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其裂缝产生的原因

导语: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究其原因,我们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注意不够是其中之一。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因此本文仅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一、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二、温度应力的分析

(一)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二)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弛,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THE END
0.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工程事故分析论文).doc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工程事故分析论文) 文档信息 主题: 关于“建筑或环境”中“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的参考范文。 属性: F-00S1G1,doc格式,正文3389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作者: 佚名 目录 TOC \o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84=4746845<6622645:90ujzn
1.基于内聚力模型的高心墙堆石坝坝顶裂缝模拟及其成因分析心墙堆石坝坝顶裂缝模拟及其成因分析 胡超 周伟 常晓林 马刚 郑华康 开通知网号 【摘要】: 将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的内聚力模型引入有限元法,采用非线性界面单元,通过定义界面单元的法向和切向应力与张开和滑移变形之间的关系描述裂缝发生后的界面力学特性,模拟某高心墙堆石坝的坝顶裂缝。计算过程中考虑筑坝材料的流变和湿化变形。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OIM7236682;80jvs
2.散水与主体结合处裂缝原因分析与防治一、散水与主体结合处裂缝成因主要两方面原因:一是散水下沉导致结合处受剪开裂,二是主体结构下沉导致受剪开裂。 1.散水下沉产生裂缝的原因 1)回填土材质不符合要求。散水基底土方回填料中含有大量碎砖、混凝土块、石块等各种建筑垃圾,这些材料经过打夯碾压也很难达到整体密实的效果。同时由于回填料大颗粒硬质块状物,其jvzq<84ej0wjmjsejktb0lto1vnfurx1xkkx1?>444<3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论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论文 摘要: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耐久性,同时取材容易,所以其被大量的投入到建筑项目中。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常常发生开裂问题,为此本文显示对建筑项目施工中开裂问题的出现原因进行分析,之后论述有效的解决途径。 jvzq<84yyy4vpsx0eqs0n~sygp5hqwlejgth1;53;2727992977`3A:6576/j}rn
4.说文保||土遗址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技术与应用研究b—墙体裂缝浸水状态下竖向主应力云图。 图3墙体裂缝应力 6.病害成因与分析 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性试验、化学成份、矿物成份以及有限元计算分析可知,土的无侧限抗剪强度标准值300kPa,在浸水不利条件下墙体结构所受的最大剪应力为93kPa,远小于土的强度,结构的抗剪强度是安全的。遗址墙体有空洞时,洞顶左右两侧应力集中jvzq<84yyy4tcw~cowyfwv3eqo5b1<4424902A6815:137mvon
5.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修补及防治措施结束语: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jvzquC41yy}/lrfpujk:;7hqo1nuou4422>098}w42>:4A:273764@=224875<70jvsm
6.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成因和预防措施的内容近年来,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桥梁垮塌的报道屡见不鲜。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尽量避免工程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现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和产生原因作较全面的分析。 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比如:温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不均匀性,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水灰比过大,基础不均匀沉降和模板变形,养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792?435;963>3jvor
7.佳固士新材料有限公司常见裂缝成因分析与解决办法 吴建港吴总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修补技术、民用常见裂缝的修补材料及常用的裂缝修补施工技术四个部分入手,详细介绍了多种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及施工工艺。 吴总表示,施工中合适材料、工具的选择至关重要,好的工艺唯有结合好的材料、工具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jvzq<84yyy4se6lwctjfz7hqo1tfy|433;4ivvq
8.防裂技术论文范文1.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成因分析 1.1荷载裂缝 此类裂缝是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的,主要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法不正确,承载能力不够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裂缝出现的部位主要集中于受拉或受弯区域以及受震动严重的部位。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2;64ivvq
9.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4滑坡裂缝及成因4滑坡裂缝及成因.pptx15页;扇形裂缝:滑体向下滑动时,滑坡舌向两侧扩张,形成呈放射状张开的裂缝,也称放射张裂缝。与鼓张裂缝大致垂直。;滑带裂缝:产生于滑带中的张裂缝;分布位置 产状 性质 宽度;滑坡裂缝调查表:包括裂缝特征描述、素描图及裂缝相片。 滑坡裂缝调查图:将裂缝调查结果标在滑坡地质测绘平面图上。 ;案例分析;曾家棚滑坡后缘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732;4936728;6782642;90ujzn
1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成因及解决办法论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成因及解决办法论文 【摘要】分析影响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的因素,通过具体的工程实践论证,只要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一些有效的工程措施,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横向干缩温缩裂缝是可行的。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 裂缝 jvzq<84yyy4vpsx0eqs0n~sygp5g1;53;271:9=535;`3A9635:/j}rn
11.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复习总结如何用一元线性回归进行资料的检核16、变形物理解释:变形的统计分析法、确定函数法与混合模型法。 统计分析法:以回归分析模型为主,是通过分析所观测的变形(效用量)和外因(原因量)之间的相关性,来建立荷载-变形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它具有后验的性质,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变形成因分析法。 jvzquC41dnuh0lxfp0tfv8LqwaNbkutpi1gsvrhng1jfvjnnu17239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