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构造。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一群节理叫节理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节理分类§
▶按节理的成因分类,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
§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
(2)构造节理
§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发育深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3)表生节理
§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风、水、生物等)产生的,如由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地下水的活动及工程建设有较大的影响。
▶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
(1)张节理:
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张节理大多发育在脆性岩石中,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或弯曲;§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2)剪节理
§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在与最大主应力呈45°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出现,呈X 状交叉,构成X型剪节理。§它具有以下特征:§剪节理的裂口是闭合的,节理面平直而光滑,常见有滑动擦痕和磨光镜面;§剪节理的产状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可延伸很远;§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剪节理常切砾石、砂粒、结核和岩脉,而不改变其方向;§剪节理的发育密度较大,节理间距小而且具有等间距性,在软弱薄层岩石中常常密集成带出现。
▶按节理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
§1)走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平行。
§(2)倾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向垂直。
§(3)斜交节理: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根据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
§(1)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
§(2)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
§(3)斜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
▶按张开程度进行分类
§宽张节理:节理缝宽度>5mm;
§张开节理:节理缝宽度3~5mm;
§微张节理:节理缝宽度1~3mm;§闭合节理:节理缝宽度<1mm。
2、劈理全解析
劈理的涵义
§劈理是指岩石受力后,具有沿着一定方向劈开成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密集的薄层或薄板的一种构造。沿着劈开的这种裂面称劈理面,相邻两劈理面之间所夹的薄板状岩片称微劈石。劈理面的产状也用走向、倾向、倾角表示。劈理使岩石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劈理主要发育在构造变动强烈、应力集中的岩石地段,如褶皱构造的两翼、大断层的两侧及变质岩中,它不一定破坏岩石的完整性,但用力敲击时,岩石则容易沿劈理面劈开。
劈理的分类
§1.流劈理:是岩石受力作用后,由片状、板状或扁平矿物颗粒产生定向排列而成。常见于变质岩中,如板岩中的板理,片岩、片麻岩中的片理等。在平行于矿物定向排列方向上形成易于裂开的劈理面,使岩石具有分割成无数薄片的特征。流劈理比较光滑,间距也小,仅几毫米。
2.破劈理
§是岩石中平行密集,并将岩石切割成薄片状的细微裂隙。它是岩石受剪切作用形成的,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因此,破劈理沿着最大剪切应力方向发育,其间距一般为几毫米~几厘米,大多发育在硬脆岩石间的软弱岩石中或硬脆的薄层岩石中。破劈理与剪节理的区别在于其密集性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破劈理的基本特征是劈理面平直光滑,近于平行,延伸稳定,密集成带。
3.滑劈理
§滑劈理也是岩石中平行密集的细微剪裂面,与破劈理的区别在于沿劈理面有微小的位移,滑劈理大多发育在具有鳞结构的板岩、千枚岩及片中。s1-流劈理s2-滑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