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土的压缩性及地基沉降

认证主体:沃**(实名认证)

IP属地:上海

下载本文档

1、一、土的压缩性 compressibility 1.土的压缩性 土发生压缩的原因 (1)土颗粒的压缩 (2)水的压缩 (4)孔隙的减小 0 (压缩过程中气体被排出) 在压力作用下,颗粒的位置发生改变,孔隙减小,土体变得密实, 即发生压缩。 0 (3)孔隙中的气体 对饱和土,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孔隙水的排出,称为渗透固结。 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性称为土的压缩性。是土的重要变 形特性。 (土颗粒的刚度很大) 通常无影响 是主要原因 (水是不可压缩体) 为什么要研究土的压缩性 公路下沉 2m 建筑下沉 4m 确定地基沉降(竖向位移)是主要目的之一。 墨西哥城艺术宫的下沉(1904) 墨西哥城的土层

2、为:表层为人工填土与砂夹卵石硬壳层,厚度5m,其下为火山灰形 成的超高压缩性淤泥,天然孔隙比高达712,含水量150600%,层厚达数十米。 实 例 不均匀沉降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墨西哥城) 上海展览中心 馆,中央大厅采用 箱形基础,地基为 高压缩性淤泥质软 土。1954年5月开工, 年底实测沉降60cm。 1957年6月,中央大 厅最大沉降为147cm, 1979年9月,平均沉 降为160cm。 上海中心展览馆(1954) 2. 压缩(固结)试验及压缩曲线 (1) 压缩(固结)仪 oedometer 构造 土 样 加压上盖 透水石 环刀 底座 荷 载 透水石 刚性护环 (2)压缩试验 a.

3、逐级加载,测得不同荷载水平 下的压缩量。 p1s1 p2s2 pisi pnsn 荷 载压缩量孔隙比 e1 e2 ei en 土样是在完全侧限的条件下 发生压缩的(单向压缩)。 问题: 可否直接以压缩量-荷载 (s-p)曲线反映土的压缩性? 否。s与土样高度有关,故应采用 e-p曲线。 注意: s-p或e-p曲线反映的是土样 完全侧限时的变形-荷载关系。 压缩仪的构造 荷载-变形关系 0 e 1 0 1 e s h 0 h 0 p 1 e 1 1 1 e s h 1 h 1 p s b. 孔隙比e与压缩量s之间的关系 压 缩 前 压 缩 后 0 s 0 1 h h e 1 1 1 h e 0

4、1 1 hs e 压缩前后颗粒的高度保持不变,故有 01 0 0 1 ee sh e 最终得到 100 0 (1) s eee h 或 压缩量计算公式 p e 压缩曲线 颗 粒 孔 隙 颗 粒 孔 隙 (1)压缩系数 coefficient of compressibility 01 v 10 ee a pp e p 10 10 ee pp e p 0 e 0 p 1 e 1 p 标准压缩系数a1-2 3. 压缩指标 0.1 0.5 低压缩性中压缩性高压缩性 1 1 2 /MPaa 对应于p0=100kPa,p1=200kPa时的压缩系数。 压缩性与压缩系数之间的关系 压缩系数越大,压缩性越高

5、。 (MPa-1) 土样完全侧限压缩(单向压缩)时的变形指标 单向压缩(完全侧限)时,单位竖向压力增量导致的孔隙比减小量。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e p v a 问题:对同一种土,压缩系数是否为常数? (3)压缩模量 modulus of compressibility (2)体积压缩系数 coefficient of volume compressibility v v 0 1+ a m e 单向压缩时,单位竖向压力(应力)增量产生的体积应变减小量。 单向压缩时,产生单位竖向应变增量所需的竖向压力(应力)增量。 0 s v 1e E a 材料名称C20砼较硬黏土密实砂密实砾、石 变形指标(M

6、Pa) 弹性模量压缩模量 260008155080100200 土的压缩性与其他材料压缩特性的比较 v v m p s s z p E 单向压缩时 的体积应变 单向压缩时 的竖向应变 01 0 0 1 ee sh e v e a p v v m p 0 v 1 e a 3个压缩指标之间关系式的证明 由 s 0 z s h 由式、,压缩模量 s s z p E 压缩系数 v e p a v s 1 m E 2)mv-av的关系 1)Es-av的关系 3)Es-mv的关系 单向压缩时的竖向应变 (如下图示) 0 0 1 e h e 0 1 e e 0 1 e 压缩前 压缩后 e 体积应变 (荷载:

7、p0p1,孔隙比: e0e1) v 0 1 e e sz v 0 1 a e 单向压缩时的体积应变 由式、,得Vs=1 1)初次加载(p1 p2 )时产生的变形量s1较大。 压缩曲线(加载) e p 压缩曲线 (继续加载) (4)加载、卸载、卸载-再加载所对应的压缩特性 回弹曲线(卸载) 再压缩曲线(卸-再加载) 卸载后的 残余变形s3 e p 1 p 2 p 3 p 继续加载产 生的变形s5 2)卸载(p2 p1 )时的回弹量s2 s1,即大部分变形(塑性变形s3)无法恢复。 初次压缩产 生的变形s1 3)卸载后再加载(p1 p2 )所产生的压缩量s4 s1(即卸载后再压缩产生的 变形较小)

8、。重新加载超过卸载时荷载水平( p2 )后,回到主压缩曲线。 卸载后,再加载 产生的变形s4 卸载后的 回弹变形s2 -4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300320 施工时间(天) 沉降(cm) 工程实例 上海地区某12层高层住宅(1976年),箱形基础,埋深5.65m,持力层为 淤泥质砂质粉土,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1m处。 降 水 开 挖 基础、上部结构施工竣 工 降 水 引 起 的 沉 降 基 坑 开 挖 产 生 的 回 弹 基底压力达到挖掉土的 自重应力(100kPa) 停止降水 土建

9、竣工(基底压力为156kPa) (1)降水5.5m引起的沉降=1.2cm。 (2)基坑开挖(卸载)引起的回弹=4.5cm。 (3)停止降水产生的回弹=0.29cm回弹=4.5cm。 (5) 段(再压缩)的压缩量=7.8cm, 段(新压缩)=13.2cm,故前者的变形 速率明显小于后者。 沉降量测结果及分析 沉降17.7cm 停 止 降 水 产 生 的 回 弹 1)e-lgp曲线可分为平缓段和陡峭 段。其中,陡峭段接近直线,定义其 斜率为压缩指数compression index。c C 1 s C 1 4)压缩指数及膨胀指数与土的应力状态无关,为常量。 12 c 21 lglg ee C pp

10、 12 21 lg ee pp 12 s 21 lg ee C pp (无量纲) (5)压缩指数和膨胀指数(再压缩指数) e lg p 2)卸载段和再加载段的平均斜率为膨胀指数swelling index(回弹 指数)或再压缩指数。 (无量纲) 3)膨胀指数Cs 压缩指数Cc 。对一般黏性土, Cs (1/51/10)Cc 。 e-lgp曲线 陡峭段 平缓段 e lg p c p 先期固结压力preconsolidation pressure:土在历史上受到过的最大固 结压力,即对应于该压力的压缩变形已经完成。 (1) 原状土样压缩曲线的特征 土层形成后在自重压 力作用下的压缩过程 从土层中取

11、出(卸载) 再加载 自重应力 压缩试验(加载) 土中取出(卸 载) 4. 应力历史对黏性土压缩性的影响 先期固结压力 陡峭段 平缓段 问题:为什么原状黏性土的压缩曲线会分为平缓段和陡峭段? 当前地表 0 ph 过去地表(超固结) 正常固结土 normally consolidated clay: pc=p0。 欠固结土under consolidated clay: pcp0。 对超固结土,定义超固结比 over consolidation ration c 0 p OCR p (2) 按固结程度对黏性土进行分类 p0: 土样在取出前所受的竖向自重应力。 pc: 由压缩试验确定的原状土样的先期

12、固结压力。 土层为新近填土,其固结尚未完成。 原土层的固结已完成,但因冰川融化、 土层被冲刷、剥蚀等,造成地层中的竖向 应力减小。 h 0 ph 过去地表(欠固结) 过去地表(正常固结) 5. 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及压缩曲线的校正 (1)正常固结土 (Casagrande,1936) 1)确定先期固结压力 2) 压缩曲线的校正 取土样时的扰动会对压缩曲线产生影响,用于现场土层的沉降计算时: a. 确定室内压缩曲线上 的曲率最大点。 b. 做该点水平线与切线 夹角的角平分线。 c. 由角平分线和陡峭段的 切线定出先期固结压力。 c p c C 曲率最大点 0.42e0 lg p e e0 土 样

13、扰 动 影 响 压 缩 性 无 影 响 角平分线 校正后的压缩曲线 水平线 切 线 室内压缩曲线 先期固结压力 b. 对室内试验结果进行校正:认为e 0.42e0段所对应的压缩曲线未受 扰动影响,可按图示方法对e0.42e0段进行修正。 a. 假设土样的初始孔隙比e0就是实际土体的初始孔隙比。 (2)超固结土 s C 校正后的压缩曲线 c C 0.42e0 c p 室内压缩曲线 e0 e lgp s C 0 p自重压力 1)加载 加载至压缩曲线急剧转折 后,卸载至自重压力p0,然后继 续加载。 2)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 同正常固结土。 3)膨胀指数的确定 取回弹-再压缩回滞环的平 均斜率。 (3

14、)欠固结土 欠固结土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及压缩曲线的校正方法类似于正 常固结土。 4)压缩曲线的校正 6. 利用校正后的e-lgp曲线计算土层的压缩量 (1)正常固结土 c 00 lg()lg e C ppp 0 c 0 lg pp eC p 0 0 1 h e s e 0 p 0 pp e lg p 0 e c C c p p0:初始应力(自重应力);p:压力增量(竖向附加应力); pc:先期固结压力;h0:计算土层的厚度。 符号 压缩量的计算公式 由 得 (自重)(自重+附加应力) e (2)超固结土 e e 1 p 2 p 1 s 0 lg p eC p 2 2c c lg p eC p

15、1)附加应力较小时 (p0+p= p1 pc) 2)附加应力较大时 (p0+p= p2 pc) c 1s 0 lg p eC p 12 eee (p0 pc)( pc p2 ) 0 p c2 sc 0c lglg pp CC pp 1 e 2 e 0 p c p e lgp s C 0 e c C (3)欠固结土 1 p 1 c c lg p C p 1 e 12 eee 0 1c c lg p eC p 1 2c 0 lg p eC p 1)自重产生的变形 2)附加应力产生的变形 0 p c p e lg p 0 e c C 2 e e 对欠固结土,由于自重产生 的变形尚未完成,故土层的变形

16、 由两部分组成: 7. 土的变形模量及其确定方法 与弹性理论(材料力学)中的弹性模量相似。但土的应力-应变关 系是非线性的,因此,变形模量是随其所处的应力状态而变的。 (1)变形模量 x zz y 0 E 0 E 0 d d E 或 除变形模量外,为描述土的变形特性,还需泊松比n。 故变形模量可定义为 (2)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的比较 压缩模量是指土在完全侧限这种特殊状态下,竖向应力增量与竖向 应变增量之间的关系。 压缩模量Es变形模量E0 1 s 2 s 侧向约束 侧向自由 变形后 变形后 2 0s 2 (1) 1 EE n n 从理论上讲,压缩模量变形模量,而且可得到压缩模量与变形模 量之间

17、的关系为 (3)压缩模量与变形模量的关系 0 0 0 1 () 1 () 1 () xxyz yyxz zzxy E E E n n n 假设土的应力、应变增量满足广 义Hooke定律,且在压缩的过程中土无 侧向变形 0 2 0s 2 (1) 1 EE n n 由定义Es=z /sz =z /z ,最终可得到 x z y 单向压缩变形后 问题:压缩系数、体积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变形模量是否为常数? 不是。随所受竖向压力(应力状态)的大小而变。 0 2 0 21 (1) 1 zz E n n s 1 E 变形模量 (4)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及变形模量的测定 2)试验方法:如图。 1)试验目的:确定地

18、基承载力(及土层变形模量) 变形模量的测定方法 室内:三轴压缩试验 现场 平板载荷试验 旁压试验 地 基 重 物 主 梁 枕木垛 压 板 千斤顶 油压表 百分表 垫 板 3)试验结果及变形模量计算 1 p 压力p 沉降s u p 2 01 1 1 4 EpD s n 2 01 1 1 2 Ep b s n 圆形压板 方形压板 1 s 比例界限极限荷载 沉降-荷载曲线 载荷试验现场 压板宽度 压板直径 公式中的泊松比n 通常可取经验值。 试验示意图 近似线弹性 s1 ds (1)基础底面以下土层中取中心土柱。 0 dss s2 s3 s4 sn c 0 d h s n 1 i i s c h 1

19、. 计算原理 三、地基沉降计算分层总和法 (2)距基底越远,土柱的压缩量越小。 (3)故可取足够长的土柱(压缩层厚 度),其压缩量即为基础的下沉量。 (4)由于竖向应力沿深度是逐渐衰减的, 且各段土的压缩性不同,故应分段计算压 缩量,最后叠加。 中 心 土 柱 (5)假设中心土柱完全侧限,直接应用 压缩试验得到的压缩指标计算压缩量。 (压缩层厚度) 单 向 压 缩 均匀满布荷载作用 时,为单向压缩。 (1)以基础底面中心处的沉降代表基础的沉降。 (3)中心土柱完全侧限,按单向压缩计算土柱的压缩量。 2. 基本假设 (2)以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半无限体的应力计算结果(第三章)作为计 算地基土层

20、压缩量所需的竖向附加应力。 实际上:1)地基多由不同地层组成(即非均质的);即使是同一种土,其 压缩性也随深度而变(由e-p曲线知,越深,孔隙比越小,土越密实,压缩性越 小)。 2)土是非线性材料。 实际上应用时,该条件多不能够得到完全满足。 非 单 向 压 缩 3. 计算步骤 (1)分层0.4 i hb 细 砂 粉 土 粉 质 黏 土 0 ppH 0 ppH 1 2 3 4 6 5 7 8 9 0 1 2 3 4 6 5 7 8 9 (2)计算基底净压力(附加 压力) H b (3)计算原存应力(自重应力) (4)计算附加应力。 (5)确定压缩底层。 自重应力 z q 附加应力 z (6)计

21、算每层土的压缩量si (7)计算总沉降量 1 n i i ss 中 心 土 柱 4. 计算内容 (1)分层0.4 i hb(为什么要分层?) 1)附加应力随深度衰减,相当于不同深度土柱所受的荷载大小不同;2) 因自重应力随深度增加,故土的压缩性也随深度变化。综合上述两个因素, 需分段计算土柱的压缩量。 (为什么用基底净压力?)(2)计算基底净压力(附加压力) 0 ppH 1)开挖完成后,在 基底压力p 的作用下,地基的变形可分为两个阶段: 0H为卸载后再加载,而H p 为新的加载过程。 3)基底荷载H p时的地基附加应力:荷载p中分出H补偿开挖卸掉 的荷载,使地基中的应力恢复到未开挖时的应力状

22、态qz (自重应力状态), 剩余部分p H产生新的附加应力 z(pH ) ,即对应于该阶段的应力变化过 程为qz qz+z(p H ) 。 2)对应于0H的再加载过程,当埋深较小时,所产生的沉降忽略不计; (埋深较大时,则应考虑这部分变形,并采用再压缩变形指标计算)。因此, 所计算的地基沉降是基底荷载H p过程的的变形。 基底以上土层产生的自重应力 (3)原存应力计算 在大多数情况下,土层 中的原存应力为自重应力。 1 i zijj j qHh 地下水位以下:砂土取浮重度, 黏土取饱和重度。 (4)附加应力计算 采用地基为均质、各向同 性、线弹性半无限体得到的应 力解。(与实际地基有差别, 会

23、带来一定的误差) (5)计算第i土柱段的压缩量 方法1:利用e-p曲线 12 1 1 ii ii i ee sh e 自重应力自重应力附加应力 zi q zizi q 2i e 1i e zi q z( -1)i q zi z( -1)i zi q zi i-1 i hi 自重应力附加应力 e p 1i e zi q zizi q 2i e 施 工 前 完 成 后 1)e1i、e2i 的确定 e1i 自重应力 (初始状态,施工前) 自重应力附加应力 (最终状态,施工完成后) i e2i 2)平均应力计算 土柱段中的应力分布不均 匀,故需计算平均值。 土柱段高度 方法2:由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变

24、形模量计算 12 1 1 ii ii i ee sh e v 1 1 izi i i h e a s zi i i E h 2 2 1 1 i i i n n zi i i i h E 利用压缩模量Es s zi ii i sh E 利用变形模量E zi iii i sh E 利用压缩系数av v 1 1 izi ii i a sh e 方法3:由e-lgp曲线计算(计算公式推导见本章第6节) 正常固结土 c 1 lg 1 izizi ii izi hq sC eq 超固结土 () zizici qp s 1 lg 1 izizi ii izi hq sC eq () zizici qp 1

25、(lglg) 1 icizizi isici izici hpq sCC eqp 先期固结压力 (对应于自重应力自重应力+附加应力段的压缩(变形)指标) b H 土层i zi ( )d d z s zz s E 1 d i i z i z ss 1 ( ) d i i z z z s z z E 四、基于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的沉降计算方法 dz 1. 计算公式 与分层总和法不同,该法直接计 算每层土的压缩量,即同一土层中 不需再进一步划分。 微段dz的压缩量 第i层的压缩量为 zi-1 hi z 附加应力 0 ( ) z k zp 式中附加应力可表示为 附加应力系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铁路桥

26、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1)压缩量计算公式 土层1 土层2 土层n 0 ppH 压缩模量 1 0 ( )d i i z i z si p sk zz E 1 0 00 ( )d( )d ii zz si p k zzk zz E 1 0 11 00 ( )d /( )d / ii zz iiii si p zk zz zzk zz z E 故 有 0 1 1 1 () n i siii i si p szz E (2)沉降计算公式 沉降经验修正系数 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在压缩曲线上,对应于自重应力自重应力+附加应力段 0 1 1 () i iii si p zz E 0 ( )d i z i

27、 i k zz z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3)沉降经验修正系数s的计算方法 s 11 s nn i i ii i A EA E 2. 本法的特点 (1)以积分而不是分层求和计算 压缩量(同一层土不需再分层),更 为准确方便。 (2)压缩模量按土层而不是分层取值(土层厚度分层厚度),故不如 按分层计算时精细。 由经验或压缩层内平均压缩模量 确定。 s E 第i层土的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 b 五、沉降差和倾斜 沉降差:同一建筑中两相邻基础沉降量的差。 倾 斜:同一基础两端沉降量之差与其距离之比。 A s B s c1c2 AB tan ss b 倾斜度 AB 0 s 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1

28、)偏心荷载作用。 (2)受压缩土层厚度不均匀。 倾 斜 虎丘塔 块石填土 杂填土 亚黏土加块石 风化岩 火成基岩 六、相邻基础对沉降的影响 1. 两座建筑物同时修建 本建筑产生的附加应力 对方建筑产生的附加应力 建筑物在对方地基中产生附加应力, 且较近一端下的附加应力较大,较远一端 较小,两建筑物向内倾斜。 2. 在旧建筑旁修新建筑 本建筑产生的附加应力 对方建筑产生的附加应力 本建筑产生的自重应力 对新建筑,旧建筑在其 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相当 于原存压力,对新建筑沉降 的影响不大。 对旧建筑,在较近的一 端,新建筑在其下产生的附 加应力较大,而较远一端较 小,故旧建筑向新建筑倾斜。 旧 建

29、 筑 新 建 筑 七、饱和黏土的渗透固结理论 饱和黏土: 细土粒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 中沉积,并经化学作用形成的黏性土或粉土, 通常称为软土。 特 点: 工程特性: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差。 导致其地基沉降时间往往持续很长。 1. 饱和黏土及其沉降 MIT 校园10号建筑物的沉降 孔隙比大(e 1),含水量高(wwL)。 该建筑在1915年建成后的10年中,一直以 较大的速率沉降,并引起相当大的惊慌。 Terzaghi于1925年首次到美国后,通过检查和 分析,正确地预测出其沉降速率将逐渐减小。 MIT 校园10号建筑物 沉降-时间曲线 (1)饱和黏土及其特点 (2)饱和黏土的沉降 瞬时沉降

30、 s1 shear settlement加载后地基瞬时产生的沉降,由剪应变引起。 主固结沉降 s2 primary consolidation因饱和土渗透固结产生。 次固结沉降 s3 secondary consolidation因土骨架蠕变产生。 1 s 瞬时沉降s1 次固结沉降s3 ( 体积不变 ) 1)沉降曲线 s t 主固结沉降s2 2)沉降类型 由剪应变引起的沉降 1)渗透固结模型 p u p p u 0t up 0 0t 0 up 0p t 0u p 孔 隙 孔隙水 土骨架 0 p 孔隙水压 有效应力 加载时间 (3)渗透固结consolidation p 砂 土 饱和黏土 2)

31、渗透固结过程中的应力及沉降 在外荷载作用下,孔隙水逐渐排出,孔隙随之减小,所产生的效应有2 方面:(1)孔隙体积的减小,导致土体发生压缩。(2)在排水的过程中, 由孔隙水承担的应力逐渐向颗粒转移,即孔隙水压消散,有效应力提高,并 使得土的抗剪强度的提高。这一过程称为渗透固结。 s t 时 间 应 力 或 沉 降 总应力p 孔隙水压u 有效应力 位 移 应力、沉降-时间曲线 饱和黏土与砂土沉降过程的对比 对砂土,由于渗透性好,故这一过程完成得很快。 (1)基本假设 1)黏土层均质、饱和。 2)土粒和水不可压缩。 3)水的渗透和土的压缩只沿竖向发生。 (一维固结) 4)渗透服从Darcy定律,且k

32、保持不变。 5)压缩系数av保持不变。 6)外荷载一次瞬时施加。 固结问题的计算过程 建立固结方程,确定土层 中孔隙水压u的计算公式 有效应力 沉降随时间的变化 (固结度) 2. Terzaghi一维(单向)固结理论 计算图示 p z z dz 砂 砂 饱 和 黏 土 H H (2)固结方程的建立 目 标:建立以孔隙水压u为未知量的求解方程(固结方程)。 方 法:取微单元,在渗透固结中,饱和黏土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因 此单元中孔隙体积变化始终等于水体积变化,依此建立其求解方程。 z 饱和黏土层中的竖向 附加应力 的分布 p 微单元 1 dz 1 d v vz z v d(d ) 11d vv Q

33、vzvz zz d()d uu uudzuz zz 1 dd w u hz z w d1 d hu i zz 1)单元体内孔隙水体积的变化dQ 问题:为什么可以取单位面积,而不需取为dxdy? 一维固结问题 1 dd w u hz z w ku vki z 2 2 w dd ku Qz z 由Darcy定律 将上式代人dQ的表达式,得 1 dz d 1 e z e 1 d 1 z e 2)单元体孔隙体积的变化dV d d(d )() 11 ez Vze tete 1 d 1 e z et 土粒高度,保持不变 dd 1 d v v auu zmz ett V d d v e a dd v ea

34、( , )( , )( , )z tz tu z tpddu dd v ea u 由 将上式代人dV的表达式,得 以下建立e与孔隙水压u的关系 3)由dQ=dV 建立固结方程 w 2 2 dd ku Qz z v dd t V u mz 2 2 v uu C zt 固结系数coefficient of consolidation 由此得到固结方程 (1) v vwvw kek C am (m2/年,cm2/年) 由于土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微单元土中的孔隙体积变化始 终等于水体积变化, 即dQ=dV,由式、得 渗透系数 体积压缩系数 (综合反映土的渗透固结(压缩)特性) 4)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5、 初始条件 0 ( , ) t u z tp 边界条件 0 ( , )0 z u z t 2 ( , )0 zH u z t I. 双面排水时(H 为黏土层厚度的一半) 0 ( , )0 z u z t /0 z H uz II. 单面排水时(H 为黏土层的厚度) 双面排水 单面排水 (荷载刚施加时,在黏土中所产 生的应力全部由孔隙水承担) (饱和黏土层顶、底面处孔隙水的排水距离为0, 故孔隙水压始终为0) (饱和黏土层底面以下不透水,故渗流速度 为0(水力梯度为0) 2 0 1 2sin()exp() m V M upM MH z T 2 V V c t T H (21) 2 Mm 时间因数

36、 time factor (无量纲量) H (最大渗透距离)的确定 I. 双面排水时,取黏土层厚度的一半。 II. 单面排水时,取黏土层的厚度。 5)固结方程的解 (饱和黏土层不同深度处、不同时间的孔隙水压力) 由固结方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解得 z p 砂 砂 饱 和 黏 土 H H u p u u 0t t 0t p (3)孔隙水压及有效应力的分布及变化 双面排水时 黏土层顶面、底面处排水距离为0,故孔隙水压始终为0;中心位置排水距离最大, 故孔隙水压最大,有效应力最小。 z p 砂 不 透 水 层 饱 和 黏 土 H u p u 0t t 0t 单面排水时 黏土层底面处排水距离最大,故

37、孔隙水压最大,有效应力最小。 3. 固结度及饱和黏土地基的沉降过程 (1)固结度 percent consolidation, degree of consolidation 一点处的固结度 ( , )1 puu U z t pp (孔隙水压消散或有效应力转化的程度) 土层平均固结度 ( ) ( ) s t U t s ( )( )s tU ts 饱和黏土固结完成的程度。 土层某一时刻的沉降(压缩量)与最终沉降(压缩量)之比。 由最终沉降(压缩量)及固结度可预测任意时刻的沉降(压缩量)。 (2)固结度(平均)的计算公式 2 0 d H ss 2 0 ( )d H s ts 最终的沉降 时刻t

38、的沉降 2 0 d H v m z 2 0 ()d H v mpuz 2 0 d H v pm z 2 v m pH 2 2 0 1 ( )12exp() m v UTtM M 由U(t)的定义并代入u的表达式,得 2 2 8 ()1exp() 4 vv U TT ( )30%)U t 近似式 H Tv U,即黏土层厚度(排水距离)越大,固结速度越慢。 (U为U在黏土层厚度内的平均值) ( ) ( ) s t U t s 2 0 d 2 H pu z p H 2 0 ( )d 2 H U tz H U-Tv关系曲线 砂 井 袋装砂井 排水塑料板 堆 载 排水固结法 为提高饱和黏土地基的承载力,

39、降低 使用期间的沉降量,可采用堆载预压的方 式。为加快预压过程中的固结速度,可通 过在土层中设置砂井、塑料排水板建立竖 向排水通道,从而减小孔隙水排水距离。 未设砂井时的排水距离 设置砂井后的排水距离 芯 板 滤 膜 4. 实际工程中地基固结度的计算 双面排水 单面排水且附加应力沿深度均匀分布。 2H H H H 1 2 2 1 1 12 (2)情况B 的固结度计算 (3)逐步加载时沉降曲线的修正 附加应力沿深度不是均匀分布。 荷载不是瞬时施加。 (1)固结度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按查曲线确定。 按荷载的实际施加过程进行修正。 透水层 不透水层 特 点 情况A 情况B 情况A 单面排水且附加应力沿深度非均匀分布。 (公式推导略) 固结度U与时间因数Tv的关系图 一、土的压缩性 compressibility 1.土的压缩性 土发生压缩的原因 (1)土颗粒的压缩 (2)水的压缩 (4)孔隙的减小 0 (压缩过程中气体被排出) 在压力作用下,颗粒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 ['A.\n由土颗粒的压缩引起的', 'B.\n由土中水被压缩引起的', 'C.\n由孔隙体积减小引起的', 'D.\n土体本身压缩模量较小引起的']jvzq<84yyy4hqwlzwmkywn}k0eun1ptpiz{04>52:84ivvq
1.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地基|考试宝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 。; 主要是由土颗粒的压缩引起的;; 主要是由孔隙的减少引起的;; 主要是因为水被压缩引起的;; 土体本身压缩模量较小引起的。jvzquC41uq4lcxxjkdgp0lto1fkucrq174<6:;<60jznn
2.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 )。 问题1选项 A.土颗粒被压缩 B.水被压缩 C.土中孔隙的减少 D.土颗粒被压碎 参考答案:查看答案查看解析jvzquC41yy}/gmzekv/ew4vkm{0895453>60qyon
3.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A.主要是由土颗粒的压缩引起的 B.主要是由孔隙的减少引起的 C.主要是因为水被压缩引起的 D.土体本身压缩模量较小引起的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在工程上,岩石是按什么进行分类()。 A.成因和风化程度 C.成因 B.坚固性和成因 D.jvzquC41yy}/rypcq0ipo8ykmw5tjryk1579:960jvsm
4.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A.主要是由土颗粒的压缩引起的B.主要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A.主要是由土颗粒的压缩引起的B.主要是由孔隙的减少引起的C.主要是因为水被压缩引起的D.土体本身压缩模量较小引起的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1题:渗流力是一种体积力,大小与A.土的密度成正比B.水力梯度成正比C.水的密度成正比D.水的重度成正比 答案解析与讨论:点击查看 第2题: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jvzquC41yy}/pnymcq4dqv4ujkzj1A7793606A59749:n~{:szv9h7mvon
5.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A.主要是由土颗粒的压缩的B.主要是【题目】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 A.主要是由土颗粒的压缩的B.主要是由孔隙的减少引的C.主要是因为水被压缩引起的D.土粒、水、气体的压缩引起的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jvzquC41yy}/|rpcqu}/ew4fcct04<:8;4;:0qyon
6.2014年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2)D 与渗透系数成正 7 土体具有压缩性的主要原因是 B 。 A 主要是由土颗粒的压缩引起的 B 主要是由孔隙的减少引起的 C 主要是因为水被压缩引起的 D 土体本身压缩模量较小引起的 8 土的结构性强弱可用 B 反映。 A 饱和度B 灵敏度C 粘聚力D 相对密实度 9 摩擦桩的传力机理为 C jvzquC41yy}/7:yguv4og}4ujq}05=:6996/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