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王**(实名认证)
IP属地:黑龙江
下载本文档
2025年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题库——地热能资源评价与利用的地球物理学方法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地热资源主要是指地下热流体(水、汽、水汽混合物)及其伴生的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2.利用电极系测量地电阻率,根据供电电流和测量电压计算电阻率的方法称为______法。3.地震勘探中,利用人工震源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不同界面上的______和______来探测地下结构。4.地球化学方法在地热勘查中主要用于识别和追踪______流体活动的影响。5.在地热电阻率法勘探中,高电阻率异常通常指示______或______。6.地热储层温度场模拟的主要目的是预测热储的______和______。7.地球物理测井是获取井旁______、______等详细信息的重要手段。8.热导率是表征岩石传导热能能力的重要物理参数,常用______或______方法测定。9.利用重力异常可以推断地下存在______或______。10.地热勘探中,地震速度结构资料是计算______和______的重要基础。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地热梯度2.自然电场法3.地震层位解释4.热储参数5.热液蚀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电阻率法在地热勘查中测定地温梯度的原理。2.与电阻率法相比,地震法在地热资源勘探中具有哪些优势?3.简述选择地热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4.解释什么是温深关系,并简述其在地热资源评价中的作用。5.简述地热地球物理勘查工作中,数据处理与解释的主要环节。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断裂构造对地热资源形成和分布的影响,以及在地热地球物理勘查中探测断裂构造的重要性。2.结合你所学的地球物理知识,论述如何综合评价某一特定地区的地热资源潜力。五、计算题(共20分)1.某地热勘探区,通过电阻率测深获得一条完整电测深曲线。已知在该测点,地表温度为15℃,第100米深度处地温为35℃。假设地温垂直变化率(地热梯度)在0-100米范围内均匀。请计算:(1)0-100米范围内的平均地热梯度。(6分)(2)若地下100-500米范围内地温梯度保持不变,请估算500米深处的地温。(7分)(3)简述影响该地区地热梯度的可能因素。(7分)试卷答案一、填空题1.矿物、岩石2.对称四极3.反射、折射4.热液5.热储、盖层6.温度场、资源量7.地层、岩性8.地热温梯测量、地球物理测井9.质量异常、密度异常10.地热储层厚度、热导率二、名词解释1.地热梯度:单位深度的地温变化率,通常用℃/100m表示,是衡量地热资源潜力的重要指标。解析思路:定义地热梯度的概念,并说明其单位及在地热评价中的意义。2.自然电场法:利用地下自然电场的分布规律来探测地下电性结构异常的方法,常用于寻找与热液活动相关的矿化蚀变带。解析思路:解释自然电场法的定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地热勘查中的具体应用对象。3.地震层位解释:通过分析地震记录上识别出的反射波同相轴的形态、连续性、反射时间等信息,来推断地下地层的分布、接触关系和构造特征。解析思路:阐述地震层位解释的对象(反射波同相轴)、依据(形态、连续性等)和目的(推断地层和构造)。4.热储参数:评价地热资源所必需的关键参数,包括热储温度、热储体积、热储热容量(与热导率、比热容、储层厚度有关)、热源强度、流体性质等。解析思路:定义热储参数,并列出其在地热评价中涉及的主要物理量。5.热液蚀变:高温热液与围岩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围岩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常伴随矿化并改变岩石的物理性质(如电性、磁性、热导率等)。解析思路:解释热液蚀变的定义、成因及其对岩石物理性质的影响,说明其与地热勘查的关系。三、简答题1.电阻率法测定地温梯度原理:通过在地面布设电极系测量不同深度的地层电阻率,利用岩石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常温度升高,电阻率降低),建立电阻率与深度的关系。通过绘制温深曲线,计算地温随深度的变化率,即为地热梯度。解析思路:说明电阻率法测定地温梯度的基本原理,即利用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测量不同深度的电阻率来绘制温深曲线,进而计算梯度。2.地震法在地热勘查中的优势:探测深度大,能够探测到较深部的热储和构造;分辨率较高,能够详细刻画地下构造形态和断裂;可进行三维勘探,提供更全面的地下结构信息;可用于直接寻找储层和圈闭。解析思路:从探测深度、分辨率、数据维度和勘查目标等方面,论述地震法相对于电阻率法的主要优势。3.选择地热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勘查目标(如寻找热储层、断裂、盖层等);覆盖层条件(厚度、电性);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可利用的仪器设备和经费预算;已有地质资料和钻孔信息;方法的探测深度和分辨率要求。解析思路:列出选择地热地球物理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涵盖目标、环境、技术、经济和资料等方面。4.温深关系定义及作用:温深关系是指地温随深度的变化规律,通常表现为近地表地温梯度较大,向深部逐渐减小。其作用在于:是计算地热资源量的基础(用于估算地热储层温度);可以指示地壳深部热状态;有助于划分地温层和寻找深大断裂。解析思路:首先定义温深关系,然后阐述其在资源量计算、指示深部热状态和构造探测等方面的具体作用。5.地热地球物理勘查工作中数据处理与解释的主要环节:数据预处理(去噪、基线校正、资料拼接等);资料反演(将观测数据转换为地下物理场参数);地质解释(结合地质背景,对反演结果进行构造解释、岩性解释、热储参数计算等);成果综合评价(综合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结果,编制综合图件,评价地热资源潜力)。解析思路:按逻辑顺序列出数据处理与解释的主要步骤,包括预处理、反演、地质解释和综合评价。四、论述题1.断裂构造对地热资源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断裂是地壳中岩层破裂的带状构造,是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和热液流动的通道。对地热资源形成的影响:为深部热源(如岩浆)向上运移提供通道,形成热储;控制热液的活动范围和方向,富集成矿。对地热资源分布的影响:常构成热储盖层的破坏,导致热储圈闭失效;断裂带本身可能成为热储或改变热储边界;活动断裂影响地下热场的稳定性。在地热地球物理勘查中探测断裂的重要性:断裂是重要的导热通道,控制着热储的形成和热量的传递,是寻找热储的关键线索;断裂构造影响地下温度场的分布,是解释地温场和评价资源潜力的重要依据;断裂带常具有特殊的地球物理属性(如电阻率降低、速度变化),是地球物理探测的主要目标。解析思路:首先论述断裂构造对地热资源形成的贡献(通道作用),然后论述其对资源分布的影响(控制分布、改变边界),最后强调探测断裂构造对于地热勘查的必要性(找储、控温、物性异常)。2.综合评价地热资源潜力的思路:首先,收集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其次,根据勘查目标,选择合适的地物理探方法组合(如电阻率法、地震法、磁法等),进行野外勘查,获取高质量的原始数据。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处理和反演,获得地下电性、速度、密度等结构信息。接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地球物理资料进行解释,推断地下构造格局、地层分布、热储特征(位置、范围、厚度、物性)和盖层条件。重点分析断裂构造、岩性变化等对热储和热导的影响。最后,计算关键热储参数(如地热梯度、热储体积、热导率、热容等),评估地热资源量(热能)和资源品质(温度、水质),评价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并提出进一步勘查的建议。解析思路:提出综合评价的总体思路(资料收集-方法选择-数据获取-处理解释-参数计算-资源评估),并详细阐述每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侧重点,体现多学科、多方法综合分析的过程。五、计算题1.(1)平均地热梯度=(35℃-15℃)/100m=0.2℃/m=20℃/100m解析思路:根据定义,地热梯度=深度上的温度变化量/深度变化量。已知地表温度和100米处温度,以及深度差,直接代入公式计算。(2)500米深处的地温=地表温度+(深度差×平均地热梯度)=15℃+(500m-100m)×0.2℃/m=15℃+400m×0.2℃/m=15℃+80℃=95℃解析思路:利用已知的平均地热梯度和100-500米范围内的深度差(400米),以及已知的100米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