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石材术语(中)

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可用作建筑材料的岩石。

饰面石材

用来加工饰面材板的石材。饰面石材外表必须美观大方,能高度满足美学上的视觉艺术要求,还必须具一定的块度和符合物理、化学性能要求。

装饰石材

具有装饰性能的石材。其概念较饰面石材更为广泛,除作饰面之用外,还可用于制作各种艺术雕刻品,以及墙璧装饰石块等。

饰面板材

用饰面石材加工成的板状石材,可用作建筑物的内外墙面、地面、柱面、台面等,是装饰石材的主要用途。

原石

是泛指从矿山开采下来的岩石,它可是未经加工的不规则的块石,也可是经加工过的块石,故原石是一种概念不确切的名词。国际上有的国家(或地区)将荒料称为原石。

石材结构

指石材的矿物结晶程度、结晶颗粒的大小,矿物的形状,以及矿物颗粒之间和矿物颗粒与胶结物之间的关系等所构成的特征。

石材构造

装饰石材品种

按石材的颜色、花纹、物质组成等特征,以及产地等对饰面石材所做的品种划分,俗称石材命名。

大理石

凡具有装饰性、成块性及可加工性的各类碳酸盐岩或镁质硅酸盐岩的石材产品(商品),统称为大理石。一般质地较软。大理石是从商业角度对装饰石材种类的划分。

花岗石

指一切可被利用的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及部分火山岩及变质岩类等硅酸盐类岩石的石材产品(商品)。一般质地较硬。对花岗石的划分也是从商业角度对装饰石材种类的划分。

板石

凡有良好的劈分性及一定强度的具有板状构造的岩石,均称板石。属此类岩石的主要有浅变质岩、某些沉积岩等。已知可作板石的岩类有板岩、千枚岩、薄层变粒岩、页岩、薄层粉砂岩、薄层砂岩和薄层灰岩等。

毛料

又称毛荒料。是由矿山直接分离下来,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平整,有待整形的石料。其计算单位为m3。

荒料

墩石

在板石采石场开采出的荒料称为墩石。墩石经劈分可获得板石初级产品。

规格料(规格石料)

经过挑选、修平、符合标准规格的荒料。

协议料

按供需双方议定规格生产的荒料。

料石

用毛料加工成指定规格,用来砌筑建筑物用的石料。计算单位为m3。通常作为建筑物基础、墙体、台阶等。

蘑菇石

用劈、剁、铲、凿加工成规定规格的块石,每块中部突出并且表面粗糙,而四周铲平,形如蘑菇状突起的块石,用以砌 筑建筑物的外墙。因其凸出的装饰面类似蘑菇形状而得名,也有叫馒头石。主要用花岗石、板石中的部分品种制作。板石中的瓦板岩不易制做蘑菇石,花岗石中的大斑晶或颗料结构比较粗大的也不易制做蘑菇石。大理石中的所有品种除室内以外,均不适合做室外蘑菇石。近年蘑菇石不断推出新品种,除天然的以外,以石材碎渣拌和水泥、胶黏剂制做的仿蘑菇石也有较大发展。蘑菇石的蘑菇面是后天人为手工或机加工而成的。

无象石

用于园林、公园、街景等构景的自然形状石,如黄山石、泰山石、上水石、太湖石、灵壁石等。

像形石

近似自然界景物的自然形状石,如鱼、鸟、木化石、雨花石、钟乳石等,常用于风景、园林构景、案几、工艺品摆设。

图案石

建筑辅助用石

用于人造石、混凝土、建筑基石、铺路等的碎石、块石、海河砂。

陵墓用石

墓碑石、雕刻及其辅助、衬托环境用石,多用单一色彩。暗色、冷色的大理石,花岗石。

雕刻用石

用于雕刻的花岗石、大理石、砂石、自然石的称统。

工艺用石

用于工艺品雕刻造景、家具、文具等的软质石材,如滑石、叶蜡石、高菱石、蛇纹石等。

生活用石

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家具、工具、休息的石材制品。

化学工业用石

用于化学工业生产中酸碱、废水、油、电镀、电解的池、槽用石。通常选择耐腐蚀、耐酸碱的硅质石材。

工业原料用石

用于工业化生产铸石、玻璃、铸造、水泥等的原料用石。主要有海河砂、辉长岩、辉绿岩、白云岩、大理岩等。

农业用石

用于农业生产工具、水利工程、平衡土壤酸碱度用石。

轻工业用石

用于造低、油漆、涂料、填料、制药工业用石,其主要成份为重钙粉,轻钙粉,超细级碳酸钙粉等。

拱石

具有圆拱形的天然石材,常用于窗户、桥洞、涵洞部位。依设计圆拱与石材厚度、承重、风格有多种形式。

一头丁

用于砌堆石材墙体并使一头(小面)露出,成为墙面一部分的石材,是一种规格石料,依设计不同,一头丁的大小因工程有所变化。现代工程已多不采用,古建筑及仿古工程仍有部分采用。

二头丁

用于砌堆石材墙体,并使两头(小面)均在墙体的两面露出,成为墙面前后的一部分,因出露两头称为二头丁,是一种规格石材,依设计不同,二头丁的大小计有所变化。现代工程已多不采用,古建筑及仿古工程仍有部分采用。

圆形石

也称圆柱石,是石材加工成圆柱使用的一种形式,在结构上可作为支撑立柱、造型圆柱;在环境石上可作为功能圆柱,如隔离标志等。

环境石

将石材加工成用于室内、室外,具有某些观赏功能、使用功能的石材用品,如用于阻挡汽车通行的地面碍阻等。

盖板石

用于覆盖地下工程的石板,多用于旧式城市下水道,厕所工程。

设备基座石

用于固定设备或作为设备一部分使用功能的石材,通常在设备下半部或底部。

异型石材

相对于矩形块材以外的所有形状的石材。

毛石

主要用于墙身、坝身、建筑基础、勒脚等使用的粗面体积较大的石料。

块石

主要用于砌筑建筑基础、勒脚、桥墩、墙身、涵洞、路基、地面的矩形,表面经粗修整的石材。

砾石

由自然力作用形成的鹅卵石、风化石、冲击石等的统称。

抽象石

用于园林摆设,案几摆设,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形状的石材,其造形抽象的类似某种自然形象,如太湖石、风蚀石、灵璧石、红河石、风石厉石,海蚀石等自然石。

毛板

花岗石、大理石的荒料经锯石机锯解成规定厚度而未磨光、裁边的板状石材称毛板。板石的墩石(荒料),用槌子、扁平凿和小铁楔沿板理将板石按需要厚度劈分成薄板状者也称毛板。板石的毛板外形一般不规则。

粗面板

又称粗面装饰板。指表面粗糙但总体基本平整,具有较规则加工条纹的板材。如机刨板、粗磨板、喷砂板。

剁斧板(剁斧石)

指用一字斧头或剁斧加工机将板面加工成具有剁斧纹的粗面饰面板材或块石。

锤击板

指用花锤(锤头有各种花形)或锤击加工机加工成板面具锤击痕的饰面板。是一种粗面装饰板。

烧毛板(火烧板)

指用火焰喷烧花岗石表面,因矿物颗粒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产生崩落而形成起伏有致的粗饰花纹的板材。

机刨板

指用刨石机将表面刨削、切割成条槽状粗面的饰面板。

磨光板

又称细面装饰板材。指经粗磨而表面平整光滑的板材。

抛光板

又称镜面板材。指经研磨和表面处理,表面平整光滑如镜,具有光泽的板材。

厚板

又称装饰标准板。厚度15〜25mm的板材。

薄板

厚度8〜15mm的板材。

普型板

指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板材。

异型板

正方形、长方形以外各种形状的板材。

协议板

按供需双方议定的规格生产的板材。

规格板(定型板)

指按各种标准规定生产的定型板材。

工程板(工程料)

用于某指定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配套生产各种规格尺寸、形状的非定型产品。故工程板又称非定型板。

成品板石

专指板石的毛板经裁切加工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规格板材,故板石的成品板又称规格板。其形状有矩形、正方形、圆拱形、尖顶形、菱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

镜面板

表面平整、具有镜面光泽的板材。

超薄板材

指厚度在3mm〜8mm之间的板材。

喷砂板

用钢砂或其他硬质材料作为磨料,在气动力下将石材光面喷打磨蚀成粗糙面的一种装饰板材。

水喷板

以高压水为工作动力,在石材装饰光面上凿出粗糙面一种装饰板材。

抛丸板

以设备的旋转力为动力,将硬质合金球抛出撞击石材光面,从而获得一种粗糙面的装饰板材。

石材马赛克

以多种小块石材拼接出并用胶粘成大块装饰石材板材,通常有图案。

亚光板

区别于光面板材的石材,常以装饰面不反射影像为判断。具有防滑功能。

复合板

石材薄板或超薄板与衬底材料(铝蜂窝板、树脂板、水泥板、玻璃、陶瓷等)经胶粘接而成的一种复合装饰板材。

拼花板

用多种石材拼接出图案的一种装饰板材。

加硬板

在硬度低、孔隙多的石材板面上浸入树脂或其他非金属材料,从而获得较高硬度与强度的板材。

封样板

由供需双方共同在场认可的用于以后以此样品为验货依据的参照板,一般需编号封存。

小样板

用于介绍推广石材产品品种的小块板材;也有用它作化学、物理性能试验。

机凿毛板

用配有金刚石工具或硬质合金工具的机器加工石材表面而形成的有规则的各种粗糙表面的板材。

雕刻板

经硬质合金、激光、手工等凿刻出图案的装饰板材。

仿古旧板

经加工使板材复现出古旧板材形状、外观的板材。

龙眼面板

用一字型锤在石材表面交错敲击而呈现出如龙眼表皮状的板材。

荔枝面板

用类似荔枝面的花锤经人工或机械冲击石材表面后得到的仿荔枝面的粗面板。

菠箩面板

用类似菠箩面的花锤经人工或机械冲击石材表面后得到的仿菠箩面的粗面板。

试验板

也称试样板,为检测石材物理性能、化学成份,根据标准要求而制作的石材块材。

建筑水磨石

俗称“磨石子”,是一种人造饰面装饰石材,是将掺有小石子和颜料的水泥砂浆涂抹于混凝土基层上,经干燥硬化后,用磨石磨光,打蜡而成。有时用铜条或玻璃条隔成图案和花纹,以增加视觉美感,为增强有时在混凝土中加装钢筋。有工厂制做和施工现场现制两种。近年来开发出了圆弧板、防静电板、街面板等新品种。

磨面水磨石

经研磨加工使表面平整光滑的水磨石制品。

抛光水磨石

对研磨加工后的面进行抛光具有镜向光泽的水磨石制品。

矿石

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的矿物聚集体。

围岩

矿体周围的岩石均称围岩。

矿脉

沿着围岩的裂隙充填或交代而成的脉状矿体。

构造

由于构造运动(如褶皱作用、断裂作用和岩浆侵入等)导致一个地区原有的岩石产生变形和破坏所遗留的迹象。

褶皱

岩层或岩体由于变形作用引起的弯曲。

断层

岩层或岩体中的一个或一组破裂面,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发生显著的位移。

裂隙

岩石中的破裂面或裂纹。

节理

把岩石分割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岩块的裂隙系统。根据岩块的形状有柱状节理、板状节理、菱形节理等。

地史

地壳发展的历史。

地质时代

又称地质年代。指一个地层单位或地质事件的时代和年龄。地质时代包括相对时代和绝以年龄,具体划分如下表。

地质年代表

代(界)

纪(系)

同位素年龄

(百万年)

新生代(界)(K2)

第三纪(系)(R)

第四纪(系)(Q)

2 26567中生代(界)(M2)

侏罗纪(系)(J)

三叠纪(系)(T)

白垩纪(系)(K)

70 1375819535230古生代(界)(P2)

石炭纪(系)(C)

泥盆纪(系)(D)

志留纪(系)(S)

奥陶纪(系)(O)

寒武纪(系)(E)

二叠纪(系)(P)

55 2856535055405354406050070570元古宙

(宇)

(Pt)

上元古代

(界)(Pt3)

震旦(系)(Z)

630 1100青白口纪(系)

中元古代

(界)(Pt2)

蓟县纪(系)

350 1450长城纪(系)

下元古代

(界)(Pt1)

五台群

1050 2500太古宙(宇)(Ar)

2100 4600结晶质

简称“晶质”。组成物质的原子或离子都是有规律地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即具有格子构造的固态物质。

晶体

由结晶质构成的物体。

非晶质

具格子构造的固态物质,又称“玻璃质”。

晶形

晶体的几何外形。每一种矿物的晶体常有一定的晶形,这是由于晶体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决定的。

矿物

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相对稳定。

原生矿物

指在内生条件下与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期形成的矿物。如岩浆结晶过程中所形成的橄榄岩中的橄榄石,花岗岩中的石英、长石。

次生矿物

在岩石或矿物形成之后,其中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矿物。如橄榄石经热液蚀变而形成的蛇纹石,正长石经风化分解而形成的高岭石。

包裹体

矿物在生产过程中所捕获的包裹在晶体内的外来物质。其大小和形状不一;固、液和气态的都有。

透明度

物体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以1mm厚的矿物透光程度为准,将矿物分为透是、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级。

光泽

矿物表面对可见光反射的能力。反射率越大,矿物的光泽就越强。

矿物颜色

矿物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在人眼中呈现出的各种颜色。

变彩

个别矿物由于晶格内存在有定向排列的细微包裹体对光反射、干涉后所引起的颜色。当从不同方向观察时,其颜色会发生改变。

解理

又称“劈开”。指晶体或晶粒在外力打击下总是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成平面的固有性质。所裂成的平面称解理面。通常将解理的完善程度分五级:①极完全;②完全;③中等;④不完全;⑤极不完全。

断口

矿物在外力打击下,不依一定结晶方向破裂而形成的断开面。断口按其形态可分为贝壳状断口、锯齿状断口、参差状断口及平坦状断口等。

石英

结晶的二氧化硅矿物。常见石英为六方柱状,颜色不一,在自然界分布极广。

橄榄石

镁和铁质的硅酸盐矿物。晶体呈厚板状。橄榄石呈绿至黄绿色,主要产于超基性和基性岩浆岩中,易蚀变为蛇纹石。

辉石

镁、铁、钙、锂、铝质的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体多数呈柱状。颜色从绿色、棕色、褐色到黑色,主要产于岩浆岩中。

角闪石

是含(OH)的镁、铁、钙、钠、铝的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体呈长柱状,颜色从绿色、棕色、褐色到黑色。是中性及中酸性岩浆岩和喷出岩的重要矿物,又是变质岩中常见的矿物。

蛇纹石

是一种含镁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颜色灰白、浅绿、深绿或黄绿。蛇纹石是超基性岩中的橄榄石、辉石受热液交替作用形成的矿物;此外,白云石受热液作用也可形成蛇纹石。

云母

云母族矿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锂云母、铁锂云母等。是钾、镁、铁、锂等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常呈板状或片状。云母是分布很广的造岩矿物,常见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白云母

含钾、铝的云母。薄片透明无色,厚时带黄、绿、棕等色;解理面呈珍珠光泽。

黑云母

含钾、镁(或铁)的云母。黑色或深褐色。广泛分布于岩浆岩和结晶片岩、片麻岩中。

绢云母

白云母呈致密状微晶集合体的亚种。具有丝绢光泽。是中低温热液蚀变的产物。

绿泥石

是含镁、铁质的铝硅酸盐矿物,分子比较复杂。晶体呈板状,有深浅不同的绿色。解理面有珍珠光泽。常见于变质岩与热液蚀变的岩石中。

长石

长石族矿物的总称,包括正长石、透长石、微斜长石、歪长石、各种斜长石以及钡长石等。长石是钾、纳、钙以及钡的无水架状结构铝硅酸盐。长石是最重要的造岩矿物,分布很广,在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中都可出现;特别是在岩浆岩中,长石几乎是所有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份。

钾长石

是透长石、正长石和微斜长石的总称。钾长石中以微斜长石分布最广,正长石次之,透长石较少见。

透长石

分成K[AlSi3O8],常含相当数量的Na[AlSi3O8],最高可达50%。无色透明。透长石一般产于酸性和碱性的喷出岩或近地表的浅成岩中。

正长石

成份K[AlSi3O8],常含一定数量的Na[AlSi3O8],多呈肉红色,或呈黄褐、灰白等色。玻璃光泽。正长石产于酸性和碱性以及部分中性岩浆岩中,也是某些片麻岩的主要矿物。

微斜长石

成份K[AlSi3O8],常含数量不等的Na[AlSi3O8]。微斜长石的肉眼特征及产状均与正长石相似,但在侵入岩中它比正长石分布更普遍。

斜长石

由钠长石分子Na[AlSi3O8]和钙长石分子Ca[AlSi3O8]两种组分组成的类质同象系列矿物的总称。颜色为白色至暗灰色,间或有绿色,偶为肉红色。玻璃光泽。斜长石占全部长石总量的70%,是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占岩浆岩平均矿物组成的一半。从成份来看,按其中SiO2含量由高到低可划分为酸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及基性斜长石,它们大致上分别存在于酸性、中性和基性岩浆岩中。

钠长石

是斜长石的一种,颜色呈乳白色。

更长石(日光石)

又称“奥长石”、“钠钙长石”。是斜长石的一种。呈肉红色并由于含鳞片镜状铁矿细微包体而显现金黄色闪光的亚种,称为日长石。日长石是名贵的工艺雕刻材料。主要产于碱性岩与酸性岩中。

拉长石(月光石)

旧称“钙钠长石”。是斜长石的一种。当转动某些拉长石时,在其特定方向上呈现美丽的蓝、绿、紫、金黄色的变彩。具显著而强烈变彩的拉长石又称月光石。主要产于基性岩中。含拉长石的石材品种是较名贵的品种。

条纹长石、反条纹长石

条纹长石不是一种单独的矿物,而是钠长石嵌生于钾长石(钾长石称主晶)中所构成的两相混合体。如果主晶是钠长石,而钾长石呈嵌晶嵌生于其中的,则称反条纹长石。条纹长石觉见于花岗岩、正长岩及伟晶岩中。

霞石

成份为Na3K[AlSiO4]4。晶体短柱状,无色或白色,有时带淡黄色、淡褐色、玻璃光泽。是碱性岩浆岩中的主要矿物。

天河石

一种浅蓝绿色的微斜长石,化学成份为K[AlSi3O8],并含少量铷和铯,有玻璃光泽。

岩石

指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在地壳中具有一定的产状。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在地壳上以岩浆岩数量最多,占95%以上。

岩浆岩

由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却凝结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壳内冷凝而成的岩浆岩,常为结晶质。依其侵入地壳中的部位深浅,分为:深成岩(>3km)和浅成岩(1.5〜3km),如果岩浆侵入接近地表,则称超浅成岩(0.5〜1.5km)。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浆岩。喷出岩由于冷却很快,多形成细粒至玻璃质岩石,常具有斑状结构。

火山岩

由地表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岩石,包括细粒的、隐晶质的或玻璃质的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岩浆岩产状

指岩浆岩体的大小、形状、与周围岩石的关系、形成时所处地质构造环境及距离、当时地表深度等。

岩基

一种大规模的深成岩体,出露面积超过100km2,是花岗岩类常见的产状。

岩株

又称岩干。一种树干状向下延伸的岩体,出露面积小于100km2。花岗石类常见的产状。

岩床

岩浆沿岩面流动铺开,形成与地表相整合的板状岩体。呈现岩床产出的岩体以基性、超基性岩为常见。岩床又称岩席。

岩脉

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板状岩体,岩脉的宽度一般几十厘米至数十米甚至数公里,长度可由几十米至数千米,个别可达几十公里以上。直立或近似直立的岩脉双称岩墙。

岩浆岩相

岩浆岩由于生成条件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岩石特征。岩浆岩相的概念一种是根据岩体形成的深度不同,可分为深成相、中深成相、浅成相、喷出相。深成相和中深成相(>3km)岩体较大,结晶较粗,固化作用强烈;浅成相(0.5〜3km)岩体较小,结晶较细,常具斑状结构;喷出相结晶程度较差,常具有玻璃质结构。另一种是,在同一侵入岩体中,由于各部位冷却条件和同化混杂程度不一样,岩性也有显著变化,因此也进行岩相划分,通常自内向外分为内部相、过度相和边缘相。

同化作用

岩浆完全熔化了围岩及捕虏体,对围岩而言,它被岩浆同化了,所以又称同化作用。

混染作用

岩浆与围岩接触,因而吸收部分围岩成份,这样对岩浆而言,它被围岩所混染,所以称混染作用。

岩石构造

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例如片麻构造、块状构造、流纹构造等。

块状构造

岩石的矿物排列无一定次序,无一定方向,不具任何特殊形象的均匀块体。是岩浆岩中最常见最广泛的一种构造。

带状构造

流纹构造

不同颜色的矿物、玻璃质和气孔等在岩石中呈一定方向的流状排列。常见于酸性或中酸性喷出岩中。

气孔构造

当熔岩喷出时,由于压力降低,气体从熔岩中逸出而形成各种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气孔。是火山岩的一种构造。

杏仁构造

喷出岩的气孔中由次生矿物充填,充填物宛如杏仁,故得名。玄武岩中常见此种构造。

迭层构造

碳酸盐岩中特有的构造。它是由蓝绿藻丝状体分泌的粘液将碳酸盐碎屑物质粘结、变硬而成。它的基本层是由较厚(1mm)的富屑纹层与较薄(0.1mm)的富藻纹层交替组成。

板状构造p

又称“板劈理”。是板岩的特有构造。其特征是在应力作用下,岩石中出现一组互相平行的劈理面,使岩石沿劈理面形成板状。

千枚状构造

岩石中的鳞片状矿物定向排列。矿物粒度较细,肉眼不能分辨矿物颗粒。千枚状构造是区域变质岩的一种构造特征。

片状构造

又称“片理”。岩石主要由云母、绿泥石、滑石、角闪石等片状或柱状矿物所组成,它们呈连续的平行排列,一般颗粒肉眼能分辨以区别于千枚岩。是变质岩中最常见的一种构造。

片麻状构造

又称“片麻理”。其特征是,岩石中主要由粒状矿物组成,但又有一定数量的片状或柱状矿物呈定向排列,后者在粒状矿物中呈不均匀的断续分布。

眼球状构造

较大的长石晶体或长石和石英的集合体,被片状、柱状等矿物所环绕,外形很像眼球,故得名。在部分片麻岩和混合岩中常见。

岩石结构

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大小、形态及晶粒之间或晶粒与玻璃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

显晶质结构

岩浆岩中的由肉眼能见的矿物晶体颗粒所组成的结构,具有显晶质结构的岩石叫显晶岩。按晶体粒径的大小分三类:大于5mm的叫粗晶结构;1〜5mm的叫中粒结构;0.1〜1mm的叫细粒结构。

显微晶质结构

矿物晶粒细小,只有使用偏光显微镜方可看出矿物颗粒的结构。

隐晶质结构

矿物晶粒极为细小,在偏光显微镜下也不能分辨,但有光性反应,以此可以区别于玻璃质的一种结构。具有隐晶质结构的岩石叫隐晶岩。

玻璃质结构

全部由天然玻璃物质组成的岩石的结构。玻璃质肉眼看来是致密块状,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无光性反应。

自形晶

岩石中矿物晶体具有完整的固有晶形,在薄片中呈规则的多边形。

半自形晶

晶体发育不完整,部分带有晶体界面的矿物晶体。

他形晶

矿物无它们固定的晶面,形状是不规则的。

粒状结构

又称“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的粒径近似的结构。按粒径大小可分为粗粒(直径大于5mm )、中粒(1〜5mm)和细粒(0.1〜1mm)等粒构。

花岗结构

其特点是全晶质,岩石中主要矿物长石呈半自形粒状,其中斜长石自形程度比钾长石要高,而钾长石又比石英自形程度要高;深色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晶形发育较好。因此,花岗结构又称“半自形粒状结构”。这种结构常见于中酸性和酸性深成岩中,以花岗岩中最为典型,故名。

斑状结构

岩石中有两种大小截然不同的矿物颗粒(大的称斑晶,小的称基质)的一种结构。如斑晶数量很多,超过基质,称多斑结构;如斑晶很少,称少斑晶结构。浅成岩和喷出岩中常见此结构。

斑晶

斑状结构中的较大的矿物晶体。

基质

在斑状结构的斑晶之间充填的细粒部分。基质可呈显晶质或隐晶质,有时甚至为玻璃质。

辉长结构

粒状结构的一种,这种结构是辉石和斜长石晶形发育程度相近,或均为半自形晶粒,或均为他形晶粒。这种结构以辉长岩最为典型,故名。

辉绿结构

岩石中斜长石呈自形板条状交织分布,而他形粒状辉石则充填在斜长石板条晶粒构成的三角形空隙中间。这种结构在浅成的基性岩如辉绿岩中常具有,故名。

二长结构

指岩石中斜长石的自形程度较正长石高得多的粒状结构。二长岩常具这种结构。

捕虏体

岩浆侵入过程中所捕获的围岩碎块。其形状和大小不一,捕虏体多分布于岩浆岩的边缘部分。

析离体

在岩浆结晶过程中,有一部分早期结晶矿物相对集中,呈团块状或条带状分布在岩体中,其边缘界线有时不清,逐渐消失。

残留体

在花岗岩化过程中,由于交待作用进行不完全而留有原岩的残留物。这种残留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一,但共构造方向与围岩一致。

深色矿物

又称“铁镁矿物”。岩浆岩中含铁镁成份较多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主要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

浅色矿物

又称“硅铝矿物”。是岩浆岩中含石英及含钾、钠(部分钙)较多的铝硅酸盐矿物的总称。主要有石英、长石和白云母等。

主要矿物

岩浆岩中含量高,可作为岩类划分依据的矿物。

次要矿物

岩浆岩中含量较少,对分类定名不起主要作用,但可作为确定岩石种属依据的矿物。如闪长岩中的石英,可有可无,不影响岩石命名,但若含量达5%〜20%时,则称石英为闪长岩。

超基性岩

指化学成份中SiO2含量小于45%,同时MgO、FeO等基性组分含量高的岩浆岩。主要矿物成份为橄榄石、辉石;色深、比重大。代表岩石有纯橄榄岩、橄榄岩等。

基性岩

SiO2含量为45%〜52%;主要矿物成份为辉石、基性斜长石,不含或极少含石英。色深、比重较大。代表岩石有辉长岩、辉绿岩及玄武岩等。

中性岩

SiO2含量为52%〜65%主要矿物成份为角闪石和中性斜长石,可含少量石英。色深灰,如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等。

酸性岩

SiO2含量大于65%;以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矿物为主。色浅,常见的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流纹岩等。这类岩石分布很广。

超酸性岩

SiO2含量大于75%,以含浅色矿物(碱性长石和石英)米,几乎不含深色矿物(<5%为特征。代表有白岗岩和某些白云母花岗岩等。

橄榄岩

主要由橄榄石(含量占40%〜50%以上)和辉石组成的超基性侵入岩。深绿色,粒状结构。

辉长岩

主要由单斜辉石和基性斜长石组成的深成基性岩。颜色灰色,中粒到粗粒等粒结构。

辉绿岩

主要由辉石和基性斜长石组成的浅成基性侵入岩。灰黑色,辉绿结构。

玄武岩

矿物成份与辉长岩相当的喷出基性岩。一般呈灰黑色,细粒致密状,往往具有气孔状构造及杏仁状构造。

闪长岩

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的深成中性岩。色深灰或浅绿;多为半自形粒状结构。

石英闪长岩

闪长岩是一种,因含5%〜20%的石英,故色较闪长岩浅。

安山岩

成份与闪长岩相当的中性喷出岩。颜色为深灰色、浅玫瑰色、褐色;斑状结构。

花岗岩

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少量深色矿物组成的深成酸性岩浆岩。SiO2含量在50%以上,以灰白色、肉红色较为常见;具有花岗结构或似斑状结构。

二长花岗岩

碱性长石与斜长石含量近于相等的花岗岩。

斜长花岗岩

以斜长石为主要成份,不含或很少含碱性长石的花岗岩。

白岗岩

全部由石英、碱性长石和酸性斜长石组成,几乎不含深色矿物(小于5%)的超酸性岩浆岩。SiO2含量接近75%;色白;具有花岗结构。是花岗岩的浅色变种之一。

花岗斑岩

化学成份、矿物组成与花岗岩相当的浅成酸性岩浆岩。具全晶质斑状结构,斑晶为石英、碱性长石。

流纹岩

成份与花岗岩相当的喷出酸性岩。斑状结构,斑晶为石英、碱性长石,基质一般为致密隐晶质或玻璃质;常具流纹构造。

正长岩

以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为主,不含或极少含石英的中性深成岩浆岩。呈浅灰色或玫瑰色;等粒或斑状结构。

沉积岩

由成层沉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碎屑岩

一种由母岩机械风化形成的矿物和岩石碎屑经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按碎屑颗粒的大小又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等。

粒度

颗粒的大小,通常用颗粒的直径来表示。

粒级

碎屑颗粒按粒径大小范围的分级。目前常用粒级划分为:

粒级划分

粉砂

粘土

巨砾

粗砾

中砾

细砾

粗砂

中砂

细砂

粗粉砂

细粉砂

粘土

颗粒直径(mm)

>1000

1000〜100

100〜10

10〜1

1〜0.5

0.5〜0.25

0.25〜0.1

0.1〜0.05

0.05〜0.01

<0.01

胶结物

碎屑岩中对碎屑颗粒起粘结作用的物质。

结核

沉积岩中与围岩成份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质团块。结核的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内部构造式样很多,有同心圆状、放射状等。

缝合线

沉积岩中一种构造现象。常见于石灰岩中,在剖面中呈锯齿状曲线。

砾岩

一种由粒径大于1mm的砾石经胶结而成的碎屑岩。

砂岩

主要由二氧化硅(石英砂)以及多种矿物、岩石颗粒凝结成的一种沉积岩类装饰石材。通常含粒径0.1〜1mm的砂粒,其含砂量在50%以上。分海砂岩和泥砂岩两大类。

粉砂岩

以含量占50%以上的,粒径为0.1〜0.01mm的粉砂,其余为砂、粘土或化学沉淀物固结在一起的碎屑沉积岩。

泥岩

由粘土物质组成的,层理不明显的块状岩石。

页岩

由粘土物质组成的,具薄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的岩石。

生物化学岩

也叫“生物化学沉积岩”。是岩石风化产物中的溶解物质通过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生理活动使某种物质聚集而成的岩石。常见的有介壳石灰岩、礁石灰岩、硅藻土等。

石灰岩

以方解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沉积岩。

竹叶灰岩

圆形、椭圆形扁平砾石平行层面排列的砾屑灰岩。在垂直切面上,砾石的形状似“竹叶”,故得名。砾石的边缘常见一层黄或紫红色的氧化铁质圈。砾石大小不等。

生物碎屑灰岩

由破碎的生物贝壳被碳酸钙胶结而成的石灰岩。

鲕粒灰岩

一种以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岩。鲕粒外形呈球状或椭球状,内部有核心,围绕核心具同心纹状或放射状构造。

豹皮灰岩

一种具黄色、褐红色不规则斑纹的石灰岩。岩石外貌具似“豹皮状”花纹,斑纹部分含有较多的白云石。

礁灰岩

一种由具有原地固着生长状态的生物骨架构成的石灰岩。主要造礁生物有:群体珊瑚、苔藓虫、层孔虫、海绵、钙藻类等。

藻灰岩

一种由钙藻堆积或由于藻类生命活动产生的石灰岩。

迭层灰岩

一种具迭层构造的石灰岩。亦称“迭层石”。

白云岩

一种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沉积岩。

变质作用

地壳中原来岩石由于受到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动力的影响,致使它们的矿物成份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总称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

由于区域性的地壳活动导致的一种变质作用。

板岩

具有板状构造的浅变质岩石。板岩因具有板状构造,可沿板理面成片剥分开。

片麻岩

含长石、石英较多,粒度较粗(一般大于1mm),具有明显片麻状构造的变质岩石。一般为变质程度较深的区域变质岩石。

大理岩

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为主)含量大于50%的变质岩石。大理岩一般呈白色,如含有不同杂质,则可出现不同的颜色和花纹。其中结构均匀、质地地致密、肉眼不可见粒度的白色大理岩,其石材商品称为“汉白玉”。大理岩分布很广,云南省大理县是最著名的大理岩产地,大理岩即由此而得名。

蛇纹岩

主要由蛇纹石组成的变质岩石。

角岩

粘土岩、粉砂岩、岩浆岩及火山碎屑岩等原岩,经热液接触变质而成的变质岩的通称。角岩具有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和块状构造,又称“角页岩”。角岩一般为深色,致密坚硬。

混合岩

由混合岩化作用(原来的变质岩经注入、交代、重熔)所形成的各种岩石。其主要特点是岩石中的矿物成份和结构构造很不均匀。

花岗片麻岩

泛指矿物成份与花岗岩相似,具有明显的片磨状构造的岩石。

混合花岗岩

由强烈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外表类似花岗岩的一种混合岩。其特征是,岩性比较均匀,与岩浆成因的花岗岩很相似,但局部仍可见残留的不明显的片麻状构造。

黄铁矿

二氧化硫铁矿。

褐铁矿

以氧化铁的水合物为主要成份的混合物。

磁铁矿

四氧化三铁的矿物,具有磁性。

全晶质结构

组分完全结晶而不含有玻璃质的结构。

等粒结构

岩石中的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基本一致。

斑状结构

岩石中有大小截然不同的结晶颗粒,大颗粒称为斑晶,小颗粒称为基质。

鲕状结构

由球形或椭球形颗粒组成,其颗粒外形大小像鱼卵。

碎屑结构

岩石中碎屑含量大于50%的结构。

生物结构

岩石中生物骨骼的含量大于30%的结构。

块状结构

岩石中矿物排列无次序、分布均匀的结构。

条带状结构

岩石中不同结构,不同矿物颗粒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带条相间排列的构造。

片麻状结构

岩石中的矿物呈定向排列的构造。

岩浆岩

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

原有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

石灰石

主要由方解石组成的沉积岩。建筑装饰业上指主要碳酸钙(方解石矿物)或碳酸镁(白云石矿物质),或两者混合矿物构成的一种沉积岩类饰面石材。

鲕状灰岩

具有鲕状结构的石灰石。

生物碎屑灰岩

主要由破碎的生物贝壳被碳酸酸钙胶结而成的石灰岩。

竹叶状灰岩

由圆形、椭圆形扁平砾石平行排列组成的石灰岩,在垂直切面上砾石的形状象竹叶。

叠层灰岩

具有细纹层的灰岩

蛇纹大理石

含有大量蛇纹石的大理石

碱性长石

富含金属K、Na的长石的总称。

斜长石

富含Na、Ca的长石的总称.

方解石

碳酸钙(CO2CO3)矿物。

白云石

碳酸钙镁矿物。

硅化汉白玉

也有叫硅化大理石的。汉白玉一般指那些纯白色大理石(方解石),其主要成份为碳酸钙,质地软,易加工,而所谓“硅化”汉白玉是在白色大理石(方解石)中赋存了大量的SiO2,是后天在其汉白玉成矿时由其他矿物侵入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而大量硅的进入使原汉白玉较一般汉白玉要硬得多,抗压性、硬度、密度都有较大提高,是制作雕刻品,工艺品的上等材料。

天然饰面石材术语

根据天然石材在开采、加工、产品、性能、装饰装修、维护、设计、贸易中常遇到的词汇,为了便于规范天然饰面石材用语涵义的统一,利于使用者、设计者、消费者掌握。

1992年我国依据天然饰面石材常用术语制定了《天然饰面石材术语》(GB/T 13890-2001)国家标准。标准对天然饰面石材从地质勘察到使用维护的全过程涉及的术语进行了归集,按石材一般术语、石材地质术语、石材产品术语、石材性能及缺陷术语、石材开采及加工术语几方面提出了常用的规范术语的定义和涵义。有利于在石材工业全过程使用。随着我国及世界石材工业的发展,这些术语还要不断的完善、补充。

美观性

美观性由石材的色调、花纹、图案、可拼性等构成,而能给予人类生活、生产一种石质美感的性能。

装饰性(装饰效果)

石材被用来装饰建筑物,以提高建筑物的美观程度和艺术价值、使用价值的性能。其综合反映出的外观效果,称装饰效果。建筑物所需装饰的场所、部位不同应有不同的选材标准。

板面颜色

或称色调、色彩。指饰面板材表面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吸收反映出的结果。

光泽度

饰面板材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程度。

花纹

由装饰石材的矿物组分、岩石的结构、构造或化石的分布等而呈现的图象。常见的有斑纹、条纹、网纹三大类。

斑纹

指石材中有两种大小和颜色截然不同的颗粒或团块(大的称斑晶、小的称基质)所组成的花纹。

条纹

石材中的片麻状构造、眼球状构造、流纹构造和波状层状构造构成的花纹。

THE END
0.节理、劈理和断层(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发育深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285;84h7463698A: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