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每个考点都美得让人沉醉~

贝加尔湖在哪儿?怎么形成的?

由于位处板块交界地带,地震频繁,使得贝加尔湖的湖盆仍在发育,贝加尔湖裂谷每年扩大2cm,深度也在不断增加。

贝加尔湖的形成与演变示意图

湖盆的深邃使得贝加尔湖虽不是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但却成为了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多年的平均蓄水量可达到2.3万立方千米。

巨大的水量源于四周河流的汇入,贝加尔湖四周高山环绕,有色楞格河等336条河流注入该湖,却仅有安加拉河(叶尼塞河的支流)一条河流流出,汇水面积约达55.7万平方千米。

水面开阔,摩擦力非常小,这也使得湖区风力巨大,湖面常出现4米以上的巨浪,形成了贝加尔湖畔特有的奇观“高跷树”。风浪冲击湖岸,带走了树根附近的土壤,使这种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

高跷树

贝加尔湖的透明度能达到40.5米。为什么湖水这么清澈呢?

【湖水透明度】湖水能使光线透过的程度。

湖里生活着一种特别的动物,叫钩虾,以植物碎屑和动物残体为食,堪称”最佳清洁工“,是湖水保持纯净的重要原因。

钩虾

当然,除此之外,造成湖水清澈的原因还有很多,我们用一张图来总结~

绘制:西西里葡萄

由于贝加尔湖的水体深,面积也较大,冬季降温慢,相比同纬度其他规模更小的河湖,这个“巨无霸” 的结冰的时间会更晚。

它的封冻期一般在1月~5月(5月为最低水位),在冬末春初之际(2-3月),由于昼夜温差极大,引起湖水/冰不断膨胀收缩,还会形成冰裂景观。

贝加尔湖冰裂景观

虽然贝加尔湖结冰较晚,但冬季极寒,所以结冰速度很快,湖底植物释放的甲烷气体来不及排出,在上升时就被锁在冰层中,形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冰泡”。

贝加尔湖冰泡景观

而且贝加尔湖湖水含盐量较少,冰质很纯,致密坚硬。当阳光照射到湖面,波长较长的红橙光能够穿透冰层,而波长较短的蓝光被冰层散射向周边,形成了著名的“蓝冰”。

贝加尔湖蓝冰

湖泊表面厚厚的冰层类似玻璃,太阳辐射(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冰层使下方的湖水升温,而湖水向外散发的热量(长波辐射)却被冰层挡住,这种情况类似“玻璃温室”,所以冬季冰层以下的湖水水温较高,甚至与夏季接近。

改绘:西西里葡萄

随着季节的交替,贝加尔湖一年内会发生两次水体大循环(表层和底层湖水交换),属于双循环湖。为什么会这样呢?

【湖水双循环】如果湖水的表层密度大,下部密度小,表层湖水就会下沉,下部湖水会上泛,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湖水的对流,就发生了上下循环,也被称为双循环。

湖水对流示意图 | 绘制:西西里葡萄

贝加尔湖湖水的密度会受水温的影响,当水温接近4℃时,湖水密度最大,低于或高于4℃密度都会减小。

湖水密度随温度变化示意图

制图:西西里葡萄

由此可知,贝加尔湖的双循环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表层水温变化,密度增大,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

改绘:羊羊

现在让我们用一张图总结一下~

绘制:西西里葡萄

一起来做题

(2015四川卷)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4~5题。

THE END
0.全国高考10年(20152024)地理真题世界地理含详解.pdf【解析】6.贝加尔湖属于构造湖,是由于地壳断陷集水而成;其形成与火山口集水、河流改道、滑坡阻断河流无 关。故选A。 7.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湖盆断裂下陷(陷落),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四周环绕着高山,注入贝加尔湖的 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形成巨厚的沉积物;目前该湖盆仍在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616:2@493392596272673>5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