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邵云潮 关节外科邵云潮
对任何一种疾病进行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但是治疗方案与手段会随历史发展出现进步,当治疗策略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催生出新的分型或分类的方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股骨颈骨折分类方法同样出现过多种思路,根据其分类的依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根据骨折的解剖部位;
②根据骨折线的方向;
③根据骨折移位的程度。
①按解剖部位分型:股骨颈骨折可以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其中头下型和经颈型属于关节囊内骨折,而基底型则属于关节囊外骨折。由于股骨头颈部的血供来源必须沿着软组织的附着部进入骨骼内部,如果骨折部位完全位于关节囊内,就意味着骨折近端的股骨头颈部完全失去了来自远端的血液供应,仅剩余近端的股骨头韧带内的小凹动脉供应很少的血供,因此,骨折线越靠近股骨头,则后期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就越大。按照解剖部位分型的方法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股骨头坏死可能性的判断,但由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该分型方法目前已很少应用。
学术任职: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学组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骨科菁英会关节外科会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专委会青年学组2018年度执行组长。
擅长各类人工髋、膝关节初次置换与翻修手术,累计手术量达3000余台,曾获中青年骨科医师手术标准化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秉承“以病人为本”的医学哲学思想,在微创化手术操作与加速康复流程化管理实战操作方面具有深厚功底与广泛影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