰安之间的泰山,从华北平原上拔地而起,其四周为平原环绕,因此其山势显得尤为突出。所以泰山是古代皇帝祭祖的首选之地,其中原因就是平地起山,远远望去巍峨耸立,壮观无比,若登顶则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
在他们眼中,泰山就是中原大地一座天然观景台,天地尽收眼底。从数据来看,泰山玉皇顶与泰安市区(平均海拔134米)的相对高度差约为1400米,与济南市区(平均海拔57.8米)相对高差则达到了约1475米。毫不夸张地说,泰山是从辽阔坦荡、纵横千里的华北大平原上拔地而起,鹤立鸡群、参天独立。像杜甫说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徐霞客写庐山香炉峰“有芙蓉插天之态,孤峰拔起,四望无倚。”
虽然泰安城区与泰山“山城紧密相连”,住在泰山脚下泰安市区的人们,不论走到哪个角落,抬头就能看到城北巍峨秀丽的泰山。但是泰山对于山脚下的泰安城区来说,并没有那种拔地而起、断崖耸立的压迫感。因此,泰安市与泰山并不符合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所说的那种“平原城边起高崖”的城市空间地貌。
还有网友说华山与华阴城区符合这个条件。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的西岳华山就屹立于小城华阴市区,是秦岭山脉东段的一座花岗岩断块山。
在华阴市城区,即可见华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雄姿。华山最高峰为南峰(落雁峰)海拔约2154.9米,与山脚下的华阴市主城区高差约1800米。
但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站在华阴城区眺望高耸的华山,仍旧没有那种“平原城边起高崖”的城市空间压迫感。站在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区,远眺华山也并不是拔地而起的感觉,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用拇指与食指也可以瞄准其落差。
还有网友说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的家乡四川省的峨眉山与峨眉山市就符合我国我说的那种情形。海拔高达3099米的峨眉山,与山脚下的峨眉山市城区平均近2700米的落差,让峨眉山显得格外身姿挺拔。金顶与脚下的峨眉平原垂直落差竟达2600余米,整座大山犹如一道高大的屏障屹立在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之间。
但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以前经常上峨眉山市城区,在峨眉山城区根本就感觉不到那种平原起高崖的感觉,毕竟峨眉山距离峨眉山城区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距离城区有7公里多)。
其实云南省永胜县的三川坝镇符合这个条件,可以三川坝只是一个小镇,并不是一座有规模的城市。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在大学暑期实践去的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有一次从永胜县城乘车前往永胜县最大的坝子(云南省称平坦的小平原为坝子)——三川坝,发现县城与三川坝之间就是一个垂直落差高达400多米的断崖。
这属于沿程海断裂带,这里就形成了断陷盆地构造的三川坝、程海坝、城关坝等坝区,在永胜县城与程海之间就有一个大断崖,就像两个大阶梯和大台阶一样。
断崖之上的平台是永胜县城,而平台之下就是三川坝和程海坝子,台上与台下都是非常平坦的平地,中间就是一个垂直高差达到四百多米的大断崖。站在高台之上的永胜县城不远处的断崖边缘,可以俯瞰整个三川坝和程海;而在三川坝抬头仰望县城方向,就是平地起高山。
还有一些网友拍摄出来的1000米左右高差高山与城市的照片,基本都是跑远一点用长焦镜头拍摄的。这样会急剧压缩距离感而放大高度差,看起来很吓人,但是你去这些城市的现场看,感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近景有参照物、长焦压缩掉距离感,再裁切一下把天空裁掉,什么玩意儿都会看起来很庞大,这是网图常用的欺骗手段。如果你去了这些照片的现场,你的眼睛焦段是恒定广角的,看山就没那么巍峨了,没有那种压迫感了。因为山体在你眼睛视野里占比没有那么大,就显得小了很多。
目前来说,全国唯一符合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所说的“平原城边起高崖”的城市,恐怕只有太行山下的河南省县级林州市了。太行山最大的美学,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就是非常醒目而雄伟的太行断崖。太行山是我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之一,分界线上地形变化急剧,区域地形陡峭,自然横坡大,地势落差大。
“巍巍太行八百里,风景独秀林虑山”巍巍八百里太行山位于林州的一段又称林虑山,林虑山古称“隆滤山”。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因避汉殇帝刘隆名讳改为“林滤山”,今多写作林虑山。可以说太行山的精华部分就是林虑山,而林虑山的精华部分则是林州太行大峡谷。
太行山耸立于河南省林州盆地的西侧,在林州境内林虑山平地而起,只差云霄,形成了高达千米的断崖高壁。南北纵长40多公里的连通巨嶂,犹如矗立在苍茫大地上的一座石屏风,形成了极强的北雄高耸之感,其雄浑之势,大气浩荡,撼人心魄。
太行山是断裂形成的,西侧山西上升,东侧华北平原下降。河南省林州市区方向西看太行山,太行山犹如一堵墙。不得不说太行山给河南林州人的视觉压迫太强烈了,就像一道城墙一样把山西和河南分开,照片中显示的高地就是上党地区,进可攻退可守,难怪说上党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上党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