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文币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1、绪 论第一章 地球圈层构造第二章 矿物第三章 地质作用与三大岩类第四章 地史学基本知识第五章 地质构造第六章 主要地质图件第七章 煤与含煤岩系第八章 矿床简述第九章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第十章 煤矿主要地质因素第十一章 地质勘查与储量分类第十二章 矿山地质工作第十三章 常见地质灾害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地质勘查与储量分类地质勘查与储量分类11-1 地质勘查技术手段地质勘查技术手段11-2 勘查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勘查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11-3 可行性评价与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与经济意义11-4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11-1 地质勘查技术手段地质勘查技术手段一、遥感地质调查一、遥感地质
2、调查 遥感是遥远感知的意思,遥感是遥远感知的意思,“遥遥”具有具有空间概念;空间概念;“感感”表示信息系统。即在遥表示信息系统。即在遥远的空间,不与目标物直接接触,而是通远的空间,不与目标物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信息系统去获取有关该目标物的信息。过信息系统去获取有关该目标物的信息。主动遥感主动遥感被动遥感被动遥感 主要是通过探测目标物的电磁辐射来获取目标主要是通过探测目标物的电磁辐射来获取目标物的信息。其方式基本上有两种:物的信息。其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依靠人工电磁辐射,向目标物发射一定一是依靠人工电磁辐射,向目标物发射一定能量的电磁波,然后接受从目标物反射回来的电能量的电磁波,然后接受从目标物
3、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并根据反射电磁波的特征信息识别目标物磁波,并根据反射电磁波的特征信息识别目标物,称为主动遥感,如用微波雷达探测;,称为主动遥感,如用微波雷达探测;二是使用探测仪器被动地接收、记录目标物二是使用探测仪器被动地接收、记录目标物本身所发射或反射来自辐射源(如太阳)的电磁本身所发射或反射来自辐射源(如太阳)的电磁波,然后根据其信息特征识别目标物,称为被动波,然后根据其信息特征识别目标物,称为被动遥感。目前比较常用的遥感技术手段有:摄影遥遥感。目前比较常用的遥感技术手段有:摄影遥感、多光谱遥感、红外遥感、雷达遥感、激光遥感、多光谱遥感、红外遥感、雷达遥感、激光遥感、全息摄影遥感等。感、
4、全息摄影遥感等。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就是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就是对相片的判读。其中,可见光航空相片(简称航对相片的判读。其中,可见光航空相片(简称航片)和多光谱卫星相片(简称卫片)的判读,是片)和多光谱卫星相片(简称卫片)的判读,是进行地质填图、地质构造解释、找矿标志判别及进行地质填图、地质构造解释、找矿标志判别及动态分析的有效技术手段。动态分析的有效技术手段。原地质部在黑龙江、四川、云南等地的实践原地质部在黑龙江、四川、云南等地的实践表明,使用航片比采用常规方法,其效率提高表明,使用航片比采用常规方法,其效率提高12倍,人员减少倍,人员减少11%20%,投资降低,
5、投资降低50%。二、地质填图二、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是勘探中的基础工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是勘探中的基础工作,也是基本的技术手段。它是应用地质学的理作,也是基本的技术手段。它是应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的在含矿地区进行全面的地表论和方法,有目的的在含矿地区进行全面的地表地质研究,即对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进行测量和地质研究,即对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进行测量和描述,并把获取的所有地质信息填绘在地图上,描述,并把获取的所有地质信息填绘在地图上,便编制成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质综合柱便编制成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质综合柱状图等图件,作为今后地质工作的重要依据。状图等图件,作为今后地
6、质工作的重要依据。地质填图在地质勘查的各个阶段中都要进行,地质填图在地质勘查的各个阶段中都要进行,但各阶段的要求、研究程度及地质条件不同,相但各阶段的要求、研究程度及地质条件不同,相应地质填图的比例尺也有差异。一般要求精度越应地质填图的比例尺也有差异。一般要求精度越高,研究程度越深,其图件的比例尺越大。高,研究程度越深,其图件的比例尺越大。三、坑探工程三、坑探工程 1.探槽探槽 在表土较薄(一般小于在表土较薄(一般小于3m3m),岩层倾角较),岩层倾角较陡或较平缓,地形切割比较强烈,表土稳定坚陡或较平缓,地形切割比较强烈,表土稳定坚实且含水不多的地段,垂直岩层、矿体走向或实且含水不多的地段,垂
7、直岩层、矿体走向或构造线方向挖掘出一条槽沟称为探槽(图构造线方向挖掘出一条槽沟称为探槽(图11-111-1)。利用槽沟可以直接测量和描述所揭露的地)。利用槽沟可以直接测量和描述所揭露的地质现象。质现象。2.探井探井 当表土厚度大于当表土厚度大于3m3m,小于,小于20m20m时,不适合挖时,不适合挖掘槽沟,就采用垂直挖掘探井的方法,来揭露掘槽沟,就采用垂直挖掘探井的方法,来揭露一般地质倾角比较平缓地区的岩层、煤层、似一般地质倾角比较平缓地区的岩层、煤层、似层状矿体及其他地质现象(图层状矿体及其他地质现象(图11-211-2)。探井工)。探井工程比探槽难度大,应尽量少布置,一般沿岩层程比探槽难度
8、大,应尽量少布置,一般沿岩层、矿体走向布置,配合探槽和地质填图使用。、矿体走向布置,配合探槽和地质填图使用。3.探巷(硐)探巷(硐)有时为了揭露煤层,了解煤层(或矿体有时为了揭露煤层,了解煤层(或矿体)厚度和结构,确定风氧化带的深度,方便)厚度和结构,确定风氧化带的深度,方便采样,直接从地面挖掘井硐,称为探巷(硐采样,直接从地面挖掘井硐,称为探巷(硐)。探巷根据需要可垂直或平行煤层(矿体)。探巷根据需要可垂直或平行煤层(矿体)走向掘进,可为平硐(平隆)、立井、斜)走向掘进,可为平硐(平隆)、立井、斜井、平巷(沿脉、穿脉)或石门(图井、平巷(沿脉、穿脉)或石门(图11-311-3)。四、钻探工程
9、四、钻探工程 钻探是利用机械转动转杆钻探是利用机械转动转杆和钻头,从地面向地下钻直径和钻头,从地面向地下钻直径小而深的圆孔,称为钻孔(图小而深的圆孔,称为钻孔(图11-411-4)。)。钻探过程中一边钻进,一钻探过程中一边钻进,一边选择层位提取岩心,并对边选择层位提取岩心,并对岩心进行测量和描述,获取岩心进行测量和描述,获取地质信息,然后绘制原始钻地质信息,然后绘制原始钻孔柱状图(图孔柱状图(图11-511-5)。)。钻孔到达目标深度并提钻孔到达目标深度并提取岩心后,按规定必须对钻取岩心后,按规定必须对钻孔进行地球物理测井,最后孔进行地球物理测井,最后对钻孔进行技术封闭,以免对钻孔进行技术封闭
10、,以免给以后矿井生产带来突水等给以后矿井生产带来突水等隐患。隐患。钻探工程由地表钻探工程由地表往下钻进一系列钻孔往下钻进一系列钻孔,这些钻孔都是呈网,这些钻孔都是呈网络布置的。其网形有络布置的。其网形有正方形、长方形、菱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图形等(图11-611-6)。在)。在网络中,垂直岩层(网络中,垂直岩层(或矿体)走向方向若或矿体)走向方向若干钻孔连成的线称为干钻孔连成的线称为勘探线。用勘探线上勘探线。用勘探线上的钻孔资料绘制勘探的钻孔资料绘制勘探线剖面图,然后据此线剖面图,然后据此再编制其他地质平面再编制其他地质平面图,以了解和掌握煤图,以了解和掌握煤层或矿体在地下的赋层或矿体在地
11、下的赋存状态。存状态。钻探工程是最重要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它适用很钻探工程是最重要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它适用很广,尤其在表面覆盖很厚的地区,可能成为探测广,尤其在表面覆盖很厚的地区,可能成为探测深部岩层、煤层、矿体唯一的重要手段。钻探工深部岩层、煤层、矿体唯一的重要手段。钻探工程不仅在地质勘查各阶段使用,而且在矿井建设程不仅在地质勘查各阶段使用,而且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时期也常使用。和生产时期也常使用。五、巷探五、巷探 一般无钻探条件,一般无钻探条件,或钻探达不到预期效或钻探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生产又需要果,而且生产又需要时则采用巷探。时则采用巷探。巷探工程有专门布置的巷探工程有专门布置的巷道,如图巷
12、道,如图11-711-7所示所示,专门延长运输巷(,专门延长运输巷(图图11-711-7中中a a处)和布置处)和布置几个短探巷几个短探巷(图图12.712.7中中b b、c c、d d、e e处处),其目,其目的就是为了探测的就是为了探测F F1616断断层的位置,以便顺断层的位置,以便顺断煤交线布置切眼。煤交线布置切眼。也有采用一巷多也有采用一巷多用的方法,如图用的方法,如图11-11-8 8所示,每隔一定距所示,每隔一定距离布置石门,这些离布置石门,这些石门的挖掘既提前石门的挖掘既提前获得了所需的地质获得了所需的地质资料,又是以后生资料,又是以后生产上必须的巷道。产上必须的巷道。六、地球
13、物理勘探技术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坑透坑透地质雷达地质雷达槽波槽波1.1.坑透坑透 由于各种岩石、矿石电性不同,它们对电磁由于各种岩石、矿石电性不同,它们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作用有一定差异,电阻率低的岩石波能量的吸收作用有一定差异,电阻率低的岩石、矿石对电磁波能量吸收作用大;相反则吸收作、矿石对电磁波能量吸收作用大;相反则吸收作用小。另外,断层面、岩石破裂面对电磁波产生用小。另外,断层面、岩石破裂面对电磁波产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等作用,也会造成电磁能量的折射、反射和散射等作用,也会造成电磁能量的损耗。导水断裂带还能强烈吸收电磁波。因此,损耗。导水断裂带还能强烈吸收电磁波。因此,可以在通道中用一个固定
14、频率的电磁波发射器向可以在通道中用一个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发射器向被探测的地质体发射无线电波。而在另一端接收被探测的地质体发射无线电波。而在另一端接收透过被测地质体的电磁波信号。比如在煤层中存透过被测地质体的电磁波信号。比如在煤层中存在电性不同的地质体(陷落柱、断层等),电磁在电性不同的地质体(陷落柱、断层等),电磁波通过它们时信号显著减弱甚至消失,形成波通过它们时信号显著减弱甚至消失,形成“阴阴影区影区”。通过变换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位置,测得。通过变换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位置,测得阴影区交汇的地方,即为异常地质体位置(图阴影区交汇的地方,即为异常地质体位置(图11-11-9 9)。)。2.2.地质雷达
15、法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是利用电磁波的传播时间来确定地质雷达法是利用电磁波的传播时间来确定反射体(异常地质体)距离的一种井下超前反射体(异常地质体)距离的一种井下超前探测的有效手段。其基本原理为,当雷达天探测的有效手段。其基本原理为,当雷达天线定向发射的高频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若线定向发射的高频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若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电磁波发生反射,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电磁波发生反射,雷达的接收天线即可接受。根据接收时间和雷达的接收天线即可接受。根据接收时间和电磁波传播速度,即可确定异常地质体的位电磁波传播速度,即可确定异常地质体的位置(图置(图11-1111-11)。再根据反射波的特性
16、,进行)。再根据反射波的特性,进行目标识别。目标识别。地质雷达法适合在高阻层介质中使用,如在地质雷达法适合在高阻层介质中使用,如在石灰岩和中等变质程度的煤层中应用效果更石灰岩和中等变质程度的煤层中应用效果更佳。此法可用于井下探测断层、陷落柱、老佳。此法可用于井下探测断层、陷落柱、老窑、断裂带、火成岩侵入体等。窑、断裂带、火成岩侵入体等。3.3.槽波地震法槽波地震法 槽波地震法是煤矿用来探测工作界面前方断层槽波地震法是煤矿用来探测工作界面前方断层及其它地质异常的特有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及其它地质异常的特有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由于煤层的密度往往小于围岩,地震波在煤层由于煤层的密度往往小于围岩,地震
17、波在煤层中传播速度低。因此,煤层与围岩相比是一个中传播速度低。因此,煤层与围岩相比是一个明显的低速槽。所以,可以认为煤层是一个波明显的低速槽。所以,可以认为煤层是一个波导,在煤层中激发的地震波将有一部分在顶底导,在煤层中激发的地震波将有一部分在顶底板界面上不断出现全反射,从而形成一个沿煤板界面上不断出现全反射,从而形成一个沿煤层(三维方向)向远方传播的特殊波,即槽波层(三维方向)向远方传播的特殊波,即槽波(也叫煤层波或导波)。在煤层中传播的槽波(也叫煤层波或导波)。在煤层中传播的槽波遇到不同介质分界面时将发生波的反射及透射遇到不同介质分界面时将发生波的反射及透射,用仪器探测槽波的这种变化,即可
18、确定分界,用仪器探测槽波的这种变化,即可确定分界面的位置及规模。面的位置及规模。槽波地震法可分槽波地震法可分为透射波法和反为透射波法和反射波法。透射波射波法。透射波法是在同一煤层法是在同一煤层的两条巷道中分的两条巷道中分别激发和接受槽别激发和接受槽波,根据槽波的波,根据槽波的有无、强弱及速有无、强弱及速度的变化,确定度的变化,确定两巷道有无地质两巷道有无地质构造异常存在(构造异常存在(图图11-1111-11)。)。反射波法是在同一反射波法是在同一工作面或同一巷道工作面或同一巷道中布置激发点和接中布置激发点和接受点,当槽波沿煤受点,当槽波沿煤层传播遇到不同介层传播遇到不同介质分界面时将产生质分
19、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根据接收到反射,根据接收到的槽波反射信号的的槽波反射信号的速度和时间,即可速度和时间,即可确定反射界面的位确定反射界面的位置(图置(图11-1211-12)11-2 勘查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勘查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 自然界的矿床都是千姿百态、变化无常的,人自然界的矿床都是千姿百态、变化无常的,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对其规律搞得清清楚楚。一般对们不可能一下子对其规律搞得清清楚楚。一般对客观地质规律的认识都是逐步深入的,由低级到客观地质规律的认识都是逐步深入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点到面,而且矿山基本建设也是分阶段高级,由点到面,而且矿山基本建设也是分阶段的。因此,地质勘查是分阶段的。按照各阶
20、段工的。因此,地质勘查是分阶段的。按照各阶段工作程,获得的地质资料详细程度的不同,则对矿作程,获得的地质资料详细程度的不同,则对矿床的了解(即地质可靠程度)是不同的,划分的床的了解(即地质可靠程度)是不同的,划分的资源储量类别也是不同的。资源储量类别也是不同的。地质可靠程度是指通过各种勘查手段,获得直接地质可靠程度是指通过各种勘查手段,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矿床地质信息,并对各种地质信息进行或间接的矿床地质信息,并对各种地质信息进行处理、解释、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对矿床某些处理、解释、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对矿床某些地质特征的认识、了解程度。即对地质情况的了地质特征的认识、了解程度。即对地质情况的了解
21、和地质变化的控制程度。对地质情况了解多,解和地质变化的控制程度。对地质情况了解多,对地质变化控制程度高,勘探程度就高。所以,对地质变化控制程度高,勘探程度就高。所以,地质勘查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是一一对应的。地质勘查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是一一对应的。一、勘查区的地质可靠程度的划分及其条件一、勘查区的地质可靠程度的划分及其条件(一)预查(一)预查 指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进指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进行物探、化探工作,或对有希望的地质远景区进行行物探、化探工作,或对有希望的地质远景区进行勘探工作和极少量工程验证。其工作成果应指出有勘探工作和极少量工程验证。其工作成果
22、应指出有无开展普查的价值,提出可供普查的范围。其工作无开展普查的价值,提出可供普查的范围。其工作程度、要求和条件是:程度、要求和条件是:1初步研究预查区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初步研究预查区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点、各类异常点的分布范围及成矿远景。矿化点、各类异常点的分布范围及成矿远景。2初步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初步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3根据预查成果,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根据预查成果,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类比,最终估算预测资源量床进行类比,最终估算预测资源量(二)普查(二)普查 指在选定的普查区内采用露
23、头检查、地质填图、指在选定的普查区内采用露头检查、地质填图、较少的探矿工程及物探方法,大致查明矿产资源较少的探矿工程及物探方法,大致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也包括确定有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的勘查工作。也包括确定有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部分。其工作成果应提出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部分。其工作成果应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出详查区范围。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出详查区范围。其工作程度、要求和条件是:其工作程度、要求和条件是: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区、各类异常的含矿性及矿产分布规律和成矿远化区、各类异常的含矿性及矿产分
24、布规律和成矿远景。景。2通过稀少的工程验证,大致查明矿体(层)的通过稀少的工程验证,大致查明矿体(层)的形状、产状和分布等地质特征。形状、产状和分布等地质特征。3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对比研究,做出是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对比研究,做出是否可以作为工业原料的评价;对于组分复杂、矿物否可以作为工业原料的评价;对于组分复杂、矿物粒度较细,在国内工业利用尚无成熟经验的矿产,粒度较细,在国内工业利用尚无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4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它开
25、采技术条件。5在上述基础上,据实估算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在上述基础上,据实估算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三)详查(三)详查 指在普查圈出的详查范围内,通过大比例尺地质指在普查圈出的详查范围内,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采用比普查阶段更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采用比普查阶段更密的探矿工程,基本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密的探矿工程,基本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其工作成果可以作为运用当时各种技术的、经济其工作成果可以作为运用当时各种技术的、经济的和财务的参数进行预可行评价和矿区总体规划的和财务的参数进行预可行评价和矿区总体规划或作矿山项目建议书的依据。或作矿山项
26、目建议书的依据。其工作程度、要求和条件是:其工作程度、要求和条件是:1矿区(床)地质特征方面矿区(床)地质特征方面 要求查明地层层序和含矿层位;基本查明控制和要求查明地层层序和含矿层位;基本查明控制和破坏矿体(层)的较大地质构造的形态、复杂程度破坏矿体(层)的较大地质构造的形态、复杂程度及先后次序,基本查明它们与成矿的关系;对于岩及先后次序,基本查明它们与成矿的关系;对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矿体,基本查明侵入岩的岩类、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矿体,基本查明侵入岩的岩类、岩性、岩相、岩石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岩性、岩相、岩石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查明岩体形态、产状、规模、侵入时代、演化特点查明
27、岩体形态、产状、规模、侵入时代、演化特点;对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基本查明变质岩岩对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基本查明变质岩岩类、岩性、时代、相带、地球物理类、岩性、时代、相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地球化学特征;基本查明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岩性、规模、征;基本查明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岩性、规模、矿物组成及其分带性;对近代砂矿床,查明有关的矿物组成及其分带性;对近代砂矿床,查明有关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特征及其对矿床的影响。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特征及其对矿床的影响。2矿体(层)地质特征方面矿体(层)地质特征方面 通过较多的工程控制,基本查明矿体(层)的通过较多的工程控制,基本查明矿体(层)的数量,连接对比
28、条件和空间分布范围;基本查明数量,连接对比条件和空间分布范围;基本查明主矿体(层)的数量、规模、厚度、形态、产状主矿体(层)的数量、规模、厚度、形态、产状,研究主矿体的赋存规律;基本查明矿体(层),研究主矿体的赋存规律;基本查明矿体(层)种类、顶底板围岩的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及有种类、顶底板围岩的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及有益、有害组分;基本查明成矿前后的地质构造活益、有害组分;基本查明成矿前后的地质构造活动对矿体的控制和破坏作用;基本查明矿体(层动对矿体的控制和破坏作用;基本查明矿体(层)的风化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或燃烧带)的风化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或燃烧带的特征、发育程度、分布范围
29、、分带标志;了解的特征、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分带标志;了解沉积矿床的古隆起、冲刷、陷落柱等特征,研究沉积矿床的古隆起、冲刷、陷落柱等特征,研究其分布规律及其对矿层的影响程度;对矿床开采其分布规律及其对矿层的影响程度;对矿床开采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应进行预测评述,提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应进行预测评述,提出防治意见。出防治意见。3矿石质量特征方面矿石质量特征方面 应有较多的样品分析成果,基本查明矿石的结应有较多的样品分析成果,基本查明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有用有益组分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有用有益组分,初步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和品级,研,初步划分矿石自然类型、
30、工业类型和品级,研究它们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对具有工业利用究它们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共、伴生矿产的矿区,根据国家需要进行价值的共、伴生矿产的矿区,根据国家需要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初步的综合评价。4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方面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方面 (1)对需要进行选、冶加工技术试验的矿)对需要进行选、冶加工技术试验的矿石,基本查明不同矿石类型的加工选(冶)性能石,基本查明不同矿石类型的加工选(冶)性能。对生产矿山附近的、确实可以类比的、工艺流。对生产矿山附近的、确实可以类比的、工艺流程比较成熟的易选矿石,可以类比评价,不做加程比较成熟的易选矿石,可以类比评价,
31、不做加工选(冶)试验。否则,一般都应进行可选(冶工选(冶)试验。否则,一般都应进行可选(冶、加工)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作出工业利、加工)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作出工业利用方面的评价。用方面的评价。(2)对难选(冶、加工)矿石或新类型矿)对难选(冶、加工)矿石或新类型矿石,如属国家急需或业主要求,应进行实验室扩石,如属国家急需或业主要求,应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甚至半工业试验,作出可否工业利大连续试验,甚至半工业试验,作出可否工业利用的初步评价;有的非金属矿石则应研究它们的用的初步评价;有的非金属矿石则应研究它们的加工技术性能。加工技术性能。5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方面 (
32、1)调查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查明矿)调查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查明矿区的含(隔)水层,主要地质构造破碎带、风化区的含(隔)水层,主要地质构造破碎带、风化带、岩溶发育带水文地质特征、发育程度和分布带、岩溶发育带水文地质特征、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主要水体分布范围和平水期、洪水期、枯规律;主要水体分布范围和平水期、洪水期、枯水期的水位、流速、流量、水质、水源、水量、水期的水位、流速、流量、水质、水源、水量、历年最高洪水位及其淹没范围;地下水补给、排历年最高洪水位及其淹没范围;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确定矿泄条件,地表水与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确定矿床主要充水因素、充
33、水方式及途径。确定矿床水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及途径。确定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必要时初步预测矿坑涌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必要时初步预测矿坑涌水量,评价其矿床开采的影响程度。水量,评价其矿床开采的影响程度。(2)对有热害或赋存有地热水的矿区。要基本)对有热害或赋存有地热水的矿区。要基本查明地热水的赋存条件、补给来源。初步评价地查明地热水的赋存条件、补给来源。初步评价地热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及其利用的可能性。调查热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及其利用的可能性。调查研究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利用条研究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利用条件,指出供水方向。件,指出供水方向。(3)初步研究矿区
34、的工程地质条件,划分岩()初步研究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划分岩(土)体工程地质岩组,测定主要岩石、矿石力学土)体工程地质岩组,测定主要岩石、矿石力学强度,基本查明地质构造、岩溶的发育程度及分强度,基本查明地质构造、岩溶的发育程度及分布规律和岩体风化蚀变程度、以及软岩和软弱类布规律和岩体风化蚀变程度、以及软岩和软弱类层分布规律、工程地质特征,研究开采影响范围层分布规律、工程地质特征,研究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岩石、矿石稳固性和露天开采边坡的稳定性内的岩石、矿石稳固性和露天开采边坡的稳定性。调查老窑和生产井的分布情况,大致圈定采空。调查老窑和生产井的分布情况,大致圈定采空区、开采区分布情况。对砂矿区要基本
35、了解砂矿区、开采区分布情况。对砂矿区要基本了解砂矿顶板和底板基岩的可挖性。对矿区工程地质条件顶板和底板基岩的可挖性。对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初步确定矿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进行评价,初步确定矿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度。6矿床开采地质环境评价方面矿床开采地质环境评价方面 (1)调查矿区(井田)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和各种)调查矿区(井田)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和各种自然地质现象(岩崩、滑坡、泥石流、岩溶等)自然地质现象(岩崩、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结合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结合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对矿床开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
36、质条件,对矿床开采前的地质环境质量做出初步评价。采前的地质环境质量做出初步评价。(2)基本查明岩石、矿石、地下水(含地热水)基本查明岩石、矿石、地下水(含地热水)中对人体有害元素、放射性、瓦斯及其它有害)中对人体有害元素、放射性、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成分、含量(强度)和地温状况。指出矿气体的成分、含量(强度)和地温状况。指出矿山开发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山开发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7矿产资源方面矿产资源方面 在上述基础上,据实计算控制的和推断的内蕴在上述基础上,据实计算控制的和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及预测资源量。有条件开展预可行性经济资源量及预测资源量。有条件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时,也可以计算相
37、应经济意义的资源量、基研究时,也可以计算相应经济意义的资源量、基础储量和预可采储量。础储量和预可采储量。四、勘探四、勘探 指在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矿床或矿区总体规划划指在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矿床或矿区总体规划划定的勘查(精查)区,通过加密各种勘查工程,定的勘查(精查)区,通过加密各种勘查工程,详细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其工作成果可以详细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其工作成果可以作为运用当时的各种技术的、经济的和财务的参作为运用当时的各种技术的、经济的和财务的参数进行可行性评价和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数进行可行性评价和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其工作程度要求和条件是:其工作程度要求和条件是:1矿床地质特征方面(矿
38、床地质特征方面(P227-228)2矿体(层)地质特征方面特征(矿体(层)地质特征方面特征(P228)3.矿石质量特征方面矿石质量特征方面(P228)4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方面(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方面(P228)5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方面(P228)6矿床开采地质环境评价方面(矿床开采地质环境评价方面(P229)7矿产资源方面(矿产资源方面(P229)二、勘查区内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的划分及二、勘查区内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的划分及其条件其条件(一)预测的(一)预测的 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在有足够的数据并
39、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果,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达不到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达不到推断资源量条件的为预测资源量。推断资源量条件的为预测资源量。(二)推断的(二)推断的 指在普查范围内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指在普查范围内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由于信息量有限,不确定因素多,外推的部分。由于信息量有限,不确定因素多,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估算矿
40、产资源量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估算矿产资源量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其具体条件是:其具体条件是:1大致查明矿体(层)的总体产状、形态和空大致查明矿体(层)的总体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大致查明沉积矿产的层位、厚度及其变间位置。大致查明沉积矿产的层位、厚度及其变化,矿层对比基本可靠。化,矿层对比基本可靠。2大致查明控矿和破坏矿体的较大褶皱、断裂大致查明控矿和破坏矿体的较大褶皱、断裂、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分布范围;了解主要岩、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分布范围;了解主要岩浆岩、含矿岩系、夹石、无矿带岩石的岩性和产浆岩、含矿岩系、夹石、无矿带岩石的岩性和产状及其分布
41、变化规律。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3大致查明影响矿石综合回收技术经济效益的大致查明影响矿石综合回收技术经济效益的有用、有害组分,赋存状态和矿石类型、品级、有用、有害组分,赋存状态和矿石类型、品级、比例及其分布变化规律。比例及其分布变化规律。(三)控制的(三)控制的 指在详查范围内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指在详查范围内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床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级及、矿床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级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估算矿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估算矿产资源量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其具体产资源量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其具体条
42、件是:条件是:1基本查明矿体(层)的产状、形态和空间位基本查明矿体(层)的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基本查明沉积矿产的层位、厚度及其变化,置。基本查明沉积矿产的层位、厚度及其变化,矿层对比可靠。矿层对比可靠。2基本查明控矿和破坏矿体影响中段(或水平)基本查明控矿和破坏矿体影响中段(或水平)开拓的较大褶皱、断裂、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开拓的较大褶皱、断裂、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分布范围;初步控制主要岩浆岩、含矿岩系、夹分布范围;初步控制主要岩浆岩、含矿岩系、夹石、无矿带岩石的岩性、产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石、无矿带岩石的岩性、产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基本控制沉积矿层的底板等高线。基本控制沉积矿层的底板等高线。
43、3基本查明影响矿石综合回收技术经济效果的有基本查明影响矿石综合回收技术经济效果的有用、有害组分,赋存状态和岩石类型、品级、比用、有害组分,赋存状态和岩石类型、品级、比例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例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条件下,基本圈定分采的矿石类型和品级。能的条件下,基本圈定分采的矿石类型和品级。四、探明的探明的 指在勘探范围内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指在勘探范围内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估算矿产资源量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估算矿产资
44、源量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靠度高。其具体条件是: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靠度高。其具体条件是:1 详细查明矿体(层)的产状、形态和空间位详细查明矿体(层)的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详细查明沉积矿产的层位、厚度及其变化,置。详细查明沉积矿产的层位、厚度及其变化,矿层对比可靠。矿层对比可靠。2 详细查明影响中段(或水平)采准的较大褶详细查明影响中段(或水平)采准的较大褶皱、断裂、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分布范围;基皱、断裂、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分布范围;基本控制主要岩浆岩、含矿岩系、夹石、无矿带岩本控制主要岩浆岩、含矿岩系、夹石、无矿带岩石的岩性、产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详细控制沉石的岩性、产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
45、。详细控制沉积矿层的底板等高线。积矿层的底板等高线。3 详细查明影响矿石综合回收技术经济效果的详细查明影响矿石综合回收技术经济效果的有用、有害组分,赋存状态和矿石类型、品级、有用、有害组分,赋存状态和矿石类型、品级、比例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比例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详细圈定分采的矿石类型和品级可能的情况下,详细圈定分采的矿石类型和品级。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勘查区的地质可靠程度评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勘查区的地质可靠程度评价必须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全区的,即全区总体价必须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全区的,即全区总体达到了哪个勘查阶段。不同的阶段所获取的矿产达到了哪
46、个勘查阶段。不同的阶段所获取的矿产资源的可靠程度是不一样的,从低到高依次为预资源的可靠程度是不一样的,从低到高依次为预查资源量、普查资源量、详查资源量和勘探资源查资源量、普查资源量、详查资源量和勘探资源量;二是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量;二是块段的,地质可靠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预测资源量、推断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探明资预测资源量、推断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和探明资源量。两个层次,前者是整体,后者是部分,相源量。两个层次,前者是整体,后者是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使用角度讲,各有各的用辅相成,缺一不可。从使用角度讲,各有各的用途,在建矿之前考虑全区较多,在开发阶段考虑途,在建矿之前考虑全
47、区较多,在开发阶段考虑块段较多。块段较多。11-3 可行性评价与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与经济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学科成果,对一项工程在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学科成果,对一项工程在建设投资决策前进行技术论证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建设投资决策前进行技术论证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通过调查研究,综合论证一个工程项主要包括:通过调查研究,综合论证一个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是否实用及可靠,在经济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是否实用及可靠,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在财务上是否盈利,从而决策项目上是否合理,在财务上是否盈利,从而决策项目是否可行。目前我国已经把可行性研究列为建设是否可行。目前我国已经把可行性研究列为建设
48、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纳入了基本建设程序。国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纳入了基本建设程序。国家明确规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必须建立在家明确规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在建设之前一定要进行可行科学可靠的基础上,在建设之前一定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凡是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性研究,凡是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的建设项目,不应批准设计任务书。深度不够的建设项目,不应批准设计任务书。经济意义实际上是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可行性研经济意义实际上是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可行性研究只是经济意义产生的过程:即在当时的市场经究只是经济意义产生的过程:即在当时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不同
49、地质可靠程度的矿产资源,通济条件下,对不同地质可靠程度的矿产资源,通过可行性研究,采用影响矿床开发的内外部因素过可行性研究,采用影响矿床开发的内外部因素和经济评价指标来衡量其经济效益,并依据经济和经济评价指标来衡量其经济效益,并依据经济效益的大小,划分其不同的类别。效益的大小,划分其不同的类别。一、可行性评价一、可行性评价(一)可行性评价概念(一)可行性评价概念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学科成果,对一项工程在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学科成果,对一项工程在建设投资决策前进行技术论证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建设投资决策前进行技术论证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通过调查研究,综合论证一个工主要包括:通过调查研究,综
50、合论证一个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是否实用及可靠,在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是否实用及可靠,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在财务上是否盈利,从而决策经济上是否合理,在财务上是否盈利,从而决策项目是否可行。项目是否可行。(二)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二)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资源赋存状况资源赋存状况 2.资源开发市场情况资源开发市场情况 3.开采、加工、矿山建设方案开采、加工、矿山建设方案 4.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三)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三)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 1.概略研究评价阶段概略研究评价阶段 矿床经过普查工作之后,获得的地质信息和基础资矿床经过普查工作之后,获得的地质信息和基础资料较少,只是大致查明了矿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