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缠论中的这一核心概念指出,无论在哪个时间级别上观察金融市场的价格走势,都可以将其分解为三种基本的走势类型:盘整、下跌和上涨。这一原理,即“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一”,是理解市场结构和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
1. 盘整: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周期内,价格波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没有明显的趋势方向,由至少一个中枢构成。中枢是价格在一定区间内的反复波动形成的重叠区域,代表多空力量的平衡。
2. 下跌:是由至少两个依次向下的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每个走势类型之间有重叠,形成至少一个下跌趋势中的中枢。这表明市场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看跌,价格不断创出新低。
3. 上涨:与下跌相反,是由至少两个依次向上的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同样包含至少一个上升趋势中的中枢,显示市场看涨,价格不断创出新高。
4.分解方法:分解时,首先要确定分析的级别,比如日线图、30分钟图等。然后,识别该级别上的走势类型,即是否为盘整或趋势(下跌或上涨)。对于趋势,需要识别出至少两个同向的次级别走势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中枢。盘整走势则直接由一个中枢和围绕它的波动构成。通过这种方式,任何复杂的走势都可以被拆解成这些基本单元的连接序列。
在缠论中,不同级别下市场走势的转折点识别主要依赖于对走势结构的深入分析,包括中枢的形成、背驰的出现以及买卖点的判断。以下是几个关键步骤和指标,适用于不同级别的转折点识别:
1. 中枢的形成与破坏:在任何级别,中枢的形成是趋势可能转折的重要信号。一个走势类型(上涨或下跌)内部形成的中枢,其后的离开段如果出现力度减弱,可能是转折的前兆。
2. 背驰的判断:背驰是识别转折点的核心技术。通过比较不同级别MACD柱状图或黄白线的高度(对于趋势线段),或者通过价格与力度的不匹配(如价格新高而力度不新高),来判断是否出现背驰,从而预示着走势可能的反转。
3. 级别联立分析:结合不同级别进行分析,小级别转折点往往预示着大级别走势的调整或转折。例如,5分钟级别的背驰可能引发30分钟级别的调整,而30分钟级别的转折则可能影响日线级别的走势。
4. 第三类买卖点:第三类买卖点通常标志着中枢的确认和走势类型的延续或结束,是转折点的直接信号。在中枢完成后的突破,如果伴随量能的配合,可以确认转折的有效性。
5. 成交量的辅助:虽然缠论更侧重于形态分析,但成交量的变化可以作为转折点的辅助判断。例如,价格创新高而成交量未能跟进,可能是上涨动力衰竭的信号。
6. 分型与笔的结构:在最小级别上,通过分型的形成和笔的完成来判断短期转折点,这些是构建更高级别走势的基础。
7. 区间套定理:通过逐级缩小级别,找到各级别背驰的重合点,即区间套,可以精确地定位转折点,尤其是在寻找精确买卖点时非常有效。
8. 市场情绪与消息面:虽然缠论更偏重于技术分析,但市场情绪的极端变化和重大消息的发布也可能成为转折点的催化剂,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
9. 技术指标的综合运用:除了缠论的核心概念,其他技术指标如RSI、布林带等,也可以辅助判断转折点,尤其是在确认趋势强度和转折可能性时。
识别不同级别下的转折点,需要交易者具备高度的市场敏感度和扎实的技术分析能力,同时结合市场环境和自身策略,灵活应用缠论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