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分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曹高社; 李茹; 毕景豪; 徐光明; 邢舟生长指数构造迁移乌伦古坳陷中生代

摘要:为确定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的活动规律和控制因素,在确定同沉积逆断层引起的断展褶皱轴面和组成的基础上,对乌伦古坳陷东南部由红岩断阶带和陆梁隆起所夹持的三角区域内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进行分析。在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3b)沉积阶段,乌东断裂生长指数一般在1.5左右,红盆断裂多小于1.3,喀拉萨依断裂多小于1.2;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至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1b-J2x)沉积阶段,乌东断裂在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红盆断裂在中侏罗统三工河组(J1s)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喀拉萨依断裂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在断裂走向方向上,红盆和喀拉萨依断裂具有最南东端(或东端)生长指数较小,并接近于1,然后向北西(或西)方向生长指数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至生长指数等于1的变化规律;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乌东断裂、红盆断裂和喀拉萨依断裂在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3b)沉积阶段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至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1b-J2x)沉积阶段均具有从北东向南西方向的前展式迁移特征,说明当时的构造动力是从北东方向发起的。在断裂走向上生长指数的变化规律既与断裂构造的不同归属有关,又与不同方向断裂之间的距离有关。喀拉萨依断裂的生长指数沿走向表现出更大的变化特点,这与其他方向断裂构造的叠加所造成的活动性增强有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N:41-1384/N)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

THE END
0.生长断层在断陷盆地发育中,影响盆地沉积作用,与沉积岩的沉积作用同时进行的断层。生长断层是控制盆地沉积岩的一种断层,又称同沉积断层或同生断层。 英文名称 syn-sedimentary fault 又称 同沉积断层、同生断层 所属学科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大型的生长断层往往是控制断陷盆地发育的边界断层,沉积岩的岩性、厚度和岩jvzquC41yy}/|pgm0eun1nhrj1}ptmxAUkzfKMB3(KJ>5:=923
1.断层生长指数探讨摘要: 断层生长指数不仅与断层活动速率有关,而且还与沉积速率有关,而后者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确定沉积速率得先求出沉积时间,然而已知沉积时间可直接得到断层活动速率并定量地反应断层活动强度.因此,“断层生长指教”一词已无实用价值. Abstract: The growth index of a fault is related not only to itsjvzquC41yy}/u‚x{f|4og}4ctvodnn4fqk5227639:70u‚x{f|7::B55476
2.东濮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统计古近纪沙四段、沙三段下亚段、沙三段中亚段5~9砂组、沙三段中亚段1~4砂组、沙三段上亚段、沙二段下亚段、沙二段上亚段、沙一段、东营组等沉积期同沉积断层的生长指数,用以分析断层活动强度、分期性及分段性特征对地层的充填作用,并对洼陷的平面分布及垂向演变进行解剖。结合盆地物源、砂地比、沉积jvzquC41jvsm0{mj|0tfv8~z{si0j}rn13;7:>>88885592355>94@943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