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在养鱼池塘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养殖后,池塘底部会有一层厚厚的淤泥,那这是好还是坏呢?有没有什么危害?又该如何处理?
一般情况下,保留15-20厘米的鱼塘污泥是比较好的,可以起到保肥、供肥、缓冲水质等作用。但如果淤泥太厚,不仅会削弱它的有益作用,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降低产量
由于淤泥的增厚、池底抬高以及池塘水温的升高变化,饵料生物的产量将变得不稳定,并相应减少。同时,水层也会变薄,鱼的生存空间会侧面减少,有句话叫:池水浅则产量低,这些都不利于密养高产!
2、引起浮头、泛塘
过量的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会影响池塘底部的溶解氧,导致溶解氧不足,尤其是在天亮前表现突出。
一旦遇到阴雨天、低气压等不利天气气候,可能会导致鱼类因缺氧而泛塘。
3、容易爆发鱼病
淤泥中有很多有机物,是致病菌和寄生虫的滋生地,如果淤泥过多,鱼塘爆发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这很容易导致鱼类疾病。
4、容易形成“老水”
淤泥中含有大量的含氮有机物,当淤泥过高时,它会不断向水中扩散,导致水体老化,养鱼就是养水。如果水质不好,鱼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鱼类死亡!
主要做好这几点:
1、清塘挖泥,减少淤泥厚度,以减少对池底进行暴晒(或者冬天的时候冰冻)同时定期翻动池底。
2、做好底改工作,同时科学投喂、施肥,减少池塘底部有机质在淤泥中蓄积。
THE END