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6.4 框架柱构造要求 6.4.1 考虑到抗震安全性,本次修订提高了抗震设计时柱截面最小尺寸的要求。一、二、三级抗震设计时,矩形截面柱最小截面尺寸由300mm改为400mm,圆柱最小直径由350mm改为450mm。 6.4.2 抗震设计时,限制框架柱的轴压比主要是为了保证柱的延性要求。本条中,对不同结构体系中的柱提出了不同的轴压比限值;本次修订对部分柱轴压比限值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四级抗震轴压比限值的规定。框架结构比原限值降低0.05,框架-剪力墙等结构类型中的三级框架柱限值降低了0.05。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当配箍量、箍筋形式满足一定要求,或在柱截面中部设置配筋芯柱且配筋量满足一定要求时,柱的延性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可对柱的轴压比限值适当放宽。 当采用设置配筋芯柱的方式放宽柱轴压比限值时,芯柱纵向钢筋配筋量应符合本条的规定,宜配置箍筋,其截面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柱截面为矩形时,配筋芯柱可采用矩形截面,其边长不宜小于柱截面相应边长的1/3; 2 当柱截面为正方形时,配筋芯柱可采用正方形或圆形,其边长或直径不宜小于柱截面边长的1/3; 3 当柱截面为圆形时,配筋芯柱宜采用圆形,其直径不宜小于柱截面直径的1/3。 条文所说的“较高的高层建筑”是指,高于40m的框架结构或高于60m的其他结构体系的混凝土房屋建筑。 6.4.3 本条是钢筋混凝土柱纵向钢筋和箍筋配置的最低构造要求。本次修订,第1款调整了抗震设计时框架柱、框支柱、框架结构边柱和中柱最小配筋率的规定;表6.4.3—1中数值是以500MPa级钢筋为基准的。与02规程相比,对335MPa及400MPa级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略有提高,对框架结构的边柱和中柱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也提高了0.1,适当增大了安全度。 第2款第2)项增加丁一级框架柱端加密区箍筋间距可以适当放松的规定,主要考虑当箍筋直径较大、肢数较多、肢距较小时,箍筋的间距过小会造成钢筋过密,不利于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适当放宽箍筋间距要求,仍然可以满足柱端的抗震性能。 但应注意:箍筋的间距放宽后,柱的体积配箍率仍需满足本规程的相关规定。 6.4.4 本次修订调整了非抗震设计时柱纵向钢筋间距的要求,由350mm改为300mm;明确了四级抗震设计时柱纵向钢筋间距的要求同非抗震设计。 6.4.5 本条理由,同本规程第6.3.6条。 6.4.7 本规程给出了柱最小配箍特征值,可适应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的变化,有利于更合理地采用高强钢筋;同时,为了避免由计算的体积配箍率过低,还规定了最小体积配箍率要求。 本条给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除与柱抗震等级和轴压比有关外,还与箍筋形式有关。井式复合箍、螺旋箍、复合螺旋箍、连续复合螺旋箍对混凝土具有更好的约束性能,因此其配箍特征值可比普通箍、复合箍低一些。本条所提到的柱箍筋形式举例如图5所示。

本次修订取消了“计算复合箍筋的体积配箍率时,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的要求;在计算箍筋体积配箍率时,取消了箍筋强度设计值不超过360MPa的限制。 6.4.8、6.4.9 原规程JGJ 3—91曾规定:当柱内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超过3%时,应将箍筋焊成封闭箍。考虑到此种要求在实施时,常易将箍筋与纵筋焊在一起,使纵筋变脆,如本规程第6.3.6条的解释;同时每个箍皆要求焊接,费时费工,增加造价,于质量无益而有害。目前,国际上主要结构设计规范,皆无类似规定。 因此本规程对柱纵向钢筋配筋率超过3%时,未作必须焊接的规定。抗震设计以及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的非抗震设计的柱,其箍筋只需做成带135°弯钩之封闭箍,箍筋末端的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 在柱截面中心,可以采用拉条代替部分箍筋。 当采用菱形、八字形等与外围箍筋不平行的箍筋形式(图5b、d、e)时,箍筋肢距的计算,应考虑斜向箍筋的作用。 6.4.10 为使梁、柱纵向钢筋有可靠的锚固条件,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约束。考虑到节点核心区内箍筋的作用与柱端有所不同,其构造要求与柱端有所区别。 6.4.11 本条为新增内容。现浇混凝土柱在施工时,一般情况下采用导管将混凝土直接引入柱底部,然后随着混凝土的浇筑将导管逐渐上提,直至浇筑完毕。因此,在布置柱箍筋时,需在柱中心位置留出不少于300mm×300mm的空间,以便于混凝土施工。对于截面很大或长矩形柱,尚需与施工单位协商留出不止插一个导管的位置。

注册消防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共收录117.93万道题已有25.02万小伙伴参与做题

消防报考条件一键查询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介绍

售后投诉:156-1612-8671

售后投诉:156-1612-8671

下载希赛网APP

您还不是该课程的学员,无法下载哦~点击下方立即学习,即可下载更多专享资料

THE END
0.柱子轴压比超限怎么办?由轴压比的计算公式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fc,轴压比可以降低。与采用C40的框架柱相比,采用C60~C80的高强混凝土,可以减小柱截面面积30%左右。当前,C60混凝土已经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03采用型钢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柱截面含钢面积5%~10%,可使柱截面面积减小30%~40%,由于型钢骨架对钢结构的制作、安装能力要求jvzquC41ddy/ex6::0ipo8yjtgge/B8:4985/:230jznn
1.(完整版)抗震结构设计要点及重要习题及答案,考试必胜24、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B ) A.大偏心受压构件B.小偏心受压构件C.剪切破坏D.扭转破坏 2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B)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h569=248
2.<<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柱梁强度比的影响研究>>出现这种震害现象的原因有,框架梁跨度过大使得其截面尺寸增大、框架梁上有填充墙使得框架梁刚度增大、楼板对框架梁的刚度和承载力贡献,规范对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过高使得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偏小等。因此,要充分实现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全面的研究。本文仅从楼板对框架梁的刚度和承载力贡献jvzq<84yyy4mwnp|jkoi7sgv1vvdunecvopp<4YgpiiwjsaUngc0qyo
3.浅谈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心得14篇(全文)2.3.5框架柱轴压比的控制 3.结语 浅谈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心得 第3篇 一、基础部分 1.对于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 (大于4m) 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 适当加宽基础。 2.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m时, 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当地基承载力满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vymmrt0jvsm
4.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12篇(全文)对于框架结构的小高层,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将狭长的结构平面分离为多个短平面,即在中间多设计几个框架柱,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远端尽可能增加抗侧力刚度。对于框架剪力墙的高层建筑,楼层层高相对较低,剪力墙大多设计在电梯与楼梯部位,这样就容易造成分布的不均匀、扭转效应较大,如果削弱这些位置上的剪力墙,然后通过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257uwm
5.经济性研究大全11篇4.1框架柱的轴压比接近规范限值时,其纵筋配筋偏大,建筑允许时,应调整截面尺寸,尽量使柱子纵筋由规范最小配筋率来控制;抗震等级高时,箍筋用高强度(HRB400)比用低强度(HPB300)节省钢材。4.2对于扁柱箍筋配置,程序平面输出结果是取两个方向的大者输出,此时应进入构件内力查出两个方向的抗剪力,分别按两个方向不同来配置,可以节省箍筋造价。4.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69:9=3jvor
6.混凝土结构设计范文混凝土中的外加剂、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等材料不合格都会导致裂缝产生。比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者水泥比表面积较大,会导致混凝土因为需水量增加而使水灰比过大,水化热严重导致混凝土的开裂,还有骨料中含泥量较大也会增大混凝土的收缩率,因而也容易发生裂缝现象,另外由于外加剂不稳定,尤其减水剂质量,可能会出现减水率偏低,而为了达到混凝土的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98
7.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优选九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均匀性,构造的存在而层间屈服强度较弱的楼层。在强烈地震情况下,结构薄弱楼层产生率先屈服、发展的弹塑性变形,并形成弹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造成导致结构倒塌。 3.1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 框架构造地震灾害的损伤通常梁轻柱重,柱子顶部重于柱底,特别是角、柱、边会更容易被破坏。jvzquC41yy}/{ofdkcu/exr1jcuxgw438:95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