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力学研究客户案例

1、三维应变测量系统在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中的应用

爆炸力学是研究高功率密度的能量转化过程,大量能量通过高速的波动来传递,历时极短而强度极大。其中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为冲击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工具。在矿业、水利和交通运输工程中,爆破工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方法。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中国矿业大学科研团队在研究内爆加载下岩土类材料的破坏机理实验中,通过千眼狼PMLAB三维应变测量分析技术,分析混凝土内爆试验中表面裂纹在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扩展过程及表面变形场和应变场的演化过程,讨论应力波和气体对裂纹扩展的分工作用,验证该测量分析技术在爆炸裂纹研究的有效性。(详情可见《爆炸加载下混凝土表面的裂纹扩展》)

2、实验方法

炸药内爆是岩石及混凝土等材料受载破坏的常见形式。裂纹扩展过程作为断裂力学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测量方法也很多,三维应变测量系统(DIC)具有非接触、全场变形及应变测量等优势,在高速动态过程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

此次课题实验搭建了混凝土内爆试验测试系统。该系统由混凝土模型、爆破器材、DIC系统、冲击钻、发电机等辅助材料组成如图1a所示。

图1 试验测试系统

混凝土表面裂纹扩展过程以面内位移为主,故采用单台千眼狼高速摄像机采集,调节三脚架使相机视轴垂直被测表面,高度与被测表面高度一致,拍摄的爆破过程图像如图1b所示。实验模型采用商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如图1c所示。被测表面喷涂散斑并描画刻度尺以便于获得像素与物理距离之间的比例,高速摄像机拍摄帧率为20000fps。

3、实验分析

1/3.起裂点分析

实验拍摄的裂纹扩展过程如图2所示,起爆后0.50ms模型侧面开始出现裂纹,起裂点位于模型上表面与侧面棱线处,随后裂纹进一步扩展1.75ms结束,长度扩展结束后转而向宽度扩张,最终于4.50ms结束。

图2  裂纹扩展过程

炸药在混凝土内部爆炸时,其作用过程有三种模式,我们基于该理论,结合装药结构,最小抵抗线约9.5cm,侧面抵抗线为20cm,而棱线处抵抗线约22.1cm,可知模型表面最初的裂纹应形成于炮孔口处。侧面起裂点没有出现在侧面而出现在棱线上,说明一旦形成贯通裂纹,该裂纹将成为主裂纹,或称为“优势”裂纹,“优势”裂纹在表面扩展速度极快,也将决定后续裂纹的趋向。

2/3.裂纹扩展过程

经过裂纹检测算法依次对图像序列进行检测,得到裂纹长度扩展过程如图3所示。裂纹长度扩展从0.50ms开始1.75ms停止,期间最大速度225.95m/s,平均速度122.27m/s。依速度值将曲线划为2段,0.50~1.20ms为第1段,裂纹扩展速度始终大于平均值,起裂后速度跃升快,极值出现在0.60ms,极值后有一定波动,整体稳定于较高水平,可称为裂纹稳定扩展段,此间裂纹长度为133.15mm,达到总长的83%;第2段为1.20~1.75ms,裂纹扩展速度急剧衰减,推测此时应力波作用已十分微弱,甚至已停止,只有爆炸气体继推动裂纹扩展,最终裂纹长度扩展至159.92mm停止。

图3 裂纹长度和扩展速度曲线

其他相关研究测得内爆条件下应力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达103m/s级,作用时间为几十至几百微秒,而侧面裂纹起裂于0.5ms,止裂于1.75ms,可见,裂纹在长度上的扩展为应力波和爆炸气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4 水平位移场的演化过程

通过三维应变测量系统计算裂纹区域水平位移场,由图4可知,裂纹的扩展过程是被测表面位移场由无序到有序不断演化、并在裂纹区域不断集中的过程。

图5 裂纹张开宽度随时间和裂纹长度的变化曲线

以时间为横轴,以裂纹张开宽度Wi为纵轴,裂纹扩张曲线如图5a所示。从起裂点开始,沿着裂纹扩展方向,以5pixel(4.45 mm)为步长,以裂纹为中心,按照上述方法分别取监测点,得到沿扩展方向的裂纹宽度曲线。无论监测点距离起裂点多远,其相对位移发展趋势是一致的,裂纹扩展停止后,横向扩张要持续更长时间,可达4.5ms,在裂纹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爆炸气体均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对裂纹的扩张作用更明显。

3/3.应变场演化过程

图6 最大主应变场的演化过程

最大主应变场的演化过程如图6所示,其中,红色表示应变较大,裂纹区域始终存在应变集中带。在0.25ms时,宏观裂纹尚未产生,但应变已向裂纹区域集中;0.50ms时,未来的裂纹附近应变集中带已经形成,起裂点附近最明显,随着宏观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应变集中带越发明显,1.75ms时,应变集中带的总体形态已经确定;在1.75~4.50ms,在裂纹附近应变集中带上,深色区域不断扩大,宏观表现为此处裂纹正在扩张。

4/3.断裂过程区分析

图7 断裂过程区发展过程

断裂过程区(FPZ)模型观测通常在带有预制裂纹混凝土梁的三点弯曲试验中进行,属于准静态加载,对于动态加载过程FPZ的研究则较少。FPZ尺寸的测量也逐步发展为以DIC方法为主,结合声发射测量、引伸计等。FPZ区域的界定不尽相同,有的以应变作为界定标准,也有的以位移作为标准。本文中以各帧中宏观裂纹尖端为FPZ起点,应变集中带作为FPZ边界,如图7所示,图中横纵坐标的单位为像素,裂纹尖端和FPZ尖端坐标也为像素,0.80ms 后FPZ已超出观测范围,结合图 6,计算各时刻FPZ尺寸如表1所示。

表 1 断裂过程区尺寸

由表可知,除起裂时刻FPZ宽度较小,为33.82mm外,其余时刻宽度变化不大,在47.17~52.51mm之间,FPZ长度基本不变,为129.30~132.64mm,约为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的8~9倍。

4、实验分析结果

通过进行混凝土内爆试验结合三维应变测量(DIC)和智能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内爆加载下混凝土表面裂纹扩展规律。该技术可观测裂纹的扩展和扩张效应以及断裂过程区的演化规律,同时提供裂纹变化的量化数据。实验主要结论:

一、侧面裂纹起裂点位于侧面与顶面交线上,扩展平均速度为122.27m/s,最大速度为225.95m/s,裂纹总长为159.92mm,裂纹方向与炮孔轴线方向近似平行。

二、裂纹长度扩展集中在起爆后0.50~1.75ms内,为应力波和爆炸气体共同作用结果,扩展停止后,裂纹主要进行横向扩张,持续时间可达4.5ms,主要动力为爆炸生成的气体楔入裂纹内,使模型被切割,最终裂纹最大张开宽度为1.59mm。

三、根据应变场分析了爆破这种超动态加载下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的演化规律,混凝土配比和骨料粒径固定后,其断裂过程区尺寸基本不变,其长度约为骨料最大粒径的8~9倍。

四、试验采用单药包集中装药,且装药量较小,侧面只产生了一条宏观主裂纹,采用多药包装药,并设计不同装药参数和布置形式,对于全面分析多条裂纹扩展过程大有裨益;另外,电测法擅长对应力波的测量,光测法对裂纹动态扩展过程的测量更方便,将二者结合起来更有助于研究爆炸加载下介质的响应和应力波传播规律,这将是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5、总结

爆炸产生的应力波和高温高压气体共同作用下,介质内部出现裂纹并向自由面扩展,将介质切割成块。但对应力波和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分工研究较少,尤其是两者共同作用下的裂纹扩展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裂纹扩展过程作为断裂力学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千眼狼PMLAB三维应变测量系统(DIC)具有非接触、全场变形及应变测量等优势,在高速动态过程研究实验中应用较为广泛。(此文源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团队)

THE END
0.ABAQUS混凝土结构裂缝模拟与工程分析实战简介:ABAQU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结构力学、热力学等领域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本资源包“ABAQUS-CAE.rar”包含两个CAE文件,分别用于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和回弹性能模拟,重点支持混凝土裂缝的形成、扩展过程建模。通过这些预设案例,用户可快速掌握ABAQUS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建模流程,包括材料定义、边界条件设置、加载工况配置等,适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258358ftvkimg8igvcomu86734<2:?9
1.探索UDEC离散元法在地质工程的应用实例断裂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裂纹的生成、扩展和断裂过程的学科。在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中,了解和掌握岩石的断裂行为对于预测和防止岩体崩塌、岩爆等自然灾害以及矿山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章节将介绍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并详细探讨离散元法在岩体断裂模拟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案例分析与验证。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38;2:8ftvkimg8igvcomu86698;63B;
2.《岩石力学》课程学习要点总结.docx(4)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岩石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能,评估岩石在工程结构中的安全性。(5)岩石的变形与破坏:了解岩石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变、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以及岩石破坏的模式和机理。(6)岩石工程中的应用:将岩石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如边坡稳定、地基处理、隧道支护等。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6:?33:7520nuou
3.Ansys连续损伤力学分析与APDL编程实战简介:《Ansys PDABarbero Shahbazi 网站 APDL ansys》是一份深入讲解使用Ansys进行连续损伤力学分析的参考资料,包含丰富的APDL代码示例。本书内容涵盖APDL基础语法、连续损伤模型构建、材料属性设置、疲劳与裂纹扩展分析、后处理技巧及优化设计等核心主题。通过实际案例研究,读者可以掌握在航空、汽车、能源等领域中,如何利用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522<358ftvkimg8igvcomu86735=3;?7
4.考虑断裂过程区孕育影响的岩石断裂韧度尺寸效应研究4李强;杨庆;尺寸效应对岩体破坏的影响[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马昌臣;冯乃谦;砂浆断裂过程区的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徐纪成;陈枫;马春德;孙宗颀;岩石断裂韧度测试的新方法及应用研究[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686.397584:9:?3jvo
5.DIC应变测量系统:混凝土与岩石断裂力学性能研究的创新工具采用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搭配高速摄像机,以5000帧的非接触采集频率方式对试验过程开展全场应变观测,对比分析岩石试样的宏观力学参数、空间应变场演化规律与破坏模式。 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用于试验机载荷条件下岩石压缩破坏过程的图像处理、可视化和分析。 jvzquC41dnuh0lxfp0tfv8QKNK828UN1ctzjeuj1fgzbkux136?53A969
6.2025年第十六届全国岩石破裂与破碎学术大会离散元法(DEM):模拟岩石破裂过程中裂纹的萌生、扩展和贯通,分析岩体失稳机制。 有限元法(FEM):结合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模拟岩石的渐进破坏过程。 混合方法:如FEM-DEM耦合、SPH-FEM耦合,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 岩石破裂与破碎的工程应用 矿山开采:优化爆破参数,减少超欠挖,提高资源回收率。 jvzquC41yy}/j~n{k/7357hqo1gsvrhng1:25:239;4ivvq
7.andapplications(岩石断裂力学:断裂过程可视化、分析及应用Rock fracture mechanics: cracking visualizatio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岩石断裂力学:断裂过程可视化、分析及应用) 本店支持开票 可联系在线客服索要 作者:Peng-Zhi Pan,Qing Lin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188.13 定价 ¥188.13 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93;7?:9@<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